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茂陵邑,孙儿,其实有些盘算,想要禀奏皇祖母。”
既然提起了皇陵及陵邑,刘荣自然也是顺着话题,想要将自己对自己的陵邑——茂陵邑的大致规划,讲给窦老太后听。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讲,这件事其实很魔幻。
一个封建帝王,同自己的祖母、同样身具皇权,且年岁更长的太皇太后,谈论如何利用自己的死,以及自己死后的长眠之所……
怎么看都有些离谱。
毕竟在绝大多数后世人的固有认知力,古人,尤其是古代贵族,其实都是很忌讳谈论死亡的。
其实,别说是这距离后世两千多年的古华夏了——便是后世新时代前夜的二十世纪,除殉国、赴义之外,任何关于死亡的话题,也依旧和‘不吉利’三个字死死绑定在一起。
更有甚者,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华夏,也依旧有不少迷信的人,坚守着这一忌讳。
最为夸张的,是某些地区的民宿,居然因为谐音的缘故,而忌用数字四!
什么买房不买四楼啊~
随礼不随四开头啊~
车牌不要含四之类,可谓是‘面面俱到’。
后世新时代尚且如此,自更别提这两千多年前,依旧处于落后、愚昧文明阶段的汉室了。
事实上,如今汉室的绝大多数民众,也同样对类似的话题讳莫如深。
而且这种忌讳,一如华夏每一个朝代:自下而上!
越是地位显赫的人,忌讳就越重!
底层农户,或许只是忌讳提及‘死’字;
到了小贵族,则是要拓展到忌讳所有和‘死’谐音的字。
再到顶尖的贵族,甚至已经到了任何含有类似意思的字眼,乃至这些字眼的谐音,都最好别提的程度。
就好比一个‘故’字,有过去、曾经的意思,却也有亡故的意思;
所以在贵族之前,这个字的运用往往会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除非不用这个字就无法准确表达意图,且交流双方感情足够好、不会因此而产生矛盾,否则这个‘故’字,便是万万用不得的。
‘故’字尚且如此,其余诸如死啊,亡啊之类,自然更甚。
事实上,不单如今汉室——古华夏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其实都是这样的。
对于这类事的迷信、忌讳或有深浅,却也是一般无二的越往金字塔顶端,忌讳越深。
但在这个范畴之内,当今汉室,却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异类。
——不同于绝大多数封建朝代:汉家的天子,从来都不忌讳谈论死亡!
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明明是和秦始皇一个时代的人,却在死亡二字面前,保持了和始皇帝截然相反的坦然、淡然。
始皇年岁一高,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寻仙问药,谋求长身;
刘邦晚年弥留卧榻之际,却是对因为担心被怪罪,而谎称‘我能治好陛下’的御医破口大骂:生老病死,乃天道也,你这庸医以为我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面对死亡的到来,刘邦面对的务必坦然,竭尽所能的为继承人:孝惠刘盈,以及爱子刘如意尽可能安排好了一切。
之后的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亦然。
这位实力大于名气的圣君,虽然在史书上留下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污点,但在面对死亡时,也同样保持了十足的坦然。
也正是因为面对死亡时的坦然,汉文帝刘恒才能在四十七岁驾崩之时,为汉家留下一个为储二十二年,羽翼早已丰满、政治手腕早就练得无比老辣,且已经年过三十的壮年天子:孝景刘启。
除了安排好继承人,刘恒甚至好有空留下一封遗诏,告诉天下人:人食五谷杂粮,就必有生老病死,这是天道,是无法避免的;
朕德薄巴拉巴拉,一生碌碌无为、对天下没什么贡献巴拉巴拉,朕的丧葬之礼要节俭、随葬品不能有金石珠玉巴拉巴拉……
一个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是不可能以这样一种平静的姿态,一手安排——甚至是‘操办’自己的身后之事的。
只能说,在死亡这二字面前,汉家的皇帝——尤其是西汉前半夜的皇帝们,都基本做到了绝大多数封建帝王,都无法做到的坦然。
有多坦然?
——他们非但不恐惧、不忌讳,不对长生不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还能有心事想着利用自己的死、利用封建帝王死后的特殊地位,来为政权谋利!
而谋利的具体手段,便是这起于太祖高皇帝刘邦,且不断完善至今的陵邑制度。
诚然,陵邑制度的基础,是一处自皇帝即位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驾崩——皇帝在位多少年,就不间断修多少年的皇陵。
这其中的人力、时间,以及物质成本,显然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需要在皇帝继位后短时间内建成,并立刻容纳数以万计的‘有钱人’的城池。
要知道如今的长安城,总人口才不过三十万!
而这座能容纳三十万人的汉都长安,百分百是这个时代,整个地球上最大、最宏伟,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样一座长安城,花了汉家第一任少府:梧侯阳城延足足十三年的时间。
但陵邑制度当中,需要容纳自关东强制迁移过来的地方豪强的陵邑,却根本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
——太祖高皇帝刘邦,于汉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
汉九年,即公元前198年,中大夫娄敬“强干弱枝”的提议得到刘邦允准,第一批关东地方豪强、故六国贵族十万人,被强制迁入关中。
但在这个时期,汉家其实是没有余力,为这十万人专门建造一座陵邑、城市的。
毕竟这个时期的汉室,连平定异姓诸侯之乱的军费都没有,不得不通过‘印钞’的方式,即无限量发行三铢荚钱的方式,牺牲社会经济秩序来换取平乱经费。
于是,这首批关东移民,被集中安排在了刘邦的皇陵:长安附近,如寻常村落般安置在了一片区域。
到了孝惠皇帝年间,从接连不断的战火中抽出精力的汉家,才得以重启都城长安的建造工作。
到了吕太后年间——甚至是吕太后晚年,即公元前182年,长安朝堂才正式下令:城长陵。
没人知道当时的汉少府,花了多长时间建造长陵邑。
但在‘城长陵’的政令颁布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吕太后便驾崩长乐宫;
紧接着便是诸吕之乱,以及诸侯大臣共诛诸吕。
等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时,长曾经散落长陵附近的关东移民,已经被长陵邑的四面墙围在了中间。
也就是说,长陵邑充其量,也只花费了汉少府两年的时间。
太宗皇帝入继大统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即太宗皇帝元年便开始修建霸陵:霸陵。
至于霸陵邑,则是一直到陈平亡故,周勃下野,太宗皇帝彻底掌握大权的太宗皇帝六年,即公元前174年才得以动工。?三年后,霸陵邑成。
先孝景皇帝刘启的阳陵邑,也是差不多的时间。
——从孝景元年开始,阳陵、阳陵邑同时开工,到孝景三年,阳陵邑刚好赶上吴楚之乱平定;
长安朝堂挟镇压叛乱之威,顺势从关东迁了一批早就该被迁入关中的地方豪强,以入阳陵邑。
只是政令虽然颁布了,但由于叛乱平定之后,关东重归安稳费了些时间,《削藩策》的后续推动也占据了长安朝堂大部分精力,使得这一批次陵邑移民耽搁了两年。
这么一耽搁,便耽搁到了孝景皇帝驾崩,当今刘荣即立……
事实上,早在即位之初,刘荣就该第一时间颁布诏谕:启动当年,被朝堂耽搁的阳陵邑移民计划,并同时开启刘荣的皇陵、陵邑的建造工程。
只是自即位以来,刘荣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当中。
现如今,总算是打了一场实打实的胜仗,占据了一定程度的战略主动权,刘荣有了精力,自然是要开始着手处理此事。
尽快向阳陵邑移民,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阳陵邑又早已建成,一应事务也早就定好,刘荣无心改变,也没什么操作空间。
但对自己的茂陵邑,刘荣却是觉得大有可为。
还是那句话;
汉家的皇帝,非但不忌讳谈论死亡,甚至有心思利用自己的死,来为宗庙、社稷谋利。
土生土长的汉皇如此,刘荣这个后世来客,觉悟更不可能比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父祖更低了。
于是,一个多少有些没下限,却又能对汉家带来实打实的益处,更能为后世之君做榜样的陵邑规划,出现在了刘荣的脑海之中。
只是这个计划,即便放在炸裂的汉天子当中,也多少有些炸裂了。
所以,刘荣需要提前和汉家的另一位‘皇帝’:窦老太后通个气,知会一声。
免得日后刘荣具体操作起来,把老太太给吓到,再闹出点不应有的误会……
“孙儿的意思,是茂陵邑,可以做一些不同于长陵邑、霸陵邑、阳陵邑的改变。”
“比如过去的陵邑,都和皇陵一样——都是自汉皇即位始建,一直到汉皇驾崩为止,不断扩大规模。”
“皇陵如此,无可厚非;”
“但陵邑如此,确实多少有些不大合适了。”
“——一座城池,一开始建成一个模样,而后又随着时间不断地扩建,怎都比不上一开始,就直接建造的大一些。”
“所以,孙儿的意思,是直接一步到位!”
“茂陵邑,一开始就应该按照容纳二十万人的规格建造,而不是以五万人为准,然后再一次又一次的扩建。”
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想法后,刘荣适时顿了顿,给老太后留下了足够的思考、消化时间。
也不出刘荣所料——听到自己这一番话,尤其是‘容纳二十万人’这个数字,老太后那早已昏暗、混浊的双目,都本能的涌现出一抹惊疑。
容纳二十万人的城池!
什么概念?
这样一座城池,只要建成,那就是整个已知世界——整个天地间、整个地球上,仅次于汉都长安,并与东都洛阳基本持平的第二大城市!
且不同于一半皇宫、一半民居的长安城,以及大半为底层民众居所的洛阳——这座茂陵邑,将容纳足足二十万来自天南地北,却无一例外富甲一方,并让地方郡县为之头疼,‘二千石不能治’的豪强富户!
这在汉家,乃至整个华夏过往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太祖高皇帝‘先下崽,后筑窝’搞出来的长陵邑,可容纳十余万人;
发展到如今,城内更是只有数万人常住,余者不是分散到了长陵邑附近的城外,便是搬去了长安一带。
太宗皇帝的霸陵邑,自太宗九年建成,一直到太宗二十七年,先后经历了两次扩建;
人容量从最开始的三万人,最终提高到了七万人。
但和长陵邑‘十万人’的理论人容量一样:霸陵邑这七万人,是理论上的极限容量。
霸陵邑实际上的常住人口,也只是在四万到五万之间。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人总说:汉文帝在位年间,是西汉最宽松、最安逸的时期。
足足二十七年,却只迁了四五万关东地方豪强,相比起太祖刘邦一出手就是十万人——而且还是‘第一批十万,下一批再看’,无疑是仁慈的有些过分。
至于先孝景皇帝的阳陵邑,那就更夸张了。
极限人容量五万,且不曾扩建,实际人容量在三万左右。
知道了这些数据,就不难发现窦老太后,为什么会对刘荣提出的‘可容纳二十万人的茂陵邑’,感到如此惊讶了。
——即便只是理论极限容量,能容纳二十万人,也依旧意味着这座茂陵邑,至少等于两个长陵邑、三个经历两次扩建的霸陵邑,或是四个阳陵邑!
若是实际人容量,那就更夸张了!
实际能容纳二十万人,理论上的极限人容量,最少最少也得三十万!
至少等于六个阳陵!
一时间,窦太后陷入了短暂的惊愕,以及漫长的思虑之中。
从实用性的角度上来说,刘荣这个盘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比起先建一座可容纳五万人的,然后再一次次扩建、每次扩建都可多容纳两三万人,一口气建成一座可容纳二十万人的陵邑,显然是更划算,也更直截了当的方式。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刘荣,能活那么久吗?
现年二十一周岁的刘荣,真的能活到自己的陵邑,被迁入足足二十万关东地方豪强吗?
万一刘荣也和那孝惠刘盈般,二十多岁的年纪便英年早逝,那这座可容纳二十万人的陵邑,又该作何用?
总不能下一代汉天子,还用这一代天子的陵邑——甚至直到自己驾崩,都无法填满先帝的陵邑吧……
(本章完)
既然提起了皇陵及陵邑,刘荣自然也是顺着话题,想要将自己对自己的陵邑——茂陵邑的大致规划,讲给窦老太后听。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讲,这件事其实很魔幻。
一个封建帝王,同自己的祖母、同样身具皇权,且年岁更长的太皇太后,谈论如何利用自己的死,以及自己死后的长眠之所……
怎么看都有些离谱。
毕竟在绝大多数后世人的固有认知力,古人,尤其是古代贵族,其实都是很忌讳谈论死亡的。
其实,别说是这距离后世两千多年的古华夏了——便是后世新时代前夜的二十世纪,除殉国、赴义之外,任何关于死亡的话题,也依旧和‘不吉利’三个字死死绑定在一起。
更有甚者,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华夏,也依旧有不少迷信的人,坚守着这一忌讳。
最为夸张的,是某些地区的民宿,居然因为谐音的缘故,而忌用数字四!
什么买房不买四楼啊~
随礼不随四开头啊~
车牌不要含四之类,可谓是‘面面俱到’。
后世新时代尚且如此,自更别提这两千多年前,依旧处于落后、愚昧文明阶段的汉室了。
事实上,如今汉室的绝大多数民众,也同样对类似的话题讳莫如深。
而且这种忌讳,一如华夏每一个朝代:自下而上!
越是地位显赫的人,忌讳就越重!
底层农户,或许只是忌讳提及‘死’字;
到了小贵族,则是要拓展到忌讳所有和‘死’谐音的字。
再到顶尖的贵族,甚至已经到了任何含有类似意思的字眼,乃至这些字眼的谐音,都最好别提的程度。
就好比一个‘故’字,有过去、曾经的意思,却也有亡故的意思;
所以在贵族之前,这个字的运用往往会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除非不用这个字就无法准确表达意图,且交流双方感情足够好、不会因此而产生矛盾,否则这个‘故’字,便是万万用不得的。
‘故’字尚且如此,其余诸如死啊,亡啊之类,自然更甚。
事实上,不单如今汉室——古华夏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其实都是这样的。
对于这类事的迷信、忌讳或有深浅,却也是一般无二的越往金字塔顶端,忌讳越深。
但在这个范畴之内,当今汉室,却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异类。
——不同于绝大多数封建朝代:汉家的天子,从来都不忌讳谈论死亡!
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明明是和秦始皇一个时代的人,却在死亡二字面前,保持了和始皇帝截然相反的坦然、淡然。
始皇年岁一高,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寻仙问药,谋求长身;
刘邦晚年弥留卧榻之际,却是对因为担心被怪罪,而谎称‘我能治好陛下’的御医破口大骂:生老病死,乃天道也,你这庸医以为我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面对死亡的到来,刘邦面对的务必坦然,竭尽所能的为继承人:孝惠刘盈,以及爱子刘如意尽可能安排好了一切。
之后的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亦然。
这位实力大于名气的圣君,虽然在史书上留下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污点,但在面对死亡时,也同样保持了十足的坦然。
也正是因为面对死亡时的坦然,汉文帝刘恒才能在四十七岁驾崩之时,为汉家留下一个为储二十二年,羽翼早已丰满、政治手腕早就练得无比老辣,且已经年过三十的壮年天子:孝景刘启。
除了安排好继承人,刘恒甚至好有空留下一封遗诏,告诉天下人:人食五谷杂粮,就必有生老病死,这是天道,是无法避免的;
朕德薄巴拉巴拉,一生碌碌无为、对天下没什么贡献巴拉巴拉,朕的丧葬之礼要节俭、随葬品不能有金石珠玉巴拉巴拉……
一个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是不可能以这样一种平静的姿态,一手安排——甚至是‘操办’自己的身后之事的。
只能说,在死亡这二字面前,汉家的皇帝——尤其是西汉前半夜的皇帝们,都基本做到了绝大多数封建帝王,都无法做到的坦然。
有多坦然?
——他们非但不恐惧、不忌讳,不对长生不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还能有心事想着利用自己的死、利用封建帝王死后的特殊地位,来为政权谋利!
而谋利的具体手段,便是这起于太祖高皇帝刘邦,且不断完善至今的陵邑制度。
诚然,陵邑制度的基础,是一处自皇帝即位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驾崩——皇帝在位多少年,就不间断修多少年的皇陵。
这其中的人力、时间,以及物质成本,显然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需要在皇帝继位后短时间内建成,并立刻容纳数以万计的‘有钱人’的城池。
要知道如今的长安城,总人口才不过三十万!
而这座能容纳三十万人的汉都长安,百分百是这个时代,整个地球上最大、最宏伟,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样一座长安城,花了汉家第一任少府:梧侯阳城延足足十三年的时间。
但陵邑制度当中,需要容纳自关东强制迁移过来的地方豪强的陵邑,却根本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
——太祖高皇帝刘邦,于汉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
汉九年,即公元前198年,中大夫娄敬“强干弱枝”的提议得到刘邦允准,第一批关东地方豪强、故六国贵族十万人,被强制迁入关中。
但在这个时期,汉家其实是没有余力,为这十万人专门建造一座陵邑、城市的。
毕竟这个时期的汉室,连平定异姓诸侯之乱的军费都没有,不得不通过‘印钞’的方式,即无限量发行三铢荚钱的方式,牺牲社会经济秩序来换取平乱经费。
于是,这首批关东移民,被集中安排在了刘邦的皇陵:长安附近,如寻常村落般安置在了一片区域。
到了孝惠皇帝年间,从接连不断的战火中抽出精力的汉家,才得以重启都城长安的建造工作。
到了吕太后年间——甚至是吕太后晚年,即公元前182年,长安朝堂才正式下令:城长陵。
没人知道当时的汉少府,花了多长时间建造长陵邑。
但在‘城长陵’的政令颁布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吕太后便驾崩长乐宫;
紧接着便是诸吕之乱,以及诸侯大臣共诛诸吕。
等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时,长曾经散落长陵附近的关东移民,已经被长陵邑的四面墙围在了中间。
也就是说,长陵邑充其量,也只花费了汉少府两年的时间。
太宗皇帝入继大统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即太宗皇帝元年便开始修建霸陵:霸陵。
至于霸陵邑,则是一直到陈平亡故,周勃下野,太宗皇帝彻底掌握大权的太宗皇帝六年,即公元前174年才得以动工。?三年后,霸陵邑成。
先孝景皇帝刘启的阳陵邑,也是差不多的时间。
——从孝景元年开始,阳陵、阳陵邑同时开工,到孝景三年,阳陵邑刚好赶上吴楚之乱平定;
长安朝堂挟镇压叛乱之威,顺势从关东迁了一批早就该被迁入关中的地方豪强,以入阳陵邑。
只是政令虽然颁布了,但由于叛乱平定之后,关东重归安稳费了些时间,《削藩策》的后续推动也占据了长安朝堂大部分精力,使得这一批次陵邑移民耽搁了两年。
这么一耽搁,便耽搁到了孝景皇帝驾崩,当今刘荣即立……
事实上,早在即位之初,刘荣就该第一时间颁布诏谕:启动当年,被朝堂耽搁的阳陵邑移民计划,并同时开启刘荣的皇陵、陵邑的建造工程。
只是自即位以来,刘荣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当中。
现如今,总算是打了一场实打实的胜仗,占据了一定程度的战略主动权,刘荣有了精力,自然是要开始着手处理此事。
尽快向阳陵邑移民,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阳陵邑又早已建成,一应事务也早就定好,刘荣无心改变,也没什么操作空间。
但对自己的茂陵邑,刘荣却是觉得大有可为。
还是那句话;
汉家的皇帝,非但不忌讳谈论死亡,甚至有心思利用自己的死,来为宗庙、社稷谋利。
土生土长的汉皇如此,刘荣这个后世来客,觉悟更不可能比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父祖更低了。
于是,一个多少有些没下限,却又能对汉家带来实打实的益处,更能为后世之君做榜样的陵邑规划,出现在了刘荣的脑海之中。
只是这个计划,即便放在炸裂的汉天子当中,也多少有些炸裂了。
所以,刘荣需要提前和汉家的另一位‘皇帝’:窦老太后通个气,知会一声。
免得日后刘荣具体操作起来,把老太太给吓到,再闹出点不应有的误会……
“孙儿的意思,是茂陵邑,可以做一些不同于长陵邑、霸陵邑、阳陵邑的改变。”
“比如过去的陵邑,都和皇陵一样——都是自汉皇即位始建,一直到汉皇驾崩为止,不断扩大规模。”
“皇陵如此,无可厚非;”
“但陵邑如此,确实多少有些不大合适了。”
“——一座城池,一开始建成一个模样,而后又随着时间不断地扩建,怎都比不上一开始,就直接建造的大一些。”
“所以,孙儿的意思,是直接一步到位!”
“茂陵邑,一开始就应该按照容纳二十万人的规格建造,而不是以五万人为准,然后再一次又一次的扩建。”
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想法后,刘荣适时顿了顿,给老太后留下了足够的思考、消化时间。
也不出刘荣所料——听到自己这一番话,尤其是‘容纳二十万人’这个数字,老太后那早已昏暗、混浊的双目,都本能的涌现出一抹惊疑。
容纳二十万人的城池!
什么概念?
这样一座城池,只要建成,那就是整个已知世界——整个天地间、整个地球上,仅次于汉都长安,并与东都洛阳基本持平的第二大城市!
且不同于一半皇宫、一半民居的长安城,以及大半为底层民众居所的洛阳——这座茂陵邑,将容纳足足二十万来自天南地北,却无一例外富甲一方,并让地方郡县为之头疼,‘二千石不能治’的豪强富户!
这在汉家,乃至整个华夏过往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太祖高皇帝‘先下崽,后筑窝’搞出来的长陵邑,可容纳十余万人;
发展到如今,城内更是只有数万人常住,余者不是分散到了长陵邑附近的城外,便是搬去了长安一带。
太宗皇帝的霸陵邑,自太宗九年建成,一直到太宗二十七年,先后经历了两次扩建;
人容量从最开始的三万人,最终提高到了七万人。
但和长陵邑‘十万人’的理论人容量一样:霸陵邑这七万人,是理论上的极限容量。
霸陵邑实际上的常住人口,也只是在四万到五万之间。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人总说:汉文帝在位年间,是西汉最宽松、最安逸的时期。
足足二十七年,却只迁了四五万关东地方豪强,相比起太祖刘邦一出手就是十万人——而且还是‘第一批十万,下一批再看’,无疑是仁慈的有些过分。
至于先孝景皇帝的阳陵邑,那就更夸张了。
极限人容量五万,且不曾扩建,实际人容量在三万左右。
知道了这些数据,就不难发现窦老太后,为什么会对刘荣提出的‘可容纳二十万人的茂陵邑’,感到如此惊讶了。
——即便只是理论极限容量,能容纳二十万人,也依旧意味着这座茂陵邑,至少等于两个长陵邑、三个经历两次扩建的霸陵邑,或是四个阳陵邑!
若是实际人容量,那就更夸张了!
实际能容纳二十万人,理论上的极限人容量,最少最少也得三十万!
至少等于六个阳陵!
一时间,窦太后陷入了短暂的惊愕,以及漫长的思虑之中。
从实用性的角度上来说,刘荣这个盘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比起先建一座可容纳五万人的,然后再一次次扩建、每次扩建都可多容纳两三万人,一口气建成一座可容纳二十万人的陵邑,显然是更划算,也更直截了当的方式。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刘荣,能活那么久吗?
现年二十一周岁的刘荣,真的能活到自己的陵邑,被迁入足足二十万关东地方豪强吗?
万一刘荣也和那孝惠刘盈般,二十多岁的年纪便英年早逝,那这座可容纳二十万人的陵邑,又该作何用?
总不能下一代汉天子,还用这一代天子的陵邑——甚至直到自己驾崩,都无法填满先帝的陵邑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