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年学子把握青春、珍惜光阴的特殊意义。

    落花的旋律采自何处不详,但曲调稳促精进,配以别致而不含糊的歌词,唱起来在空灵曼妙的气氛中,令人确信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客观事实:

    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芳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春残。

    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已矣

    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歌曲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时间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向前飞逝之感,接着便阐述“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的哲理,最后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出现了一个重点强调:“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尤其是最后五个字“青春不再来”突现得十分彰显。

    长逝表现的是跟落花一样的主题,只是歌词更为浅显明白:

    看今朝树色青青,

    奈明朝落叶凋零。

    看今朝花开灼灼,

    奈明朝落红飘泊。

    惟春与秋其代序兮,

    感岁月之不居。

    老冉冉以将至,

    伤青春其长逝。

    是的,“伤青春其长逝”这里,我想起了一些李叔同“惜时”的片断来。这虽与落花长逝二歌无必然联系,但说来与读者玩味,亦能对李叔同有更多的了解。

    曾经和李叔同一同在春柳剧社的欧阳予倩说过:“自从他演过茶花女以后,有许多人以为他是很风流蕴藉有趣的人,谁知他的脾气,却是异常的孤僻。”

    欧阳予倩以为李叔同脾气异常,这并不是信口雌黄,因为他自己就有过这样的遭遇:

    有一次李叔同与欧阳予倩相约8点钟,在李叔同上野不忍池畔的住处见面。由于当时欧阳予倩住在相距甚远的牛込区,加上路上不免被车子耽误,他匆忙赶到李叔同那里时已晚了5分钟。岂知就因为他迟到了这短短的5分钟,当欧阳予倩将名片递进去时,李叔同打开窗子对他喊道:

    “我和你约的是8点钟,可是你已经过了5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了,我们改天再约吧”

    李叔同说完即向欧阳予倩点点头,关上窗就再无音息了。欧阳予倩无奈,只得自认倒霉,打道回府。对于李叔同的这种脾性,他却也能理解,以为这是“律己很严,责人也严,我倒和他交得来”。

    第四部分

    歌曲寻绎3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李叔同与其学生刘质平之间。刘质平在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不久,创作了平生第一首曲子。他把作品拿去给李叔同看,只见先生表情为之一变,他以为先生要责怪自己急于求成,正在内疚之际,忽听李叔同道:“今晚8时35分到音乐教室来,有话要讲。”

    正值严冬,这天恰好又碰上狂风大雪。刘质平还是准时赴约了。当他走到教室跟前,发现雪地上已经有了脚印,但左右一打量,教室里漆黑一团,四周亦空无一人。于是刘质平就在廊前冒着风雪静静等候;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忽然,教室里的电灯通明,接着又走出一个人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师李叔同。此时的李叔同,显得非常满意的样子,他说刘质平已经是准时赴约且又在廊前冒着风雪等候十余分钟,要他可以回去了。原来,这是李叔同在考验学生是否守时。此后,刘质平果真成了李叔同的得意弟子,在音乐事业上颇有成就。

    李叔同就是这样一位惜时如惜生命之人。那么面对“青春其长逝”,他自然是要伤感了。表现同样感慨的歌曲还有悲秋春夜。这里仅录存歌词即能体会:

    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暗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春夜:

    金谷园中,黄昏人静,一轮明月,恰上花梢。月圆花好,如此良宵,莫把这似水光阴空过了英雄安在,荒冢萧萧。你试看他青史功名,你试看他朱门锦乡,繁华如梦,满目蓬蒿天地逆旅,光阴过客,无聊,到不如闻非闻是尽去抛消遥,倒不如花前月下且游遨,将金樽倒。海棠睡去,把红烛烧;荼蘼开未,把羯鼓敲。莫教天上嫦娥,将人笑。

    与前三首相比,春夜似乎很有一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味道。但其主题思想仍是惜时。春夜是一首齐唱与二部合唱曲,原曲作者是布瓦尔迪约franisadrienboieldien,17751834年。

    梦:感亲之恩其永垂

    人们都说李叔同是个孝子,看看这首梦吧:

    弘一李叔同法师诞辰110周年纪念音乐会于1990年

    11月在上海隆重举行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梦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与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李叔同幼年丧父,此后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九岁那年,他奉母携眷到上海定居,住城南草堂。李叔同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自己对丰子恺说过:在他的一生中,唯独跟他母亲一起生活的那几年最幸福,此后便一直忧愁,直到出家李叔同把出家看成是新生。

    李叔同对母亲的尽孝是十分虔诚而自觉的,他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说,他1918年正月十五日2月25日受三皈依后做了一件海青僧衣,及学习两堂佛门的功课,“在二月初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先两天就到虎跑去,在那边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李叔同仍忘不了自己的母亲,三天诵经,为之回向,那么可想而知,梦中所唱到的“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叹生别离感亲之恩其永垂”等,当然就是他自己的切身感受,而长夜漫漫独寐之中的“梦”也必定是他常做的了。

    第四部分

    歌曲寻绎4

    2001年9月在台北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弘一大师

    德学会议上,台湾文化界人士演唱弘一大师的歌曲李叔同直接抒写怀念双亲的歌曲不多,梦是他直抒思亲之心曲的一首,而且歌词很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在于李叔同写出了父母儿女之爱的普遍性。如:“母食我甘酪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李叔同不能写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特殊之爱,亦即所谓“个别性”,相信这种“个别性”的事例一定有,或许还很动人,但作为创作歌曲,尤其是学堂乐歌这样易被广大青少年接受的歌曲,李叔同只能抓住普遍性内容,以便人人都从歌中感受亲情之爱,并生出慈乌反哺之心,用心学习,以为父母争气。

    与许多歌曲一样,李叔同只是此歌词作者,原曲作者是福斯特stephenllinsfoster,18261864。

    冬丰年莺采莲:园林花放新莺啼

    我有意把这四首歌看作是李叔同歌曲创作中的小品。很难追寻演绎出有针对性的故事,可视作李叔同对祥和生活的钟爱和对大自然的礼赞。作为备忘,不妨录存四歌歌词如下:

    冬:

    一帘月影黄昏后,

    疏林掩映梅花瘦。

    墙角嫣红点点肥,

    山茶开几枝。

    小阁明窗好伴侣,

    水仙凌波淡无语。

    岭头不改青葱葱,

    犹有后凋松。

    丰年: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太平乐利赓多黍。

    谷我妇子,娱我黄耈,

    欢腾熙洽歌大有。

    年丰国昌,

    惟天降德垂嘉祥。

    穰穰,穰穰,穰穰

    岁复岁兮富康。

    我仓既盈,我瘦惟亿,

    颂声载路庆丰给。

    万宝告成,万物生茂,

    跻堂称觞介眉寿。

    年丰国昌,

    惟天降德垂嘉祥。

    穰穰,穰穰,穰穰

    岁复岁兮富康。

    莺:

    喜春来日暖风和,

    园林花放新莺啼。

    听花间清音百啭:

    呖呖,呖呖。

    听花间清音百转:

    呖呖,呖呖,呖;

    呖呖,呖呖,呖呖,呖呖。

    采莲三部合唱:

    采莲复采莲,

    莲花莲叶何蹁跹

    露华如珠如水,

    十五十六清光圆。

    采莲复采莲,

    莲花莲叶何蹁跹

    此四歌中已知丰年的原曲作者是韦伯。其余三曲作者不详。韦伯carlriavonwen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曾作歌剧魔弹射手。丰年原曲系该剧第三幕中的曲调。剧中女主角阿嘉特准备结婚时,伴娘们合唱给你系上新娘的花环。据钱仁康先生考证,此曲调采用民间。韦伯于1798年开始作歌剧,1804年起历任歌剧院指挥、宫廷乐长之职。除魔弹射手外,尚有歌剧优蒂兰、奥伯龙等。

    第四部分

    歌曲寻绎5

    幽居归燕月夜幽人:不如归去归故山

    这四首歌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向往自然,歌赞归隐,估计是李叔同临近出家时的作品,时间可大概框定在1916年至1918年间。

    月夜幽人二歌原曲作者待考。幽居曲调采自德国作曲家寇肯friederichkucken,18101882年于1827年作曲的真挚的爱treueliebe,真挚的爱歌词由女诗人谢济根据18世纪民间歌词改写。此歌曾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归燕的作曲者是英国的赫拉johnpyleehullak,18121884年。归燕一歌集中表现了李叔同的归隐愿望,歌词是:

    几日东风过寒食,

    秋来花事已阑珊。

    疏林寂寂双燕飞,

    低徊软语语呢喃。

    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雕梁春去梦如烟。

    绿芜庭院罢歌弦,

    乌衣门巷捐秋扇。

    树梢斜阳淡如眠,

    天涯芳草离亭晚。

    不如归去归故山,

    故山隐约苍漫漫。

    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不如归去归故山。

    在仁声歌集里,经常要为李叔同歌词加作第二段的陈哲甫又如法炮制。他加作的第二段歌词是:

    双双燕子语关关,

    似语久客心悬悬。

    时序变迁天忽寒,

    西风吹薄双襟单。

    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整翮振羽穿碧天。

    计程已度万家烟,

    形影相随渴与餐。

    去年今日辞故园,

    今年昨日赋友旋。

    不如归去心安然,

    当似春归在客先。

    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不如归去心安然。

    若要更好地体会李叔同的归隐之心,我们不妨再对照幽居和月夜。

    幽居:

    惟空谷寂寂,有幽人抱贞独。

    时逍遥以徜徉,在山之麓。

    抚磐石以为床,长林以为屋。

    眇万物而达观,可以养足。

    惟清溪沉沉,有幽人怀灵芬。

    时逍遥以徜徉,在水之滨。

    扬素波以濯足,临清流以低吟。

    睇天宇之寥廓,可以养真。

    月夜:

    纤云四卷银河净,

    梧叶萧疏摇月影。

    翦径凉风阵阵紧,

    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

    呀是何处,

    敲彻玉磬,

    一声声清越渡幽岭。

    呀是何处,

    声相酬应,

    是孤雁寒砧并。

    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

    倚栏风冷。

    第四部分

    歌曲寻绎6

    这便是李叔同当时的心境:“呀是何处,敲彻玉磬呀是何处,声相酬应”他找到了“可以养真”的地方,他大彻大悟:“不如归去归故山。”

    月朝阳天风:朗月悬太清

    李叔同于出家前所作的歌曲,每首歌具体的创作时间多不可考。一般认为,像月朝阳天风这样的歌曲是在1916年至1918年间所作。

    月和朝阳天风,粗略一看这是三种景观、三种境界。然而结合歌词和李叔同当时的内心世界,把它们放到一起来谈就不是没有道理了。先看前两首歌词:

    月: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暗暗,世路多愁叹

    惟愿灵光普万方,披除痛苦散清凉。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朝阳:

    观朝阳耀灵东方兮,

    灿庄严伟大之荣光。

    彼长眠之空暗暗兮,

    流绛彩以辉煌。

    观朝阳耀灵东方兮,

    灿庄严伟大之荣光。

    彼冥想之海沉沉兮,

    荡金波以飞扬。

    惟神,惟神,惟神

    创造世界,创造万物,

    锡予光明,锡予幸福无疆。

    观朝阳耀灵东方兮,

    感神恩之久长。

    读过这两首歌的歌词,我们与其说李叔同是在借景抒情,还不如说他是在“借景明志”他仰望碧空,朗月高悬,这可真是另一种境界,它能荡涤人世之污垢,亦能披除人间之痛苦多么圣洁神秘的灵光我在仰望着你同样,东方的朝阳之所以灿烂庄严、流彩辉煌,它也是得力于“灵光”。这灵光神赐予我光明,指引我方向,我对你感恩久长。

    两首歌中的“灵光”、“神”,当然就是佛。李叔同虽未明确点破,但从他这段时期的研佛实践和实行断食的经历来看,他这是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了。李叔同说他在西湖虎跑寺住过以后的感想是:“我以前虽然从五岁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家念经及拜忏,而于十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情况是怎样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这回到虎跑寺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喜欢而且羡慕起来了。”

    可见,这种羡慕之情,自然可以藉助“月”和“朝阳”来表达。

    第四部分

    歌曲寻绎7

    月和朝阳二歌,李叔同只是作词,其曲谱原作者不详。二歌的区别在于朝阳是一首男声四部合唱,显得回肠荡气,十分庄严。

    与月朝阳意境相近的还有天风,且录歌词如下:

    云滃滃,云滃滃,拥高峰。

    气葱葱,气葱葱,极。

    苍耸耸,苍耸耸,凌绝顶。

    侧足缥缈乘天风。

    咳唾生明珠,吐气嘘长虹。

    俯视培之垒垒,

    烟斑黛影半昏蒙。

    仰观寥廓之明明,

    天风迥碧空。

    天风荡吾心魄兮,

    绝于尘埃之外,游神太虚。

    天风振吾衣袂兮,

    超乎万物之表,与世长遗。

    漭洋洋,漭洋洋,浮巨溟。

    纷矇矇,纷矇矇,接苍穹。

    浪汹汹,浪汹汹,攒芒锋。

    扬泄汗漫乘天风。

    散发粲云霞,长啸惊蛟龙。

    俯视积流之茫茫,

    百川回渎齐朝宗。

    仰观寥廓之明明,

    天风迥碧空。

    天风荡吾心魄兮,

    绝于尘埃之外,游神太虚。

    天风振吾衣袂兮,

    超乎万物之表,与世长遗。

    晚钟:神之恩,大无外

    如果说李叔同在月、朝阳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佛的羡慕、追随的情绪的话,那么这首晚钟则坚定表明了他自己的皈依之心。

    人生就像是一个“三层楼”丰子恺语,满足物质生活的人就安心地住在第一层里;满足精神生活的人可以在第二层楼里自得其乐;而若要追求灵魂生活,那么只有登上第三层楼去了。李叔同是一个“脚力”颇大的人,他自觉地向着第三层登去:

    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

    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

    浩荡

    ...  </P></TD>

章节目录

说不尽的李叔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星并收藏说不尽的李叔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