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绍扬的提议,得到了水老鸹和林若兰的一致赞同。

    于是众人就在猫耳山找了家客栈落脚,然后拜托客栈掌柜帮忙,在周围给踅摸踅摸房子、地。

    这时候,猫耳山还没建县城,周围的住户也不算太多,顶多就是比个镇子大一些,住户没那么密集。

    所以曲绍扬他们很快,就在猫耳山的东山根,找到了合心意的地方。

    这里离着江边远,地势高一些,即便是哪年天气不好发洪水,也不至于被淹。

    “绍扬啊,要不然咱就先盖四间房子吧。

    你眼下没成家,也别自己单过了,咱住在一起互相也有个照应。”

    选好地址,水老鸹找曲绍扬商议盖房子的事情。

    按水老鸹的意思,曲绍扬是他徒弟,那就跟亲儿子没啥区别,反正曲绍扬也没成家,不如住在一起,还热闹。

    “师父,你们盖三间就行,我挨着你们盖两间。

    咱两家挨着,一样能照应到。”曲绍扬却有自己的主意。

    师父师娘俩人好不容易在一起,总得给人家留点儿空间,过过二人世界啊。

    天志还小,倒无所谓,他都十七八了,再凑一块儿,不好。

    曲绍扬坚持,水老鸹也不好说别的。

    于是定下来,水老鸹这边盖三间房,曲绍扬那头盖两间。

    也不用盖太大,大了冬天冷,烧火再多也不暖和。

    两家东西院挨着,互相照顾着也方便。

    选好地点,定下盖几间房,接下来就好办了。

    猫耳山没有本地居民,都是闯关东过来的人。

    那些人来到此地,开荒、采药、放山、打猎,最开始条件简陋,住的都是地窨子。

    一般是就着山坡挖槽,形成三面土墙,一面开门,上苫野草的简易小房。

    也有在平地挖坑,上面用木杆搭成人字形,然后苫草的马架子房。

    光绪初年,开始出现霸王圈,就是把原木两头抠成凹形,然后交叉咬口叠在一起形成墙,再用稀泥土抹缝儿的木头房。

    像山场子里头木把住的房子,放排路上住的排夫窝子,基本上都是这种,可以盖的大一些。

    近几年猫耳山逐渐热闹起来,集镇上也出现了石头和青砖砌起来的房舍。

    像一些客栈、酒馆、买卖铺号等,多数都是这种。

    水老鸹和曲绍扬手里都有钱,也不差那点儿钱,既然是盖一回房子,那就整的利整点儿。

    所以两人商议后决定,也用石头和青砖来盖房。

    不管什么年月,只要有钱,事情就好办,木料、石料、砖瓦,直接花钱买。

    这个时节,庄稼都已经长起来了,地里不需要再除草,所以闲着的人不少。

    水老鸹这边一放出消息,说是要雇人盖房子,就有不少会木匠、瓦匠的人过来。

    七月二十六,两家的房子破土动工,八月十五前后,房子大框就起来了。

    石头墙砌到窗下,然后青砖砌到平口,房顶苫鱼鳞瓦,房子的梁柁都是直径一尺多的上好原木,相当结实。

    房子大框起来后,那些干活的木匠瓦匠就都回去收地了,剩下砌间壁、盘炕、搭灶这些活,就只能水老鸹和曲绍扬他们自己干。

    好在水老鸹能干,什么活都能拿得起来。

    有水老鸹领工,曲绍扬打下手,附近的邻居谁得闲了就过来帮帮忙,剩下的活,倒是也挺快就干完了。

    “绍扬,房子眼下也就差不多了,就差通通风,屋里都干透了就能住进来。

    这样,咱俩呢,还有要紧事得办,大奎和宋老九俩人的排饷在我这儿,咱得给人家送去。

    正好,让你师娘和小志看着烧烧炕啥的,等咱回来,就搬新家。”

    这天傍晚干完活,水老鸹跟曲绍扬商议。

    “行啊,师父,你说啥前儿走,咱就动身。”对此,曲绍扬倒是没啥意见。

    当初答应好的,替二柜把排饷送给赵大奎和宋老九的家里人。

    因为盖房子的事情,已经耽误挺长时间了,再不送去,过一阵子山场子开锯干活,更没时间。

    “就明天吧,明天咱俩早点儿起来,先去甸子街那头,把大奎的排饷送去。

    宋老九的好说,蛤蟆川就在往塔甸走的半路上,等咱回山场子的时候顺路就送去了。”水老鸹早就安排好了。

    这边新房子暂时还不能住,曲绍扬和水老鸹等人借住在临近的人家。

    晚间水老鸹跟林若兰说了要去甸子街的事,嘱咐林若兰给他们多预备点儿饭,这一路挺远的,要走好几天呢。

    第二天早晨天刚亮,林若兰就起来烧火做饭。

    不管是水老鸹还是林若兰,手里都有不少钱,可眼下他们借住在别人家里,为了不引起旁人觊觎,他们吃的都很简单。

    林若兰蒸了一锅两合面的饼子,等饼子出锅,又弄几个土豆做了锅汤,再切点儿买来的咸菜疙瘩,早晨就这么对付一口。

    林若兰做饭的工夫,水老鸹和曲绍扬也起来收拾。

    从猫耳山去甸子街附近,需要穿山走山路。

    八月末了,山里一早一晚的挺凉,所以得带着羊皮袄。

    “绍扬,把那两棵枪都擦一擦,火药、枪砂全都带上。

    咱俩这一路翻山越岭的,保不齐遇上啥,带着枪防身。”

    那两棵枪,就是当初天虎绺子的,水老鸹和曲绍扬制服了那几个胡子,顺手就把枪拿走了。

    虽说这种老式的火枪比不上快枪,更不如后世的什么半自动,但是在这个年月来说,那就是相当厉害的武器了。

    自从得了这两棵枪,曲绍扬只要有工夫就擦枪、上油保养。

    前些时候,他还特地去淘登了枪药、枪砂等。

    所以水老鸹一说,曲绍扬立刻就把枪药、枪砂找出来装好,又把墙上挂着的枪拿下来仔细检查了一遍。

    吃过早饭,二人打好了绑腿,背上枪,再装好了干粮、咸菜、水壶等东西,径直出发了。

    从猫耳山出发,沿着二道沟河往上游走,途中经过闹枝沟、桦树沟,再从桦树沟的石头河往下游走,石头河并入头道松花江。

    赵大奎的家,就住在头道松花江沿岸的一个小村子。

    路途遥远,又一路翻山越岭。

    能遇上村屯,师徒俩就借住在村子里,要是遇不上村屯,爷俩就只能在山里支个窝棚,打小宿。

    得亏他们带着枪,就算遇见野兽也不怕,偶尔还能打个兔子、野鸡啥的解解馋。

章节目录

民国:关东参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参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参娃并收藏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