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联盟之策失败后,北齐国君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天下无双派,问策于慕圣。

    对方只回复了简单的六个字——先起兵,然后等。

    等?等什么?等着大秦一路攻城略地的打过来吗?

    李天明站在自己的寝宫里,焦躁不安的走来走去。他已自觉事情急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然而那位慕圣却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他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该先动用对方之前许下的承诺,请她先出手一次?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否决了。父皇闭关前曾叮嘱过他,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能请慕圣出手。

    他停下自己走来走去的步伐,右手握拳后狠狠的砸在左手的掌心里,看脸色,似是刚刚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次日朝堂之上,国君下令,开始举国征兵,以御大秦。

    丞相毕英连日以来,一直“抱恙”在家。如今没有丞相出头进行反对,国君的征兵之策很快便推行了下去。

    城郊,一处茅屋小院里,扎着双丫髻穿碎花小袄的一个小女孩正欢快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和自己的小伙伴们玩着捉迷藏。

    一群男人们聚在院子里喝酒吃肉,妇人们在厨房里忙活着,有人时不时的还掉落两滴眼泪,又连忙伸手抹掉。

    孩子们玩捉迷藏,玩到没了力气,就一个个爬到后院的柴禾堆上晒太阳。

    “三丫,我听大人们说,咱们北齐要打仗了。”

    一个小男孩说着看向了自己右边穿碎花小袄的小女孩。

    “打仗,什么是打仗?”她没有还听过这个词。

    另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接话道,“当上了兵就要去打仗,打仗就是会死人,会死好多好多人!这是我听村里的刘爷爷说的。他说他年轻时上过战场,还和昭国的龟孙子们打过仗!”

    “刘爷爷?是不是村里瘸了一条腿的那个?我记得他脸上还有刀疤,人看起来可凶了!”又有孩子插话进来。

    一群孩子开始七嘴八舌的聊开了天。

    这时三丫才听明白了些,她看向最开始喊她的那个小男孩道,“他们说的会死人?是不是就像隔壁家的花奶奶一样,眼睛一闭上,就再也回不来了?”

    看到对方点头后,三丫有些闷闷不乐起来。

    因为她听娘说过,今天爷爷把大家聚起来吃饭,就是为了给他们这群当兵的送行。最疼爱她的爹爹,也是个兵。那岂不是说她爹也要上战场了吗?

    院子里,男人们酒足饭饱后,便开始整装待发了。万一误了前去军营报道的时间,可是要按军法处置的。

    三丫的爷爷,也就是这个村子的里正,他正看着站在自己眼前一身戎装待发的儿子,老眼中隐约有泪花闪过。

    他伸出一双枯老如松木的手,替儿子整了整裹头的头巾,又拍了拍后者的肩膀道,“家里面,有我照看着,你什么都不用担心。上了战场,也别只记得一心杀敌,该躲就躲,该藏就藏,保命最要紧!”

    三丫的父亲抿着唇,不发一语,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接着里正又向前走了几步,停在一个头发略微花白的男人面前。

    “老许,你这趟其实可以不去的……”,里正有些欲言又止。

    当年北齐与昭国打仗时,年轻力壮的小许被军营来的军官选中,那时还是他亲自将人送出村口的。

    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小许成了老许,至今仍是孤身一人过活。此次国君举国征兵,他便自己主动报了名,要去参战。

    听到里正的话,老许却是笑了笑道,“这事你就别想劝我了。大秦不比昭国和宋国,能和他们的兵打上一仗,我就是去了地下,见了昔日的那些老友们,也有得夸了。”

    说完他还自己正了正头巾,说笑道,“当年我走的时候,是里正你亲手给我裹的头,现在嘛,我可不给你这个机会了。”

    这番话引得众人发笑,将离别的悲伤气氛冲淡了几分。

    在里正的带领下,村里的一众妇人和老人,将村里的这群青年汉子们一路送出村口。

    眼见着自己的爹爹就要走了,站在人群里的三丫忽然挣脱娘亲的手,跑向自家爹爹。

    “爹爹!爹爹你不要走!你别当兵了,我们家不去打仗了,好不好?”她睁大一双黑亮眼睛,满是祈盼的拉住自家爹爹的衣角。

    但是她爹只是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让孩子他娘过来将娃抱回去。

    “我会回来的。”

    他在这个跟了自己十二年的女人面前,留下这句话后,便转身走了。

    妇人则抱着怀里正在竭力哭喊的女儿,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两行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北齐这边一面调动大军,开赴边境,另一面举国征兵,扩大军队规模。整个皇城里的气氛也随之紧张了起来。

    这一日,天下无双派里,周静双正在自家的院中练剑,史泰忽然上门来找她,说她之前让自己去办的事情成了。

    她立即将此事转告给掌门。

    慕莲便让吴梅将门中所有十八岁以上的弟子都聚集起来,然后开始对他们进行秘密训练。

    至于训练的内容,整个门派里只有寥寥几人知道。

    紧接着,慕莲让吴梅大总管去接管门中的丹药阁和藏经楼,她要对门中的重要资源,进行战时管制。

    门中生产镜子、肥皂和火柴的三座工厂,也跟着停工。里面的设备全部被慕莲更换了,似乎是要生产什么别的东西。

    战时管制政策才推下去没有多久,吴梅就铁青着一张脸,将曾经的丹药阁管事宋心兰押到了慕莲面前。

    “掌门,我在接管丹药阁的时候,发现剩下的内力丹数量极少。我查了丹药阁的出入账本后才发现,宋心兰竟然用做假账的方式,陆陆续续往外偷出了十多瓶内力丹!我问她那些丹药都给了谁,她却说自己是被人胁迫,根本不知道丹药去了哪里!此事,皆因我监察不力而起,还请掌门责罚!”

    吴梅刚一上来,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楚。

    想当初,宋心兰带着自己的一子一女,每日在夫家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还是她亲手将人解救出来,并带入落凰山上。

    如今看来,自己当初简直就是瞎了眼,救回来的人竟然是个白眼狼!

    坐在书桌后面的慕莲,抬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心有不安,不敢开口辩解的宋心兰。

    “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慕莲的声音让宋心兰身子一颤,她快速的抬眼看了书桌后的人一眼,又飞速低下头去。

    也许是想着偷上一些丹药在掌门看来,还不是什么大事。

    宋心兰终于出声了,她哀求慕莲道,“掌门,这件事情,都是我自己猪油蒙了心了。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和我的两个孩子无关,您要怎么责罚我,我都认了!”

    慕莲漫不经心的看了眼自己手边还在散着热气的茶水,“我记得你的两个孩子,也已经有十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如果知道自己的母亲死了,应该会悲伤愤怒,对凶手产生怨恨之心吧?这么看来,还得斩草除根才行了。”

    这番话让宋心兰蓦地愣住了,她没想到,只是往外偷个丹药而已,掌门居然要她死?

    直到现在,她对慕莲的认知,都还停留在一个老好人的阶段。

    若不是此女心善又人傻钱多,当初怎么会愿意花钱养着她们那群老弱妇孺呢?还愿意为了她们去跟别人打死打活?

    也正是想着掌门知道偷盗丹药的事情后,最多只是惩罚一下自己,她从进门后就没磕头求饶。这会儿听到慕莲似是要杀人灭口的话,她整个人的脸色都变白了。

    “掌门,您,您是在说笑吧?我只是偷了些丹药而已,又不是……”,她开始试着为自己辩解了。

    慕莲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她的话,“一颗内力丹,你能卖多少钱?”

    宋心兰顿了顿道,“一千,一千两银子……”。

    昔日早在落凰山上,她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将一枚治愈丹卖给唐正秋夫妇的时候,一颗贪婪的种子就在她心里悄悄扎了根。

    一千两啊!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然而一两也落不到自己手上,这种得不到,反而让她内心里的贪欲日渐滋长。

    但她一直隐藏的很好,没有人知道她每日笑脸迎人的面皮下,藏着一颗怎样蠢蠢欲动的心。

    在门派搬到皇城西郊后不久,终于,有个神秘人在她外出时找上了她,让她想办法偷出一些门中的内力丹来,对方则愿意花重金购买。

    一次两次的引诱,她没有轻易答应。

    但是后来,她发现偷盗丹药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一次,她用一颗内力丹,从神秘人手中换回了一千两银子,从此,事情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一旁的吴梅,脸色早已气得青紫交加,她愤怒的指着宋心兰道,“就为了区区一千两银子,你就出卖了我们天下无双派?你,你简直就是猪脑子!”她已经快被气到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直到此时,宋心兰依然不认为偷了几颗丹药是什么大事,为此她梗着脖子强辩道,“大不了,我把卖丹药换来的钱都还给掌门就是了。”

    “这是还钱的事吗?!”吴梅还要再开口,却被慕莲抬手示意打断了。

    后者目光平静的看着眼前这个不知悔改的中年妇女道,“你既然已经犯了错,就必须付出代价。至于你的孩子,我会在进行调查之后,再决定怎么对待她们。”

    慕莲说完,宋心兰还要辩解,慕莲左袖一挥,后者便直接昏死在了地上。

    接着,慕莲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朗声道,“丹药阁管事宋心兰,勾结外人,偷盗丹药,危害本门利益,严重违反了本门门规且不知悔改、毫无悔意。现本掌门宣布判处其死刑!死刑将由吴梅总管亲自执行!”

    她人虽在屋中,但她的声音却传遍了门中的每一个角落。

    门中其他人等,皆是一片哗然。

    宋心兰管事,不就是那个丹药阁整天笑呵呵的中年妇人嘛?她居然偷盗了本门的丹药,还敢勾结外人?许多人都是大吃一惊。

    吴梅上前几步,将昏死过去的宋心兰拎起,向慕莲请辞后,出门找地方去行刑了。

    宋心兰一事,再次给慕莲敲响了警钟。

    她先前整顿门派,刺绣组的人便走了八个,这一次实行战时管制,又揪出来一个宋心兰。谁知道门中是不是还藏着别的蛀虫,又或者是别的势力送来的奸细?

    门中的暗查部门,一直都是对准外界,用来搜集各种信息的。如今看来,也该是时候清理一下门派内部了。

    于是这一天,天下无双派里又多出了一个新的机构——监察堂。由容嬷嬷亲自出马,担任堂主一职,负责监管门中除了掌门以外的所有人,并直接对掌门负责,定期向掌门汇报门中弟子的违规惩戒情况。

    监察堂一出,就像一把刀悬在了所有弟子、管事、杂役们的头上,使得他们日常对外行事都多了几分谨慎。

    门中的风气也随之肃然一清,渐渐有了些名门大派的样子。

章节目录

女帝要从掌门做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垛墙头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垛墙头草并收藏女帝要从掌门做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