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接受楚后怀王的安排,开拔西征之后,一路上竟是有如神助。

    他先是收拢到了项梁、陈胜手下的散卒,接着打败了秦将王离的军队,之后更是横推各路其他起义军的手下,让他手下的队伍日益壮大。

    后来打到一个叫昌邑的地方时,未能将此地拿下。

    这时有将才彭越以及郦食其等人才来投奔刘邦。

    之后刘邦继续西进,接连打下颍阳、并攻入了洛阳盆地。

    六月,刘邦军与南阳郡作战,此地的郡守一路逃到宛城。

    刘邦本欲放弃追击,张良劝说他一旦放弃追击,我军很可能会腹背受敌。

    结果等到刘邦带人攻打宛城的时候,那位南阳郡的郡守却是在手下人的劝说下投降了刘邦。

    许是大秦气数已尽,又或是什么别的原因。

    接下来刘邦西进路上的那些个城池,在他大军到来之际,便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归顺于他。

    刘邦这边走的还算顺风顺水,项羽那头却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当初楚后怀王安排项羽支援钜鹿,乃是封他为次将,上将军则是大将宋义。

    宋义带兵到达安阳此地后,便停下来修整,不肯前行。

    然而在项羽看来,此时秦军围困钜鹿一地,他们这支队伍率军赶到,正好能够给秦军来个内外夹击,将其一网打尽。

    但宋义固执己见,坚持不愿意出兵,他甚至还在军中宴请客人,饮酒作乐。

    他这一滞留竟是待了四十多天,白白贻误了不少战机。

    此时通天河两岸,气候湿冷,大雨淅沥沥的下着。

    在军营里巡视了一圈的项羽,冷着脸回到了自己的帐篷里。

    方才他一路走过军营,发现士卒们被困于此地,大多受冻挨饿。

    可恨那宋义却迟迟不愿发兵,难不成真要逼他动手不成?

    他在营中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去见了身为此军末将的范增,想问问对方的看法。

    范增如今是古稀之年,年事已高。

    这趟随军出征,他的身子也有些受不住,身上的不少老毛病也跟着犯了。

    见项羽夜访自己,他也猜到对方的来意。

    帐内烛火一盏,烛光轻轻摇曳。

    项羽与范增,两人面对面席地而坐。

    项羽先开口道,“亚父可知,这宋义为何迟迟不愿发兵?”

    范增目光幽幽一转,仿佛有精光从瞳孔中一闪而过。

    这一幕没有逃过项羽的眼睛。

    他早就知道自家的这个亚父并非常人,手段很是非凡,于诸事上都颇有见地。

    只听范增抚须道,“应是怀王心有忌惮,令宋义小心出战。所以他才会想要坐视秦军与赵军鹬蚌相争,从而渔翁得利。”

    项羽心道,怀王心有忌惮?

    他忌惮的人是谁?难不成是自己吗?

    毕竟宋义是怀王提拔上来的人,怀王没有理由信任自己而不信任宋义。

    还有,宋义此人原先追随于他的叔父项梁。

    后来他叔父兵败被杀,宋义此人不但安然无恙,反而被怀王重视。

    在项羽心里,他叔父的死与此人未必就没有关系。

    是以,他在思考了片刻之后,起身凑近了范增,开口说道,“亚父,不如我们……”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是右手却是对着空中做了一个斜劈的手势。

    那是杀头的姿势。

    他打算对宋义下死手了。

    听到项羽此话,范增瞧了一眼他头上的气运之柱,

    此子的气运柱中红光与金光交织,中有丝丝灰气混杂。

    这意味着他此举虽然冒险,但结果未必会差到哪里去。

    因而,在项羽的目光注视下,范增终是点了点头。

    见亚父点头,项羽心中也跟着放下了一块大石。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项羽打算起身告辞了。

    临行之前,他忽然突发奇想的问了一句,“亚父,万一有一天我被人逼上了绝路,会有人从天而降来救我吗?”

    范增身子一怔。

    他抬头望着项羽道,“羽儿为何忽然有此问?”

    项羽笑道,“不过信口胡说罢了。”

    说完他便挑着帐篷的帘幕,走了出去。

    帐篷里面,暗淡的橘黄色烛火映照着范增那张饱经风霜洗礼的脸。

    桌上的火光照出了他投在地上的孤单身影。

    可渐渐的,一阵寒风从帐篷外钻了进来,那地上的影子微微一颤后竟是变成了两个。

    这时,一道黑漆漆的人影,从第二道影子里钻了出来,站在了范增面前。

    看到来人之后,范增立即起身向对方行礼,恭敬的喊了一声“拜见上使”。

    来人冷声问道,“项羽此子,如今气数几何?”

    范增思量片刻后回道,“此子已是人中诸侯,此战若是大胜,便可令众诸侯臣服,从而称王。”

    黑影心道,快要到可以称王的这一步了吗?

    也好,门中对他此次搅和进下界之事本来就有所不满,若是项羽此时能够称王,以他的实力和范增此人的谋略,自己再助力些许,当可一统天下。

    于是黑影点了点头道,“既是如此,你等之后与秦军开启大战时,自会有神力来相助,那时不必大惊小怪。”

    范增闻言连忙弯腰谢道,“多谢上使!”

    只是等他直起身时,眼前的那道黑影已经悄无声息的不见了。

    再次仅剩他一人的帐篷里,一时又变得冷清起来。

    范增微不可闻的长叹了一声。

    这位上使来历手段皆是非凡,若是对方直接参与到大战中,楚军必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对方只愿意躲在暗处指挥,并把他推出来在人前做事。

    这种做法让他隐隐感觉到了不安。

    他怀疑,万一羽儿日后称王成帝失败,此人也许会毫不留情的一脚踹开他和羽儿。

    方才羽儿问他,如果有一天他被人逼上了绝路,会不会有人从天而降来救他,他想兴许是不会有的。

    就连他自己,假如忽然某天即将死在路上,也不会有人来救他的。

    这一刻的范增,清晰的察觉到,他仿佛是一颗被迫置身于一方巨大的棋盘上的棋子。

    他是棋子,羽儿是棋子,怀王是棋子,那刘邦也是棋子……

    在棋盘上方,有一只只他看不见的手,正在天地间的这方棋盘上,操纵着这些棋子选择前进抑或着后退。

    他们都藏在了诸多势力的背后,几乎从不现身人前。

    如今他自己也已是身在局中,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再无退出棋局的可能。

    除非……直到他身死的那一天。

    ——

    第二天,河岸边的天气阴沉的厉害。

    灰蒙蒙的天空里,厚厚的云层低垂着,仿佛随时会下雨。

    项羽一早就起了床。

    穿戴好兵甲的他,先用冷水摸了把脸,然后动身前往宋义所在的营帐。

    负责看守上将军营帐的卫兵们并未对他起疑。

    听说他有急事要找上将军,便放他入了营帐。

    只是对方进去后没多久,这几个卫兵就听到了营帐里头似乎传出了一声惨叫。

    没过多久,项羽铁青着一张脸,右手提剑,左手中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走了出来。

    那还在滴着热血的人头脸上,双目圆睁,嘴唇张开,不是宋义又是谁?

    见营地里的众将士们都聚了过后,项羽当即提着手中的人头大声吼道,“宋义此人狼子野心,他这几日宴请齐国使臣,乃是意图与齐国合谋要推翻我大楚!我已奉楚王秘令,将此子成功斩杀!”

    他说罢便将手中的人头丢在地上。

    这颗大好的头颅在地上滚了几滚,惊得站在前排的将士们齐齐后退了几大步。

    很快,项羽方才所说的这番话在军营中传开了。

    虽然有人怀疑他说的是假话,但是你没看到他手里头还握着那把带血的剑吗?

    此人乃是次将,上将军一死,他就是整个营地里地位最高的人,谁人敢与他作对?

    看清了眼下的形势后,当即有人开口道,“想当初,最先拥立楚王的人皆是项将军家族的人。您对楚王的忠心,大家伙儿都清楚的很。”

    “如今楚王有秘令,让您斩杀此等乱臣贼子,我等也没有异义。不过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帅,这上将军的位置还是得有人来坐的。依我之见,大家不如共同推举项将军担任代理上将军如何?”

    听到此人的话后,项羽不着痕迹的朝对方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其他人听到这话后,想想也有道理。

    毕竟项羽此人,少年时便有豪杰英名在外。

    他更是天生力大无穷,武力十分高强,军中上下的许多人对他都很信服。

    如此一来,众人便齐齐拥立他为代理上将军。

    而项羽在接受了这个位置后,便派出了自己的两支心腹小队。

    其中一队负责追杀宋义之子。

    前几日宋义之所以在军中宴请齐国之人,是为了替他的儿子在齐国谋一个好职位。

    如今宋义已死在他手上,对方的儿子自然也要斩草除根。

    另一队则负责前往楚王所在之地,向其汇报军中发生的事情。

    楚王宫中。

    怀王得知项羽私自斩杀了自己信任的宋义,心中已是震怒。

    然而前线战局胶着,他手下一时也无人可用。

    因此他只得咬牙下达文书,直接让项羽担任上将军,并派使者将消息传回项羽军中。

    而此时,项羽诛杀宋义一事,已在楚国传开,其他国家的各路诸侯对此事也纷纷有所耳闻,对项羽不免生出了几分敬畏。

    对项羽而言,如今宋义这块绊脚石已除,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伐秦。

    他抓紧时间整顿大军,并先行派遣了两位将领分率两支军队渡过通天河。

    这两支军队成功渡河后,数次截获了此时围困赵国的秦军的补给粮草,然而此举对于赵国的围城之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情急之下,赵国连夜派人找到项羽,请求他发兵支援。

    于是项羽毅然决定,率领全军渡河!

    为了鼓舞士气,他在士卒们过后之后,命人打破做饭用的釜,将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因为这一战,乃是生死之战!

    他们只能前进,没有后路!

    面临背水一战的局面,楚军的杀气和士气都被提升到了极致。

    之后项羽更是一马当先,率军与秦军之间整整展开了九次大战。

    每一战,他都冲在最前面,堪称勇猛无敌。

    战场之上,楚兵更是一个个都在齐声呐喊,那声音震天动地,激起同袍们心中的血性和杀气。

    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九场大战过后,项羽逼得章邯败走北上,与前来支援的王离大军汇合。

    见对方已成落水狗,项羽继续挥师北上讨伐王离,最后一举击败了秦军。

    眼见秦军大势已去,不愿意投降项羽的秦将纷纷自杀,王离被他生擒,章邯向他投降,此次钜鹿之战,可谓是大获全胜。

    此时项羽携全胜之姿,凯旋归来,于辕门召见附近的各大诸侯将领。

    这时依旧是天寒地冻。

    然而诸侯们前来拜见他时,一个个都是跪在地上,用膝盖挪动着一步步前行,朝拜那个坐在高位上的可怕男人。

    等行至近前后,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来看他。

    但凡是见过项羽在战场上以一挡百之人,无人不被他的杀气所慑服。

    这个男人,乃是天生的战神!

    他会是一代霸王,未来更是极有可能成就一代霸主!

    想要投靠此人,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他们这些人若是再不知道抓住机会,那可真就是傻子了!

    因而在众多诸侯的拥立下,项羽成了“诸侯上将军”。

    大权在握的他,成了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这一年的项羽,才二十五岁。

    ……

    当项羽取得钜鹿之战的大胜时,依然还在西进的刘邦派人出使咸城。

    而秦二世身死的消息也很快传开。

    尽管赵高声称二世乃是自杀而亡,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是他逼死了秦二世。

    不过在大部分世人眼里,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一个玩弄权术、滥杀无辜,一个宠信奸佞、不理朝政,都是大秦的祸害。

    之后赵高为秦王子婴派人斩杀,后者极力试图挽救将倾的大秦,甚至不惜自降为“秦王”,不称皇帝。

    但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当刘邦率领他手下的军队不断西进,并派遣手中的良将攻取汉中、巴、蜀等地后,大秦组织了它最后的力量与刘邦大军拼死一战。

    可是这一战的最后结果,却仍是大败。

    就这样,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大秦帝国,犹如一只千疮百孔的巨兽,在流干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后,彻底的轰然倒塌,生命也走向了终结。

    这一年,秦王子婴坐着一辆白马拉着白车停在了刘邦必经的轵道上向其投降,并交出了大秦的传国玉玺。

    刘邦手下的一些人劝他杀死秦王子婴,但是被刘邦拒绝了,只是将其作为俘虏。

    等到这个一路从沛县来的小混混,一朝进入了大秦国都咸城,看到了那些个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殿们,整个人不由的激动了起来。

    这么多华美的宫殿,这取之不尽的金银财宝,从今以后,就都是他刘邦的了啊!

    于是,他心里美滋滋的住进了这天下最尊贵的宫殿中,开始享受人生了。

    这时的他还不知道,项羽在夺得钜鹿之战的胜利后,正在率领四十万大军星夜兼程的朝着关中赶来。

章节目录

女帝要从掌门做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垛墙头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垛墙头草并收藏女帝要从掌门做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