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

    东瀛:对华夏大地觊觎已久,对华夏的情况了解的也最为深刻.

    把企业搬到华夏某地,劳动力廉价只是最明显的优势.

    深层次的优势还有廉价的原料供应,便捷的配套供应体系,稳定廉价的能源供应,还有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东瀛:电子产业协会的会员,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么会不明白把产业基地搬到华夏的好处南洋那些猴子国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人懒要求高.

    明明只是一群丛林里出没,恣意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懒货,还不愿意付出代价提高生活水平.

    反正丛林里有足够多的食物吃,没有生存压力,每天光着膀子到处晃荡也不会饿死.

    上班钱给的足够多,工作足够轻松,那就上两天试试工资周结.

    结完工资就找不见人,一个个喝得烂醉如泥,浑然忘了还有一份赚钱的工作要忙.

    醉生梦死的生活过一两天,口袋干瘪下去,然后再腆着脸找工作,拿到周薪又固态萌发.

    如此循环往复,老板的脚气病都气成了胃溃疡.

    靠谱的工人还是南洋华人.

    但,生活在南洋的华人各个身价不菲,谁去流水线上赚那点苦哈哈的小钱随便开个小店,赚那些懒货的钱,不香吗其次,能源供应无法保障.

    发电厂什么的都是私人投资的能源项目,本着敲骨吸髓的资本精神,发电设备不到最后实在运转不动,坚决不上新设备.

    日常用电都很难保障的地区,只能靠生产基地自己发电提保障能源供应——投资资本要求更高.

    还有,敲骨吸髓的管理者,其实没什么法律概念,就别提法律精神了.

    上供,给够足够的好处,才能突破层层关卡办好一件小事.

    普通会员们七嘴八舌地把南洋的现实情况说出来,希望说服吉野和三井寿光两个领头人,千万不要掉进南洋那个大坑里.

    大家所剩不多的资本,实在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了.

    听会员们说完南洋的恶劣营商环境,吉野和三井寿光对视一眼,只好说出更深层次的计算.

    可以乘机在南洋打造一个事实上的东瀛:货币圈!广场协议之后,东瀛:被米帝爸,经济每况愈下,房产泡沫也被戳破.

    现在无数人都无家可归,衣食无着.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米帝爸爸的霸权太厉害了,让东瀛:货币毫无反抗之力地被操控.

    而南洋地区属于极端区域,国际巨头们看不上这些穷国的经济.

    正好可以乘着被忽视的时候,打造一个东瀛:货币主导市场经济的小型生态圈,借助金融优势和投资力量,为东瀛:货币打造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以后米帝爸爸再想剪羊毛,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当然,他们两个小字辈肯定无法做出如此大胆的判断,意思传达出来,普通会员们就明白了.

    十大财团,其实已经在悄悄准备复苏帝国经济了!被米帝欺负惨了的高级会员,普通会员们,就不再纠结要不要把产业基地投向华夏.

    软妹币是不弱于东瀛

    <ter</ter

    :币的存在.

    把产业基地放到华夏的地盘上折腾,软妹币肯定不会给东瀛:币生存空间.

    主权问题,不容置喙.

    三月头,东瀛:产经报突然曝光一则消息:为了帮助南洋贫困国家经济发展,东瀛:企业组团赶往南洋投资.

    预计投资规模,可能会达到三百亿米元级别.

    大新闻引发南洋各国政要谄媚的公开赞赏,纷纷放低身价表示,一定为东瀛:企业投资做好服务工作.

    各大工业强国都看得明白:东瀛:的电子元件和家电企业,已经被华夏企业逼到悬崖边上了.

    此时,华夏和东瀛:两国的家电市场争夺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华夏的国产品牌家电就占据了米国家电市场70%的市场份额.

    没办法,价格相差一倍的情况下,傻逼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更何况华夏家电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好的没话说,什么五星级服务,什么红地毯服务,各种噱头满天飞.

    米帝百姓第一次发现,原来“顾客就是上帝”

    的感觉如此之爽.

    喜欢凑热闹的媒体,也乘着这股热潮发表各种分析和看法.

    都觉得华夏家电企业这种破釜沉舟的打法,差不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其实,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

    有学术机构仔细比较了一下华夏和东瀛:企业的生产成本,的确相差一倍左右.

    同样一台三十二32寸的液晶彩电,东瀛: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八百米元.

    华夏企业的成本只有三百五十米元.

    仅从生产成本来看,售价五百米元的华夏三十二32寸液晶彩电,也能保持和竞争对手同样的利润.

    可是,帐不能这么算.

    在运输和零售端的成本,两国企业一模一样,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

    华夏家电企业不但要雇佣更多的本地维修工人,提供更高的优质售后服务,还要花费同样大小的代价把产品推送到零售端.

    考虑到华夏企业喜欢自建渠道,这笔费用只能比东瀛:企业更高,而不是更低.

    那么问题来了,华夏企业是来为米帝消费者做贡献的吗提出疑问的米国学者无法给出答案.

    任总在号召国内家电企业开始进军老欧市场的时候,却说出了核心秘密:“经过唐风集团的不懈努力,咱们在老欧市场上的储存和零售渠道已经搭好,大家看看是购买渠道呢,还是租用渠道”

    单独一个家电企业去建储存运输渠道和零售渠道,肯定花费不菲.

    不说别的,只一个米帝市场的储运零售渠道,就能让海尔,长虹这样的大型企业玩破产.

    如果大家集资来搞共同的渠道,事情就好办多了.

    你出点钱,我出点钱,其他行业的大佬再出点钱,然后一个华夏企业独享的渠道就搭建完成了.

    同时,也造就出一个新的巨无霸企业——唐风百货.

    别看唐风百货顶着个零售企业的名头,其实干的是渠道商的差事.

    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推荐

章节目录

材料帝国:开局罐头换飞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冰羽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羽鹤并收藏材料帝国:开局罐头换飞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