<TD></TD></TABLE>

    战争也曾经是一个浩大艰巨的减法工程,**和蒋介石领导的中**队把这个工程分解为一场一场的战役和一次一次的战斗,省自为战,城自为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分解为一个一个地歼灭侵略军,一点一点地消耗占领军的后勤供应坚持八年,终成正果。

    罗伯舒乐先生经过10次分解,把水晶大教堂的700万美元的筹建经费分解为对每扇700美元的1万扇教堂窗户的营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又进行了10次分解,将其分解为更为简单的动作:每扇窗户500美元,10个月内付清,每月付50美元。从700万美元,到每人每月付50美元,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是无法着手的募款任务,就变成了一个反复重复的简单动作。结果,他超额两倍完成了筹款工作。

    分解动作,不仅是为了简化工程,也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一个快90岁的老头子,要搬走两座万丈高的大山,想一想,心理都会崩溃。但北山愚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既有分解动作的智慧,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循序渐进和分解动作就不仅是一个时间过程或可以被别人观察到的外部动作过程,也是一个只有行为者自己知道的心理过程,比如你爬一座高山,走一条长路,如果你能够在心里将其分解为几个阶段性目标,你的心理压力会大大减轻。日本有个名叫山田本一的马拉松选手就运用这个方法屡次获得世界冠军: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获得冠军;两年后,他又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获得冠军。他两次面对记者的询问都说是“凭智慧战胜对手”。

    10年后,他在自传中披露了他的马拉松智慧:“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46

    根据刘燕敏写的故事改编

    山田的智慧,其实就是循序渐进的智慧。

    十七有些王朝是在辉煌的宫殿建成之后崩溃的

    加减法则之九:不到顶点的戒满法则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大禹谟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汉语文化世界,没有读过上面这500来字文章的人很少,没有听说过这篇文章的更少。500个字里,有300多字用来描写错落300余里的阿房宫宫外的壮丽和宫中的香艳,一个字写一里;剩下的100多字用来写六国和秦帝国的200年的灭亡史公元前403年前206年,差不多一个字写两年。如果要评选文章中的西施,我愿意投这篇文章的票:美丽而干净。但这篇文章的最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它文辞的优美雅洁,而在于它的寓意深邃,见识高远。阿房宫赋其实只写了一句话:那些穷奢极欲的王朝是在其辉煌的宫殿建成之后崩溃的。如果要我补充一句,我想说,宫殿越辉煌,崩溃得越快越彻底。

    燕赵韩魏齐楚的崩溃在其自己的宫殿辉煌之后,秦王朝的灭亡在宫殿之王阿房宫的辉煌之后。不仅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一样。罗马辉煌的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城和梵蒂冈宫殿建成之后,罗马帝国和教皇的权威就衰败了;法国巍峨宏大的凡尔赛宫建成于法国最鼎盛的王朝路易十四王朝的末期,其后,波旁王朝就开始衰落,在宫殿最后完工1710年80年后,法国大革命的洪流淹没了它。被誉为“东方凡尔赛宫”的中国圆明园的建成之日1859年,也就是被毁之时1860年,同时被毁的还有清王朝的根基。为建这座“万园之园”,前后耗费151年的时间,5个皇帝的心血和数不清的金钱。

    想建辉煌宫殿的也不只是国王或皇帝。“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人爱纷奢”,别人也爱。但爱的结果也都一样。日本的索尼公司是在购买了美国雄伟的帝国大厦之后渐渐衰落的;巨人集团更不幸,“中国最高的”70层“巨人大厦”刚露出地面,“巨人”史玉柱就倒下了。上海有个女企业家,名叫蔡林芬,卖“三黄鸡”起家,卖“马海毛”一种混纺的细绒线致富,然后从银行贷款4个多亿在上海黄金地带开发高档住宅楼,楼还没有盖起来,却先给自己盖起了“宫殿”:1000万元装修“天天酒楼”,在市中心购买两幢豪华别墅,内设只为自己服务的美容美发厅;带家人游欧洲,一趟花近百万元;孩子们上贵族学校,赞助160万元;养两个情人,年薪近百万元结果,亏损5个亿,跳楼摔断腰骨,因经济犯罪被判无期徒刑。

    韩国作家崔仁浩以朝鲜历史上最大的商人林尚沃的生平为基础,创作了发行量不小的小说商道。书中说,1835年,富甲朝鲜、官至郡守的林尚沃突然被革职拿办,锒铛入狱,罪名是“因置豪宅,与身份不符,有僭越之嫌”。他为自己建造了一片比王宫还要壮丽的住宅群,拥有99间屋子,甚至还违背当时的王室规定,在私宅里建有三道门,双梁两层的柱子,还使用了被禁的附椽和彩漆从而冒犯了王室的尊严。

    大到一个帝国,小到一个企业,能兴建辉煌宫殿的,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帝国或一个成功的企业。秦王朝灭六国而一扫天下,不可谓不成功;蔡林芬从一个陋巷穷妇,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婆,也是一个成功者。他们为什么受不了一座宫殿的重量,而被压进十八层地狱虽然这些大小王朝被压进地狱的直接原因各式各样:有的是因为穷奢极欲,以民膏为唇膏,以民脂为胭脂,激起民怨,比如秦王朝;有的是因为把造军舰的钱用来造花坛,让国家丧失防卫能力,比如清王朝;有的是因为虚荣和享受走在了成就前面,导致资金链断裂,比如史玉柱和蔡林芬;有的是因为超越本分的排场犯了忌讳,比如林尚沃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违反了孔子所说的“持满之道”。

    欹器与戒盈杯

    正确运用智慧加减法的目的就是追求成功,消除对自己有害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就像是一只空杯子装满了美酒,你想喝,别人也想喝,如果天下只有这一杯酒,而且归你所有,就会有人杀了你来喝。想当年,必定是秦始皇南巡会稽时排场过大,让少年项羽看到了那杯被装得满满的美酒,流了口水,所以才指着那个端着美酒的人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记项羽本纪刘邦曾经到咸阳,更近距离地看到了这杯酒,因而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史记高祖本纪尧舜时期为什么听不到这种感叹因为他们是在茅草屋里治天下的,他们的杯子里不是美酒,而是胆汁。

    如果你嫌一杯已经满溢的美酒还不够满,还继续往杯子里倒酒,即使别人不和你抢这杯酒,酒杯也迟早会翻倒,美酒洒尽,杯子破碎。耗尽财力物力人力大建辉煌宫殿的人,其实就是往满杯美酒里继续倒酒的人。你夺取了天下,已经成功,大建宫室,则是在炫耀这种成功。炫耀意味着让天下人不仅在物质上继续被剥夺,还让他们在心理上再次受损失。打江山已经让天下满目疮痍,你还要让自己的宫殿繁花似锦。这时候,你的美酒,必定是别人的毒药,你越锦上添花,百姓就越是雪上加霜。

    47

    这个道理有点啰唆,智慧的老祖宗把这个复杂的道理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器皿:欹器。据荀子说,有一次,孔子带他的弟子们到鲁桓公的庙堂里去观礼,看到有一个半倒不倒的像杯子的东西摆在案子上,不知何物。他于是问管庙的人:

    “请教这是什么器皿”

    管庙的人说:“这个叫欹器,通常放在案子的右边,所以又叫宥坐之器。”

    孔子点点头:“我听说过这种器皿,想不到在这儿看到它了。它不是当杯子用的,而是用来警示人的。听说它空的时候是半歪的,装满一半就端正了,水一倒满就底朝天。”

    在场的人都半信半疑。

    孔子回头对自己的弟子们说:“拿水来倒倒看。”

    有个弟子端来一瓢水,小心地往欹器里倒,刚倒一半,欹器就站起来了;倒满时,欹器突然翻倒,水都洒出去了,然后,又摇摇晃晃地爬起来,歪歪斜斜地半倚在那儿。

    孔子见状,长叹一声:“世界上没有装满了还不颠覆的东西呀”

    子路似有所悟地问道:“老师,假如已经装满了,请问有保持这种状态的方法吗”

    孔子赞许地看看子路,然后说:“说有,也没有。聪明过人的人,要常常糊涂一些;功劳盖世的人,凡事要退让;胆略超群的人,遇事要会害怕;富甲天下的人,为人要谦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损之又损之道呀”

    “人们所说的”,谁说的当然是老子所说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哉。”这是说,对自己的加法不要做满,满到一定程度,就要自己对自己做减法,你不做,别人会对你做,其结果就不是你可以预料的了。自减的王朝像尧舜,被减的王朝像夏秦。

    这等于是说,保持满溢的最根本方法,就是不要满溢如果满了,就倒出去一点。很像是当今盛行于好莱坞的美国智者的格言。

    在我看来,这个戒满思想是东方智慧宝库里最珍贵的法宝之一,它在整个东亚社会都有影响。可以说,它也是近几年在东亚地区很畅销的韩国小说商道的中心思想。作者崔仁浩在这部小说里,进一步神化了中国的欹器,把它变成了一个受伤了会流血的神器“戒盈杯”。下面是该书中的一小节,描写的是“戒盈杯”的制作者禹明玉,用这只杯子请他师傅兼养父池工长喝酒时的情况:

    禹明玉向杯子里倒了一杯酒。酒刚斟满,池工长就说道:“哪有为请父亲喝酒还专门做个杯子的呀”

    池工长心里自然十分满意,端起酒杯就准备喝。可就在这时,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方才倒得满满的一杯酒倏然消失,杯子里变得空空如也。池工长还以为自己遇见了鬼。

    “刚才倒的酒都跑哪儿去了”

    池工长不由自主地仔细看看杯子的四周,但一点儿洒酒的痕迹都没有。

    “给我再倒一杯。”

    这一次,禹明玉只倒了七成满,池工长接过酒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递给儿子:

    “你也来一杯。”池工长给儿子把酒倒满。儿子双手端起酒杯,然而,在要喝的一瞬间,杯里的酒一滴都没有了。此时,池工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难道不让我把它倒满”

    池工长再次把酒杯倒得满满的,然后两眼紧紧地盯着酒杯。可酒还是在眼皮下突然消失了,一滴不剩。

    酒到底跑到哪儿去了呢他把酒杯倒过来看看,既没有裂纹,也没有漏洞。

    池工长又把酒杯倒了七成满,可这次酒却一点儿都没有变少。

    池长工明白了,儿子造出了一件神器。

    “难道”池长工自言自语地说,“这次我非要把它倒满不可,不倒满我绝不罢休。”

    池长工把酒瓶倒过来向杯里倾倒,可神奇的事还是发生了:无论怎么倒,杯子就是倒不满,就像往一个无底的缸里倒水似的。

    直到此时,池长工才明白儿子造出了神奇的“大器”。

    湘妃竹

    造出这个神奇杯子的禹明玉也曾经是一个在朝鲜陶瓷业中登峰造极的人物,他曾造出了一件雪瓷中的极品,当时无人能及。他还经历过美酒与美女,快乐与痛苦,荣誉与耻辱,拥有与虚无,生离与死别,最后终于参透有无、生死、来去,在金刚山剃度为僧,成了一代宗师石崇。正是这个石崇大师,把自己生命的摹本戒盈杯送给了当时在金刚山出家的林尚沃。

    犯僭越之罪被拿的林尚沃脱了牢狱之灾后,两件看似偶然的小事,让他顿悟成佛,一件是戒盈杯显灵,另一件是一只突然俯冲的老鹰抓走了他院子里的一只小鸡。第一次顿悟后,他与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分手,亲手拆毁千辛万苦修建起来的99间豪宅,并且退出商务,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吟诗,自号“稼圃”。他在自己的诗集稼圃集自序中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也。”这话不假,戒盈杯把他从一个富商成就为一个巨人。

    第二次顿悟后,他免除了所有人欠他的债务,散尽万贯家财,没有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任何遗产。他从一个巨人变成了一尊佛。当时的朝鲜大画家金正喜赠送给他一幅题为商业之道的画,画中人是一个老菜农,那就是林尚沃。金正喜在画卷的右上角题写的画旨中说:稼圃“虽终生积财,而不构一物;竭生平劳作,实无为之人;尽终身蓄金,仍侍蔬不辍,可谓一老菜农也,故称其商佛,于此何乐而不为,乃幸事。”

    没有听说中国产生过达到如此境界的“商佛”,倒听说有达到如此境界的“官佛”,那就是清代大政治家曾国藩。根据唐浩明所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叙述,儒法道佛四家思想都根基深厚的曾国藩对“满”早有警惕,他尚未成名之前就在悼念一个友人的挽联里感叹:“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他的九弟曾国荃喜欢聚财,被人骂为“老饕”,心中郁闷。曾国藩劝他要“散财求福”,“散财分谤”,说“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

    就曾国藩个人的勋业而言,他堪与舜之皋陶,周之周公,汉之周勃,明之王阳明相比,在他的湘军精锐攻下天京之时,他一生的事业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他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拯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麾下有15万无敌湘军,许多人都劝他效法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毅然进京,或者顺水推舟,灭清复明;或者兵谏两宫,废除帘政。但曾国藩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英雄自剪羽翼”,主动裁撤自己的子弟兵,把15万人裁减到3万人。他的人生哲学是“天道忌盛”,“花未全开月未圆”。他临终前交代给他九弟的最后几件事之一是:不要给自己选太好的墓地。

    48

    不过,与商佛林尚沃不同,官佛曾国藩没有在生前选择对世界的全面退出,而是选择为拯救国人自己“受难”。他在剿捻失败后,又被派到天津处理“教案”。他当时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接受法英等国的要求,处死几个被民众看成“爱国英雄”、被洋人指控为杀人凶手的同胞;要么拒绝他们的要求,与列强开战。他知道,如果选择前者,国家可能避免一次战祸,他自己将背上万世骂名;如果选择后者,他立即会成为民族英雄,但国家将再次蒙受战败割地的耻辱。在辱己还是辱国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他知道,就当时的国势而言,清谈只能误国,受辱才是爱国。自己受辱,让国家赢得发奋图强的时间。

    “少荃,”曾国藩指着他平生最爱的湘妃竹亦名斑竹问李鸿章,“你知道老朽为何如此喜爱湘妃竹吗”这是他们师徒二人平生最后一次在江宁两江总督府见面,曾国藩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他要把自己来不及完成的师夷强国的重任移交给自己最得意的门生。

    “请恩师指点。”李鸿章在老师曾国藩面前从不卖弄聪明。

    于是,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出了一番相当于政治遗嘱的话:

    “湘人爱斑竹,老朽尤重之。物以稀为贵,且又有舜王南巡,客死苍梧,娥皇、女英寻夫不见,泪洒竹林自投湘江的那一段传说,这的确是斑竹受人喜爱的原因。老朽看重斑竹,主要是从斑竹的身上联想到了一种血性。娥皇、女英明明知道舜王已死,不可再见,却偏要南下寻找,寻不着,则投水自尽,以身相殉。这是什么血性呢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血性,是以死报答知遇之恩的血性,是对目标的追求至死不渝的血性。”

    这就是官佛与商佛的最大区别:商佛可以放弃一切,退出世界了事;官佛则要普渡终生,即使自己身败名裂。

    这是人间可以达到的精神顶点。看来,只有在精神上达到顶点的人,才能在物质享受上,在名誉、地位、财富上不到顶点。

    序:中国智慧的一帧速写

    序:中国智慧的一帧速写

    加减导读

    一、智慧三明治

    据说,当代国画大师范曾可以从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如脚趾头,起笔作画,从脚画到头,一气呵成。寥寥数笔,一个邀月狂饮的李白就会醉卧石上;一个报国无门的屈原便能憔悴泽畔,绝不会发生贾谊担心的那些问题:小腿和腰一样粗,脚趾头像屁股那样大

    10年前,我也画了一幅画,但既不是国画,也不是人物画,而是关于中国传统智慧的一幅小品,用的不是线条或徽墨,而是文字。那幅“画”的名字叫智慧算术加减

    ...  </P></TD>

章节目录

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吴稼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稼祥并收藏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