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沙皇会不会上当呢?洪涛认为大概率会。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就像在赌桌上借钱,明知道借了有可能输更多,但还是要借。因为不借输掉的永远都拿不回来了,借了还有可能拿回来。

    等了五天、演练了一个时辰、施了两个礼、讲了两句话、听了三句话、吓出一身冷汗、多了几件礼物和一个大明使团,这就是沙俄使团第一次造访东方神秘大国的全过程。

    而且想不带着都不成,大明皇帝给沙皇写了亲笔信,据说用了汉人的古代字体,需要大明使团里的成员才能翻译。所以不光要带着,还得小心护送,确保信和人同时安全抵达莫斯科。

    “使者大人,城头上的炮可不可以做大一些?”

    实际上佩特林觉得自己赚了,先不说大明皇帝赐的座钟和琉璃酒器值多少,光是这十名会建造大海船又会铸造大炮的年轻官员,就能让自己从沙皇那里再拿到一笔不菲的赏赐。

    至于说大明皇帝为什么知道沙俄帝国与北方各国的战争,还是问鬼去吧,只要信里没写自己就坚决不说。

    从进入大明境内开始,沿途见到的明朝军队几乎都装备了大量火炮和火枪,再看看京城里的人口数量,该不该轻易得罪这个庞大的帝国显而易见,向西发展确实是个好主意。

    “只要铜够,做多大都可以!”派往俄罗斯帝国的使节自然出自总参谋部,有会测绘制图的、有精于税收计算的、也有会建造海船和铸造大炮的。

    但不用怕,他们都只是初级技术员资质,既接触不到建造战舰和武装货船的核心技术,也不知道该怎么铸造铁炮,抓起来严刑拷打也没用。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和外人吹牛,有多大吹多大,这倒是随了老师的性格。

    “陛下,俄罗斯帝国与大明相隔万里,中间隔着蒙古和西域各部,为何要如此重视?”

    袁可立对于皇帝的安排马上予以了执行,从各处抽调人员迅速组成了派往俄罗斯帝国的使团,但心里并不情愿。

    理由很简单,眼下最紧要的是对付蒙古各部和女真人,连西域各部都算很长远了,何必再去为缥缈的俄罗斯帝国操心呢。

    这个国家不光听着陌生,在历史记载里也从未与汉人王朝发生过联系。隔着这么远就要未雨绸缪,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亏你还是总参谋长,眼光却只盯着大明周边,朕画的这张地图才是全局。

    来仔细看,如果大明击败了女真和漠南蒙古,下一步要面对谁?除了西边的瓦剌各部就是北边的广袤土地了。现在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已经抵达了这里,你觉得还远吗?”

    洪涛很烦听到这类言论,从大臣到百姓总想着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却谁也懒得打开窗户看看别人在干什么。总觉得危险距离自己很远,根本不值得操心。

    这种坐井观天、无知者无畏的习惯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但必须要在自己这里结束。

    上亿人口的国家不可能总指望一个人推动前进,自己应该只管掌舵,旁边还得有很多人分工合作才对。

    “大漠以北少雨干旱无法耕作;葱岭以西山川纵横难以跨越;陛下除了要对付女真和蒙古,难道还要继续西进?”

    袁可立盯着地图,好像是头一次看,半晌才把眼光收回来,可依旧不理解皇帝的意图。当初说好的在国内推行新政,让百姓吃饱饭;对外消除女真和蒙古的威胁,避免让战火南侵。

    怎么现在又改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如果按照地图的勾勒,大明在其上只不过占了扇面大小,难道剩下的整面墙都要打下来?再有100万陆军和新军也不够用啊。

    “礼卿,先坐下,喝口热可可。”

    看着袁可立一脸的不可置信和惊诧,洪涛没敢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找借口缓了缓。现在还不能把这位最有能力的合作伙伴惊走,也不能让他感到失望,自己得想想该从什么角度去说服。

    “陛下,臣以为是时候在河南、山西、陕西推广新政了。广东、福建、山东、直隶的新政效果有目共睹,已经连续三年位列赋税前四,且当地民众的生计越来越好,绝非横征暴敛之功。

    若是趁热打铁,再多加几个新政省份,虽不敢说全能后来居上,也可造福上千万百姓,再为朝廷和陛下分忧。”

    袁可立坐是坐下了,但没去碰热可可,同时嘴里也没停。他根本不打算给皇帝可趁之机,也没再去讨论该不该无止境西进的问题,而是换成了新政的发展。

    这就是他圆滑的一面,在充分了解皇帝的脾气秉性之后,通常是不会硬顶的,而是想方设法转着圈的说服,手段非常隐蔽且狡猾。

    同时也是他能臣的一面,光会和皇帝硬顶,除了博得一个直名之外,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本来能办成的事儿,因为态度过激闹僵了,反倒做不成了,最终倒霉的还是百姓。

    “嗯,所言极是,朕也正有此意。”

    但这一招用在洪涛身上效果基本等于零。他先是肯定了对方的想法,并做出有意行动的表示,让袁可立心情大好,然后话锋一转,又开始上课。

    “礼卿,你与朕顶着粉身碎骨的压力一干就是十几年,玩了命推行新政为的是什么?”

    “革除旧弊,让百姓得以温饱,让朝廷政令通畅,让江山社稷得以永续!”

    这么简单的问题袁可立连想都不用想,张嘴就来。而且还不是敷衍和套话,当初答应复出时皇帝就是这么说的,这些年也是朝这个方向做的,必须算由衷之言。

    可是这些话听在洪涛耳朵里那就是放屁,用来打鸡血还成,丝毫不具备操作性。

    治大国如烹小鲜,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操作细节要随时变化,以应付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意外。

    “但你想过没有,随着新政的铺开,各地工厂和农庄会越来越多,各类产品和农作物也会越来越多。

    这么多东西,要卖给谁呢?你不是高居朝堂,不闻民间疾苦的官员,自然会明白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

    东西越多价格越低,听上去价格便宜了老百姓会受益。可是当价格便宜到一定数量时,工厂和农庄就都没有银子可赚了。

    到时候就得减产甚至倒闭,指望工资生活的工人、指望劳作一年换来丰收的农户、指望收取赋税充实国库的朝廷,又该如何?

    不能走到那一步再想,到时候生产的越多工厂越亏本;种植的越多,农户越吃不上饭,再想改变就晚了。

    这叫做产能过剩,内需不足,一旦出现,我们十多年的努力会瞬间化为乌有,还会被扣上祸国殃民的帽子,世世代代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

章节目录

不明不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第十个名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第十个名字并收藏不明不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