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人生下来本身都有道的,因为“天命之谓性”嘛,各个都有道。“不可须臾离也”,这个“须臾”是中国的形容词,等于佛家后世来说的刹那之间。那么佛学讲刹那,那很严重,人一个弹指包括六十个刹那。中国人讲须臾,有多少个刹那、含有多少个弹指指头弹动一下没有规定,反正最快的速度就是须臾,一下子;就是眼睛眨一下也有好多须臾了。所以这个“道”啊,他说“道”这个东西,他上面讲的好像是做功夫修养,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道的,好像叫我们修道的人要小心,随时要在修道。事实上进一步说,这个“不可”啊事实上教我们认清楚“见道”的方面。人,生来各个有道,就是自己忘记了。“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说道啊,修它就有、不修就没有,那不叫做道,那是修得来的,没有用。譬如现在我们大家有些人修道、做功夫,或者打坐,打起坐来有道,“啊很好,我在学佛”放下腿子来,佛也没有了,道也没有了那叫修腿,不叫做修道,那叫做“腿也者不可须臾放也,可放者非道也”,啊那就不对了。他说道这个东西啊,就在我们这里,随时随地有。“可离者”,认为道可以离开,认为我现在为什么要修道道掉了,所以去找回来。找得回来一样掉得了啊那不是真道。这个道是“天命之谓性”,人人生命当中本来有的。“可离者非道也”,离得开,做功夫再回来、不做功夫又掉了,你这个不是道哦要搞清楚,这样不是修道哦这样是你在做某一种练习而已。真正的道,就同佛家说的一样,一悟千悟、一得永得,不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同样的道理。这个道是没有变动过。所以讲,这几句话是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的哲学,是万古的名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但是下面就讲到“修道之谓教”。事实上我们这些人啊,生下来以后把道离开了不是离开,道没有离开你蒙蔽住了,自己蒙蔽住了,不晓得自己的本身有那么大的宝贝,道是永远跟着我们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见道啊是后天的情、识、观念把这个道挡住了。他要我们怎么样修道呢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在行为上讲,在修道上来讲,他说所以啊,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事,要小心,自己要做个范围戒,要谨慎。“其所不睹”,看不见的地方要小心,为什么呢就是曾子在大学上讲的“小人闲居为不善”。一个人平常很道德,很严肃,当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头,都关起来,都看不见的时候,你什么怪相自己都会做得出来,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这就不是修道人的规范。修道人“戒慎乎其所不睹”,一个人都看不见的时候,乃至鬼都看不见你的地方,等于平常那个在佛堂里、在教堂里、在孔庙里、在父母的前面、在祖宗的前面,完全是一样,这是修道的行为。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表面和背后完全一样,那还不算数;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一致,这是道德的标准、行为的标准。“恐惧乎其所不闻”,恐惧,害怕。你说没有关系,我们骂他两句,不要紧,他听不见;果然别人、第三者是听不见,我们自己却违反了自己天性上的道德。即使没有人听见,乃至没有鬼神听见,可是一样要恭敬而严肃,这是行为的标准,也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教养的标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教育,大学、中庸、诗经朝这一条路上走。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如此,这几十年、七八十年变得很厉害。这是讲形上。但这两句话这样解释就是根据上面“修道之谓教”来的,“修道之谓教”就是“行”了。假设拿修道来讲,同上一句“天命之谓性”的见道来讲,又不同了。那么,两个字你要注意“睹”,眼睛看见;“闻”,耳朵听见。他说道在哪里见呢“戒慎乎其所不睹”,看不见的,见而不见,那个地方是道的体。所以要想见到道的体,“率性之谓道”,真正是自己“天命之谓性”。你如果打起坐来,前面有光,不是道;道是看不见的。看见有光、看见有个佛像、看到了孔子,都不是道是看不见的,它无形色,也无声音。所以中庸最后有交代,“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个本性啊,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它充满宇宙之间,空灵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么跟中庸一比一样,只是两个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不可见、不可闻,“天命之谓性”,本性的境界。我们刚才是进一步解释这两句话是“见道”、“修道”同“行道”,都连起来把它说明了。下面跟着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就是刚才说明的。第一个,道这个东西到底不可见,你说人家明心见性,见个什么有人说,啊哟,我功夫到了,看到一个亮光,这就是本性了。不是的那是“相”,着相就不是了。“戒慎乎其所不睹”,看不见,听也听不到,一切耳目所不到处差不多你可以了解这个道了。“莫见乎隐”,“莫”是不可以、没有。因为你要见道,我们一般人去追求一个道,不管你修儒家、修佛家、修道家,总想追一个道,一般人修道总想得道;“得道”是个名词,得道并不是抓到一个手表一样,总算我偷来了,那个叫得道,世俗把拿到叫得到。真正见道是一切放掉,什么都放下,那个才是见道;同世俗观念是两样的、相反的。“莫见乎隐”,我们的习惯,去修道一定找一个隐秘、不可知的隐秘“隐”就是秘密都认为道是非常奥秘的,去找那个奥秘,想在奥秘中间去见道错了那里见不到的。道在哪里见“莫显乎微”,到处都是道,摆在那里明显得很。很精微的道,很明显地摆在这里,处处有道。庄子就提出来,“道在屎溺”,道在哪里道在大便、小便,厕所里都有道,吃饭也有道,就是生活之间没有哪一处不是道。所以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所以君子慎其独也”,也是体和用两个一起来了。讲用,讲行为,就跟到上面说,“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我们修道,不要认为,人看不到的地方、没有人知道,那么可以乱来不可以要“君子慎其独也”。单独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如对大宾就是说等于对长上。我们历史上许多有修养的儒家,退朝之后,坐在家里,在书房还穿着朝服,非常严肃。“如对大宾”,像对着皇帝、对着父母一样地讲话、做事情。在历史上好多这样的榜样过去都是儒家的教育。设想我们当年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受到儒家的教育,连夏天都不大随便穿的。那个时候还穿长袍。夏天的时候门口来人,唉哟请等一等,真对不住啊赶快穿长袍一边套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么客人一进来:没关系没关系夏天无君子,夏天无君子嘛没什么,可以理解当然,现在没有关系啦你不穿短裤不穿内裤出来见客还失礼呢时代不同了。在过去呢,因为这种教育,“慎其独也”,单独在一起,如面对上帝、面对菩萨、面对祖宗、面对父母那么严肃,这是“形”上。实际上,在见道方面,过去讲过曾子的“慎其独也”,超然之**,孤零零地存在,那是独。上次我们讲到大学也提到,我反复引用、解释这个字。拿文字来解释,儒家这个“慎独”啊,有很多的解释。我们晓得唐代有十三经注这本书,宋代的著作也有,清朝有皇清经解,合起来大学中庸注解的书不晓得有多少家,各种文字解释很多,当然都有他的理由。那是拿学问、学理上讲。这个真讲修道的功夫来讲,就是上次我们提出的禅宗百丈祖师所讲的话,“灵光独燿”,孤零零的,所以有些人修养到达了,断录那么,就是定、静、安的功夫在这里,所以说,见道与修道,开头这几句话,统统告诉我们了,非常简单。那么,我们讲,他这个中庸大学里头,拿佛家禅宗的话讲,都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单刀直入,告诉我们道在哪里,怎么样明心见性就是那么简单。同时它也包括行为,修道人的行为在哪里,怎么样修具体怎么样修定就是根据前面“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见道、修道、行道这个道理来。因此,下面再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节”这个“中”不念中zhong1了,而是念“中zhong4”,打靶一样打中了。这里讲,“修道之谓教”,行道、见道的功夫了,做功夫方面,明确告诉我们方法了。他教我们从心理上起,做功夫起修。儒家的修心养性,怎么样修心呢他说,我们的心理,有喜、怒、哀、乐这四种,他把情绪的变化分这四种,喜、怒、哀、乐之未发,没有“中zhong4”,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做“中zhong1”,中性,道的中性,不动。那么中庸叫“中”,佛家叫做“不动地”,各种各样的名称很多了,或者叫“未心定处”等等,等等。中庸直接告诉你,喜怒哀乐都没有动,这个叫“中zhong1”。比如说,我们拿比较来说,大家喜欢流行的禅宗,喜欢用寒山的诗,“我心如秋月,寒潭清皎洁”太冷了这个境界太凉了。喜怒哀乐虽然没有动,未免带一点点悲哀的情调,不“中”,还是偏了。后来有个人说:“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太热了,未免还是不好。虽然喜怒哀乐未动一些,未免有一点带怒容,太热了,有点光火,还是不“中”。中者,喜怒哀乐没有动,这个境界,只要我们自己在自己内心上随时可以找到“天命之谓性”的这个中庸境界。喜怒哀乐没有动以前、未发动以前,不是没有动噢快要发动了“中zhong4”是已经发出了作用还没有发,快要来了,事先知道,没发之谓“中zhong1”。但是那么修道的人,一般的修道都认为,修道的人没有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观念里头认为,修道的人一定什么都不生气的,你把他的头、鼻子割掉了倒过来装他也不生气那叫做泥巴人,不是修道。修道不然形上讲体,喜怒哀乐未发的,适当有喜怒哀乐,还是个人,但是要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这个叫做“和”。真的不起用,换句话说,喜怒哀乐都不动,在佛家来讲,是小乘罗汉的境界。大乘菩萨的境界是“发而皆中节”,他就能够入世。比如说今天你爸爸妈妈死掉了,你说,因为我修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哭都不哭你把它压下去,还有情感哪真的连情感都没有,那这个道这个中庸不必修了,这个是叫做“昏庸”,那不叫做“中庸”。当然,亲生父母过世,或者看到人家遭遇大悲惨的事,掉几颗同情之泪,是应该得很噢“发而皆中节”。当然,在这里听中庸的时候大家很平淡,一个人一进来“唉呀,我的妈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起来,那就不中庸了,不中节了,疯子。要“发而皆中节”,所以,当为孝子的时候为孝子,当为忠臣的时候为忠臣;出家就是**师,在家就是大菩萨;做媳妇就像个媳妇,做儿子当然像儿子。当然鼻子像鼻子,眼睛像眼睛,反正样样“中节”了恰到好处啊人生“中节”叫做“和”。换句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体,修道,“天命之谓性”。那么“发而皆中节”就是“率性之谓道”。那么怎么样去修它呢所谓中,就是这个体;和,就是这个用。所谓“中也者”,那个境界,我们学佛的讲“万缘放下”,万缘当然包括了喜怒哀乐,都放下了,这是中道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根本的道体。但是得了道不能不起用啊不起用何必修这个道呢起用要“发而皆中节”,所以你说古人也辩论啊,修道能不能发怒尧舜也发怒噢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种怒多怒几回蛮好的,天下太平为什么不可以怒啊所谓怒目就是金刚你看佛家的庙子,瞪起眼睛、拿起武器、要吃人,魔王一样的,他也是教化,只好拿这个教化;慈眉就是菩萨。怒目金刚、慈眉菩萨,是喜怒哀乐的变相,都是道之用。所以说,要起用,用到恰到合适的时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者,能够用;不能去用,这个道修来干什么没有用的。所以,“中”跟“和”,一个“体”,一个“用”。体用要不分,要合起来,体用不分。光用而不能返回道体,那就是普通人,在佛家讲,是绝对的凡夫;光晓得清净就是道、不能起用,在佛家的观念就是罗汉,没有用,死东西。所谓禅宗就骂人“死水不藏龙”,没有用。所以,由体归用、舍用归体、应用自在,佛家叫做“观自在”观自在菩萨。儒家叫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境界大了体、用,一切无一不在道中;整个的宇宙,一个宇宙的中心,合拢来,天地的这个宇宙,地球在空间的转动,太阳、月亮转动,它因为在这个宇宙之“中”,不偏,永远在这个中心点在转。所以人这个修养,效法这个天地呀,到达这个中和的境界,“天地位焉”,跟天地同位,同一位,所以道家修道成功的人,他也吹这个牛:“宇宙在手”,修道成功了,宇宙抓在自己手里;“万化由心”,一切变化由他的心念一动,就是所谓“神通”。儒家不讲这一套,这些在儒家看来是鬼话,不谈这个,只讲道理。“天地位焉”,就是智慧、神通,无一不自在,本位的,也就是禅宗六祖悟了道以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切万物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源,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儒家叫“中”、“庸”,他的境界修养到最高的致中和。那么,我们拿道家的道来讲,这个道家的道就是清虚、上清道家说:“老子一气化三清”,太清、上清、玉清整个太清的境界。拿佛家来比方,这就是大涅槃境界,啊大涅槃的境界,一切圆满,一切归一。所以他说,道是这么一个东西。现在首先告诉我们中庸,中庸的修养。这里附带讲,我们就学术上的研究有个声明,从宋元以后,讲做功夫修养,理学修养,都讲“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但是,在我的观念,中庸大学百分百地对,没有错;但你自己可不要认错了喜怒哀乐是情啊不是心哦不是念。喜怒哀乐是情。在中国文化里头情跟性两个是分开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喜怒哀乐来,就是修心,没有见性哦“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讲修心哦、所谓明心哦拿佛家禅宗讲明心见性那个明心哦下面这一段“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直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明心哦,不是见性哦所以中国礼记分这个人“性”与“情”,人的情就是感情、情绪,情绪分七种,所以叫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礼记所讲的“七情”。主要的这个四柱,算八字一样的喜怒哀乐四柱,这四种情绪是我们经常动,但是心理的思想,那个“见性”在哪里呢“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那是见性。心,那个性、那个动念,我们思想那个动念怎么来怎么去,看不见的啊所以老子经常比方它是“隐现莫测”呀佛也说是这个东西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那么,为什么儒家的修养侧重于情呢后世宋明理学家十个有八个,几乎把喜怒哀乐当成是心理作用。这是错误的,大错误喜怒哀乐是情绪哦这一点,我特别向诸位提出来。也许我等于常常讲的话,是推翻了古人的。假设早生**十年,这样上课的话,明天讲话的东西就没有了,哈就掉了。现在的民主时代,可以把这个学术的错误提出来。这一杆子一打,几千年的人统统一棒子就下去了。他说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要搞清楚啊譬如我们一个人,你看有人,我们在座的人大家有这个经验今天你好好的,突然有个人、有个同学、朋友来看你,你发了很大的脾气,很不高兴。你自己想想很无聊,“他也没有得罪我、来看我,蛮好的么”嘿,为什么今天情绪很不好这个情绪里头一定有两个字,未听清那个脾气,怒,很怒这个情绪是生理来的;理性上想:唉何苦呢对人家笑一下也好啊可那个脸上绷不起来笑诶那个神经拉不开啊牙齿都咬紧了,皱眉怀师做表情,众笑,啊,就是这个样子哦因为对人家真讨厌吗没有啊可自己情绪非常闷。所以喜怒哀乐是“情”,不是性。但是中庸教我们做功夫修养,先把“情”即所谓变化气质。“情”大部分是属于生理上的、身体的关系生理上气质变化了,养心养到中和的境界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自然就可以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是修心就养性。所以喜怒哀乐始终培养到和平,永远在和,和就很难了。一天到黑既无欢喜也无悲,很平静,太难了正在中午睡午觉睡惯的人,突然中午来个两三个客人,给你拖住了,不能睡午觉,你到三四点钟的时候啊,又想困,又累,又有人家跟你谈话,你那个谈话中间“你好吗”“哦”“真好吗”“差不多哦”那个眉毛就皱起来了。啊,虽然没有发脾气,已经在里头发怒了。自己对自己发怒,而且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嘛我想你们都活到了二十多岁以上,都有这个经验。脸坐着绷下来,一个人都看不见,有时候对自己发脾

    ...  </P></TD>

章节目录

中庸讲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南怀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怀瑾并收藏中庸讲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