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表</p>
姜宪直接把这件事丢给了曹宣不再过问。w w . V m)</p>
那轻淡的态度终于让汪几道看不下去了,他不由出声道:“我看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双管齐下。一面把那些造谣的给抓起来示众,一面在各处张贴告示,禁止谣言……”</p>
姜宪觉得汪几道能当上阁老,是不是因为当时赵翌实在无人可用了。</p>
还好前世把他早早地撸回了家,不然看着让人真是糟心。</p>
她斜睨了汪几道一眼,道:“汪大人说的也对。承恩公虽然贵为国公爷,可到底没有个实职,处理起这件事来也名不正言不顺的,不如我来举荐,让承恩公去五军都督府任个都督,兼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好了。”</p>
反正姜律要跟着她大伯父走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职位要空出来了,与其交给别人,不如让曹宣来坐。到时候禁卫军、五城兵马司、西山大营都是她的人,简王也好,汪几道也好,谁都别想出什么幺蛾子。</p>
姜宪越想越觉得好,直接吩咐身边的内侍:“让行人司拟旨吧!”</p>
汪几道气极而笑。</p>
他们什么时候同意要任曹宣为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了?</p>
京卫中三个最重要的职位,姜宪一口气拿走了两个,最后一个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因为姜镇元的即将离京,很多人都惦记着,一旦姜镇元决定让姜律跟他走,他们就会跟吏部讨价还价,协商各方势力,把这个职位拿到手。</p>
姜宪这么干也太贪权了一点。</p>
自己吃肉,连点汤也不给别人。</p>
跟着他们的人还有什么想头?</p>
可汪几道这些天连着受了姜宪几次打击,到底受了一点教训,特别是姜宪在乾清殿里对他所表达出来的“你不帮我,有的是人想方设法的想要帮我”的话,还是让他心生忌惮,没有像从前那样在第一时间就跳出来表达意见,而是看了李瑶一眼。</p>
李瑶像是没有听见似的,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看着内侍带了行人司的人进来。</p>
苏佩文早已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p>
他没有想到姜宪强势到了这种地步!</p>
你们能商量就商量,不能商量我就不商量你们。</p>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p>
至于你们说的,端看我心情好不好了。</p>
他有些懵然地向汪几道望去,见汪几道没有说话,虽然心中不安,但他还是像从前那样保持了沉默。</p>
左以明简直要为姜宪的行为竖个大拇指了。</p>
这才是君王的气魄!</p>
我和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商量,那是给你们面子,别以为你们真的能影响我的决定。一旦我真的做出了什么决定,那是你们谁也不能阻止的。</p>
可惜了,姜宪只是个郡主。</p>
这一刻,左以明陡然间对李谦产生了莫名的兴趣。</p>
是怎样一个男子,能娶了嘉南郡主?</p>
或者说,是怎样的男子,能被嘉南郡主青睐?</p>
若是从前他还怀疑赵翌之所以没有娶姜宪是因为赵翌不喜欢姜宪,可现在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赵翌之所以没有娶姜宪,完全是因为姜宪不同意——若是姜宪真的喜欢赵翌,就算曹太后反对,太皇太后反对,她肯定一样有办法嫁给赵翌。</p>
可最终,她却选择了李谦。</p>
他又想到了和姜宪失之交臂的赵啸。</p>
赵啸若是知道了姜宪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抢婚。</p>
左以明想着,自己都被自己的奇思妙想弄得笑了起来。</p>
曹宣就是在这样诡异的情形下接手了姜律的差事,成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p>
就连曹宣本人,从行人司司正手里接过圣旨的时候表情都止不住有些怪异。</p>
他道:“郡主,依臣看,堵不如疏。与其四处拘人,闹得沸沸扬扬,弄得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还不如只把几个造谣的人找出来处置了,然后示意各封疆大吏上表,恭祝新帝继位。”</p>
李瑶听着眼睛一亮。</p>
在姜宪任命曹宣的时候,他就隐隐有种感觉,姜宪做事看着毫无章法,甚至有时候还流露出女子才有的骄纵任性,可实际上,她做的每件事走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用意,而且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巧妙,既不会让这个棋盘翻了,也不会过多的倚重某一个棋子,一手平衡术玩得特别溜。</p>
不知道比曹太后高明多少!</p>
而刚刚还被大家认为除了“曹太后侄儿”这个身份外没有什么立场来管这件事的曹宣,却一出口就解决了这件麻烦事。</p>
不管姜宪是什么样的人,仅凭这份识人之能,她已可以在朝堂上立于不败之地了。</p>
李瑶想了想,干脆锦上添花,道:“臣还有一、两个私交颇好的同窗在外任职,我这就写信示意他们上表。”</p>
大行皇帝宾天,这些外放的封疆大吏除了要披麻戴孝,还要写祭文以示哀思。新帝继位,这些大臣除了普天同庆,还要上表祝贺,同时也是委婉地表示支持的意思。</p>
只是这里有个先后顺序。</p>
通常都是大行皇帝下葬之后,各地大臣才开始上表庆贺。</p>
曹宣不过是把这个程序提前了,却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让那些还没有经过百姓反复推敲和发酵的谣言失去了落地生根的土壤,从而威胁不到赵玺的根本。</p>
除此外还可以震慑廖修文和辽东卫的人,告诉他们各地封疆大吏已经承认了赵玺的血统和身份,大局已定,他们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让他们趁早死了心,向朝廷投降。</p>
李瑶和左以明不禁对曹宣刮目相看。</p>
就是汪几道和苏佩文,也不得不佩服曹宣在处理这件事上的机智敏锐。</p>
姜宪却丝毫不在意曹宣怎样去处理这件事,反正事关的是赵玺的生死,又不是她的生死。</p>
她没有过多地对这件事进行讨论,直接丢给曹宣就不管了。</p>
可在汪几道等人的眼里,这却是对曹宣的极度信任,让汪几道不由猜测姜宪是不是早就和曹宣商量好了。</p>
只是他这样的小心眼还没有维持两天,远在甘州的李谦和远在福建的赵啸时隔一天,分别一前一后上表,庆贺新帝登基。</p>
汪几道顿时惊呆了。</p>
甘州和福建都离京城千里迢迢,这份贺表肯定不是在他们廷议之后写的。</p>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都在听到辽王叛乱之事时就猜测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并且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个办法来为赵玺解围。</p>
或者是,来为姜宪解围。</p>
汪几道心乱如麻。</p>
四川巡抚郭永固的贺表紧接着送到了他的手里。</p>
他拿着三份贺表匆匆去了李瑶的署衙。</p>
内阁的几位辅臣内斗是一回事,可若是姜宪得到了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p>
※</p>
亲们,今天的更新!</p>
o(∩_∩)o~</p>
※</p>
姜宪直接把这件事丢给了曹宣不再过问。w w . V m)</p>
那轻淡的态度终于让汪几道看不下去了,他不由出声道:“我看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双管齐下。一面把那些造谣的给抓起来示众,一面在各处张贴告示,禁止谣言……”</p>
姜宪觉得汪几道能当上阁老,是不是因为当时赵翌实在无人可用了。</p>
还好前世把他早早地撸回了家,不然看着让人真是糟心。</p>
她斜睨了汪几道一眼,道:“汪大人说的也对。承恩公虽然贵为国公爷,可到底没有个实职,处理起这件事来也名不正言不顺的,不如我来举荐,让承恩公去五军都督府任个都督,兼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好了。”</p>
反正姜律要跟着她大伯父走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职位要空出来了,与其交给别人,不如让曹宣来坐。到时候禁卫军、五城兵马司、西山大营都是她的人,简王也好,汪几道也好,谁都别想出什么幺蛾子。</p>
姜宪越想越觉得好,直接吩咐身边的内侍:“让行人司拟旨吧!”</p>
汪几道气极而笑。</p>
他们什么时候同意要任曹宣为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了?</p>
京卫中三个最重要的职位,姜宪一口气拿走了两个,最后一个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因为姜镇元的即将离京,很多人都惦记着,一旦姜镇元决定让姜律跟他走,他们就会跟吏部讨价还价,协商各方势力,把这个职位拿到手。</p>
姜宪这么干也太贪权了一点。</p>
自己吃肉,连点汤也不给别人。</p>
跟着他们的人还有什么想头?</p>
可汪几道这些天连着受了姜宪几次打击,到底受了一点教训,特别是姜宪在乾清殿里对他所表达出来的“你不帮我,有的是人想方设法的想要帮我”的话,还是让他心生忌惮,没有像从前那样在第一时间就跳出来表达意见,而是看了李瑶一眼。</p>
李瑶像是没有听见似的,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看着内侍带了行人司的人进来。</p>
苏佩文早已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p>
他没有想到姜宪强势到了这种地步!</p>
你们能商量就商量,不能商量我就不商量你们。</p>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p>
至于你们说的,端看我心情好不好了。</p>
他有些懵然地向汪几道望去,见汪几道没有说话,虽然心中不安,但他还是像从前那样保持了沉默。</p>
左以明简直要为姜宪的行为竖个大拇指了。</p>
这才是君王的气魄!</p>
我和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商量,那是给你们面子,别以为你们真的能影响我的决定。一旦我真的做出了什么决定,那是你们谁也不能阻止的。</p>
可惜了,姜宪只是个郡主。</p>
这一刻,左以明陡然间对李谦产生了莫名的兴趣。</p>
是怎样一个男子,能娶了嘉南郡主?</p>
或者说,是怎样的男子,能被嘉南郡主青睐?</p>
若是从前他还怀疑赵翌之所以没有娶姜宪是因为赵翌不喜欢姜宪,可现在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赵翌之所以没有娶姜宪,完全是因为姜宪不同意——若是姜宪真的喜欢赵翌,就算曹太后反对,太皇太后反对,她肯定一样有办法嫁给赵翌。</p>
可最终,她却选择了李谦。</p>
他又想到了和姜宪失之交臂的赵啸。</p>
赵啸若是知道了姜宪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抢婚。</p>
左以明想着,自己都被自己的奇思妙想弄得笑了起来。</p>
曹宣就是在这样诡异的情形下接手了姜律的差事,成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p>
就连曹宣本人,从行人司司正手里接过圣旨的时候表情都止不住有些怪异。</p>
他道:“郡主,依臣看,堵不如疏。与其四处拘人,闹得沸沸扬扬,弄得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还不如只把几个造谣的人找出来处置了,然后示意各封疆大吏上表,恭祝新帝继位。”</p>
李瑶听着眼睛一亮。</p>
在姜宪任命曹宣的时候,他就隐隐有种感觉,姜宪做事看着毫无章法,甚至有时候还流露出女子才有的骄纵任性,可实际上,她做的每件事走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用意,而且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巧妙,既不会让这个棋盘翻了,也不会过多的倚重某一个棋子,一手平衡术玩得特别溜。</p>
不知道比曹太后高明多少!</p>
而刚刚还被大家认为除了“曹太后侄儿”这个身份外没有什么立场来管这件事的曹宣,却一出口就解决了这件麻烦事。</p>
不管姜宪是什么样的人,仅凭这份识人之能,她已可以在朝堂上立于不败之地了。</p>
李瑶想了想,干脆锦上添花,道:“臣还有一、两个私交颇好的同窗在外任职,我这就写信示意他们上表。”</p>
大行皇帝宾天,这些外放的封疆大吏除了要披麻戴孝,还要写祭文以示哀思。新帝继位,这些大臣除了普天同庆,还要上表祝贺,同时也是委婉地表示支持的意思。</p>
只是这里有个先后顺序。</p>
通常都是大行皇帝下葬之后,各地大臣才开始上表庆贺。</p>
曹宣不过是把这个程序提前了,却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让那些还没有经过百姓反复推敲和发酵的谣言失去了落地生根的土壤,从而威胁不到赵玺的根本。</p>
除此外还可以震慑廖修文和辽东卫的人,告诉他们各地封疆大吏已经承认了赵玺的血统和身份,大局已定,他们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让他们趁早死了心,向朝廷投降。</p>
李瑶和左以明不禁对曹宣刮目相看。</p>
就是汪几道和苏佩文,也不得不佩服曹宣在处理这件事上的机智敏锐。</p>
姜宪却丝毫不在意曹宣怎样去处理这件事,反正事关的是赵玺的生死,又不是她的生死。</p>
她没有过多地对这件事进行讨论,直接丢给曹宣就不管了。</p>
可在汪几道等人的眼里,这却是对曹宣的极度信任,让汪几道不由猜测姜宪是不是早就和曹宣商量好了。</p>
只是他这样的小心眼还没有维持两天,远在甘州的李谦和远在福建的赵啸时隔一天,分别一前一后上表,庆贺新帝登基。</p>
汪几道顿时惊呆了。</p>
甘州和福建都离京城千里迢迢,这份贺表肯定不是在他们廷议之后写的。</p>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都在听到辽王叛乱之事时就猜测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并且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个办法来为赵玺解围。</p>
或者是,来为姜宪解围。</p>
汪几道心乱如麻。</p>
四川巡抚郭永固的贺表紧接着送到了他的手里。</p>
他拿着三份贺表匆匆去了李瑶的署衙。</p>
内阁的几位辅臣内斗是一回事,可若是姜宪得到了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p>
※</p>
亲们,今天的更新!</p>
o(∩_∩)o~</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