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作时那样,他们在公司中的各个角落搜索事实、数据、图表等等,所有那些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福特神秘内幕的信息。

    最初,空军的统计控制部门就是数字和信息的集中地,这些数据和统计数字要随后进行分析和处理。在福特,这个过程也没什么两样。但是,首先,他们需要第一手的信息这个庞大的工业有机组织中各项事务的清单人、机器、生产的汽车、生产汽车所需工人的数量以及零部件成本,等等,每一项都不容易获得。精明小子不得不制定一些制度来收集数据,这样才可能谈得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任何变革。

    第2章清理门户8

    在20世纪头10年,亨利一世的那些年轻的技工把工厂分解成很小的单元。每一个小的机械运营单元都在研究寻找加快装配线的方法,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们形成了一个可以勉强称为大规模生产的流程。

    亨利二世手下的精明小子在福特的企业办公室中做的也是类似的工作。最初,精明小子被称作聪明小子。他们提出无数的问题,试图以此来理解他们正在研究的这个公司。

    亨利二世从通用汽车公司招聘了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年龄和职位都比精明小子高,即使他们也从未见到过如此新奇的事情。这些年轻人相信,事实和数字将代替公司中那些推断性的工作,数十年来,公司一直都离不开这种推断性的工作。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在1946年麦克纳马拉写给一个朋友的信中,他提到:”福特公司必须彻底重组。目前整个公司的情况糟糕地简直无法形容,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控制性、组织性和策划,人事方面的问题极其严重。”

    1960年,亨利二世任命麦克纳马拉担任公司总裁,这是对他在1946年决定聘用精明小子团队的最终认可。麦克纳马拉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全能型的财务部门和层层制度,这些制度涉及到成本计算、经理人员的招聘、培训、评级和晋升、以及广告成本的估算等。

    对于像麦克纳马拉和伦迪这种学者出身的人来说,1946年的福特公司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当时的福特公司相当于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案例,他们要在这张白纸上勾勒现代企业的蓝图。在财务控制领域,这无异于是又一个曼哈顿计划nhattanproject,亨利一世和他主管生产的奇才人物当年疯狂地努力以达到完美,现在他们的每一步也都一样令人热血沸腾。国家在军事方面的精密性和纪律都受到战争需要的影响,在经过根本性的调整之后,它们被应用到私人企业的管理中。在其他的美国公司迅速地采用战时发展起来的技术时,精明小子采用的却是其组织体系。这些以前在部队中负责供应的军官改变了福特,使它从一个植根于19世纪的公司变成了一个影响到几乎每一个美国大公司的公司,包括美国政府。

    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的”最好、最明智”的政府就借鉴了福特公司精明小子的设计,后来他选择了精明小子中的麦克纳马拉担任自己的国防部长。

    最后,精明小子文化遭到了严厉的抨击。人们认为,很多问题都应由精明小子文化负责,例如,福特公司没能成为第一个推出微型面包车的公司,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艰辛,等等。1994年,亚里克斯特罗特曼alextrotn接替雷德波林redpoling,任公司董事长兼ceo,从那时起,最早一代精明小子的弟子在福特公司逐渐减少,公司领导层也努力削弱财务部门的影响力。

    但是,有一位前福特公司高管人员说:”如果说财务部门的影响力太大,那是因为伦迪招到的人员智商太高。他们的影响力势必很大。”

    ”亚里克斯特罗特曼试图削弱财务部人员的影响力,但是,这一点应该通过在这个部门安排能力平庸的人来实现,还是应该通过提高其他部门的人员素质来实现呢”

    他的话意思很明显。福特财务部在公司内部和外部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中的原因没什么区别,财务部的人员素质高。麦克纳马拉、伦迪以及第一代精明小子都在这里。在改变福特公司的过程中,精明小子也改变了众多其他公司。或许艾科卡永远都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是他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初拯救了克莱斯勒公司,部分原因就在于,他采用了精明小子的方法。

    不过,艾科卡一直为一件事而耿耿于怀,当年在麦克纳马拉和伦迪领导的福特公司财务部,他曾当过替罪羊。他对这些”数豆子的人”即统计专家,这一叫法后来甚至流行起来不屑一顾,他认为他们缺乏经营经验、实际的产品知识以及一线责任。只有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他对这些人研究出来的方法的依赖性有多高。1979年他进入克莱斯勒时,这里根本没有财务报表制度,这让他非常吃惊,原本人们都认为,像克莱斯勒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拥有众多会计师。

    鲍勃卢茨的职业生涯是从通用汽车公司在德国的亚当欧宝公司开始的,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福特欧洲公司工作时,他的上司严厉的财务主管波林使他成为当今的精明小子。波林当年曾在第一代精明小子身边学习,尤其从伦迪身上学到很多知识,他有一天会成为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在欧洲,他帮助卢茨这个汽车天才学会坚定地坚持成本。有一天,波林跟他说:”你知道你和我有什么不同吗如果目前有一个产品计划,要生产一款有竞争性的不错的车型,并且能够达到所有的财务目标,这时候老板来跟你说,将成本目标再降低5美元,我确信,这仍将是有史以来最好、最成功的车型,你会说好的,而我不会。”

    ”没错,”卢茨回答说,”再降5美元,我会说,好的;见鬼,即使再降50美元,我也会说好的。”

    波林跟他说:”你愿意破坏财务原则,但是我不会。对我来说,财务原则是最重要的,它比创造性、比产品都更重要。失去财务原则,你就失去了一切。”波林一直在重复精明小子的一句咒语。卢茨1998年从克莱斯勒退休时接受了汽车新闻autotivenews的采访,他说:”波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我想:为什么我不能兼顾这两点呢”

    第2章清理门户9

    在亨利二世刚接手时公司的状态下,他所采用并努力推行的那些制度和控制方法不仅仅是值得的,更是拯救福特公司所必需的。小亨利对财务原则的恪守成为未来公司在未来几十年的典范,创造和分析之间一直势均力敌,二者占上风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

    第二部分

    第3章打破常规1

    日本在1945年所经历的那场巨大的灾难成为本田宗一郎这种天才的滋生地。他崇尚简朴和机遇,这与东京在二战之后的困境是分不开的,当时,东京被炸得满目疮痍,食品、药品和燃油都非常紧缺,汽油实行严格地定量供给,黑市也因此滋生蔓延开来。汽车没有足够的燃料,所以,战后残存的铁路系统被迫超运力运行,并且,因为缺乏燃料,火车动不动就要停车。本田对于同人群一起被困在半路深恶痛绝,他自己有汽车,但是由于严格的汽油销售控制,他没法开车。为了代步,他在一辆自行车上安装了一台50cc的汽油发动机,以前在日本军队中它被用来带动发电机。后来,他开了一个小店,专门在自行车上装配剩余的发动机,不久之后,他的店就拥有了大批的顾客。在发动机用完之后,他又开始自行研制,不过,他的做法遭到批评,人们对他在汽油紧缺的时候却在制造烧汽油的机器感到很气愤。本田对此的解释是,他的这种助动车效率很高,非常值得制造和销售。

    在战争末期,本田曾经营活塞环业务,用那时候积累下来的资金,他买了一片林地,从砍伐的松树根中提取树脂。一弄到汽油,他就会向其中掺入这种树脂,以延长当时非常短缺的汽油的使用时间。能在战后生存下来,本田宗一郎靠的就是想方设法利用少量的资源产生尽可能多的成果,这一经历对他的事业和公司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5年后,本田公司位列世界汽车制造商第一集团的一个法宝就在于其燃油效率较高的发动机,本田发动机也将永久性地改变汽车业。对本田宗一郎和本田公司来说,决定性的时刻在他退休的那一年,即1973年到来了,这就是cvcc发动机的开发完成及应用。这款发动机的研发进行了20年,当时,装配该款发动机的新款本田思域civic小型车一经亮相,就为所有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打开了美国市场。本田汽车公司对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构成了威胁,它不再是那个好高骛远、无足轻重的摩托车制造商,而成为日本车进军美国市场的标准的任务执行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亨利福特二世和本田宗一郎都是亨利福特一世的继承者,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他的孙子,而另一个是他精神上的儿子。本田于1906年出生于日本的滨松hatsu附近,他的经历与亨利福特一世在20世纪下半叶的经历非常相近。亨利福特是本田心中的英雄,本田在很多方面都与亨利一世相像:宗一郎的父亲是一名乡村铁匠,亨利福特一世的父亲是木匠;亨利一世和本田宗一郎都没有接受太多正规教育。在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下,两人都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各自名字命名的公司也都是在他们分别超过40岁之后才开始起步腾飞。跟亨利一世一样,本田也讨厌看书和写东西。他们都是天生的工程师充满激情、富有直觉力、自学成材。但是,在机械方面的天才之外,他们两人都表现出一种领导才能。福特和本田天生都有一种对周围人的感染力,这种天分比任何经过学习得来的管理风格都更加高效。16岁那年,本田宗一郎来到东京,在artoshokai维修店开始了他的学徒技工生涯。在东京工作的几年间他还在这里经历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本田发现自己对汽车机械和赛车很感兴趣。他帮artoshokai维修店制造赛车,后来加入车队,驾车参加比赛。在这里他做得非常好,几年后,老板就帮他在滨松开了一家分店,最初这个分店只有1名雇员。

    本田一生性情粗暴,他饮酒过度、沉迷女色、驾车鲁莽。在滨松,他声名狼藉。一天夜里,他喝醉了,驾车带一名年轻的艺妓冲出三楼的窗户,差点送了她的命。还有一次,他的车上坐满了年轻姑娘,而他把车开到了一座桥下

    最初,本田年纪轻轻,又没拿到高等教育文凭,这些都是他开展业务的不利因素。这种感受让他非常痛苦,这成为他对日本社会吹毛求疵的源头。在他自己的公司里,本田非常重视青年人的力量,在鼓励和提升年轻工程师的时候,他从不考虑他们的教育背景。

    维修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本田的员工慢慢增加到50人。但是,总是修理别人制造的东西,这让他不耐烦起来,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真正赚钱的是制造业。于是他从自己天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入手,研究出一种新方法,采用铸造金属轮辐代替日本当时盛行的木制轮辐,并取得了专利。不久,他就开始大笔地收取专利权税。本田还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要制造汽车。有一次,在滨松的马路上,他看到一辆亨利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飞驰而去,他立即穷追不舍,后来摔倒在地,他深深地把车上滴下的一滴机油的气味吸进鼻子,他吸得很深,像履行宗教仪式那样庄严。这个年轻人热衷于速度,到20世纪30年代初,他已经成为一名狂热的赛车车手,他能够制造用于比赛的汽车,对发动机和汽车设计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本田对汽车比赛的热情在30年后再度被点燃,本田公司进入了一级方程式比赛。

    1936年,在东京和横滨之间进行的日本公路车赛最后一圈之前,本田的车发生了碰撞事故,自那时起,本田本人的赛车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受伤在家休养期间,本田决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公司业务当中去,当时公司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1934年在他28岁的时候,本田决定在山下市制造铸模活塞环。这在当时是个不错的主意,世界上每一台内燃式发动机都需要活塞环,而这个部件的原材料成本极低,所以前期的成本投入很低。本田租了厂房,购买设备,招聘了50名工人,但是,这个制造公司的启动却并不顺利,成功地铸造活塞环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经为铸造轮辐的方法获得过专利,但是活塞环的问题却不好解决。

    第3章打破常规2

    工厂和工人制造不出能为顾客所接受的产品,本田开始感到绝望。他彻夜在工厂里工作,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这跟亨利福特一世当年一样,他当时也是全力以赴,处理移动装配线的细节问题。本田制造的活塞环用不了多久就散了架。最后他向滨松技工学校的一位教授请教这个问题,教授很快就警告他说,问题在于,金属的成分中缺少硅这种必需的元素。

    基础知识如此贫乏,这让本田深受打击,1935年,29岁的本田决定进入滨松技工学校机械工程系就读。在日本这个崇尚教育的国家,名牌大学文凭被人们看作是事业取得成功所必需的,而本田宗一郎仅仅接受过10年的正规教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田在追求知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本田汽车公司,他成立了一个类似学术研究机构的研发公司,保护工程师不受平时来自商业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他始终都公开声称,自己非常厌恶大学学位和正规教育机构。他还夸口说,由于招聘的都是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自己找到了更好的、更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但是,没有哪家公司比本田更崇尚纯粹的研究,也没有哪家公司给技术人员如此大的自由度,允许他们犯错误。本田招聘的技术人员大都没有”名牌”大学的教育背景,他们正是因为这一点遭到丰田或日产公司的拒绝。

    本田会严惩那些犯错误的大学毕业生。有一次,在1965年8月举行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英国大奖赛britishgrandprix上,新晋工程师入交昭一郎设计的一个活塞出了故障,本田对他说:”我讨厌大学生。任何公司都不会需要像你这样只知道动脑子的人。”

    但是,就在30年前,本田还不得不进入学校,解决铸造活塞环的问题。他去上课,试图把他听到的一切都用来解决活塞环的问题。他拒绝参加期末考试,于是学校拒绝授予他学位,这让他对高等教育方式和约束更加憎恶。”一张电影票还可以让你进入电影院,但是,拥有文凭,你连场电影也看不了,”本田说。不过,他毕竟学到了一些关于铸造活塞环的知识,到1937年,他的工厂就开始能够制造出耐用的部件了,尽管还称不上完美。本田得到丰田汽车公司5万个活塞环的订单,但是,送去接受检验的50个样品中,只有3个达到了丰田的严格标准,于是本田不得不去寻找其他客户。虽然丰田或日产公司不要,他仍然可以降价将它们卖给质量要求低一些的发动机制造商。

    在随后的几年里,活塞环的质量得到了改善,1942年,丰田取得了本田公司40的股份,公司改名为东海精机重工东海精机heavyindustry。这次雪中送炭一样的融资使本田得到充足的资源,在战后进军摩托车领域。20年后,本田将在汽车领域与丰田相抗衡,丰田公司1942年对本田的投资如果放在现代,将产生巨大的收益。丰田公司成立的时间更早,规模也更大,该公司长久以来就有注重品质和效率的传统。20世纪70、80年代同当时年轻但干劲十足的本田公司结合,将帮助丰田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

    本田的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稳步发展,本田宗一郎也同以前一样粗暴。有一次,他自己下到化粪池里,找到供应商丢失的一颗假牙,然后把它放进自己嘴里。还有一次,在与一些银行家见面的时候,他居然醉醺醺地去了,贷款的事当场就泡了汤。不过,在战争期间,本田赚了不少钱。他的活塞环公司为日本海军提供零部件和制造机器,为国家部队服务,这给本田提供了机会,以展示他的创新性。他研究出一种简便的机器来制造活塞环,还开发出一种自动切削螺旋桨的机器。这两种设备都可以由妇女来操作,当时日本处于战时,妇女逐渐加入劳动力大潮中来。

    本田确信,战争结束后,入侵的美国人势必会将本田公司国有化,到那时他就会失去有力的后台。于是他将自己持有的东海精机重工60的股份卖给丰田,开始考虑接下来去干点什么。在40岁的时候没有公司可以经营了,他又恢复了战前那种乱糟糟的生活。利用自己在机械方面的技能,他用医用酒精制造合成清酒,然后跟一帮朋友狂饮这种自酿的劣酒。他的妻子怀疑,年轻时他对成功的渴望是不是已经彻底被摧毁,然而本田是在等待时机,他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同时,他还装配出一种脱盐设备,利用这种设备将海水处理为淡水,然后去跟农民换大米。1946年,本田考虑要制造纺织品,不过这时他想出了另一个主意,他收集了很多被部队废弃的2冲程发动机,把它们装配到自行车上。由于当时汽油紧缺,汽车无法上路,本田的汽修厂制造的摩托车成为汽车的替代品,因为它非常省油。1948年,他成立了本田汽车公司,制造摩托车。公司成立时只有20名雇员,但12年后,它就成为世界领先的摩托车和助动车制造商。

    1949年,本田推出了98cc梦drea托车,很多他在战时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都被应用于这款摩托车的制造。到1950年,本田公司每个月的摩托车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

    本田宗一郎崛起的时间与他的偶像亨利一世的孙子亨利二世大致相当,亨利二世比本田小11岁,不过他一出生就拥有了巨额的财富和超常的特权。跟本田一样,亨利二世也没能获得大学学位。他找学期论文写手帮他写了一篇关于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shardy的论文交上去,于是被耶鲁大学开除。在使自己的家族企业恢复昔日

    ...  </P></TD>

章节目录

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理查德·A·约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理查德·A·约翰并收藏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