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从年轻讲一句话,一辈子我非要把他这句话兑现;对某人讲了一件事,非常守信用、兑现,就是做人的至诚。对于自己立定了的志向,我要做一件什么事,学一个什么,一定要死用功到了底,是至诚。所以至诚本身就是方法,没有另外的方法,可是至诚很难世界上没有至诚的人,每个人说:“唉,你不至诚,你不诚恳。”他绝不承认其实严格地大家要反省自己,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个至诚的人。像我们年纪大了的人、老了,老了的人叫老奸巨滑啦,像我一样,老了社会经验多了,看得很清楚嘛,所以青年人谁讲话我都不会信你的,可见老奸巨滑你青年人一定想要怎样,我一定不信你的,什么不信呢因为知道人至诚很难,你也不是至诚人,你现在说:“哦哟,老师啊你要我头我都给你”我说你慢一点吧多给我保留一下,多吃几十年饭,以后再给我吧他现在是冲动的话,头给你,你真的拿根缝衣服的针给他扎一下,“哎哟”就来了做不到的,不可能的不是这一回事啊比方啦,这是讲比方。我们对自己也是这样,今天立志“我要做什么”,譬如一个人写日记,你们大家都写过的,一辈子写日记天天对自己写,还不拿给老师看,自己写;大概啊,最多写上半年、一年,我也常干这种事。写写啊,譬如说我在山上闭关的时候,我想总要好好写个日记了;到了后来因为天天打坐没有事了嘛,也没有妄念,为了写日记只好下座,尤其是自己对自己不能对不起啊,写个日子,那实际上我也没有动过妄想也没有想下山也没有想出门,哎,“又过一日”好了,上坐打坐。到了明天下来,今天怎么写也没有什么呀又过一日。写了十几天翻翻都是“又过一日”。哎去你娘的,不写了众笑其实啊,也就是不至诚。至诚啊,尽管一百年不过写三万六千张嘛,就是都是“又过一日”、“又过一日”,过后检查也不过三万六千张的“又过一日”,你就写这么一句又有什么关系呢对自己就不至诚,譬如拿我来讲,对不对你们想想看

    你们有时候,唔你看过年到,或者是放暑假,来家里带了钱,先跑书店,生活日记,修身日记,这书好好买一本,这一本一定写三年然后第三天,笔记本都懒得翻,我想都别写了。你要拿这个事情测验自己。所以至诚之难立,对自己做人、对自己的信用,这一句都很难,何况其他的事所以对人家的事,像佛家讲发愿,哎呀空话了谁有发愿真的一愿发起、真的至诚,他立刻达到成佛之路。没有的至诚就做到了。至诚的事它会变的,它某一个环境变起来。所以,“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那么什么是大经呢不是华严经、四书五经的经;经、纶,就是经纬,经世之道、大道,因为有天下至诚的人,盖天盖地,这个至人之勇的勇气,他才能够修天下之大道,才能成功。

    唯有至诚,“立天下之大本”,就是明心见性,天命之谓性,才见到人性本来。你们大家都学道、打坐,搞几天,哎一下环境影响你了,一下腿发麻了,一下哎呀感冒啦,算了,本来就这样,“哎呀我有魔障了。”什么叫魔障魔障是你推脱的话,魔障你一心就可以转过来嘛。心没有狠起啊,所以永远不会成功的。这一类人啊,我眼睛里头看过的人啊,十个里头就有五双都是这样。有五双半,十个不多啦十个里头就五双啊,不过我现在晓得有五双半,五双里头还多出半个,所以很难啊唯有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本,才能站得住,根本。

    “知天下之化育”,他说,至诚之道,你修养到了、功夫到了,才晓得宇宙间那个生命的力量,生生不已、化生万物、生育万物,所以生命自己可以把握,可以转过来,唯有至诚到了,才能知天地之化育,天地之生机知道了,自己生命上生机知道了,所以智慧神通就发起了。

    “夫焉有所倚”这句文字懂吧“焉”是哪里,翻成白话文。唉修道这个事哪里有个依靠啊我需要依靠一个方法,哎呀,我在听呼吸数息观啊我在参话头啊我在念咒子啊我在做什么啊都是有所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顶天立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身就是一念一至诚,至诚就是一正念、一定,就下去了,就成功了。所以,“夫焉有所倚”啊可以说没有依靠、也没有偏差,绝无偏差之处,就成正念。你说我依靠一个方法,依靠他力的加庇,你就有所倚、有所依赖。所以至诚是怎么样至诚是靠自己。顶天立地。

    他说,所以: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所以,到达成道的人这个境界;这个“肫肫”是形容词,像肉一样,很厚的肉,很肫厚,就是很厚;仁慈,很仁厚,不是偶然看到一点可怜啊,动一点“糍粑心”,然后掉几滴眼泪,赶紧跑去拿红药水啊做一点好事。叫他跑山道,就累了,没得意思;叫他有诚心,做不到了。他永远是肫厚,比方;非常仁厚。“渊渊其渊”,他的智慧、胸襟深远,像泉水一样不断的,渊渊,不断地流,细水长流。“浩浩其天”,这个胸襟啊,伟大得像虚空、天地一样。所以,道成功了,仁厚、深远、伟大,自然达到这个境界。他说这个境界,所以修道人,“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上面讲,要学问修养聪明睿知,换句话说人要真正学到,注意呦做学问不管儒家、佛家学哪一家都可以,你学娘家的都可以,哪一家的都“聪明圣知”,看自己具备的。“苟”,是假设自己不具备“聪明圣知”,而且达乎天德,什么达乎天德道德的充沛就是天德,“达乎天德”中庸上面已经讲过了,“与天地合德”,“其孰能知之”哪里能够悟啊哪里能够证啊证不到、悟不到啊换句话讲了半天,同佛经讲金刚经,佛说了半天一句话:“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善心、福德到了,智慧才开了。中庸讲了半天、大学讲了半天,“聪明圣知”,要怎么样做到聪明圣知是“达乎天德者”他的道德累积下来同天地一样的深厚,那么自然就会悟了。所以要福德到达,自然是成道的境界,至善之道。

    最后作结论,第三十二章,最后一章: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讲道德影响,真正成道的人、得道的人,你随便怎么样,他摆在那里,都会影响你、起作用。但是有一个道理,你看这个人有没有道德修养,第一个,他引用诗经上周代的诗,哪一些诗我们现在不讲诗经,你们本书的注解都有,我们不多管它了。只讲解引用这两句诗的原意:“衣锦”,古代的人节省,与我们现在不同,像我们小的时候是这样,像这种衣服单穿不行的。好的衣服,譬如做一件很好的袍子,做起来外面一定要做一件薄的罩袍,罩袍一定普普通通,或者粗布。太华丽的衣服,像我们小的时候受这个教育出身,太华丽的衣服,名贵、华丽、贵重,一穿出去不好意思,罩袍赶快做好,罩袍是蓝布大褂。所以过去的人穿的蓝布大褂的衣服里面有时候一翻一件虎皮袍子,好的一件冬天穿的皮袍现在讲的价钱美金都要四、五万,好的一件皮袍衣服像猞猁袍啊什么的,那还有更好更好的;最差最差的一件也要好几万。但是穿好的袍子、好的华贵的衣服外面穿的都土土的,一定蓝布,不过自然你坐下来一看,一衬袍,这个人这件袍子很贵、名贵,看得出来。所以中国文化古代穿衣服也不同,现在的人皮袍是要反过来穿的,越好的越要摆在外面,不好的放里头;那个西装裤子,里面一拉,一挂起来不成样子,东一块西一块,缝都没有缝拢的;外面笔挺。这是中西文化的不同。

    所以中国古代啊,“衣锦”穿好的衣服,“尚絅”外面穿一个罩袍、普通罩袍。“恶其文之著也。”为什么上古人这样穿衣服呢讨厌漂亮的向外面暴露,等于一个人聪明,聪明已经够漂亮了,结果还要玩弄聪明:“你看,怎么样看来我行吧”头一歪、眼睛一瞪、一摇,很多年轻人都这样。已经晓得你蛮聪明了,他这样一表扬一下,完蛋了聪明下面加两个字,结果我要批卷子,一看这个人,手里就写两个字:完蛋本来蛮欣赏的,觉得这个年轻人好聪明哦结果他要玩一下聪明过去了这就没有意思了。不深厚。你们年轻人特别注意真有才能的人盖不住的,你遮都遮不起来的,何必要自己表扬呢别人的眼睛都是亮的,没有瞎过,所以不需要自己表扬。“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

    “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所以君子之大道,虽然一辈子很黯淡,盖不住的。他慢慢慢慢就会发扬光大出来;“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小人爱玩花样、爱出风头、爱表演、爱把握现实,你看他很明白、现实很好“的然”,就是现在写白话文“的”,“的”字在古文从“日”,“日”部,太阳的“日”部,日上面飘一飘,太阳上面放出光芒,这是说光芒都发了,这是“的”。“的然而日亡”,“的”就是代表这个字,在古文,这个文字的本身就是“很明白”,很明白的第九集终,玉树临风二校完2007621哎呀,有许多人看到当时啊,嗬,比太阳还要亮哦的确亮下去了。有道德的人你看那个暗淡、那个可怜、那个凄凉,他永远他的光芒是照燿的,而且万古千秋。譬如讲孔子,譬如讲一般有道之士。所以呀,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把握现实的人,不是不对,什么是真正的现实这个是真正的现实。因为他时间长久。所以“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所以说君子之道有几个:“淡而不厌”。所以学道的人,想研究道,你搞久了以后觉得淡然无味。当年有一个外国同学说:“老师啊,我跟你十几年了,”这么一个同学跟我讲,“我说真的吗”他说是。我说:对你是有十几年,来来往往。“我好像在你这里什么都没有学到。”我说:是啊同学说:“对啊没有错。那我何必跑来学”我说:对呀因为我没有叫你来学啊众笑而且我都叫你不要再来啦“但是我回过来以后想想,还是你这里好,又要来啊”我说那是你神经病啊那你来了以后呢“我来了以后学学学,我又觉得拿不到东西,又回去了。”我说:你赶快回国啊淡;没得东西。但是像这位同学所讲,“淡而不厌”,他想想这个东西啊哎,又等于我们夏天吃凉拌黄瓜一样,凉粉拌黄瓜,那有什么味道嘛我是不碰这个菜的。凉拌黄瓜,倒一点酸醋、酱油,我说我不吃,淡而无味。可是你久了以后,很多人我看夏天吃凉拌黄瓜,我经常看都在等这一盘。为什么我不想吃。我看一下一半了、一下都没有了。哎,证明一件事,“淡而不厌”哪所以交朋友,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水不是冷酷无情哦永远是长流水,永远是这样。所以诸葛亮讲交朋友之道:“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天气热了,春天到了、温暖了,“不增华”不增加一颗花,还是这个样子;“寒不改叶”,天气冷了,也不少一个叶子,松柏一样常青。“温不增华,寒不改叶。”你看松柏到冬天也是绿的,颜色都不变,绿的就是绿的。交友之道、做人之道也是,你好了不来拍马屁、不来锦上添花,好就好了嘛像我一生因为我很懒,有许多朋友好了,“好了更好啊”懒得管他了,因为他好了嘛并不是不跟他俩交往。好了的人啊,运气好了就忙嘛,让他忙去嘛你不要去啰嗦了。不好,“哎,不好到这里玩嘛我们还是朋友嘛”就是做到“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就是“淡而不厌”。“简而文”,非常简单、简化文。自然非常简化,有无比的内容、文章。“温而理”,温和,温和就是很多情、很温柔哦温柔就会多情。多情不合理,没有条理的一味地多情,那糟糕了那个情就变成魔障了。“温而理”。现在讲三十二章的继续:“知远之近,知风之自。”所以真正修养到家的人,那么这几句话等于佛家所讲的智慧神通的境界,自然晓得远,“知远”。“之近”,这个“之”是什么古文尤其读四书五经读到这个“之”字,不是虚字,之者至也,“到”,由远到达近。修养学问成就了,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谓神通的境界,神通没有什么稀奇。很远大的事情,因为他智慧的境界、智慧成就了,远的事就到达前面了,很近,就看就了解了。“知风之自”,知道一切的风气、社会的风尚、时代历史的演变,这个风气的演变,“之自”,知道他那个原因、来源。“自”就是自来、自己那个来源。“知微之显”,微微妙、幽远、看不见的东西。在一个学问道德修养成就的人,看得非常明白,很微弱的东西,他是非常明显地看见。“可与入德矣”,这样,学问修养成就到这个境界,可以入道了,可以入德。所以讲到“入德”两个字,我们做一个比较宗教的研究,现在大家很多喜欢学禅,达摩祖师吩咐二祖两句话:“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学禅宗、学佛的人第一步先要做到这样。外面一切外缘放下了,“内心无喘”,内心里头没有粗的气息,换句话,也没有粗的妄念,这个谓之“无喘”,没有喘动。心如墙壁一样,内外境界可以隔离了,外打不进来,内也不跑出去。这个样子,你平常修养到达这个情况,还没有悟道哦“可以入道”了。这是禅宗。我们现在引用达摩祖师这几句话,达摩祖师是后来哦,中庸是早了,就是解释“入德”两个字。上面所讲这一段,所以“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都是同样的意义,表达的不同。而且中庸说得更详细。像这样的人可以谈修养、可以谈学问了。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学佛也好,就够资格了。所以我们大家自己拿这个借镜,自己可以反省自己,有没有到达这样。没有到达这样,信口雌黄自己是在修道、学佛,那是自欺的话,自己骗自己,不可以。所以这样才能入德。因此他又引用诗经,“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退一步来说,一个真有学问道德修养的人潜伏。所以孔子在易经上乾卦的第二爻“潜龙勿用”,就是这个潜。潜伏在里头的龙,潜在水里的龙,“勿用”。所以讲到易经,经常说到易经上每一个字用得呀,是不可思议的文字。他用个“勿用”,“潜龙勿用”,就是这一句话。这个“勿”是什么呢是不用、不可用不能用、不敢用不要用、不得用还是哪一样是不可用错了不能用也错了不要用也错了不敢用都错了“潜龙勿用”这个“勿”是不定之辞,用而不用。他说你要不用,还是我要我自己不用都是不定之辞。所以“潜龙勿用”,在潜水,他有无比的价值。我经常喜欢用笑话在学校里跟同学们来讲课,大学里研究所讲,对于你们男女同学,一个没有出嫁,一个没有讨太太,“潜龙勿用”,无比的价值。尤其女孩子,你晓得我将来是第一夫人再不然我自己做我自己的夫人啊我就是我潜龙勿用。你出嫁了以后嘛,充其量第一夫人,你不能够说变成第上夫人了,已经有了价值了。或者是我做了一个什么点心,就有了价值。他说“勿用”,没有价值;他有无比的价值。他并不是没有用啊你说“潜龙勿用”是没有用的东西你这是讲错了他有无限的用途,可是他没有用。所以“潜”,潜在水里头,变化无穷,像一条龙一样。那一个人潜伏在那里,你说他将来变什么不知道了。所以有道之士,所以说“潜虽伏矣”,他像一个潜龙一样伏在那里不动。“亦孔之昭”,真正有道,你学问到了,你尽管是不出来,潜伏在那里,没得办法,盖不住的,“孔”就是大,很大的伟大的光明,他自然会照耀出来。你把太阳盖得住吗盖不住啊你遮住了半个天,他还有半个天会放光的啊而且你统统把它遮住了,你遮住的东西会给太阳晒化了的,它的光还是会透出来。所以呀,有道之士,“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所以说,一个君子之人,学问修养,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己去做。“故君子内省不疚”,内在反省自己没有后悔、没有脸红的事,没有对不起人的事,只问自己内心。所以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鬼不惊。鬼、什么也不怕,没有事。自己暗室不欺。自己本身是心不负人,所以面无惭色,没有难为情的事。随时反省自己,没有后悔的事。有些人当然有后悔的事,坏人也说:“我不后悔,杀了头,二十年以后再来,还是个小伙子”那个是强盗的话,那并不是内省。内省一反省,人怕内省,尤其是清夜梦醒一反省,自己脸红的事情很多耶慢慢修养、慢慢修养,慢慢减轻了,减到以后自己反省自己,清夜扪心自问。为什么要夜里问心夜里夜深人静,环境清静到极点,一个人也看不见、一个鬼也看不见,那个时候你反省起来,才是至诚之道的境界,面对菩萨、鬼神的境界,面对上帝的境界。这个时候你心静,自己检查自己,是非、善恶、好坏,一点不能欺骗自己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内省。内省没有惭愧的事。“无恶于志”,对于自己的平生抱负、言行没有觉得可以厌恶。厌恶,有时候讨厌自己啊,反省起来:“唉我当时怎么那么笨啊”这就是讨厌自己了。对于某一件事:“哎呀我怎么那么笨”那过后聪明的诸葛亮诸葛暗了。事后方知的是诸葛亮的兄弟,叫诸葛暗。事后方知,多得很,事后自己会厌恶。他说君子之人,君子人道德学问修养,反省没有自己觉得脸红的事,没有觉得自己跟自己厌烦、讨厌的。因为他每天是斋庄中正,正道而行。“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有道的人为什么那么伟大,别人学不到呢因为他对于自己的要求严肃,对于自己的管理严格,别人看不见的。别人看不见可以马虎,他对自己不马虎啊任何一个讲诚的、道德修养,不管你学佛学道学什么、学自己,必须要对自己对得起,所以这就是君子之人。“君子之所

    ...  </P></TD>

章节目录

中庸讲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南怀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怀瑾并收藏中庸讲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