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雨季已接近尾声。乔银和郎先生也终于满栽而归。
乔银的造化葫芦里,放入了许多砍伐下来的蓝陀银松木。它们曾经的位置,也补栽了许多成活的幼苗,或许很久以后这里会换个名字,叫蓝陀金木林了。
尽管没能得到朽木树妖,但他们却得到了八十根雷木。
足足八十根,都是小树一般大小的蓝陀雷木,打造宝弓的绝好材料。
“发了,我们发了呀!”
眼看就要返回营地,郎先生兴奋得手舞足蹈,“狗儿的,一把雷木宝弓就是好几千两啊!这得值多少钱,哈哈哈哈……”
“恐怕还不止吧?”
乔银对弓可并不陌生,“普通的蓝银弓,就不下于雷木弓了,这种木材打造而成的弓箭,应该叫雷陀弓!如果没猜错,或许能堪比十大名弓了。”
说着,他将手上的一根齐眉木棍弯成了一个圆,之后陡然松开,顿时弹出了一声爆响!
嗤……啪!
但这根雷木丝毫没有损坏的迹象,显露出无比坚韧的质地,当真有点软玉弹钢的手感了。
“走,给大家一点小小的震撼!”
观想出魔神,乔银带着郎先生顺着海滩往营地而回。
当年他们往返于雨林,物资匮乏,还得借助离岸风才勉强出行,如今却开始着手改造自然。
……
宝岛中部的湿季结束较早,正是收获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随风起伏,散发着阵阵幽香。
相比前两年,现在的农田要广大得多了。
十余座村寨,每座都有千亩耕地,最早开发的新平村更是超过万亩。
这在人多地少的内陆是无法想象的富足。
而且现在的村民个个身强力壮,特别是那些修为有成的人,能打理的庄稼是以前的五倍,十倍。加上生产队的安排配合,劳动产出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新来的那些村民,还没能修炼出多大成果,也有衙门派来的幕僚帮他们完成第一次生产。即便不如乔银的手段,也比单纯动手收割要快很多了。
除了主粮,宝岛还也种植了各种蔬果,大部分同样开始成熟。可以说能种的,如今基本上都试种了,只看哪些食材更适应这里的气候。
因此刚回到营寨,乔银就迫不及待的来到田间察看。
他发现不少幕僚用的蓝银手串又有了改进:原来是丘小珍用雷木的边角余料打造了新的法器,法力比先前又要强上一个层次。
“道术的力量虽然没有武功强,但很多方面也是武功做不到的!等以后把道术普及,百姓的生活才是真正翻了身,真希望这一天早些到来啊。”
看着幕僚们用法力操控镰刀收割稻子,即省时又省力,乔银当真有些迫不及待。
“唉,注意!那颗扎了红绳的不要割!”
大家正忙得热火朝天,一位干部突然提醒了正在割稻子的幕僚。这名幕僚也会心的笑了笑。
“知道,那颗是稻种!”
每次收割,生产队的干部都会仔细检查作物的状况,留下最好的一些作为种子。
所谓最好,一般是结果最多的。但有一些发生异变的作物也会被留下来,比如抽穗早,分蘖多,果实大,这都是值得慢慢培育的良种。
看着生产队收割庄稼,方才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乔银很喜欢看这些东西,像打泥坯,垒墙,修坝,修蹄,越看越觉得很有意思。他自己也偶尔动手学一下,当然仅此而已,真正把劳动当职业那还是不乐意。
宁远就曾经打趣过乔银,乔银自己也并不否认这一点,他并不热爱劳动。
劳动是很辛苦的。
正因为知道辛苦,乔银身为脱产者,才会尽可能的发展生产,把辛苦尽量降低,收成尽量提高。
那种明明知道劳动很辛苦,自己不做,嘴巴里又赞美劳动的清流士大夫,才是乔银最厌恶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句诗越品味,越能体会到作者的豁达。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脱产的向往,也只有脱产者才有精力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也是脱产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写这首诗的人一辈子都被士大夫排斥。
就在乔银思绪连篇时,与他同行的郎先生突然说话了:“对了,谷神一窍能让蓝陀银松脱胎换骨,那能不能让粮食作物也成长起来?”
说着,他指了指田间那株系着红绳的种子稻:“比如水稻,麦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乔银也从思绪中回过神,重新望向了面前的农田:“是啊……谷神一窍,谷神一窍,谷物才是发源根本!您说得对,最应该淬炼的作物应该是它才对,谷神!”
乔银的造化葫芦里,放入了许多砍伐下来的蓝陀银松木。它们曾经的位置,也补栽了许多成活的幼苗,或许很久以后这里会换个名字,叫蓝陀金木林了。
尽管没能得到朽木树妖,但他们却得到了八十根雷木。
足足八十根,都是小树一般大小的蓝陀雷木,打造宝弓的绝好材料。
“发了,我们发了呀!”
眼看就要返回营地,郎先生兴奋得手舞足蹈,“狗儿的,一把雷木宝弓就是好几千两啊!这得值多少钱,哈哈哈哈……”
“恐怕还不止吧?”
乔银对弓可并不陌生,“普通的蓝银弓,就不下于雷木弓了,这种木材打造而成的弓箭,应该叫雷陀弓!如果没猜错,或许能堪比十大名弓了。”
说着,他将手上的一根齐眉木棍弯成了一个圆,之后陡然松开,顿时弹出了一声爆响!
嗤……啪!
但这根雷木丝毫没有损坏的迹象,显露出无比坚韧的质地,当真有点软玉弹钢的手感了。
“走,给大家一点小小的震撼!”
观想出魔神,乔银带着郎先生顺着海滩往营地而回。
当年他们往返于雨林,物资匮乏,还得借助离岸风才勉强出行,如今却开始着手改造自然。
……
宝岛中部的湿季结束较早,正是收获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随风起伏,散发着阵阵幽香。
相比前两年,现在的农田要广大得多了。
十余座村寨,每座都有千亩耕地,最早开发的新平村更是超过万亩。
这在人多地少的内陆是无法想象的富足。
而且现在的村民个个身强力壮,特别是那些修为有成的人,能打理的庄稼是以前的五倍,十倍。加上生产队的安排配合,劳动产出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新来的那些村民,还没能修炼出多大成果,也有衙门派来的幕僚帮他们完成第一次生产。即便不如乔银的手段,也比单纯动手收割要快很多了。
除了主粮,宝岛还也种植了各种蔬果,大部分同样开始成熟。可以说能种的,如今基本上都试种了,只看哪些食材更适应这里的气候。
因此刚回到营寨,乔银就迫不及待的来到田间察看。
他发现不少幕僚用的蓝银手串又有了改进:原来是丘小珍用雷木的边角余料打造了新的法器,法力比先前又要强上一个层次。
“道术的力量虽然没有武功强,但很多方面也是武功做不到的!等以后把道术普及,百姓的生活才是真正翻了身,真希望这一天早些到来啊。”
看着幕僚们用法力操控镰刀收割稻子,即省时又省力,乔银当真有些迫不及待。
“唉,注意!那颗扎了红绳的不要割!”
大家正忙得热火朝天,一位干部突然提醒了正在割稻子的幕僚。这名幕僚也会心的笑了笑。
“知道,那颗是稻种!”
每次收割,生产队的干部都会仔细检查作物的状况,留下最好的一些作为种子。
所谓最好,一般是结果最多的。但有一些发生异变的作物也会被留下来,比如抽穗早,分蘖多,果实大,这都是值得慢慢培育的良种。
看着生产队收割庄稼,方才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乔银很喜欢看这些东西,像打泥坯,垒墙,修坝,修蹄,越看越觉得很有意思。他自己也偶尔动手学一下,当然仅此而已,真正把劳动当职业那还是不乐意。
宁远就曾经打趣过乔银,乔银自己也并不否认这一点,他并不热爱劳动。
劳动是很辛苦的。
正因为知道辛苦,乔银身为脱产者,才会尽可能的发展生产,把辛苦尽量降低,收成尽量提高。
那种明明知道劳动很辛苦,自己不做,嘴巴里又赞美劳动的清流士大夫,才是乔银最厌恶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句诗越品味,越能体会到作者的豁达。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脱产的向往,也只有脱产者才有精力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也是脱产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写这首诗的人一辈子都被士大夫排斥。
就在乔银思绪连篇时,与他同行的郎先生突然说话了:“对了,谷神一窍能让蓝陀银松脱胎换骨,那能不能让粮食作物也成长起来?”
说着,他指了指田间那株系着红绳的种子稻:“比如水稻,麦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乔银也从思绪中回过神,重新望向了面前的农田:“是啊……谷神一窍,谷神一窍,谷物才是发源根本!您说得对,最应该淬炼的作物应该是它才对,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