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精锐的核心到底在哪里?是军队的士卒?是装备?又或者是士气?后勤粮草供应?

    一支军队的精锐与否,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士卒敢战,能战。

    魏延为了这支精锐部队,在汉中陇西的军队中选拔了5000人进行了山地作战训练,又特意上书洛阳,为这部分精锐士卒提供了土地等保障,又从王平那边抽调了300精锐作为教习,教授这些人山地行军和作战的经验。

    眼下底层的普通人还能够通过参军,立下军功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立下军功,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土地,虽然这份土地,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有些人兼并。

    魏延给这些人配备了最合适的装备,3000人全部都是轻甲、手弩、刀盾、匕首,长矛长枪在这种山地战和丛林战中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一旦出了山林之后列阵而战又少不了长枪长矛,为此,魏延还特意找了工匠过来,让他们将长矛截断成3截背在身上,一旦遇到敌人接战,可以快速的将长矛长枪拼接在一起。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什么是养兵?不是让你们每天睡觉吃饭,是要每天多加练习。只有平时多流汗,到了战场上,才能少流血!”

    “所以不要抱怨,你们如今已经被选拔出来了,3000人,你们3000人是汉陇精锐中的精锐,不要辱没了精锐,不要丢了自己的脸面。”

    “想想你们家中的妻儿,你们自从被选拔成为了精锐,家中就直接多分了土地,还有人帮你们耕种,家中的税赋全免,即便战死了,给你们的免税政策也会持续到你们家中长子到十六岁。”

    “说得难听点,就是等于你们已经将命给卖了,这个卖命的价格比普通的士卒要高,可同样,你们所要面对的战斗也会更加的残酷。”

    经过了一年多的磨砺,这支军队已经初步成型,本身就是从各军队中抽调出来的精锐,不乏战场经验,可魏延还是不满意,为此,还特地找猎户出身的士卒多番询问情况,到底山林中需要哪些能力。

    这次特意给这3000人加了绳索攀岩和山地行军的内容,目的就是想要让这支军队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尤其是山地行军的能力。

    这次王平的行军绕道能成功,那是因为王平本身就是宕渠人,到了巴西宕渠就有人接应粮草,即便如此,还是在山地行军中损失了三成人马。

    而魏延如今选择的路线可是比王平当初选择的道路更加艰难。

    “你们几个是跟在我身边的老人了,几位又是跟随过王督军穿山越岭的,这条道路必须要查看明白,这条路有多难走,需要准备些什么工具,背多少的粮草,等等,你们都要一一给我罗列出来,最好还能够沿途来回,在路上做下一些标记指路。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不管诸位生死,我都给诸位记功,若是真有了什么意外,我魏延活着一天,就保诸位家小一天。”

    因为这条道路难走,魏延相信,这条路蜀军必然不会前来查探,可说不得会在这条山路的路口设置下兵马,这些消息都要去查探清楚。可这路途艰险,说不得就会出什么意外,魏延打算花2-3年时间查探清楚这条道路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将需要带的东西尽可能的都带上,粮草也好,工具也罢,确保万无一失。

    自己虽然养得起这些人的家小,若是能够少死一些士卒,那就尽可能的少死,

    “大人放心,我等必然将这路线探查清楚。”

    “时间上不着急,你们小心行动,莫要惹得那些探子察觉。”

    就这么一支50人左右的小队就这样成立了,开始了自己查探道路的使命。

    ————————

    诸葛亮此刻巡视到了剑阁,看着剑阁雄关,在少了汉中作为前哨基地之后,剑阁的雄险成了蜀中最后的保障,可同样也成为了制约北伐的道路。

    “此地甚好,就是这地少了一点。”

    爬上了剑阁平坦宽阔的山顶,诸葛亮大致的查看了一下,这些耕地如果能够开发出来,养活个几千兵马不在话下,可是若是要上万,那可能就力有不逮了。

    几千人马,凭借着剑阁雄关,守住应当问题不大。

    “高将军戍守辛苦,如今剑阁乃是我成都门户,若是剑阁再失,那就只能靠葭萌关了。”

    “此乃末将分内之事。”

    “眼前这片地方,若是能够尽数开垦出来,最多恐怕能够供养数千兵马,此地士卒若是能够自给自足,解决部分军粮,对于蜀中恢复元气也是好事情。”

    下山后,诸葛亮对高翔耐心的说着,高翔明白军粮运输的困难,也知道此地易守难攻,能够将这些土地开发出来,有利于长期防御。

    “末将遵命。”

    诸葛亮离开了剑阁之后,又迅速乘船前往巴东,到了巴东之后,宗预出城迎接。

    诸葛亮入城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带领人出城,开始朝着下游的永安而去。永安城失守,就等于在自己的家门口堵上了一块石头,曹魏随时可以进攻自己,而自己要想进攻,就必须先经过永安,若是等到巴东再丢失,那成都也将无险可守。

    永安城啊,先帝,亮有负所托,可亮必将竭尽所能,光复汉室江山。

    这话若是说出来,还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相信,自己这些人能够光复汉室江山,可人是需要理想和目标的,哪怕是为了躺平,也是一种理想和目标,没有了光复汉室这杆大旗,恐怕先帝留下来的这些人恐怕就会全部散了。

    所以,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这条路上,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益州的本土势力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投降,因为投降了之后,他们依旧可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反而是坚持抵抗,他们这些人数代积累的钱财,还有土地,还有那些佃户,都会在一次次的征召和北伐中消耗殆尽。

    什么大汉?什么江山?

    如今的他们,已经不想再拿起农具,下地躬耕了,因为有人供养自己,不劳而获的感觉总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理所当然。

    查看完了永安城,诸葛亮没有多说什么,沿江而上,回到成都。

    “仲达,你说要有多少的兵马才能够拿下永安城。”

    “不少于三万,其中不少于5000水军封锁江面,然后驱使剩余兵马攻城,永安城地形特殊,三面环水,就沿江两条陆路,大规模的兵力无法展开。若是想要拿下永安城,要么用人命去填,要么用时间去耗。”

    司马懿在永安待了许久,对于永安的地形也极为清楚,易守难攻,仅仅凭借一座城池,就能够切断大军出川,足够险要重要了。

    奇谋妙计也要建立在能够实施展的情况下,若是施展不了,那这就不是什么奇谋妙计,而是异想天开。

    诸葛亮听完了之后,就陷入了沉默,若是用人命去填,那就算三万人全部填进去也不大可能攻下,若是用时间耗,那么自己能否封锁住曹魏兵马的支援?

    自己如今势弱力微,适合速战速决,以闪电战的方法,快速拿下永安城,战期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三个月内拿下永安城,然后再考虑拿下秭归,将长江的东向出口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后再进一步图谋汉中,再关陇,最后关东,天下。

    只可惜,如今曹魏已经定都洛阳,凭借洛阳的地势和地理位置,向西可以控制关中,向东可以虎视关东,向南可以支援宛城和襄阳,可以说,曹叡选择的都城很合适。

    诸葛亮思考了司马懿的话良久,发现司马懿的话还是保守了,若是真的想要拿下永安,恐怕用人命堆的可能性更高,在短时间内,发动烈度极高的消耗战,若是能够直接打崩城内守军的士气,那么拿下永安城还有希望,若是拖延时日,一旦江面上的援军挡不住,那拿下永安也就是一句空话。

    自己能够承受多少士卒伤亡?是几千?还是一万?又或者是数万?

    长此以往下去,一次次的战损,而人口得不到补充,那整个益州也就会越打越弱,等到主战派的文臣武将一个个凋零,当主战派无法再掌握大权,那么自己的理想还能够实现么?

    司马懿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退出去了,在这一点上面,诸葛亮发觉司马的分寸掌握的极好,只说自己所问之事,而且一针见血,却又没有咄咄逼人之感。

    ————————

    “罪臣顿首:如今蜀中诸事都依靠孔明主持,若无孔明,益州有如一盘散沙。蜀中本土士族以谯允南等人为首,多有消极抵抗之意,所担忧者,乃是其家族利益无法得到保证,若能够因地施政,平定蜀中应当不难。还望陛下明鉴,罪臣再拜。”

    一只信鸽从一处院落中飞起,一路朝着北方飞去,至于是否会在半路上成为别人的腹中美食,又或者被苍鹰捕杀,那就不得而知了。

    信鸽就这么一直不停的飞啊,飞,一直飞过了大巴山,一直飞到了洛阳城外的一处院落中。

    咕咕,咕咕。

    鸽子发出了叫声,一个独臂的老人走了出来,仅剩的右手熟练的取下了腿上的细小竹筒,仔细的查看了竹筒的密封,然后交给在此地值守的年轻人。

    “速速将这封信给大统领送过去。”

    自己则是起身到院落中,用特殊的符号写下相应的内容,记载很简单,只表明何日何地,送来传信,至于书信里面的内容,是没有资格查看的。

    这些信件会先送到三统领那边汇总和梳理,然后在送往皇宫,可这些信件中,益州的信件除外。益州的信件必须是由大统领亲自查看,然后再送往车骑将军府,由车骑将军交给陛下。这样的重视,校事府的这些人都知道了,这益州必然有人潜伏着。

    年轻人匆匆离去,一路来到了校事府门前,高高的举起了自己手中的令牌,守门人立刻就对这个人放行。

    “大统领,蜀中来信。”

    一只眼睛的夏侯严喜欢将自己置于空旷的空间中,因为空间空旷,毫无遮挡,所有进来的人都将无所遁形,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想要刺杀自己的人,都会被自己第一时间发现。

    “扔过来吧。”

    夏侯严甚至也不和自己手下任何人有过近的距离接触,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自己保持足够的神秘感,让这些手下的人对自己满怀畏惧。

    “诺。”

    这人以特殊的手法将小竹筒扔向了夏侯严,夏侯严伸出了一只手,然后稳稳的接住,然后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备马。”

    看完了之后,夏侯严就立刻起身,朝着外面走去。立刻就有人前去准备马匹,而夏侯严也快速的来到了马匹的边上,在仔细的检查了自己的战马之后,夏侯严才翻身上马,朝着车骑将军府走去。

    ————————

    看到有人来了,夏侯信将手中的孩子交给了曹清,自己则是朝着书房走去。

    最后,在素心生下的长子,还是抱养在了曹清的膝下,对于这点,素心心中虽然不舍,可也知道,若是自己不答应,虽然不至于丢了性命,可自己今后在府中的日子却不会太好过。

    好在曹清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夏侯信安排其他女子,也就只有素心一个人,这倒是让素心心中好受了些许。

    曹清自此就将孩子放在自己的身边抚养,而且私下里也答应了素心,自己只要这一个孩子,其余的孩子,都跟随素心,一时之间,府内倒还算安稳。

    “如何了?”

    “益州来信了。”

    “拿来我看看。”

    夏侯信将书信快速的看完,心中则是在思量着这计划的可行性。

    “若是让校事府的人动手,有几成把握?”

    夏侯信思考着,手指轻轻的在桌案上面敲击着,想着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

    “怕是两成都没有。”

    低于四成,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想起这些年来对诸葛亮的刺杀行动,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说,让他动手呢?”

    夏侯信长长的舒了口气。

    “也是四成不到。”

    夏侯信抬头看了看,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可思议。

    “那人怕是不会愿意这么做,这么做了之后,恐怕会适得其反。”

    不甘心?的确不甘心。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夏侯信选择不择手段。

    “和我入宫去见陛下。”

    ————————

    按道理说,现在国中大小事务都要经过内阁商议,可还是有些事情需要特事特办,这些事情中,就包括了情报,还有宗室的管理。

    如今天下还未一统,而就算是从稳定的角度考虑,夏侯信也会建议曹叡不要对宗室下手。

    “刺杀不了诸葛亮?”

    “难度太高了,之前的三波杀手,都没能成功,再这么刺杀下去,校事府就要伤元气了。而且即便刺杀成功了,也不可能一口气拿下益州,那山川险峻,道路难行不是说说的。”

    听到夏侯信也这么说,曹叡的心中有些遗憾。

    “那你以为,应当如何?”

    “加派巴蜀之地的校事府密谍,对谯周等辈多多施加影响,让他们散布消极言论,搅动益州人心,让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生活如何,自己的家族如何,而不是围绕在光复汉室这个旗帜之下。”

    夏侯信想了想,先说出了第一条建议。

    “这,能行?”

    曹叡带着些许怀疑的目光,看向了夏侯信,诸葛亮对于益州的控制是可以看见的,谯周之前不过是说了几句言论,就被贬为庶人了,这招杀鸡儆猴让益州的人心和目光再次聚焦在光复汉室大业上。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不过此事需要秘密执行,许多事情更是无法公开,所以这件事只能是交由校事府去做。”

    夏侯信却相信,不需要十年,可能只需要五年,没准蜀中的人心就会出现散乱。试想一下,若是连年征战和耕种,可是自己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差,那么这征战还有什么意义?

    “另外一件事情,如今陛下经过前期的吏治整顿,收拢了大量的土地,分发给了军中士卒的家庭和普通百姓,士族豪强的土地兼并暂时遭到了遏制,可如今天下的人才多处于士族,陛下应当适当的放宽对士族的打击,反而应当安抚,并且将这种安抚的政策想办法传播进入益州,如此一来,益州本地的投降派就会和消极北伐派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即便是无法在朝廷上下有影响力,可是只要能够在民间散布这样的言论,也能够影响这些百姓。”

    这只是舆论战和信息战的一小部分,夏侯信就是想要让益州的百姓更多的关注自己,关注自身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国家大义,这样在征召和开战的时候,才能够受到最小的抵抗。

    “按照姑父的想法,此策需要的钱粮不少,而且每年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这有点类似于当年楚汉争雄之时,陈平所献之策。”

    曹叡想了想,觉得这个倒是可行,可是投入的钱粮实在太多了点。

    “还可以利用我们的印刷技术,将文章写好,然后再通过印刷,在蜀地散布,如此一来,也能够达到宣传大魏正统的目的。我可是听说了,在益州人的信中,山阳公可是已经死了,即便是曹丕,也是被陛下杀了,这坟头的草都老高了。”

    说完这个,夏侯信看了看曹叡。

    “胡扯,我曹氏代汉乃是天命所归,朕什么时候杀了山阳公了,什么时候杀了二叔了?”

    一提到自己居然被污蔑了,曹叡的心头就有些不太好受,心中想着诸葛孔明可恨,居然如此编排自己。

    “所以,正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让益州人知道,曹氏代汉乃是天命,而且还善待了汉室,允许其保留宗庙社稷,这些话说得多了,甚至还可以让山阳公自己撰写文章,咱们帮忙在益州散布,如此一来,益州的人心就更加混乱,不知道该相信谁,而有朝一日,若是这些人发现自己被诸葛亮他们骗了,那陛下觉得,他们会不会反了?”

    夏侯信如是说着。

    “好计策,可是真要是施展,恐怕极难,先不说别的,山阳公会不会同意写这么一篇文章,就是两说。”

    曹叡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何须山阳公亲自动手,只需要证明山阳公还活着就是了。”

    “计将安出?”

    一听事情居然这么简单,曹叡就有了兴致。

    “陛下如今登基已经五年,明年便可以再次举行科举,陛下完全可以将科举的消息在益州散布,然后再张榜为新科进士贺喜之际,邀请山阳公一同出席即可,这中间只需要数十名蜀中士子中举即可,然后选择其中人员,给益州的家中写信,尤其是要将山阳公还在世的消息传递回去,到时候就看孔明如何应对了。”

    曹叡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到时候诸葛亮恐怕是杀也不是,放也不是。若是放任,那就是说明诸葛亮之前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错的,包括给刘协的愍的谥号都是一场笑话;可若是严格控制,这就越发证明诸葛亮的心虚。

    “这个计策好,蜀中道路艰难,如今便可以开始着手了,让那些在蜀中不得志的士子走出巴蜀之地,到我大魏来任职。”

    曹叡立刻就同意了这个做法,并且让夏侯严负责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这次只要能够引来一个益州士子,自己也要让他生出,不为别的,一切都为了一统天下的大业服务。

    所以,即便没有正面交战,各种经济战和舆论战都要给他们加上,让他们疲于应付。

章节目录

三国之夏侯弃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黑千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千羽并收藏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