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却24小时不合眼。她从不用和我们一样的毛线,也从不织同我们一样的图案。”她说。

    “那她用什么样的毛线呢”

    “她只用羊后背上的毛纺成的毛线,要比其他部位的毛线更好、更柔软。她自己纺的毛线要更好些,用她自己配的染料来着色。她用的染料全部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我们用这种染料染毛线时,通常都得用一些化学染料来调色,而她只用植物染料。”她说。

    “她从哪儿学的这些呢”我问道。老妇人摇摇头,耸耸肩膀。

    “这是她的特殊才能。她天生就会。”她答道。

    “看她从植物中提取染料,想必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父亲说过,最上乘的地毯都用植物漂染。”我告诉她。

    “她染色时,从不让别人观看,甚至连我也不让。她非常私密。我们为了让她快乐,也不干涉她。”老妇人说。

    “她的图样比你的更漂亮、更好看。”我说。

    “我们在纸上绘出,再由两个男孩子做成图样,然后按照图样来织。可有时候,她两夜不睡觉,这期间她正在心里设计图样呢,就像在纸上绘出来的那样。”老妇人说。

    “你问我母亲什么呢”一位相貌英俊、看上去25岁左右的男子走到院子中,在他母亲面前跪下。他手上拿的是湿漉漉的毛线。他是我在那幢房子里遇到的第一位达里语说得驾轻就熟的人。

    “我们聊你的小妹呢。”她答道。

    “哦,她真是一个神秘难测的人,”他说,“她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个难解之谜。”说着,他将湿漉漉的毛线递给他母亲,用土库曼语问了一些什么事情。他们说了几分钟,然后走到附近的几口大锅近前,这几口大锅下面柴火熊熊。他将毛线扔进锅里。

    他拨了拨锅下面的柴火,直到火苗更旺了起来,锅里的染料翻着水花。然后,他拿起一卷淡色毛线,投进看上去很像黑水的染料里。待毛线取出时,它变成了深蓝色。之后,他用红染料漂染灰色毛线,结果毛线成了像桑葚一样的深红色。

    老妇人从身后橱柜的格架上取下水烟筒。她装上烟丝,点着了,然后用力吸着水烟,烟筒泛起水泡。

    “她能读书写字吗,您女儿”我问道。

    “她听不见也不能说话,怎么会读书写字呢你说说。”老妇人说。

    “嗯,因为他很特殊,与常人不同。”我说。

    “在某些方面她的确很特别,可她确实不能读书写字。她只会写数字。老实跟你说吧,我们谁也不会读书写字,我们都不识字,但我们是最出色的地毯织匠。”

    当成年人说他们不识字时,我总是非常惊讶。祖父通过自学,学会了阅读和拼写达里语和普什图语,甚至还包括阿拉伯语。我纳闷的是其他人怎么就不能做到像他那样。

    “她一织完地毯,就用一根木棍在沙子上写下价格。开始,我们觉得她标的价格过高,但后来发现她的标价很准确。”老妇人说,“她织完平生第一块小地毯后,我们把它卖给了一位熟客。他在自己店里保存了一年,很高兴能拥有这件稀有之物。很快,这块地毯为人所知,在店里见过的人开始称它为苏莱曼魔毯。结果,这位地毯商成了我女儿的特殊主顾。不过,他没有将这些地毯卖给别人。他认为这些地毯都是圣物。”她说。

    “哪能啊,”我说,“我不相信。”

    “听上去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不是吗起初,我也不信,但地毯商的妻子告诉我们,每天早晨他在存放那些地毯的房间里至少要待上一个钟头。他不允许别人进入那个房间。”说着,她从烟筒喷出几缕烟。

    “我能买一块你女儿织的地毯吗”我问。

    “这事不要问我。直接去问她好了。我们从不干涉她的生意。你也得与她的主顾聊聊。他说,那些地毯是无价的。那就是他从不卖那些地毯的原因。”她说。

    “也就是说,他从未用过那些地毯”我吃惊地问道。

    “当然了。他说那些地毯不能擅用,是要供起来的。”说着,她又喷出一口烟。

    “您觉得他说得对吗”我说。

    “不对,一点儿也不对。都是谬见。”她说,“他说她是地球上另一个太阳,每次见她,他都眼睛不眨地盯着她看。我女儿只是我女儿而已,不是太阳。不过,当他盯着她看时,我注意到他的双眼似有被灼伤之感。仅仅两分钟后,他便开始流泪。”

    “我想知道是否可以与她一起织地毯,向她学几手”我兴奋地说。

    “先行净身礼,之后就可以与她一起织地毯了。要打小结,不要犯错。还有,别浪费毛线。这些是她的规矩,只要她愿意,她就会允许你与她一起工作。但要小心,她也能读懂你的心思。”她说完,又开始吸水烟。

    “我从未见过谁在织地毯前还要行净身礼。”我大笑不止,“我不是要祷告,或者去清真寺,我只不过想与她一起打几个结罢了。”

    “这是她的规矩。如果你想与她一起工作,就要尊重她的规矩。”老妇人说道。

    我进了他们的浴室。我洗了洗头和手,朝手腕上撩些水,几乎撩到肘部。因为水太凉了,我没有冲脚。我来到她的织机旁,挨着她坐下。当我拿起织钩时,她一把从我手上抢过来,用手语告诉我,我的净身礼没有完成。

    我跑到老妇人面前,气哼哼地问她,在我冲洗时,她女儿是否偷窥我。

    “我跟你说过,她能读懂你的心思,”她抿嘴一笑,“她知道的要比你想到的还多。对她要诚实和坦诚。”

    这次,我从上到下洗了个干干净净。我回来后像刚才一样坐下,这次她同意让我与她一起工作了。

    从我挨着她坐下那一刻起,我就觉得有些异样,一种难以形容的异样。尽管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并不多,可是在她的织机上地毯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开始织的是土库曼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织的基本几何图案。每个图案里都有一个伊朗织匠最擅长织的小花卉图案。卷起的藤蔓和花朵似乎漫到几何图案之外,把它们缠绕得像格子架一般。由于她用的毛线超过50种花色,因此,花朵看上去几乎呈三维立体,如同木雕一般。

    我打了几个结后,抬眼望着她那张美得令人惊为天人的脸。她的双眸恰如一潭小溪,清澈见底。有时,我会情不自禁地盯着她看。她有点儿不自在,双睛微阖,头扭向一旁。这是她示意我不要盯着她看的一种方式。

    每当我极力想像她那样快速打结时,她都用食指按我的前额,脸上挂着微笑,并不住地摇头。她这是告诉我不要尝试与她一争高下。我尝试尽可能地快些打结,但这是不可能的。她打手势,示意我要填满空白处。

    除了星期五以外,我不再去哈兹拉特阿里神祠,也把我的“古尔赛”朋友们抛到脑后了。我发现有人迅速成了在我心目中同祖父和瓦基勒一样重要的人。

    每天晚上我都把隔壁地毯织匠家的事情讲给家人听。父亲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同往常一样,他一门心思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寄望于能听到允许我们返回家园的消息。不过,姨妈跟我讲了许多有关他们的事情。她解释说,当俄罗斯人在土库曼人自己的国家为他们制造了许多麻烦以后,大批土库曼人来到阿富汗。有许多人很早就来到这里了。

    “几个世纪以前,他们就开始从中亚某些地区将织好的地毯贩卖到阿富汗。”

    “阿富汗最上乘的地毯都是这些人织的,”我姨妈补充说,“尤其是土库曼妇女织的地毯。”

    我好奇的是这些人都忙着织地毯,谁给那些孩子做饭呢

    “她们十几岁就结婚了,在30岁之前就生养了一大堆孩子。”姨妈继续说道,“她们一生绝大多数光阴都是在织机旁度过的,从孩提时代直到成为祖母。有人告诉过我,她们一天最多能打一万个结。”姨妈有点夸大其词,仿佛她是她们中的一员似的,“因为她们长着一双灵巧的小手。”

    每天晚上,我都会梦到那个年轻的姑娘。在梦里,我听到她非常清晰地对我讲话。有时,她逗我玩,我也逗她。但每当我挨着她坐下,梦境里的一切从没发生过。我们在工作时候很认真的。尽管她比我大了10岁,但对一个像我这样11岁的孩子而言,获准单独与一位年轻姑娘在一起,至少在普什图人中是很少见的事情。但是像哈扎拉人一样,土库曼人更务实一些。他们与我姨妈很熟。在邻居中间姨妈非常受人尊敬,总是做一些诸如邻居患病她把药送上门的事情,尽管她没接受过医学培训。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像她一样礼貌、得体。

    每当我需要向老师请教时,我只需抬头望着她,她便心领神会,知道我有问题要问。我头一次向她请教时,说话声音非常大。她微微一笑,示意我不要大喊大叫,她的手指划过唇间,指了指她眼睛,又指了指我的嘴,示意她能读懂我的唇语。

    很多时候,她通过手势传达信息,尽管她也许能发出十几种不同的声音。开始那段日子,在我尚未弄明白她使用手势的涵义之前,比如当她想告诉我诸如“去冲个澡吧”这样的事情时,有时她会因为沮丧而脸上泛起红晕。当我觉得自己明白她的意思时,就会慢慢对她重复一遍。她盯着我的嘴唇。如果她脑袋从一侧摇向另一侧,我就得再重复一遍。

    我发现他不喜欢别人一次问她几个问题。于是,当我确实想问她某个问题时,会等到她准备好回答时再问,纵然这意味着要等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我们在织地毯的过程中,不能进行过多交流,因为双手忙着打结。但如果是她停下来吃午饭,或者是我们听到报告祷告时刻的人叫大家去做祷告后,我们收起一天的活儿,她送我回家时会对我的问题做出回应。

    到第二周,我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许5次之中只有一次。到第三周,我们几乎可以正常交流了。我与她在一起时,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她示意我得回家了,以便于她做祷告。而我只有当望向窗外时,才意识到天已经黑了。日复一日,都是如此。父母很高兴我有一个能学到新东西,并享受快乐时光的业余爱好,但他们很少谈及此事。令他们释怀的是,现在的我不在街上到处游荡,与他们根本不了解的家庭的孩子交朋友。

    奇怪的是,我姐姐对这事并没有说三道四。可是,那些与我老师家里孩子同龄、并与他们相熟的堂兄弟们,经常拿这事取笑我。他们在我耳畔嘀咕诸如“我知道你爱上她了”,以及其他令我非常难为情的粗俗话。他们中许多人对我构成挑战。他们一张嘴说那些事情,我就赶忙走出房间,以免惹得他们更肆无忌惮地大笑。我满脸通红,不敢直面他们。

    有一件事我想弄清楚,那就是我的老师是如何发明她的设计图样的。她解释,在她设计一个图样之前,要好好揣摩许多其他的地毯。我问是否要借鉴其他地毯的样式,她坚定地摇着头表示“不”

    之后,她试图告诉我当她创造一个图样时,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符号”。她见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就拿起用来拉地毯丝线穿过织机线轴的钩子,开始在院子里的地上画出奇怪的形状。这些图形看上去就像中国的汉字一样。我真的搞不懂是些什么图形。

    “这些就是图样吗”我问道,先指了指她画的图形,又指着地毯上的图案。她一个劲地摇头。

    我突然脱口而出:“符号”我不明白为什么用这个词儿来形容,或者这个词儿出自何处。她微微一笑,使劲点头。接着,她向我传达这个意思,即如果我想设计地毯图案的话,绝不能照葫芦画瓢。我应该有创造性,对于设计图样而言,创造永无止境。

    我一点也没弄明白她所指的“符号”是什么意思,也从未真的弄懂她在地上画的形状与她在织机上织出的图案之间有什么联系。

    她教我如何在纸上画设计图样。我向她解释道,我能凭记忆织出传统风格的、很大的、八边形的深蓝色象足图案,我早先织的那块在学校挂着的地毯就有这种形状。但她坚持要我使用图案,直到能多次织出同一种图案,尤其是**织复杂的图案。我从未见过她本人使用过图案,但这的确是很好的经验,后来果真借此帮我全家和我在困境中幸存下来。

    随着我打的结比以前好多了,便开始与同龄甚至比我还小的其他织工比赛,当然是以一种友好的方式。也许我只不过试图显显身手罢了。我比其中一些小孩子打得快,极力想引起大家某种程度的侧目。我父亲甚至连瞧都不瞧我一眼。我希望别人能注意到,我能做好这件事。

    每当她见我很努力地在做,都微笑着瞅着我。有时我的手指累得发酸,可是对我而言她的微笑要比自己的手指更宝贵。我对她微笑的渴望,使我成为那幢房子里织得最快的一个织匠。

    由于我总观察老师织地毯的过程,有时晚上我都会梦到苏莱曼魔毯。人们说,苏莱曼被真主赐予魔力,他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能驾驭野兽、魔鬼的灵魂所谓的精灵,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灵。他能念动咒语让他的毯子载着自己从地上飞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我想飞到天空中,飞到美丽的仙境中;但更多时候我想站在最漂亮的风筝上,切断风筝线,让风筝掉到我们家院子里,这样瓦基勒和我就能踩在上面飞走了。

    每到星期五,她就不工作了,这天她家总是宾客盈门。有一次我去她家,见她与其他姑娘们非常忙碌,总是笑个不停。我隐约有点儿嫉妒,因为她们能和她在一起,而我却不能,于是我跑了出去。下个星期五,她见我来了,便向她们介绍我。我很高兴她允许我与她们认识。可是互相打过招呼过后,我又觉得与女人们在一起很难为情,找了个借口转身跑回姨妈家。至少,我姨妈总会在星期五做一顿丰盛的午餐。

    毕竟在别的日子里,我很高兴能在老师家吃午饭。他们准时在中午12点半吃饭,而在我姨妈家午饭不定时,我很不喜欢这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男孩子们在地板中央铺好台布,将面包与盘子、汤匙和餐巾一起放在台布四周。姑娘们从厨房里端出盛食物的碗来。

    我们围坐在一块很大的餐布周围。老妇人和其他成年人坐在一端。男孩子们坐在边上,3个或4个人一组从一只碗或者一个大盘子里取食。大家似乎都在同时说些什么。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只感觉他们说话声音非常大,而且说得非常快。但老妇人说话的时候,他们都听着。

    我们吃完后,男孩子和姑娘们将盘子和碗摞起来,端到厨房。在厨房里,老妇人边哼哼或者轻声唱土库曼民歌,边洗碗碟。收拾完毕,她回到自己待的地方,装上水烟,在大家都回去干活之前抽一会儿。

    有两次,他们留我与他们一起吃晚饭。我连忙跑到姨妈家,告诉母亲我要在隔壁吃饭,说完跑了回去。他们在庭院里生火做饭。即便在寒冷的冬天,满院子皑皑白雪,姑娘们也会穿着色彩艳丽的衣服聚在火堆旁,边做饭边叽叽喳喳说着什么,享受着大家聚在一起的快乐。男孩子们有自己的圈子,他们围坐在一只大水壶四周,大多数时候互相比试臂力。成年人在屋里围坐在大木火炉旁,边喝茶边谈笑,时不时地喊一声,让别人添茶。姑娘们或者男孩们一壶接一壶地把水递给长辈。

    他们都围着一张台布席地而坐。自家做的馕摆在台布四周。在等待上菜时,每人都切一块吃。先端上来的是用小碗盛的汤,由应季的蔬菜连同鹰嘴豆、菜豆、谷物和面粉烧制而成。稍后是大盘可口的抓饭。我母亲烧得一手好菜,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她家吃的抓饭。接着端上来的是用碗盛的土豆烧肉。继而是足量的蔬菜沙拉和一大碗酸乳酪。最后端上来的是水壶连同玻璃杯。由成年人先动筷之后,其他人再紧接着开始吃。

    开始那几分钟,大家都只吃不语。你能听到的就是汤匙碰到碗盘的声音,还有咀嚼的响声,好像已经几年没有吃东西似的。随着盘子半空,谈笑声才盖过了吃东西的声音。

    有一次我的老师与她家人一起吃饭,我注意到她用能发出的有限的几个声音、姿势和手势,与其他姑娘们“谈”得很欢。她们能很快弄明白她的意思。她甚至还能“讲”笑话,因为时不时地她们会笑得前仰后合。我喜欢看她开心地笑,这使得她愈发显得美丽动人。

    成年人背倚着大靠枕,在姑娘们收拾碗碟时,吩咐她们上茶和甜点。男孩子们帮着她们端碗碟,整理台布。其中一个男孩子端来一大罐水,递给每人一只碗洗手,他身后另一个男孩子接着递上小方毛巾。

    姑娘们在庭院的火堆旁洗完碗碟,住一口锅里放上一些木炭,然后用灰将锅盖上,再把锅端到屋子里,在上面放了一张小桌,再用一床大被子将小桌子盖严实。然后,她们挤在桌子边,拉起被子盖到自己颈下,斜靠在她们后面的枕头上。被子里暖暖的,她们边吃甜点尤其是那种在马扎尔很出名的芝麻酥皮饼,边说悄悄话,不时地咯咯直笑。

    很快,成年人去睡觉了。男孩们围坐在木制火炉周围,非常小心以免火苗太大,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木柴来挨过漫长冬季剩下的日子。一旦成年人在他们的房间里鼾声大作,男孩子们便偷偷抱来更多的木柴。他们边喝茶边玩牌,因为一点小输赢有时就会冲别人喊一声,让他不要耍赖。这时,姑娘们让他们小点声,警告他们大人会被吵醒。

    只要有电,电视总开着,但谁也顾不上看。一停电,姑娘们会拎着灯笼过来,然后点上。

    他们打了一个又一个结,边打边说:“做一道由细毛线打的结组成的墙。”直到午夜时分,他们终于上床睡觉去了,否则他们就要趴在织机上睡着了。从我们隔着姨妈家的墙听到的声音来看,他们似乎每晚都是这样。

    在马扎尔生活了几个月后,父亲从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中获悉,不同派系的领导人正齐聚喀布尔,召开和平大会。他们说他们要去麦加,发誓彼此之间不再兵戎相向。父亲说,现在是时候去喀布尔,返回家园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高兴,尤其是我。我想对祖父和瓦基勒以及其他堂兄弟们讲述我们的所见所闻。

    次日一大早,我把我们要动身离开的事情跟老师讲了。我磨蹭着直到最后一刻才对她讲,因为我心想父亲也许会改变主意。我去见她时,车已经在外面等我了。她看着我好一会儿,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双眼噙满泪水。

    我们现在能交流了,就好像我们能读懂彼此的心声。她告诉我要用巧思,说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地毯织匠,总有一天会做很大的地毯生意。

    按照对老师表示尊敬的习俗,我吻了她的手。她亲吻一下我的头

    ...  </P></TD>

章节目录

寂静的烽塔——一个阿富汗家族的战火流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阿富汗]卡伊斯·阿克巴尔·奥马尔/译者王宝泉/韩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富汗]卡伊斯·阿克巴尔·奥马尔/译者王宝泉/韩佳并收藏寂静的烽塔——一个阿富汗家族的战火流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