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礼法教义
大殿内,叶谆带着和善的笑容,对众人说道:“今日乃是正月初一,正是一年之始,朕虽给百官放假,可朕不能懈怠。正所谓兼听则明,诸位大师对我大乾如今国策,有何不足,不满,有何建议尽可提之,朕自会思量!”
叶枭等四人皆竖起耳朵。
实际上,大乾如今朝廷,还是儒生居多。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些其余学派之人,在朝中话语权并不重。
没人知道,叶谆为何突然将他们唤入宫中。
但是毫无疑问,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能够直达天听,表明自身想法的大好机会!
毕竟这些人,所学一生,为求者,便是治国理政。
只是大多无法在朝中担任高位。
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愿错过!
说不定说的好了,叶谆便会使其入朝为官,一展抱负!
叶谆话音落下,屋内众人中,一老者缓缓站起!
躬身施礼道:“陛下,诸位亲王,在下法家邹国珍!有一言出!”
他沉声道:“人之性情,趋利避害。此乃亘古不变之理。
自古以来,儒家之人鼓吹仁爱,妄以道德礼义,治理百姓,然百姓之中,有作恶之人。父母仁爱无用,老师教诲无用,朋友劝说亦无用,唯刀斧加身,方知悔恨!
由此可见,人性本恶,律法方为治世之本!”
说着他目光看向叶枭,厉声道:“陛下颁布律法,取消士人特权,此为好事。
然武王殿下,为一车夫,率众请命,更是让陛下下旨,将那车夫免于一死。
恕在下直言,此乃动摇国本之事,律法既然制定,便该严格执行。若因对百姓不利便可违逆律法,敢问武王殿下,若是百姓畏死,不服兵役,可否赦之?
国与民,相互之间,许多时候,利国之事未必利民,利民之事又未必利国,百姓多愚钝,不晓大义,不知大局。
故而,当以律法为主,利国为先,如此一来,方能强国治民,而非如同武王殿下一般,为所谓百姓请命。
践踏律法之威严!若人人不畏律法,何以治国?”
大殿之内,邹国珍声音回荡。
除了叶枭,其余三个皇子,心中尽皆暗喜。
没想到啊!这位法家大师,一上来就对叶枭怒喷。
邹国珍转头看向叶谆,厉声道:“敢请陛下,以后切莫再做此事。”
叶谆看向叶枭,轻笑道:“你可有辩驳言词?”
叶枭出列,转身看向邹国珍,先是施了一礼。
而后朗声道:“邹大师所言极是,人性趋利避害,亘古不变。”
他来到邹国珍面前,笑道:“可在下有一问题,若是以趋利避害推断人性本恶。
那人人为恶,制定律法之人,也是恶人,既然如此,律法何以为善?”
此言一出,邹国珍一愣。
叶枭继续说道:“敢问邹大师,您是恶是善?”
眼看邹国珍陷入沉思,叶枭也不等他回答,转身朗声道:“父皇,仁义礼智信,教化万民,其中或有冥顽之辈,然不能以一度万,寻一特例,而言普通!
儿臣以为,人之初生,善恶难明,然若父母仁爱相处,老师严明教诲,亲朋行为友善,其为恶之可能便少之又少。
若只以律法苛责恐吓,百姓心中皆有恶念,千千万万百姓,便是多少官吏也管制不住!
更何况,官吏本身,便为百姓出身,若官吏亦个个心有恶念,便是帝王,亦管制不住官吏!
故而,仁义礼智信,教化万民,此乃治民之根基!”
“同样,律法惩恶,限制百姓官员之言行底线,亦为国本!重教化而严律例,两者并不冲突!”
“方才邹大师所说,民之利与国之利有所冲突!”
“儿臣以为,此事确实存在。”
“天下之利,本就各不相同。”
“百姓畏死,实乃常情!
可若是按照邹大师所说,只以律法苛责,那天下百姓只知利己。
以此度之,若遇敌军勇猛,必四散逃窜,不顾家国,不顾亲朋,山野之中,苟活性命,若是这般,还能使之守卫家国了吗?”
“我大乾猛士,此次南疆之战,战阵厮杀,从无畏惧。
所为者,上报忠君,下护黎民,忠义为先,仁孝为后!
法故而重于泰山,可君主之仁义,百姓之忠孝,同立国之本!
百姓绝境,事出有因,若熟视无睹,视民于草芥,固守所谓律法尊严,何得民心?军心?”
“更何况,万事不可因一特例而推全貌!
父皇虽下旨网开一面,可却使万民感受父皇之仁厚,何言损害律法之威严?
我再问邹大师一句,汝现在敢违逆律法吗?”
说话间,叶枭再对叶谆施礼道:“儿臣以为,教化万民,可以忠孝仁义为先,律法严明再后,须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亦非重一轻一!或有冲突,当一事一断一决,万不可一刀切之。儿臣愚见,请诸位和父皇明鉴!”
在场众人全都惊呆了。
要知道,在他们看来,三皇子,武王叶枭。
那就是个只知练武的莽夫!
热血冲头,便替百姓出头。
根本考虑不到什么大局。
甚至包括叶禛、叶胤、叶祀三人,也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虽然知道叶枭能说,也擅长诡辩。
可是方才这番言论,却是实打实的有理有据。
绝非不学无术之人。
善恶礼法。
一一阐述。
自成逻辑,还以邹国珍的话反驳了他自己的一些言论。
甚至叶谆,也是眼中带出一丝欣喜。
最起码从刚才这番话来说,叶枭的表现,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就在此时,另外一双目狭长的老者站起。
正是阴阳家的吴明远,大笑道:“武王殿下方才言论,甚是精彩,老夫拜服!”
说话间,他来到叶谆面前,躬身道:“陛下,我大乾如今国库空虚,臣有一策,可使我大乾国库富足!”
很明显,他所说之事,与叶枭无关!
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话,勾起了叶谆的兴趣。
“吴大师请说!”
“是这样,如今国库空虚,在下以为,可将盐铁之物,收于官营,只此一策,便可使我大乾国库充盈许多,而且国库空虚时,可将盐铁价钱调高些许,国库充盈时,可降价些许,如此一来,便可灵活获取钱财。”
此言一出,二皇子面色瞬间严肃!
要知道,盐铁之利,极其巨大,且崔家对这两门生意,都有所掌握。
叶枭等四人皆竖起耳朵。
实际上,大乾如今朝廷,还是儒生居多。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些其余学派之人,在朝中话语权并不重。
没人知道,叶谆为何突然将他们唤入宫中。
但是毫无疑问,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能够直达天听,表明自身想法的大好机会!
毕竟这些人,所学一生,为求者,便是治国理政。
只是大多无法在朝中担任高位。
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愿错过!
说不定说的好了,叶谆便会使其入朝为官,一展抱负!
叶谆话音落下,屋内众人中,一老者缓缓站起!
躬身施礼道:“陛下,诸位亲王,在下法家邹国珍!有一言出!”
他沉声道:“人之性情,趋利避害。此乃亘古不变之理。
自古以来,儒家之人鼓吹仁爱,妄以道德礼义,治理百姓,然百姓之中,有作恶之人。父母仁爱无用,老师教诲无用,朋友劝说亦无用,唯刀斧加身,方知悔恨!
由此可见,人性本恶,律法方为治世之本!”
说着他目光看向叶枭,厉声道:“陛下颁布律法,取消士人特权,此为好事。
然武王殿下,为一车夫,率众请命,更是让陛下下旨,将那车夫免于一死。
恕在下直言,此乃动摇国本之事,律法既然制定,便该严格执行。若因对百姓不利便可违逆律法,敢问武王殿下,若是百姓畏死,不服兵役,可否赦之?
国与民,相互之间,许多时候,利国之事未必利民,利民之事又未必利国,百姓多愚钝,不晓大义,不知大局。
故而,当以律法为主,利国为先,如此一来,方能强国治民,而非如同武王殿下一般,为所谓百姓请命。
践踏律法之威严!若人人不畏律法,何以治国?”
大殿之内,邹国珍声音回荡。
除了叶枭,其余三个皇子,心中尽皆暗喜。
没想到啊!这位法家大师,一上来就对叶枭怒喷。
邹国珍转头看向叶谆,厉声道:“敢请陛下,以后切莫再做此事。”
叶谆看向叶枭,轻笑道:“你可有辩驳言词?”
叶枭出列,转身看向邹国珍,先是施了一礼。
而后朗声道:“邹大师所言极是,人性趋利避害,亘古不变。”
他来到邹国珍面前,笑道:“可在下有一问题,若是以趋利避害推断人性本恶。
那人人为恶,制定律法之人,也是恶人,既然如此,律法何以为善?”
此言一出,邹国珍一愣。
叶枭继续说道:“敢问邹大师,您是恶是善?”
眼看邹国珍陷入沉思,叶枭也不等他回答,转身朗声道:“父皇,仁义礼智信,教化万民,其中或有冥顽之辈,然不能以一度万,寻一特例,而言普通!
儿臣以为,人之初生,善恶难明,然若父母仁爱相处,老师严明教诲,亲朋行为友善,其为恶之可能便少之又少。
若只以律法苛责恐吓,百姓心中皆有恶念,千千万万百姓,便是多少官吏也管制不住!
更何况,官吏本身,便为百姓出身,若官吏亦个个心有恶念,便是帝王,亦管制不住官吏!
故而,仁义礼智信,教化万民,此乃治民之根基!”
“同样,律法惩恶,限制百姓官员之言行底线,亦为国本!重教化而严律例,两者并不冲突!”
“方才邹大师所说,民之利与国之利有所冲突!”
“儿臣以为,此事确实存在。”
“天下之利,本就各不相同。”
“百姓畏死,实乃常情!
可若是按照邹大师所说,只以律法苛责,那天下百姓只知利己。
以此度之,若遇敌军勇猛,必四散逃窜,不顾家国,不顾亲朋,山野之中,苟活性命,若是这般,还能使之守卫家国了吗?”
“我大乾猛士,此次南疆之战,战阵厮杀,从无畏惧。
所为者,上报忠君,下护黎民,忠义为先,仁孝为后!
法故而重于泰山,可君主之仁义,百姓之忠孝,同立国之本!
百姓绝境,事出有因,若熟视无睹,视民于草芥,固守所谓律法尊严,何得民心?军心?”
“更何况,万事不可因一特例而推全貌!
父皇虽下旨网开一面,可却使万民感受父皇之仁厚,何言损害律法之威严?
我再问邹大师一句,汝现在敢违逆律法吗?”
说话间,叶枭再对叶谆施礼道:“儿臣以为,教化万民,可以忠孝仁义为先,律法严明再后,须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亦非重一轻一!或有冲突,当一事一断一决,万不可一刀切之。儿臣愚见,请诸位和父皇明鉴!”
在场众人全都惊呆了。
要知道,在他们看来,三皇子,武王叶枭。
那就是个只知练武的莽夫!
热血冲头,便替百姓出头。
根本考虑不到什么大局。
甚至包括叶禛、叶胤、叶祀三人,也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虽然知道叶枭能说,也擅长诡辩。
可是方才这番言论,却是实打实的有理有据。
绝非不学无术之人。
善恶礼法。
一一阐述。
自成逻辑,还以邹国珍的话反驳了他自己的一些言论。
甚至叶谆,也是眼中带出一丝欣喜。
最起码从刚才这番话来说,叶枭的表现,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就在此时,另外一双目狭长的老者站起。
正是阴阳家的吴明远,大笑道:“武王殿下方才言论,甚是精彩,老夫拜服!”
说话间,他来到叶谆面前,躬身道:“陛下,我大乾如今国库空虚,臣有一策,可使我大乾国库富足!”
很明显,他所说之事,与叶枭无关!
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话,勾起了叶谆的兴趣。
“吴大师请说!”
“是这样,如今国库空虚,在下以为,可将盐铁之物,收于官营,只此一策,便可使我大乾国库充盈许多,而且国库空虚时,可将盐铁价钱调高些许,国库充盈时,可降价些许,如此一来,便可灵活获取钱财。”
此言一出,二皇子面色瞬间严肃!
要知道,盐铁之利,极其巨大,且崔家对这两门生意,都有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