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眼等待着夸奖。老福特围着新车转了三圈,然后突然抡起一把斧子就朝新车砍去在众人目瞪口呆、惊魂未定之际,老爷子扔下斧子,一句话不说就背着手走了“谁也别想碰我的t型车”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句老福特并没有说的话。

    就这样,老福特开始众叛亲离,连帮助他创业、功勋卓著的顾问库兹恩斯也不得不辞职离他而去。从此,福特公司的生产与经营不断滑坡,甚至一度几乎要破产

    此时,他的对手通用汽车在阿尔弗雷德斯隆领导下正在进行内部改革,实现了“经营集权,生产分权制”,做到了集权与分权的合理统一。这大大调动了各公司积极性,又保持整个公司目标的一致。于是,适应社会各阶层需求的新车型不断出现,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当时的街景是:富豪坐“卡迪拉克”,穷人坐“雪佛莱”。但谁还坐“老土”的福特车呢此时,福特才感到大势已去,大部分市场已被通用抢走,眼看一席之地不到20也没有了,又加上爱子患癌症去世,内外打击,使年过八旬的福特一筹莫展。

    老福特只好把经营权交给另一个儿子。但作为10多年来每况愈下、积重难返的福特汽车,要想复兴谈何容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在局中的人常常难有远见。比如老福特对自己开发的t型车爱之太深,“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是最好的”。当人失去理性,不能远视的时候,不妨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及时补救。

    一切事情,要切记有所保留

    [箴言78]保存你的能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才不可露尽,力不可使尽。即若知识,也应适当保留:这样,你会加倍地完善。永远保存一些应变的能力。适时救助比全力以赴更值得珍贵。深谋远虑的人总能稳妥地驾驭航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半远多于全部”这个老辣的诡论就有一定的道理了。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做了米底亚和波斯国的国王。他打败了利比亚的统治者克里苏斯,征服了爱奥尼亚群岛及其他较小的王国,顺利歼灭了巴比伦,成为世界之王居鲁士大帝。

    之后,他又准备进攻由女王汤米莉丝领导的马萨格它族。他根本不把马萨格它族放在眼里,并认为自己是打不败的超人。如果他能够打败马萨格它族的话,他的帝国就会更加幅员辽阔了。

    几年后,居鲁士朝着宽广的阿瑞各斯河进攻。他们一渡过河,就在河边安营扎寨,并放上肉和烈酒,然后留下最弱的兵士守营,将其他军队撤回西岸,马萨格它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营地。胜利的士兵被现场留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宴席所吸引,他们大吃大喝,一个个酩酊大醉。当晚波斯军队返回营地,俘虏了沉睡的士兵,其中包括年轻的史帕戈皮西斯,也就是女王汤米莉丝的儿子。

    女王知道发生的事情后,送信给居鲁士,斥责他用诡计打败她的军队。她说:“如果你们离开我的国家,释放我的儿子,我将把三分之一的土地让给你。否则,我会让你得到应有的回报。”居鲁士对她的话置之不理。

    不久,女王的儿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而自杀了。儿子的死讯令汤米莉丝极其悲痛。她召集王国内可以征调的所有军队,以报仇的狂热激励他们奋起反抗,和居鲁士部队展开猛烈又血腥的战斗,终于战胜了居鲁士。

    盛怒之下,她把居鲁士的头砍下来,装进一个装满人血的酒袋里与兵士畅饮。

    历史上充斥着盛极一时的帝国遗迹,以及那些无法学会停下来巩固自身胜利者的尸体。的确,没有比胜利更令人陶醉的事了,但是胜利往往是最危险的事。在胜利的冲动和兴奋状态下,傲慢与自负会推动你越过原来立下的目标,一旦走得太远,你所制造的对手将会多过你所击败的对手。因此,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策略和审慎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立下目标,到达时就停步。

    我们应该接受理智的引导,一时的兴奋和令人激动的胜利会导致致命的结果。当我们获得成功时,应该更加小心谨慎。

    人人都期待着胜利,然而面对接连不断的胜利,往往很难做到心有所止,这是人本身的缺陷,明慎的人能够控制这种缺陷。胜利的果实得来不容易,大多数人还一心想着要不断扩大胜利的成果,却不懂得如何巩固,结果只能是刚刚得到的也失去了。

    世界上的一切事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只要尚未达到至善的境界,它们就会一直不断地得到补益;一旦达到至善的境地,它们就会趋于衰落。因此,应该学会“心有所止”,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避免万一失手,胜过百发百中

    [箴言79]许多人犯错之前,简直默默无闻,他们所有的成功都无法掩饰一次小小的失误。没有人直视太阳,可是产生日蚀的时候,人人都会去看。庸俗之辈会无视你取得许多成功,而揪住你的一次失误不放。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切记,你所有的过失都逃不过恶意的眼光,而你的一切美德往往被视若无睹。

    库图佐夫是俄国的著名元帅,他出身于名将世家,参加过很多著名的战役,多次身负重伤,战功赫赫。

    库图佐夫打败了拿破仑,使他扬名天下。他作战的长处在于,总是在有必胜把握时才与对手交战;在没有必胜的把握时,及时退却,避而不战;一旦有取胜的把握,他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亲率几十万大军,不宣而战,侵入俄国,而且来势汹汹,势如破竹。

    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边进行有组织的撤退,一边进行交战的准备。最后,在距莫斯科约110公里的博罗季诺附近,部署并指挥了著名的博罗季诺会战。

    当一路征战、疲惫不堪的135万法军,带着587门大炮到达博罗季诺时,俄军已做好了交战的准备。

    1812年8月26日,博罗季诺会战打响了。在异常激烈的战斗过程中,库图佐夫始终坐在一个高地下边的指挥所里,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千军万马。当俄军阵地上的纯角堡和炮垒失守、博罗季诺等3个村子陷入法军之手时,曾有人提出要撤退,但库图佐夫却出人意料地发出准备反攻的命令,并把预备队投入战斗。这是一场实力与意志的较量。在库图佐夫的指挥下,俄军多次打退法军的进攻,顶住了密集的炮轰,转危为安,赢得了时间,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为了保存实力,最终打败法**队,库图佐夫针对拿破仑急于寻求与俄军总决战的战略,决定诱敌深入,疲惫敌人。他力排众议,作出了全体军民撤离首都莫斯科的决定。

    库图佐夫率领军民撤离后不久,拿破仑就进入了莫斯科。然而,他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当夜,俄国游击队员遵照库图佐夫临行前的密令,在莫斯科城内四处放起了大火。大火燃烧了数日,莫斯科几乎全部被毁。俄军在得到后备军和义勇军的加强后,库图佐夫便命令他们在所有的敌占区展开游击战。法军不断被削弱,加之严冬即将来临,全军缺粮断草,精疲力竭,士气大落。

    拿破仑企图与俄国签订和约的努力失败后,被迫于1812年10月7日开始从莫斯科撤退。他原计划的行军路线是经过有粮秣储备的卡卢加地区,但库图佐夫指挥的俄军进行了切尔尼会什亚河战斗和小雅罗斯拉韦茨战斗,彻底粉碎了他的企图,使法军被迫从自己毁坏殆尽的斯摩棱斯克大道通过。而在这里,库图佐夫正组织俄军转入反攻,正规军和游击队不断打击拿破仑的军队。法军溃不成军,纷纷向边界逃窜。库图佐夫率领俄军消灭了被认为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大军。

    勿越雷池

    远离危厄的智慧

    不要显得比上司高明

    [箴言80]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要是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至会产生致命后果。自以为优越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和人君嫉恨。大多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人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财政大臣富凯为了博得路易十四的欢心,决定策划一场前所未有的最壮观的宴会。他邀请了拉封丹、拉罗什富科和赛维尼夫人等当时欧洲最显赫的贵族和最伟大的学者。著名剧作家莫里哀还为这次盛会写了一部剧本,在晚宴时粉墨登场。

    宴会非常奢华,有许多人从未尝过的东方食物及其他创新食品。庭园和喷泉以及烟火和莫里哀的戏剧表演都让嘉宾们兴奋不已。他们都认为这是自己参加过的最令人赞叹不已的宴会。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早,国王就逮捕了富凯。三个月后富凯被控窃占国家财富罪并进了监牢,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20年。

    富凯就相当于中国的大贪官和珅,和珅深得乾隆皇帝的宠信,可是乾隆一死,嘉庆皇帝深深嫉妒他的富可敌国的财产,深恨他跋扈的作风,于是抄了他的家,治了他的罪,维护了皇权的尊严。

    路易十四傲慢自负,号称“太阳王”,希望自己永远是众人注目的焦点,他怎能容许财政大臣抢占自己的风头呢

    富凯本以为国王观看了他精心安排的表演会感动于他的忠诚与奉献,还能让国王明白他的高雅品位和受人民欢迎的程度,对他产生好感,从而任命他为首相。然而事与愿违,每一个新颖壮观的场面,每一位宾客给予的赞赏和微笑,都让路易十四感觉富凯的魅力超过了自己,身为国王却不能让朋友和子民为自己的风度和创意更加心悦诚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富凯万万没想到这样会触犯国王的虚荣心。当然,路易十四不会向任何人承认这点的,他只是找了个借口除掉这位令他感到不安的大臣。有“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怎么会让别人夺去他的光辉呢富凯这些举动让国王感到不平衡,国王尚且没有这样的奢侈,财政部长怎么能有呢

    正如著名作家伏尔泰描述的那样:“当夜幕开启,富凯攀上了世界的顶峰。等到夜晚结束,他跌落了谷底。”

    每个人都有不安全感,当你在世人面前展现自己、显露才华时,常常会激起各式各样的怨恨和嫉妒。因此,对于那些居你之上的人,更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应方式。

    大多数人对于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在意,但却没有谁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领导尤其如此。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他人高明。人性就是如此,你不可不知。

    收场好才算好

    [箴言85]与其开场时风光热闹,不如收场时成功幸福。走运的人往往开头很红火,难料收场却很悲惨。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到场时大家鼓掌欢迎此是常见之事而是你走后人们还对你念念不忘。若你走后还能使人们盼望你再来,那你才真算个了不起的人物。

    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在宫廷的**生活中逐渐长大,是罗马皇帝中**至极的一位。他在罗马政治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丑剧。

    自诩为多才多艺的尼禄,从公元59年起开始做公开的演出。他在宫廷中举办极其豪华的赛会,自己则作为朗诵者、歌手、演奏师乃至角斗士登台表演。他在剧场演出时,大门紧闭,任何观众不能中途退场,致使许多人实在无法忍受他的歌声,只好越墙逃走。当他发现罗马人对他的表演技巧和艺术才华不够重视的时候,于公元66年,在大队扈从的保护下到希腊演出,在那里演出了整整一年。他参加奥林匹克和科林斯赛会,扮演各种角色。由于希腊人对他的艺术才能和精彩的表演给予了足够的热情和赞赏,所以他宣称,希腊人是唯一能欣赏音乐的人,只有他们是尊重他的成就的。为此,他赐给希腊以自治权。

    尼禄极尽其放荡淫乐,不仅把荒唐的饮宴设到罗马的各个公共场所,还搞了一次阿格里巴湖上宴会。近卫军长官提格利努斯做了一个木筏,放在湖中,再用一些小船作拖船,拖动筏子在湖中荡漾。小船都是用黄金和象牙装饰成的,划桨者是清一色的娈童男妓,按年龄和淫荡的程度排列起来。在湖岸的一边,设立了冶游院舍,里面有的是贵族妇女。在对岸的几个停泊处是一群**的娼妓,搔首弄姿,表演各种猥亵的舞蹈。夜幕来临,湖边的森林和周围的房舍淫声不绝。尼禄还别出心裁地按全部合法婚姻的形式,把自己“嫁给”一名叫毕达哥拉斯的娈童为妻。他头上蒙着面纱,旁边站着证婚人。妆奁、合欢床等都铺陈一新。婚礼的火炬高高燃起,一切都如正式婚礼。

    公元64年夏天,罗马发生火灾。大火燃烧了9天,全城14区只有4个区保存下来,3个区化为焦土,其他各区只剩下废墟。正当罗马城变成一片火海时,尼禄却登上自己的舞台,高歌有关特洛伊毁灭的诗篇,安然欣赏烈火燃烧的场面。大火之后,为了平息人民的愤怒,他把罪名加到异教徒基督徒身上,大肆捕人。或给被捕者披上兽皮,放入竞技场让狗将他们撕成碎片;或把他们钉上十字架;或在日落后,在他们身上缚上燃料,点着充火把作照明之用。他还趁机为自己抢修了一座王宫,占了罗马市中心的几个街区。宫内用黄金、宝石、珍珠、象牙装饰,金碧辉煌,故称“金屋”。当堂皇宏伟的宫殿落成后,尼禄望着这一精美绝伦的建筑群赞叹道:“总算像人一样生活了。”

    尼禄无耻的放荡行为,无止境的挥霍与浪费,使罗马帝国很快出现了财政枯竭、危机四伏的严重局面。最后,罗马的军队起来造反,北非和西班牙的军队发生暴动,地方官员宣布**,老百姓围住皇宫要食其肉寝其皮。元老院宣布他为人民公敌,并判处鞭笞死刑,即鞭打至死。尼禄没有接受鞭笞的勇气,只好用匕首自杀了。

    暴君尼禄因众叛亲离而自杀,而沙皇保罗一世则是被部下活活勒死的。

    1796年11月,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其子保罗即位,史称保罗一世。保罗一世性格暴躁多疑,刚愎自用,刻薄寡恩,且与其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政见迥异。他一即位,就全面推翻了其母的政策,引起举国上下极大的不满。这就为他自己埋下了祸根。

    保罗生于1754年9月20日。他一生下来就受到姨妈伊丽莎白女皇的宠爱。他是在皇宫里由女皇亲自抚养长大的。七岁时伊丽莎白去世,他回到父母身边。第二年,父亲彼得三世在母亲叶卡捷琳娜策划的政变后不久也死了,母亲成了沙皇。此事对保罗刺激很大,他认为父亲死后理应由他继承皇位,而母亲侵犯了他的继承权。从此,他对母亲由感情淡漠转为仇视,再也不主动向她请安问好。叶卡捷琳娜觉得无法与儿子和谐相处,便把他送到加特契纳领地去独居。

    保罗在加特契纳一住就是三十多年,期间他曾悄悄地去了一趟普鲁士。在那里,他看到了普鲁士军队严格的训练,阅兵场上赫赫的军威和军人对统帅的绝对服从,心中既钦佩又感慨,就连普军士兵军服上点缀的金丝银线也令他赞叹不已。他拜访了当年他父亲彼得三世十分崇拜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向他请教治国治军之道。

    回国后,在加特契纳领地,保罗开始按普鲁士模式训练自己的卫兵:实行严格的刑棍纪律;每天把他们驱赶到操场上,接受机械式训练;为了使士兵在阅兵时身体保持挺直、腿不弯曲,有时就把他们绑在特制的架子上,在他们小腿上绑上夹板;卫兵的制服一律换成普鲁士式的,并要求戴假发,蓄辫子。

    保罗在苦心训练自己军队的同时,也密切注视着彼得堡的动向。他把那些对女皇不满的贵族都网罗在身边,准备随时接受皇位。

    这一天终于被他盼到了。保罗登上皇位后,立即把他在加特契纳那一套训练军队的方法向全国推广。每天清晨,他亲自参加在冬宫广场举行的卫兵换班仪式和军事操练。他的许多严格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训练方法,在军队中引起普遍不满。著名军事统帅苏沃洛夫因反对这种训练方法,结果被革职流放。

    在内政方面,为了缓和农奴制危机,保罗一世规定农奴给领主服劳役每周不超过三天,禁止领主在星期日强迫农奴干活。贵族必须为国家服兵役。同时,取消了贵族不受体罚的特权。但在另一方面,保罗一世又拼命压制农奴的反抗。在彼得堡一次值勤卫队换班时,一些农奴聚集起来向沙皇请愿,要求惩戒虐待他们的领主。结果,沙皇命人当众将他们毒打了一顿。对各地发生的农民起义,保罗一概予以残酷镇压,并规定凡因起义被处死的农民,“其尸体不得与顺民同葬一处,须单独掩埋,并在墓碑上刻写:这里埋葬着因反对上帝、国君和领主而被神意和国法处死的罪犯。”

    在外交上,保罗一世也很失败。他先是参加反法同盟,和英、奥等国一起,派军千里迢迢去镇压法国革命。法国虽然战败了,但俄国在同英国瓜分战利品时发生矛盾,保罗一世转而同法国讲和,他写密信给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表示愿与法国结盟共同反对英国,后来,双方决定派联军首先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1801年1月保罗一世命令一支顿河哥萨克军取道中亚远征印度。由于远征队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派出的,甚至连行军图都没有,军队还没有出国境线,就有一半马匹和不少士兵困死在沙漠中。消息传回彼得堡,舆论哗然,众人纷纷指责沙皇的昏庸,贵族和商人们更是痛恨与英国交战的政策,因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同英国的通商关系,损害了其经济利益。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保罗一世的内外政策受到朝野上下一致的反对,军官们对他的盲目崇外和盲目出兵也极为反感。被保罗一世驱逐出境的英国驻俄大使乘机联络一些俄国贵族,买通了沙皇身边的内侍官,准备谋杀与英交恶的保罗一世。

    1801年3月,保罗一世心事重重,因为他得知英国在波罗的海的舰队已迫近彼得堡附近的海面,俄英战争一触即发。他整日在想着怎样才能尽快把派往地中海的俄国海军主力调回来,同时又想先派人与英国谈判,借以拖延时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当天夜里,他的内侍官轻轻地打开了他

    ...  </P></TD>

章节目录

进退术-西方历史中的权谋智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任浩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浩之并收藏进退术-西方历史中的权谋智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