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本刚才只是看章子善一脸惋惜之色,才动了出言劝慰的意思,并不是真的想说什么《兰亭集序》的事,这时见众人纷纷放下酒碗,仰头望向自己,知道好收场了,心中除了暗怪自己多嘴之外,也不得不咬了咬,略一犹豫,便道:“诸位可听说过前朝有个叫萧翼的人?”
众人除了萧云、杨勇、杨虎、仲军四人之外,其余众人微微怔了一怔,章子善讶然道:“你是说梁元帝的曾孙。唐贞观年间曾任谏议大夫,监察御史萧翼。”
 刘仁本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他!“
 “莫非《兰亭集序》与这人有关?”萧云听出的苗头,沉声问道。
 刘仁本看了萧云一眼,心道:“这萧云果然反应快啊,这么快就猜到了?“
  既然开了头,刘仁本也不再隐瞒,索性把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原来当年于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同当时名士谢安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世称兰亭帖。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
就这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直收藏在暗槛里,一直到了唐朝初期。
李世民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
唐太宗召见群臣,毫不掩饰地说:“朕梦寐以求右军兰亭帖,谁能用计从辩才手中取得,朕一定重赏。”
尚书扑射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梁元帝的曾孙,多才善谋的监察御史萧翼担当此任。唐太宗召见萧翼,萧翼奏道:“陛下!我若作为公使去取兰亭帖是行不通的,请陛下给几件王羲之父子的杂帖,让我私自行动。”
唐太宗当晚答应了萧翼的要求,将王羲之的父子的杂帖交给了他,当然萧翼换上了黄衫,打扮成山东书生的模样,随商船来到山阴永欣寺。他选择太阳快落山进寺,缓步而行,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观看寺中的壁画。当他来到辩才的寺院时,故意停步不前。辩才见这位气宇不凡的游客,便上前施礼问道:“何处施主光临寒寺?”
萧翼彬彬有礼上前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卖完蚕种顺道游历圣寺,在此有幸遇上高僧大师,快哉!快哉!”
当晚辩才请萧翼进房用茶,两人下棋抚琴,谈天论地,评文述史,探讨书法,两人情投意合,皆觉相见恨晚。辩才见萧翼不同常人,便心生疑窦,酒后赋诗,以探虚实。诗云: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萧翼为了打消辩才的疑虑,当场也和了诗,两人尽欢通宵。临别时,辩才依依不舍,请萧翼方便时再次光临寒寺。
众人没想到这中间还这么一个故事,都放下了酒碗,凝神细听。
刘仁本继续说道:“隔了几天,萧翼带来美酒看望辩才,如此往返两三次,辩才羡慕萧翼满腹经纶,疑团也就渐渐消失了。
这样的日子过的到也快,这一天,萧翼拿出梁元帝书写的《识贡图》书帖请辩才指教,辩才赞叹不已。对萧翼那点疑惑,彻彻底底的去了。从此以后辩才对萧翼更是无话不说。闲谈时,萧翼对辩才说:“弟子自幼喜欢临帖,现在还珍藏着几件王羲之父子的真迹。”
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真迹!
第二天辩才看过萧翼带来的二王的字帖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平常。”
萧翼追问是何帖,辩才毫不犹豫说是兰亭帖。
萧翼见辩才上了钩,故意装出若无其事地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
辩才怕萧翼不相信,连忙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下来给萧翼观看。看后,萧翼故意说是假的,于是引起二人争论不休。
辩才自从将兰亭帖给萧翼看后,就不再藏在屋梁上了。把它和萧翼带来的御府二王杂帖一起放在书桌上。
这样过了三四日,萧翼趁辩才外出做客,来到了方丈室,他请小和尚打开门,谎称自己将书帖遗忘在床上了。小和尚见是经常出没在大师房的萧翼,没加思索就开了门。萧翼将兰亭帖和和御府二王杂帖放进衣袋内,转身就走了。
众人听得这里萧云、朱右、章子善倒没觉得什么,杨勇、杨虎、仲军毕竟是军中武将,为人性子豪爽,没想到堂堂一个朝廷大员,竟如此卑鄙无耻,不由得破口大骂。
刘仁本倒也不在意,只是停下来喝一碗水润润了喉咙,待三人停止了喝骂,才接着说道:“这萧翼得到了兰亭帖,便来到了永安驿,告诉驿长陵愬,亮明是本朝御史,有皇上的御旨,请驿长急告都督。都督齐善行接到传信,急忙前来拜见萧翼。齐都督看过御旨,急派人召辩才见萧御史。辩才一见原来御史就是萧翼,惊奇不已。萧翼彬彬有礼对辩才讲明自己奉皇上旨意,前来取兰亭帖。现兰亭帖已到手,特来与大师道别。辩才听后,当场昏倒在地。待他醒过来时,萧翼已驱车回京城去了。
萧翼智取墨宝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房玄龄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
辩才犯欺君之罪,本应加刑,因年迈获免。唐太宗宽大为怀,还赐给他谷物三千石。辩才深感皇恩,将赐物变卖,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放置在永欣寺内。他因兰亭帖一事欺君受吓,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
唐太宗派萧翼用计赚得《兰亭序》真迹后,奉为至宝,经常放在座侧,朝夕观览欣赏,多次题跋,并让太子治用心临习。此后,他让书法家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临摹,刻石拓印多幅赐给诸王、近臣,摹本从此散落人间,流传至今?“
章子善没想到一个《兰亭集序》还有这么曲折的一个故事,但这会儿他不及关系,急道:“那真迹何在?”
刘仁本一叹道:“史载则留于李治手中。李世民对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
五代后,温韬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唐太宗的昭陵,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亲。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世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两百多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此人温韬不读诗书,对《兰亭集序》不认识,据说被他当场撕毁,兰亭集序便也没有真迹流传与世了?“
众人听刘仁本说完,人人心中也不是滋味,一个小小的兰亭集序,竟引出了这么一段波折离奇的故事,人人出了感叹之外,倒也没说什么。
唯有杨勇、杨虎、仲军三个武将全没当一回事,杨勇哈哈一笑道:“萧老弟,这一次你可亏大了,那兰亭集序只怕多半是假的?你就不心疼?“
萧云哈哈一笑,道:“心疼,有什么好心疼的,我本就没当他是珍宝,所谓宝贝在喜爱的人眼里那是宝贝,不喜欢的人眼里,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就好比,你喜爱的女子,她即使再丑,在你眼里还不是美过西子,如果不是你喜欢的,再漂亮如你何干,我兰亭集序是宝贝不假,可我只不过当他是一副字画而已,喜爱的王右军旷古烁今的笔法,至于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的好,说得好,我搜藏了数十年的字画,还不如萧兄弟一朝看得通透,喜欢就是好,何必在乎真假,来,来,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喝酒,喝酒!”章子善原本还有些失落,毕竟自己珍藏多年的兰亭集序到头来是一副假画,但他终究是豁达之人,听萧云一席话,登时放开了:“是啊,人生何必那么较真呢?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
第三更送上,诸位可要给力了!
众人除了萧云、杨勇、杨虎、仲军四人之外,其余众人微微怔了一怔,章子善讶然道:“你是说梁元帝的曾孙。唐贞观年间曾任谏议大夫,监察御史萧翼。”
 刘仁本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他!“
 “莫非《兰亭集序》与这人有关?”萧云听出的苗头,沉声问道。
 刘仁本看了萧云一眼,心道:“这萧云果然反应快啊,这么快就猜到了?“
  既然开了头,刘仁本也不再隐瞒,索性把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原来当年于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同当时名士谢安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世称兰亭帖。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
就这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直收藏在暗槛里,一直到了唐朝初期。
李世民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
唐太宗召见群臣,毫不掩饰地说:“朕梦寐以求右军兰亭帖,谁能用计从辩才手中取得,朕一定重赏。”
尚书扑射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梁元帝的曾孙,多才善谋的监察御史萧翼担当此任。唐太宗召见萧翼,萧翼奏道:“陛下!我若作为公使去取兰亭帖是行不通的,请陛下给几件王羲之父子的杂帖,让我私自行动。”
唐太宗当晚答应了萧翼的要求,将王羲之的父子的杂帖交给了他,当然萧翼换上了黄衫,打扮成山东书生的模样,随商船来到山阴永欣寺。他选择太阳快落山进寺,缓步而行,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观看寺中的壁画。当他来到辩才的寺院时,故意停步不前。辩才见这位气宇不凡的游客,便上前施礼问道:“何处施主光临寒寺?”
萧翼彬彬有礼上前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卖完蚕种顺道游历圣寺,在此有幸遇上高僧大师,快哉!快哉!”
当晚辩才请萧翼进房用茶,两人下棋抚琴,谈天论地,评文述史,探讨书法,两人情投意合,皆觉相见恨晚。辩才见萧翼不同常人,便心生疑窦,酒后赋诗,以探虚实。诗云: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萧翼为了打消辩才的疑虑,当场也和了诗,两人尽欢通宵。临别时,辩才依依不舍,请萧翼方便时再次光临寒寺。
众人没想到这中间还这么一个故事,都放下了酒碗,凝神细听。
刘仁本继续说道:“隔了几天,萧翼带来美酒看望辩才,如此往返两三次,辩才羡慕萧翼满腹经纶,疑团也就渐渐消失了。
这样的日子过的到也快,这一天,萧翼拿出梁元帝书写的《识贡图》书帖请辩才指教,辩才赞叹不已。对萧翼那点疑惑,彻彻底底的去了。从此以后辩才对萧翼更是无话不说。闲谈时,萧翼对辩才说:“弟子自幼喜欢临帖,现在还珍藏着几件王羲之父子的真迹。”
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真迹!
第二天辩才看过萧翼带来的二王的字帖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平常。”
萧翼追问是何帖,辩才毫不犹豫说是兰亭帖。
萧翼见辩才上了钩,故意装出若无其事地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
辩才怕萧翼不相信,连忙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下来给萧翼观看。看后,萧翼故意说是假的,于是引起二人争论不休。
辩才自从将兰亭帖给萧翼看后,就不再藏在屋梁上了。把它和萧翼带来的御府二王杂帖一起放在书桌上。
这样过了三四日,萧翼趁辩才外出做客,来到了方丈室,他请小和尚打开门,谎称自己将书帖遗忘在床上了。小和尚见是经常出没在大师房的萧翼,没加思索就开了门。萧翼将兰亭帖和和御府二王杂帖放进衣袋内,转身就走了。
众人听得这里萧云、朱右、章子善倒没觉得什么,杨勇、杨虎、仲军毕竟是军中武将,为人性子豪爽,没想到堂堂一个朝廷大员,竟如此卑鄙无耻,不由得破口大骂。
刘仁本倒也不在意,只是停下来喝一碗水润润了喉咙,待三人停止了喝骂,才接着说道:“这萧翼得到了兰亭帖,便来到了永安驿,告诉驿长陵愬,亮明是本朝御史,有皇上的御旨,请驿长急告都督。都督齐善行接到传信,急忙前来拜见萧翼。齐都督看过御旨,急派人召辩才见萧御史。辩才一见原来御史就是萧翼,惊奇不已。萧翼彬彬有礼对辩才讲明自己奉皇上旨意,前来取兰亭帖。现兰亭帖已到手,特来与大师道别。辩才听后,当场昏倒在地。待他醒过来时,萧翼已驱车回京城去了。
萧翼智取墨宝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房玄龄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
辩才犯欺君之罪,本应加刑,因年迈获免。唐太宗宽大为怀,还赐给他谷物三千石。辩才深感皇恩,将赐物变卖,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放置在永欣寺内。他因兰亭帖一事欺君受吓,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
唐太宗派萧翼用计赚得《兰亭序》真迹后,奉为至宝,经常放在座侧,朝夕观览欣赏,多次题跋,并让太子治用心临习。此后,他让书法家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临摹,刻石拓印多幅赐给诸王、近臣,摹本从此散落人间,流传至今?“
章子善没想到一个《兰亭集序》还有这么曲折的一个故事,但这会儿他不及关系,急道:“那真迹何在?”
刘仁本一叹道:“史载则留于李治手中。李世民对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
五代后,温韬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唐太宗的昭陵,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亲。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世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两百多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此人温韬不读诗书,对《兰亭集序》不认识,据说被他当场撕毁,兰亭集序便也没有真迹流传与世了?“
众人听刘仁本说完,人人心中也不是滋味,一个小小的兰亭集序,竟引出了这么一段波折离奇的故事,人人出了感叹之外,倒也没说什么。
唯有杨勇、杨虎、仲军三个武将全没当一回事,杨勇哈哈一笑道:“萧老弟,这一次你可亏大了,那兰亭集序只怕多半是假的?你就不心疼?“
萧云哈哈一笑,道:“心疼,有什么好心疼的,我本就没当他是珍宝,所谓宝贝在喜爱的人眼里那是宝贝,不喜欢的人眼里,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就好比,你喜爱的女子,她即使再丑,在你眼里还不是美过西子,如果不是你喜欢的,再漂亮如你何干,我兰亭集序是宝贝不假,可我只不过当他是一副字画而已,喜爱的王右军旷古烁今的笔法,至于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的好,说得好,我搜藏了数十年的字画,还不如萧兄弟一朝看得通透,喜欢就是好,何必在乎真假,来,来,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喝酒,喝酒!”章子善原本还有些失落,毕竟自己珍藏多年的兰亭集序到头来是一副假画,但他终究是豁达之人,听萧云一席话,登时放开了:“是啊,人生何必那么较真呢?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
第三更送上,诸位可要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