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甲小丙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1

    只想说声谢谢

    大概是1997年的某个夏夜,我桌子上的传真机突然嘀的一声,自动接收了一份从香港发来的传真件,内容大致如下:

    “稼祥,谢谢你的那本书,改变了我们的心态,这次和新加坡公司的项目谈判获得成功。”署名是“潘石屹、张欣”。

    文中所说的“那本书”,指的是于1997年3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一书;所谓“项目谈判”,指的是“建外soho现代城”合作投资项目;“潘石屹、张欣”,不用多说,如今大名鼎鼎,不仅因为项目做得精彩,人也活得精彩。

    我知道我那本书起不到他们所说的那个作用,他们发个传真给我,只是想让我分享他们谈判成功的喜悦。因为那时候,我们是相互关心的朋友。虽然当下他们已成男女韩荆州,我已无望成为酒囊李太白,但我拜见他们,还是要比封万户侯容易。对于他们对那本书的谬赞,我只想说声谢谢。

    在一次晚宴上,我的大学同学,也是连年创造亚太区别克车销售量第一的达世行汽车销售公司老板杨滨这样向他的朋友们介绍我:

    “这是我的同学,经商失败了,但他把失败的教训写成了一本书却相当成功”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嘴张在那儿,然后又合上,喉结动了一下,咽了一口,我知道,他咽下去的不是唾沫,而是半句话。

    他所说的那本书,也是指上文所说的书。而被他咽下去的那半句话,极有可能是:“其实,他做官也有过教训”我一生的亮点,似乎就是那本书。老同学的眼力果然非凡,能在一堆灰烬里看见那唯一的火星。对于他的错爱与慧眼,我只想说声谢谢。

    洪二林,北师大哲学硕士,我的老乡,一个做官的愿望比喝茶的愿望还要淡的人,对于我,他是那种看到你幸福他比你还幸福,看到你难过他比你还难过的朋友。有一天,他来看我,说他看完了我刚出版不久的新书果壳里的帝国。我把茶杯举在空中,暂时克制一下去喝的**,虽然那是一杯我最爱的碧螺春,把心提起来,想听听他对这本书的评论,但他却说出了下面的话:

    “我,其实也不只是我,还有我的一些朋友,都认为你写得最好的书还是那本智慧算术,好看。你不在国内的时候,读者文摘从你那本书上摘了好几篇。你送给我的那本早给人拿走了,我又买了十几本,现在都没有了”

    如果果壳里的帝国是一个向他求爱的女人,此刻一定会泪流满面。我很想安慰她,因为她是我刚生下来的女儿,但既然人家喜欢你的大女儿,也应该高兴。对于二林的偏爱,我只想说声谢谢。

    1999年的一天下午,我正坐在自己开的翰林阁茶馆里陪朋友喝茶,工人日报的王小平带来两个朋友见我,一个是王世芳,一个是李洪祺。他们说自己酷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谋略文化,读了我的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认为有原创价值。想请我为他们即将出版的菜根谭和长短经写个序,我写了。后来听说他们在海报上为这两本书做宣传说,“著名文学家贾平凹题写书名”,“中国第一谋略思想家吴稼祥作序”。这个说法让我脸红,但却让那本书的原出版者眼红。在我出国期间,那本书被包装成中国第一谋略:神奇的加与减发行,当我在网上看到它时,我无地自容。在一个吹牛成为时尚的年代,如果你不是吹牛的人,就得是被吹的牛。但不管怎样,只要不破,被吹的感觉并不坏,对吹我的仁兄,我只想说声谢谢。

    我还想对王继征博士说声谢谢。上世纪90年代末,他找到我,说他对智慧算术那本书很感兴趣,让我到深圳给他主办的a班的学生开这门课,还把这本书作为教学参考书。后来,广东省经济管理学院的胡穗华老师还请我在广州和珠海多次为a的学生讲过这门课,对胡老师的垂顾,岂一个谢字可以了得。

    联系中断了,但王继征博士对我的关照并没有断。前不久,他又找到我,在他作为秘书长的中国首届管理大会上,他代表大会组委会把“杰出管理学者”奖颁给我,表彰我写的智慧算术一书。虽然这个奖的权威性可能遭到物议,但这无损于王博士对发展中国管理学的诚意和对我的美意。

    10年前的一个炎热夏日,我的一个铜陵老乡说要带一个当代出版名家来见我。这个人就是上海三联书店的倪为国。他后来回忆说,我当时的状态可以荣获全国潦倒冠军,孔乙己顶多拿个亚军:蓬乱的头发,参差的胡须,透湿的汗衫,歪斜的短裤,脚上趿着一双破拖鞋,所住的地下室里没有邀请光线,但却常住着郁闷的气味,桌子上一堆烂纸,上面歪歪斜斜地写了些字,那就是几页智慧算术一书的提纲。他说,他当时有点感动。或许由于这感动,让他后来冒着不确定的风险帮我出版了智慧算术一书。没有这次感动,也许就没有智慧算术一书的胎动。对于一个名家的感动,我只想说声谢谢。

    三年前,朝华出版社的编辑就送来了预支稿费,希望我尽快写一本智慧算术的通俗版,然后,很有耐心地等待了三年。他们知道我生不了双胞胎,我当时正怀着果壳里的帝国。对于他们的谅解与等待,我除了想说声谢谢,还想说声抱歉。

    正是这些感激之情,在我的胸腔里倒海翻江,终于奔涌出读者手中的这本书。它应该是智慧算术的孪生姊妹,但却晚生了9年。我不敢说她比姐姐更深邃,但肯定更好看,也更实用。

    序:中国智慧的一帧速写

    加减导读

    一、智慧三明治

    据说,当代国画大师范曾可以从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如脚趾头,起笔作画,从脚画到头,一气呵成。寥寥数笔,一个邀月狂饮的李白就会醉卧石上;一个报国无门的屈原便能憔悴泽畔,绝不会发生贾谊担心的那些问题:小腿和腰一样粗,脚趾头像屁股那样大

    10年前,我也画了一幅画,但既不是国画,也不是人物画,而是关于中国传统智慧的一幅小品,用的不是线条或徽墨,而是文字。那幅“画”的名字叫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现在看起来,那很像是一块三明治,我也是从最下面开始“画”的,不好意思的是,那块三明治并没有被我画完整,只画了最底下的半块。那是什么三明治呢智慧三明治:

    2

    读过我那本书的读者一看便知,我那本书所“画”的只是这块三明治左下角的那一小块,即“谋略”。把“谋略”等同于“智慧”,就是把脚趾头等同于整个身体。中国的智慧,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常变的,也有相对不变的。一般来讲,无形的智慧高于有形的智慧,不变的智慧高于常变的智慧。按照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智慧中最高的是“理”,其次是“道”和“思维方式”,再往下是制度、文化和战略,谋略和策略是最低的,当然,西方所谓的博弈,也属于这个层次。

    二、“加减智慧功夫”的六个套路

    这就是中国智慧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功夫”,但大多谈论的是形而下的功夫,不是形而上的功夫。所谓形而下的功夫,自然是指以李小龙、李连杰为招牌的腿脚和身手功夫;而形而上的功夫则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一再推崇的智慧功夫。这个功夫有各种名称,最为人所熟知的名称之一,大概是“知行合一”。儒家经典大学把“知行合一”的智慧功夫分解为8个套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体而言,前4个套路是“知”的功夫,后4个套路是“行”的功夫。

    不过,任何一套功夫不仅要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还应该告诉我们怎么做。儒家功夫绝对长于前者,但可能短于后者。数十年来,我进进出出、摸摸捏捏各种生活,终于悟出一个道理: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怎么做。做对了,你可能把坏事做成功;做错了,你绝对会把好事做失败。做对了,你可能把小事做大;做错了,你肯定将把大事做小,甚至做“了”。卖一杯水,可口可乐公司把它卖遍全世界;治理一个石油大国,萨达姆把它治得千疮百孔

    在“怎么做”的智慧上,最伟大的中国功夫。就是“加减”的功夫。加减在易经里叫“益损”,“益”卦是第42卦,“损”卦是第41卦。就“加减智慧功夫”而言,也有“知”和“行”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3个套路。

    “知功”第一套:智慧三明治。参见上图,练这套功夫,主要是敲锣拉场子,吆喝圈地盘,拓展加减功夫的用武之地,它不仅可以用来求功祈福,还可以用来穷理问道;它不仅可以用来制定战略,还可以用来创设制度。

    “知功”第二套:气沉丹田。这套功夫也可以按图练习:

    成败

    阴阳

    生克五行

    加减损益

    这张图最初发表在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一书里,在那本书里,它是被当作进行加减法操作之前对形势的分析框架来使用的,其实,它更像一团北宋理学的先驱者张载所说的“太虚之气”:分成两体时是清扬在上的阴阳,向下运行时凝聚成五脏五行,沉入丹田时练成加减功夫,然后继续上行,变化为成败,最后返回阴阳。练习这套功夫,主要是增加内功,知道加减法根源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智慧的最深处: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核心概念是“道”、“理”和“阴阳”;中国哲学认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来源于“阴阳”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和“物极必反”。因此,中国哲学实践论的核心概念里必然有损益和加减:相生相加,相克相减,损有余而补不足。

    “知功”第三套:加减四十三招。这些招法在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有详细讨论,它们包括加法6招:予法、借法、化法、合法、信法和神法;减法10招:夺法、引法、嫁法、累法、趁法、纵法、分法、间法、自攻法和窃法;加减联用6道10策,6道是:治国之道、驭臣之道、用人之道、治军之道、争霸之道、理教之道和修身之道;10策是,齐策、晋策、秦策、吴策、越策、渭滨对、汉中对、隆中对、苏美争霸策和**的反霸策;反减法4招:固法、拼法、避法和弱法;反加法3策,反反减法2策,以及反反加法2策。有一次,我去济南看朋友,他的一个大学同学见了我的面,马上说:“我读过你的智慧算术,前半部我每个字都看了。”后半部大概每个字都没有看,或许他实在看不下去,因为招法太多,又乱又杂,让他招架不住。

    “行功”第一套:谋局五步。如果说“知功”旨在提高练习者在“加减智慧功夫”方面的见识的话,那么“行功”则能增强练习者运用加减法的操作能力。操作加减法的基本程序是五步:1,察局;2,设局;3,入局;4,对局;5,结局。加减的智慧越高,设的局就越大,越长久。最大最长久的局,是制度之局。在中国,儒家的设局智慧是大智慧,它设的制度之局,两千年后才变。比较小的局是谋略之局,一局一变。当今世界,设局者是西方国家,其他国家都是入局者和对局者。

    “行功”第二套:捭阖七艺。捭者,开也;阖者,合也。捭阖者,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也。用嘴干这件事,就是摆呼,或者叫忽悠。在运用加减法时干这件事,就是手段的艺术。在中国,做事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水性和水态,被最善于操作的兵家和道家所推崇。水有七种性态:静、幽、柔、顺、变、高、低,操作加减法也有这七种手法和艺术。

    “行功”第三套:纵横九则。在加减法的操作上,手法如水,法则如山。水转山定。手法不灵,用不了加减法;法则不守,用了会出乱子。这就如同开车,技术不精,不能上路;交通规则不守,上路会出事故。操作加减法有九条法则要遵守:1,加法为本的王道法则;2,加减兼备的“两手法则”;3,自减为上的海洋法则;4,加减到位的点穴法则;5,加减适度的中庸法则;6,事缓则圆的蜘蛛法则;7,温加柔减的春雨法则;8,循序渐进的妊娠法则;9,不到顶点的戒满法则。

    三、已拼好和未拼好的图

    以上就是我为中国传统智慧勾勒的一张速写,或者叫草图。这张草图的细部,有的在10年前出版的智慧算术一书里进行了描绘,有的在本书里做了加工。简单地说,智慧算术着重描画的是“知功”第三套加减四十三招和“行功”第二套捭阖七艺;本书浓笔重彩的是“知功”第一套智慧三明治和“行功”第三套纵横九则。

    本书是为了弥补智慧算术的缺憾而写的。那本书的缺憾主要是:对中国智慧的理解偏窄,对加减法则的阐述偏粗,对加减法的分类偏碎,行文风格偏酸过于追求骈体的对偶结构,而且,全书性格有点不上不下:理论没有上去,风格没有下来。本书试图让那本书的长处更长,比如,文笔更流畅,风格更轻松,故事更多更生动;短处变得稍长,比如,逻辑结构变得简洁明快一条原理,九个法则,加减智慧的适用范围得到拓展,对加减法则的阐述变得丰满红润,但并没有让那本书的所有短处都变长,比如,干脆放弃了理论噱头和哲学忽悠,让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吐掉口中的雕梁彩泥和月色忧伤,快乐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3

    但是,我并没有完成这张智慧拼图,对它的哲学阐述还是空白,两本书虽然对谋局问题都有讨论,但既不完整,也不深透,此后有没有时间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完成这张拼图,此刻还没有答案。

    2006年2月9日匆草于北京

    一什么是加减法

    宇宙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好像天平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低了,所以只有加减,包括了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数理。

    南怀瑾易经杂说

    让猴子做加法

    古时候有个老头养了一群猴子,由于经济问题,老爷子打算缩减猴子们的口粮。于是对猴子们说:“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猴子们说:“先说坏消息。”

    “坏消息是,从明儿起,你们的早餐要从4升橡子减少为3升橡子了。”

    “哦,”猴子们沮丧地叹息着,“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晚餐的口粮不变,仍然是4升。”

    群猴一听大怒,要扭断老头的脖子。老头赶忙改口,“好吧,好吧,我把坏消息改成好消息,你们早上仍然吃4升,晚上吃3升,怎么样”

    众猴一听大喜,把老人家抛到空中,然后用连起来的尾巴把他接住。

    这个故事改编自庄子,是个成语故事,名叫“朝三暮四”。庄子大概是把不懂道家真谛的人比作猴子,认为他们不知道万物表面上看起来形形色色,实质上没有差别,就像猴子,吃的仍然是橡子,不管是3加4,还是4加3,一天的口粮仍然是7升,名实都没有变,先怒后喜为哪般

    不过,对这则故事也可以有别的解读。它其实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管理上的成功策略。喂养猴子的老人愚弄了猴子,因为他知道猴子既没有抽象数字概念,也不会做加法。结果,他既没有增加财政支出,又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猴子骚乱。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与猴子之间的基本差别之一,就是会不会算术运算或做加减题。

    “总裁”与“会计”的加减法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和很多人。有些东西的数量在增加,比如骗子和艾滋病病毒;有些东西或人的数量在减少,比如珍奇动物和诚实的人。因此,加减法首先是一种计算方法,就是把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合起来,或者是把一个东西和另一个或另一些相同的东西合起来,计算它的数量。

    比如,1根手指加上另1根手指,等于2根手指,或者,1个骗子加上另1个骗子等于2个骗子,3升橡子加4升橡子等于7升橡子,等等,这就是加法;如果其中1个骗子被执行了死刑,或者他纵欲过度,突然暴毙,就得从骗子总数里减去1,这就是减法,但这里的加法或减法只涉及数字运算。

    这种只涉及数字运算的加减法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事物数量的变化与计算者无关,比如,我从骗子总数里减去1个骗子,但我并不是那个检举揭发该骗子的人,也不是宣判该骗子死刑的法官,更不是对其执行枪决或注射毒针的人。

    还有一种加减法,事物数量的变化不仅与操作它的人有关,而且操作者还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唯一原因,或者是主要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这种加减法就不是数字运算,而是事物本身的增加或减少、诞生或灭亡。

    比如你左手有6根手指头,你到医院里切掉一根,剩下5根手指头,这和小孩子扳着指头算糖果的数量不同,他扳下去的指头还会翘起来,你切掉的指头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把小孩子扳指头算数的加减法叫做运算的加减法,切指头的加减法就是运作的加减法。

    在拿破仑的军队里,军需官是做运算加减法的,拿破仑是做运作加减法的。军需官的工作只限于在报表上统计军队数量,而拿破仑的工作则是在战场上改变敌我双方的军队数量。在联想公司里,会计做的是运算加减法,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做的是运作加减法。会计的加减法不会减少或增多公司资产,除非他或她贪污,把公司的钞票“减”进自己的腰包;而柳传志的加减法就不同了,他的加减法做对了,联想公司的资产和利润会增加;做错了,公司的资产和利润会减少。

    因此,基本的加减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于运算的会计加减法;一种是用于运作的总裁加减法。

    这本书要写的当然是后一种加减法,这不是一本会计书,而是一本战略与谋略书,要介绍的是潜藏于几乎所有成功战略和谋略中的一条最简单的原理,即加减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它的若干法则。

    从女王到报童

    我们虽然把运作加减法称为总裁加减法,但并不等于说,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公司总裁。实际上,大到国家领袖和军队首脑,小到家庭主妇和街头小贩,每天都在运用它。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把自己反锁在内。女王处理完王**机大事,准备就寝,但进不了卧室,只好敲门。

    “谁”里面的人问道。

    “女王。”外面的人傲然回答。

    里面没有反应,只得再敲门。

    “谁”里面的声音又问。

    “维多利亚。

    ...  </P></TD>

章节目录

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吴稼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稼祥并收藏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