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敲门者放低声音回答。

    门还是没有开。女王不得不第三次举起那只刚刚放下王笏的玉手继续敲门。

    “谁”里面的声音再次明知故问。

    “你的妻子。”声音谦卑而轻柔。

    这一次,门开了。

    这个女王做的就是加减法中的自减法,在这里,自减等于自降身段。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门是专门为尊荣开放的,但总有一些门,只有谦卑者才能进入,比如爱之门。进不了这扇门,女王就有国无家了。

    1983年11月1日,处理美**国大事的是一位7岁的小总统,他聘请里根先生做他的助手。这个小“总统”名叫比利,患了一种绝症,将活不过当年的生日。看来,他心中的那个当美国总统的伟大梦想只能化作泡影了。

    里根总统得知此事后,决定让他当一天美国总统,自己给他当一天助理。在那一天,里根先生伺候在那位“总统”身边,接受他的咨询,替他签署文件,给他传递电话听筒

    4

    这是总统做的加减法中的加法。

    里根总统在这一天虽然没有击溃他心目中的邪恶帝国的军队,但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爱戴。他不仅要膨胀美国的权力,还要守护孩子们的梦想;他不仅要当角斗士,还要做守护神,这大概是他最终成为美国最伟大、最受爱戴的总统之一的一个原因。

    某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卖同一份报纸。报童甲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报童乙也很勤奋,也沿街叫卖,但他比报童甲多做了一件事: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所,先把报纸送给大家看,过后再来收钱。他和这些人的关系越来越熟,卖出去的报纸也越来越多,虽然偶然有几个白看报的,但收入还是大于损耗。结果,报童甲卖出去的报纸越来越少,无法与乙竞争,只好另谋生计。

    这是报童乙做的加法。通过先看报后付钱,让潜在的顾客流向自己。该加法的奥妙之一是让你无法拒绝他的好意,之二是让顾客有占便宜之感,之三是把一次**往的小买卖变成了多次交往的固定客户关系。你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个陌生的报童,但你很难拒绝天天送报给你看的一个熟悉的男孩。

    因此,加减法就有点像孔老夫子讲的“君子之道”,既通俗平易,又奥妙无穷。它平易得连家庭主妇和卖报小童都会运用,但又奥妙得甚至连大国领导人和所谓“圣人”都可能用不好。

    **可不是个平常人,我们曾经觉得,为了评价他,汉语里所有最高级的形容词都不够用,他既是一个大国领袖,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称他为革命“圣人”。但他晚年在加减法方面可出了不少问题。

    举例来说,该做的减法不做,让泼妇兼野心家**始终赖在身边;不该做的减法老做,把“阶级斗争为纲”当做烟卷一样总叼在嘴上,越叼越有瘾,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最后,让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偷窃自己

    这样说来,在人世间,加减法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可是,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最简单地说,就是用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你的利益。上面讲的三个故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女王的利益包括英国的强大,以及她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她对丈夫用的自减法就是为了后者。

    美国总统与女王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国家强大是他们都要追求的目标,但美国总统作为民选首脑则要比女王更关心选民的利益和梦想。他在这方面做得越多,就越受选民爱戴,不仅可以帮助他自己竞选连任,还可以帮助他的党派继续执政,甚至可以让自己成为不朽的伟人他运用加法,请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孩品尝做总统的梦想的滋味,就是在争取上面所讲的利益。

    小报童的利益比较简单,就是多卖报纸。要多卖报纸,就要清除竞争对手,要清除对手,就要让顾客只买或多买自己的报纸,少买或不买对手的报纸。他以加法为手段:让别人先看报纸后付费,达到了减法的目的:赶走了竞争者。

    如果这就是加减法,那它也是盗窃手册或吸毒者指南。盗取最有价值的东西似乎符合窃贼的最大利益,但看了下面这个故事,你会另有想法:

    有个叫贝利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的珠宝大盗,他偷盗的对象,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上流人士。他同时还是一位艺术品鉴赏家,所以有“绅士大盗”之称。虽然他是他那个行当的大师,本领高超,很少被擒获,但最终还是进了班房,被判了18年徒刑。

    刑满出狱时,他接受记者采访。一个记者问他:“贝利先生,作为一个神偷,你曾经让谁蒙受过最大的损失”

    “让我自己,”他回答说,“我盗窃了我自己。以我的才能和天分,我本可以成为社会名士或华尔街大亨,但我现在不仅一贫如洗,而且被我自己偷掉了四分之一的生命18年失去自由的生活。”

    运用加减法就是要避免这种结果,运用它追求的不仅是作为一个特殊社会角色的最大利益,更是为了追求作为一个“人”的最大利益。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窃贼是偷了别人,最大利益是偷得越多越好;但作为一个人,他最终偷了自己,他的最大利益是越早结束偷盗生涯越好。

    像袁世凯那样的窃国者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弄权者他偷了一个国家,但作为人,他最终不仅偷了他自己,还偷了他的子孙:如果不是活着受审判,必然死后留骂名,让子孙难以做人。如今,很多人恨不得自己是孙中山留下的根,大概很少有人希望自己是袁大头播下的种。

    同样,作为一个吸毒者,获得越多的毒品越感到幸福;但作为一个人,他的人生幸福有赖于自己戒除毒瘾,或是毒品从世界上绝迹。

    显然,运用加减法不仅是用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你的利益,而且要在实现你的利益的同时消除副作用,或者把它降低到最低限度。偷盗和吸毒的副作用大于你获得的幸福,因此要对这两种嗜好进行彻底的减法。

    说到这儿,我们就可以给运作的加减法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了:

    所谓加法,就是自我发展,以及增加、扩展或组合对自己有利的正面因素的方法,包括通过学习增加知识的方法;所谓减法,就是削弱对手,以及消除或减少对自己有害的负面因素的方法,包括消除偏见,戒除不良嗜好等把自己还原成完好状态的方法。

    二加减法的用途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中庸第十二章

    9年前我写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那本书时,还是从门缝里看加减法的:把它看扁了也许是因为我那时在门里面待得多,在门外面待得少。我当时看它,很像暗器,只在谋略行为里派上用场。如今看它,却像是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可长可短,长大可以柱天地,短小可以掏耳朵;既可以用于实践,也可以用于思维;既可以当做谋略使用,也可以当做战略使用;运筹时可以创大业,应急时可以救小命。

    5

    七步诗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应急救命的加法大概就是曹植的那首“七步诗”了。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的长子,陈思王曹植是曹操的幼子。三曹都才华横溢,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的主将。曹丕虽被立为太子,但父亲更爱的却是曹植,不仅因为曹植比他哥哥才气更大,俗气更少,也因为他年龄更小。疼爱幼小,父母常情。但让曹丕寝食难安的是,父亲心里一直有将大位传给曹植的想法。

    此外,曹丕还有一块心病,难为外人道。曹家在官渡之战中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件特殊的战利品袁绍的二儿媳甄氏。要问这位美人长得如何,读读曹植的洛神赋就知道了:“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在曹植动口吟诗的时候,曹丕已经动手打劫了,将那片“轻云”、那阵“流风”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他的兄弟曹植却从此害上了相思病,曹植日思暮想的当然是那位美如洛神的嫂夫人。

    对男人而言,有两样东西最难与别人分享,即便是亲兄弟:一样是最高权力,另一样当然就是心上人。只为了其中一样,秦王李世民就杀了两个兄弟,况且曹植同时觊觎曹丕的两件至宝。曹操驾崩之后,曹丕的机会来了。他找了个借口要治两个弟弟曹植和曹熊的死罪。曹熊畏罪自尽,曹植被带到魏都邺郡。

    曹丕不仅想害他弟弟的性命,还想害他弟弟的才名。

    “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曹丕对跪在阶下、恃才自傲的弟弟说,“你老拿你写的文章炫耀,我怀疑那是你雇枪手干的。现在我要试试你是否真有才学。以那边那幅斗牛图为题,限你在七步之内诌诗一首,诌出来了,饶你不死,否则别怨我。还有,听好了,诗中不能出现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句子。”

    曹丕心想:谅你也没有那个牛皮,七步成诗哼你如果成不了诗,就坐实了伪文欺君之罪,我后宫那位也不会心仪于你了。

    不料,曹植七步未到,诗已出口: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砉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植诗一吟完,满朝文武既惊又喜。惊的是本朝竟然有如此旷世奇才,喜的是有幸能与他同处一室,且他将因其才华而得救。但是,他们错了。

    “慢着,”曹丕忽然从御座上站起来喊道,“七步才能吟一首诗,算什么本事,不嫌慢吗我要求你在我话音一落时就成诗。”

    “请赐题目。”

    “以兄弟为题。”

    “题”字尚未离曹丕之口,曹植的吟哦已入众人之耳: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一听,潸然泪下,立即赦免了曹植,将其贬为安乡侯。

    一般人都以为是曹植的诗歌才华救了他,我不这样看。真正救了他的是他的应变机智,他把自己与曹丕之间的顶牛变成了牵手。

    七步成章的“斗牛诗”可能是一首好诗,但肯定是他自己的挽歌。因为它是一首做减法的诗:作者在自己与曹丕之间不恰当地用了减法。诗的意思是说,我们两个相斗,你活我死,但你没有什么可牛b的,不是我不如你,是你获得了可以盛气凌人的权力。这是真性情的曹植,面对死亡,依然骨傲气骄。听到这首诗,曹丕当然不愿轻饶他,即使以背弃自己刚刚许下的诺言为代价。这里问题的实质不是他嫌曹植的诗作得慢了,而是嫌他的气太傲了。

    曹植立即就明白了他哥哥的心意。于是把出口成章的那首“豆萁诗”做成了一首加法诗。如果前一首诗是在“斗气”,这首诗则是在“用情”,意思是说,我们是两个兄弟,不是两头斗牛,我们一母所生,把我煮死,你也成灰当然是心灰,何苦呢

    从曹植所作的这两首诗看,他不仅才华盖世,也智略过人,如果曹操把玺印交给他,司马家族未必能最后得手。

    在这个故事里,被曹植诗化的加法既不是精心筹划的谋略,也不是反复论证的战略,而是一项应急性策略,用以化解突发性危机。加减的这种用法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不同的是有人用得好,成为千古佳话;有人用得不好,结果祸己殃人。

    前面说的“女王敲门”的故事是应急减法里用得好的,女王用的是自减之法,她通过不断自降身段,终于敲开了被丈夫反锁的门。然而,北京长城机电公司老总沈太福的应急策略则用得不好,在集资行为受到中国人民银行查处时,他做了两个致命的减法:一是要状告人民银行,二是急忙抬出背后靠山。如果靠山小,不仅救不了你,你还害了人家;如果靠山大,这时候也只能变成火山,首先把你烧死。

    不过,应急策略未必就不能用减法,关键是看你处于何种情境。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一次反盗版国际谈判会上就出色地使用了减法,维护了国家尊严。谈判开始前,一个西方代表笑里藏刀地开了个玩笑:

    “有人说中国人是国际版权小偷呀。”

    吴仪也笑了,但笑得绵里藏针:“那也不如西方人呀,八国联军可是强盗。”

    盗版要打击,但国格不可辱,民族气节不可短。气一短,谈判桌上的天平就会向对手倾斜。默认自己是小偷,谈判就会变成警察对小偷的审讯;吴仪的应急减法把中国人变成历史上的受害者,道义上便占了上风。

    如来智慧与鬼蜮伎俩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特产不只是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还有人人都会用的谋略。上到耄耋老翁,下到黄口小儿,有点智商的,都会用谋略。

    从前,有对中年夫妇收养了亲戚家的一个男孩。一天,男孩看见自己的养父在唉声叹气,便问道:“父亲何事烦闷”

    “你才9岁,别问大人的事。”

    “说给我听听嘛”男孩哀求道。

    “我想有个自己的孩子,可你妈不干。”

    “这好办,明天她就会干的。”

    次日早晨,妇人从房中出来,看见养子拿着一把尺子正在堂屋里忙着呢。

    “你在干吗”养母问。

    “我量量屋子的大小,看等我长大了,这房子能卖多少钱。”养子答。

    6

    “你卖房子,那我和你爹住哪儿”

    “那我可不管。”

    当天夜里,养母宽衣上床,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丈夫说:“我们要个自己的孩子好吗”

    这就是一个9岁的孩子使用的谋略,他用一个预期要用的减法不孝顺,说服了自己的养母去做一件她原本不愿做的事情。

    因此,在我看来,在中国,加减法最大的用武之地还是谋略。在英文里,没有与谋略特别贴近的词,要表达它的准确含义必须用三个词:acuteness敏锐、resourcefulness应变和strategy战略。这三个词里,前两个词更贴近上面所讲的应急策略,比较接近中国谋略含义的是最后一个:战略。但战略与谋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战略是公开的,谋略是隐蔽的。

    上面那个男孩用的是谋略不是战略,因为他彰显自己可能的不孝顺行为,用以掩盖他的真实意图:劝说养母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虽然加减法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谋略,但境界和层次却有天壤之别,有如来智慧,也有鬼蜮伎俩。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在这两个方面都提供了精彩案例,前者是如来佛组建西天取经班子,后者是白骨精蛊惑唐三藏。

    话说如来佛要超度东土众生,想让其信徒前来自取真经。于是他委派观音菩萨去组建一个取经班子。观音菩萨临行前,如来是这样叮嘱的:

    “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澜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这菩萨皈依拜领。如来又取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叫他入我门来。”

    西游记第八回

    这番叮嘱有两点最值得注意:为了组建一个好的取经班子,一是要有个“坚心”的取经人,他应该是来自东土大唐的圣人;二是要有个神通广大的护驾使者,即便他是个妖魔。在如来看来,要成就任何大事,都必须具备加减两手:菩萨心肠和霹雳手段。但霹雳手段是把双刃剑,要用它对敌,但不能让它割了自己的手。这就是如来智慧:以道制魔,道魔两手,引恶向善。

    白骨精的鬼蜮伎俩则是利用别人的善心来怀自己的鬼胎,她三次变成村人让孙悟空打死,就是想利用唐僧对她的同情来剪除她的第一强敌孙猴子,让唐僧把自己的肉送到她嘴里。在2004年的台湾大选中,绿党也使用了类似的伎俩。

    该年的3月19日,台湾“总统”大选前一天,我正在上海出差,一个朋友从北京打电话给我,说**遭到了枪击,我当时就说,如果他能活下来,“总统”职位就是他的。

    他当然能够活下来。因为根据时机与受益者判断,射向他的那个东西,并非一颗子弹,而是一捆选票,同情的票。在这场戏里,**扮演的是白骨精,选民扮演的是唐三藏,蓝营扮演的是孙悟空只可惜道行浅了点。台湾的白骨精是希望台湾的唐三藏认定,那一枪便是台湾的孙猴子打的一闷棍,因此顿起怜悯之心,用紧箍咒念死孙猴子。

    两个故事似乎有不同的结局:书里的白骨精没有吃到,而台湾的白骨精却吃到了唐僧肉。不过,台湾的唐三藏虽然被吃了肉,但还没有死,不知道他能否最终取到民主真经。

    “减法王石”与“加法张瑞敏”

    1998年1月,亚洲金融风暴刚过,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深圳,问当地陪同人员是否有可能借房地产开发启动经济,万科老总王石居然一连回答了四个“不行”,市领导惶恐不安,朱镕基却微笑颔首,当即聘请王石做自己的房地产顾问。

    能不顺着总理的竿子爬,表明王石在房地产宏观形势和微观经营上确有自己成熟的想法。他回答万科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时,习惯于用排除法来回答,说哪几项生意万科不做。这就是他的所谓减法:反对多元化经营,主张专业化经营。因此,业界有“减法王石”之称。

    开始创业的时候,万科是做电器仪器的,以进口日本产品为主;后来什么都做,比如服装、手表、饮料、印刷、首饰、百货,“这样说吧,除了黄、赌、毒和军火不做之外,万科基本上都做了。”王石这样说过。换句话说,在企业经营上,他曾经是个风流情种,见一个爱一个;如今,他成了情圣,情感专一,只爱一个,那就是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中档房地产。

    有趣的是,中国的另一个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走的却是一条相反的路。他领导的海尔公司从电冰箱起家,当时是“干什么吆喝什么”,专业化。在万科开始做减法的1997年,海尔却开始大做加法,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兼并收购,将自己的家电产品从电冰箱延伸到冷柜、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彩电、vcd、电话机、传真机、洗碗机、电熨斗、吸尘器、燃气灶等27个门类,共7000余个规格品种。

    用张瑞敏自己的话说:“如果你有一套空房子,我希望海尔能给你提供所有的电器产品。”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给你提供人体“电器”:假如你缺乏动力,请用海尔的“采力

    ...  </P></TD>

章节目录

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吴稼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稼祥并收藏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