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地茄子容易长,但茄子得过油才好吃,更何况茄子秧。
这几个知识份子就表示喜欢都带走吧。
小破孩们都不带客气的,一人拖着一大截茄子秧兴冲冲的回家,饶是路上累了都没想过放手。
回了村,几个孩子直接冲回家,一人找一个角落,人手一块石头开始砸茄子秧苗上面的皮。
秦淑芬正好举着几根茄子回来做晌午饭,瞧见孩子们回来了还挺高兴说今儿吃鸡腿,人人都有一个。
鸡腿就是茄子蒂,她上菜地摘茄子的时候还跟其他几个社员薅来了些。
大人倒是不求那一口,喜欢吃茄子蒂的孩子多,当鸡腿来吃的。
她再定眼一看发现孩子们砸的也是茄子秧就笑了,感情今儿是茄子大宴。
徐春娇正在挑砸下来的茄子杆皮。
茄子杆皮跟芹菜一样,越往根部口感越好,加上带回来的茄子杆皮已经放过好几天了,上头的比较柴不好吃。
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通乱砸,所以得挑出来。
徐春娇就跟儿媳妇说:“回头我出点黄豆卤来吃”
秦淑芬麻溜应了。
以前不分家家里人口多,她不乐意做饭总有看不过眼的人去做,谁懒谁快活。
现在家里人都在外头干活,活儿今天不做也是明儿得做,秦淑芬反而勤快起来了。
徐春娇又让儿媳妇拿山柚油来炒茄子,试一试味咋样。
就家里那一小瓶山柚油,炒一次菜,而且还是最吸油的茄子,一顿就得去一半。
但婆婆都这么说了,秦淑芬也就应了,叫大妞和二妞帮忙看着菜根和洋辣子,她去给茄子杆皮焯水,下黄豆炖煮啥的。
黄豆没泡过,所以到饭点的时候还有点不熟。
秦淑芬就只捞了茄子杆皮。
今天的茄子虽然还是加水煮成了糊糊,但放油了呀,秦淑芬夹起个茄子把,“第一个鸡腿谁吃?”
牛建国一蹦老高,“我我我”
二妞频频往外看,“我去喊奶奶”
外头好冷,这会吃饭都是关着门,牛建国把到手的茄子把放碗里拔腿就往外跑:“我去!”
其他人也够仗仗义,等他回来才开始吃手里的‘鸡腿’,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吃,得把茄子把撕着着吃吃,一吃一个不吱声。
太好吃了,嫩嫩的,脆脆的,就跟吃肉一样样的。
再嘬茄子杆皮,感觉也是嫩嫩的,也吃出肉味来了。
山柚油高温炒菜的味道比不过花生油或者猪油,但拌进饭里吃口感蹭蹭蹭就上了一个档次,那米饭油滋滋亮晶晶的,吃起来不比猪油拌饭差多少。
婆媳两一边吃饭一边说今儿看到的山柚林子,在几个孩子胡说八道的夸下,那山柚林可多山柚果了,吃到一百岁都吃不完。
这么多的山柚果放那着也是一种浪费,徐春娇就让儿媳妇上村里头问问,有愿意炸山柚油的下午就一块到山柚林去捡果子。
不算工分,但去油坊榨油的费用由着生产队出。
秦淑芬最先找的就是平时老牛家比较亲近的,以及和自己聊得来的那些老娘们。
只要是油就没有不心动的,而且照着已经试验过的老牛家这么说,山柚油拌饭好吃的话,那顿顿不就能吃荤油了么。
特别是现在家里头有去修水库的,有点油垫肚子多好啊。
等下午要出发的时候,老幼妇孺围满了一圈。
谁到了地儿都得感慨一声,好多的山柚果啊。
而且果子成熟落地给太阳晒干了,枕的都是落叶也不脏,直接掰拿果肉就行。
跟去的孩子也不少,也跟着捡果子,运气好的可以抢到箩筐。
大人手里头满了一喊‘箩筐呢’小孩就拖着箩筐登登登的跑过来。
老牛家几个孩子依旧来了,拿箩筐拖着狗子跑,最后孩子和狗都挨打。
劳改农场的人好久都没瞧见那么多人,乐呵呵的揣着手看。
其他孩子只敢好奇,牛建国和大妞就带头跟人家说话,好给周围的小朋友做个示范。
一个下午就捡了三百多斤的山柚果子。
油坊隶属于社会生产队,也是一个公社管辖范围,凡是距离先锋队有点远。
海岛只能种春或者冬两季花生,夏季种花生空壳率高,和外地很不一样,所以每年需要榨油的时候就是五月份起花生,上交完后分花生的那一段时间。
可因为是季节性榨油,首先有油坊的生产队就得先紧着自己人,如果碰上公社组织社会主义大集,人家还要先紧着集市,周边生产队就排着队等着吧。
而且又是扎堆榨油,所以一个生产队顶多就给两三天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可见平日里榨油并不轻松。
现在不是榨油的高峰期,油坊没什么人,都叫先锋生产队的包圆了。
炸几百斤的山柚油十块钱。
徐春娇绕着油坊转悠了一圈。
这个生产队有油坊是因为附近就近有一条水渠,油坊靠着水带动水轮,通过水轮的外力传动进行研磨,再靠人工冲压进行压榨。
至于那榨油的工具和流程,几乎就是靠人力了,生产设备是“笨桩”,即用一个大杠子,一头吊上石砣,以杠杆的力量挤压,特别尖端的现代化榨油设备没有。
还有些小媳妇感慨小时候就是这一套榨油的设备,现在都结婚生娃了还是没变。
谁都没把这场唠嗑放心里头,特别是亮晶晶的山柚油一点点的萃出来,由少汇成多的时候,心里头就更放不下别的事了。
今天所有捡果子的人都分到了山柚油。
隔天晌午的时候,莫名其妙多了一支送饭的队伍。
本来打石场也就十几公里,对干惯了农活的人真不算什么,走到目的地都不带出汗的。
修水库是下大力气太累了不愿意回家,但留守的社员要是家里做点好吃的就跑一趟送过去,给家里人加加餐。
今天谁家几乎都是煮各种菜饭,拿山柚油来拌,吃着可香了,就想着给干活的人也送一些。
老牛家也在队伍里,主要是徐春娇找大侄子有事儿。
采石厂的人都在闷头干活,瞧见有一条送饭的队伍就抬起灰扑扑的脸看看是自家的么。
:..0
..。..
这几个知识份子就表示喜欢都带走吧。
小破孩们都不带客气的,一人拖着一大截茄子秧兴冲冲的回家,饶是路上累了都没想过放手。
回了村,几个孩子直接冲回家,一人找一个角落,人手一块石头开始砸茄子秧苗上面的皮。
秦淑芬正好举着几根茄子回来做晌午饭,瞧见孩子们回来了还挺高兴说今儿吃鸡腿,人人都有一个。
鸡腿就是茄子蒂,她上菜地摘茄子的时候还跟其他几个社员薅来了些。
大人倒是不求那一口,喜欢吃茄子蒂的孩子多,当鸡腿来吃的。
她再定眼一看发现孩子们砸的也是茄子秧就笑了,感情今儿是茄子大宴。
徐春娇正在挑砸下来的茄子杆皮。
茄子杆皮跟芹菜一样,越往根部口感越好,加上带回来的茄子杆皮已经放过好几天了,上头的比较柴不好吃。
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通乱砸,所以得挑出来。
徐春娇就跟儿媳妇说:“回头我出点黄豆卤来吃”
秦淑芬麻溜应了。
以前不分家家里人口多,她不乐意做饭总有看不过眼的人去做,谁懒谁快活。
现在家里人都在外头干活,活儿今天不做也是明儿得做,秦淑芬反而勤快起来了。
徐春娇又让儿媳妇拿山柚油来炒茄子,试一试味咋样。
就家里那一小瓶山柚油,炒一次菜,而且还是最吸油的茄子,一顿就得去一半。
但婆婆都这么说了,秦淑芬也就应了,叫大妞和二妞帮忙看着菜根和洋辣子,她去给茄子杆皮焯水,下黄豆炖煮啥的。
黄豆没泡过,所以到饭点的时候还有点不熟。
秦淑芬就只捞了茄子杆皮。
今天的茄子虽然还是加水煮成了糊糊,但放油了呀,秦淑芬夹起个茄子把,“第一个鸡腿谁吃?”
牛建国一蹦老高,“我我我”
二妞频频往外看,“我去喊奶奶”
外头好冷,这会吃饭都是关着门,牛建国把到手的茄子把放碗里拔腿就往外跑:“我去!”
其他人也够仗仗义,等他回来才开始吃手里的‘鸡腿’,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吃,得把茄子把撕着着吃吃,一吃一个不吱声。
太好吃了,嫩嫩的,脆脆的,就跟吃肉一样样的。
再嘬茄子杆皮,感觉也是嫩嫩的,也吃出肉味来了。
山柚油高温炒菜的味道比不过花生油或者猪油,但拌进饭里吃口感蹭蹭蹭就上了一个档次,那米饭油滋滋亮晶晶的,吃起来不比猪油拌饭差多少。
婆媳两一边吃饭一边说今儿看到的山柚林子,在几个孩子胡说八道的夸下,那山柚林可多山柚果了,吃到一百岁都吃不完。
这么多的山柚果放那着也是一种浪费,徐春娇就让儿媳妇上村里头问问,有愿意炸山柚油的下午就一块到山柚林去捡果子。
不算工分,但去油坊榨油的费用由着生产队出。
秦淑芬最先找的就是平时老牛家比较亲近的,以及和自己聊得来的那些老娘们。
只要是油就没有不心动的,而且照着已经试验过的老牛家这么说,山柚油拌饭好吃的话,那顿顿不就能吃荤油了么。
特别是现在家里头有去修水库的,有点油垫肚子多好啊。
等下午要出发的时候,老幼妇孺围满了一圈。
谁到了地儿都得感慨一声,好多的山柚果啊。
而且果子成熟落地给太阳晒干了,枕的都是落叶也不脏,直接掰拿果肉就行。
跟去的孩子也不少,也跟着捡果子,运气好的可以抢到箩筐。
大人手里头满了一喊‘箩筐呢’小孩就拖着箩筐登登登的跑过来。
老牛家几个孩子依旧来了,拿箩筐拖着狗子跑,最后孩子和狗都挨打。
劳改农场的人好久都没瞧见那么多人,乐呵呵的揣着手看。
其他孩子只敢好奇,牛建国和大妞就带头跟人家说话,好给周围的小朋友做个示范。
一个下午就捡了三百多斤的山柚果子。
油坊隶属于社会生产队,也是一个公社管辖范围,凡是距离先锋队有点远。
海岛只能种春或者冬两季花生,夏季种花生空壳率高,和外地很不一样,所以每年需要榨油的时候就是五月份起花生,上交完后分花生的那一段时间。
可因为是季节性榨油,首先有油坊的生产队就得先紧着自己人,如果碰上公社组织社会主义大集,人家还要先紧着集市,周边生产队就排着队等着吧。
而且又是扎堆榨油,所以一个生产队顶多就给两三天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可见平日里榨油并不轻松。
现在不是榨油的高峰期,油坊没什么人,都叫先锋生产队的包圆了。
炸几百斤的山柚油十块钱。
徐春娇绕着油坊转悠了一圈。
这个生产队有油坊是因为附近就近有一条水渠,油坊靠着水带动水轮,通过水轮的外力传动进行研磨,再靠人工冲压进行压榨。
至于那榨油的工具和流程,几乎就是靠人力了,生产设备是“笨桩”,即用一个大杠子,一头吊上石砣,以杠杆的力量挤压,特别尖端的现代化榨油设备没有。
还有些小媳妇感慨小时候就是这一套榨油的设备,现在都结婚生娃了还是没变。
谁都没把这场唠嗑放心里头,特别是亮晶晶的山柚油一点点的萃出来,由少汇成多的时候,心里头就更放不下别的事了。
今天所有捡果子的人都分到了山柚油。
隔天晌午的时候,莫名其妙多了一支送饭的队伍。
本来打石场也就十几公里,对干惯了农活的人真不算什么,走到目的地都不带出汗的。
修水库是下大力气太累了不愿意回家,但留守的社员要是家里做点好吃的就跑一趟送过去,给家里人加加餐。
今天谁家几乎都是煮各种菜饭,拿山柚油来拌,吃着可香了,就想着给干活的人也送一些。
老牛家也在队伍里,主要是徐春娇找大侄子有事儿。
采石厂的人都在闷头干活,瞧见有一条送饭的队伍就抬起灰扑扑的脸看看是自家的么。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