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忠孝两难
戚继光奉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的时候,李成梁才不过是个协守辽阳的副总兵官。
直到隆庆四年(1570年),才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
此后十年,李成梁在辽东搅动风云,威镇一方,几乎将辽东打造成了李家王国。
而比他地位更高,名声、威望更大的戚继光却远不如他的成就。
究其原因,就是两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张居正恃才傲物,当政之后更是目空一切。
想要被他重用,就必须要完全听他的话。
所以戚继光为何要如此跪舔,就是因为如果他不跪舔的话很可能立马就被其弃用。
在张居正的重用下,戚继光建立了很多功勋。
但是却始终未能如同李成梁一般威镇一方,让草原人心惊胆颤。
其根本原因就是戚继光丝毫不敢违背张居正的战略部署。
因为张居正曾交代过他的镇守战略:“今日之事,但当以拒守为主,贼不得入,即为上功。”
而他自己却认为:“必以堂堂平野短刃相接,虏于是不支而后心服胆裂”。
尽管戚继光很想来一次决战,但是因不敢违背张居正的战略部署,只能苦守煎熬。
而反观李成梁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他是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根本不用在乎张居正怎么想。
所以在戚继光只能龟缩蓟州防御的时候,李成梁多次出击草原,杀得草原各部落战战兢兢。
最惨的就是炒花五部,盟主都被干死了两个。
也就是这段时间,李成梁真正的起飞,将辽东打造成李家王国。
在张居正被清算之后,戚继光第一时间就受到了牵累,而李成梁却平安无事。
此事也正说明了李成梁跟戚继光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张居正的亲信,万历皇帝选择了一棒子打死。
而对于自己母亲所提拔的人,万历皇帝选择了信重,将李如松调到神机营,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李如松调任神机营后,跟李成梁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李如松认为李家未来想要发展应该靠紧皇权,跟万历皇帝站在同一阵线。
而李成梁则觉得还是孝定皇太后的威望更高,有她支持的文官集团能给李家带来更多的利益。
父子两人因这一立场问题,一度产生了严重的隔阂。
一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在出任宣府总兵官期间,自绝于文臣,向万历皇帝缴纳了投名状。
李成梁才不得不默认了李如松的做法,从此开始自污名声。
直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一月,为言官所劾遭到罢免。
免职以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如松就被万历皇帝委以重任,出兵进行了万历三大征的第一战。
此后李家威势在李如松手上再度得到了继承。
原本不出意外的话,李成梁应该就此全力支持自己儿子上位。
但是碧蹄馆之战犹如当头一盆冷水将李成梁给浇清醒了。
为官多年的他自然知道武将不融于文臣的道理。
有皇权保护下的李如松都被人如此设计,而最后万历皇帝竟只能将李如松召回,并同意跟日本议和。
在他的眼中,无异于是皇权在对海商集团的妥协。
这一事件让他感觉到无比心寒。
一方面感叹皇权的势微;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再次回头去抱孝定皇太后的大腿。
而李如松则跟李成梁的想法相反,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跟万历皇帝共同对抗那些暗中作乱的小人。
李成梁离开京城回铁岭养老,其实就是因为父子俩的分歧已经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也正是父子两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最终造成了李如松自尽的悲剧。
李成梁为了配合江南海商将李如松限制在辽东的计划,让卓里克图和土默特联军进入了建州。
就是为了对这四万大军进行保护。
只要这四万大军一直在边关不走,李如松就无法顺利执行万历皇帝的计划。
李如松自觉愧对万历皇帝的嘱托,在跟李成梁协商无果后,只能带兵强攻联军。
而李平胡和张玉都是侍奉了李家两代的老人,面对新旧两主的分歧,他们夹在中间也很难受。
最终因受到李成梁的干扰,未能率军及时跟李如松一起出击。
李如松率三千人马攻打卓里克图和土默特联军。
卓里克图等人自然不是李如松大军的对手,但是别忘了李成梁让他们去建州的目的是保护他们。
能保护他们的人是谁?
是跟李如松一起征战过的李家恶犬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带来阻止李如松动兵的人都是曾经的辽东铁骑。
是李如松归附皇权后清理出家丁队伍的部分女真人。
在面对众多曾经一起征战的兄弟,他简直绝望到了极点。
战,无疑是违背了李成梁的竟志,是大不孝,而且敌人还都是曾经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手足兄弟,他做不到;
退,又愧对万历皇帝的信任,是为大不忠。
万历皇帝如何让他当上这个辽东总兵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现在因为自己的心慈手软,就要辜负他的期待,让他有何脸面再去面对这个对他全力维护的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怎么办?
李如松本来就是个重情义,轻生死的汉子。
在进退都不得的情况之下,绝望之际,他就只好选择了自尽这条不归路。
李如松拔剑自吻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努尔哈赤当时都给吓傻眼了,差点没吓得转头就逃。
而随同李如松一起出征的辽东铁骑也傻了,他们不知道李如松怎么会死,又为什么会死。
他们只知道主将是死在了努尔哈赤的面前,那么这些人就是敌人。
三千人立即发起了亡命攻击。
而努尔哈赤只能联合卓里克图等人将这三千人马全部歼灭。
而随后赶来的李平胡和张玉两人只听说李如松战死,也是发了疯似得攻击联军。
最终也随着李如松一起战死当场。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闯下大祸,带着李如松的尸体就是去铁岭找了李成梁请罪,并说明事情的原委。
李成梁在这一刻老泪纵横,可是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是他亲手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还在李家做客的李进也没想到最后事情最后竟会发展到了这等地步。
原本他来的目的只是想限制一下李如松的行动,不让他轻易离开辽东便可。
结果却是没想到竟硬生生的逼死了万历皇帝的心腹爱将。
唏嘘之余,他也只能回京复命,并将此事的原委告知了万历皇帝和孝定皇太后。
万历皇帝自是不敢对教定皇太后有任何指责,但是对于敢挑起此事的江南海商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一场由榷税税使发起的腥风血雨也就此展开……
直到隆庆四年(1570年),才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
此后十年,李成梁在辽东搅动风云,威镇一方,几乎将辽东打造成了李家王国。
而比他地位更高,名声、威望更大的戚继光却远不如他的成就。
究其原因,就是两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张居正恃才傲物,当政之后更是目空一切。
想要被他重用,就必须要完全听他的话。
所以戚继光为何要如此跪舔,就是因为如果他不跪舔的话很可能立马就被其弃用。
在张居正的重用下,戚继光建立了很多功勋。
但是却始终未能如同李成梁一般威镇一方,让草原人心惊胆颤。
其根本原因就是戚继光丝毫不敢违背张居正的战略部署。
因为张居正曾交代过他的镇守战略:“今日之事,但当以拒守为主,贼不得入,即为上功。”
而他自己却认为:“必以堂堂平野短刃相接,虏于是不支而后心服胆裂”。
尽管戚继光很想来一次决战,但是因不敢违背张居正的战略部署,只能苦守煎熬。
而反观李成梁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他是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根本不用在乎张居正怎么想。
所以在戚继光只能龟缩蓟州防御的时候,李成梁多次出击草原,杀得草原各部落战战兢兢。
最惨的就是炒花五部,盟主都被干死了两个。
也就是这段时间,李成梁真正的起飞,将辽东打造成李家王国。
在张居正被清算之后,戚继光第一时间就受到了牵累,而李成梁却平安无事。
此事也正说明了李成梁跟戚继光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张居正的亲信,万历皇帝选择了一棒子打死。
而对于自己母亲所提拔的人,万历皇帝选择了信重,将李如松调到神机营,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李如松调任神机营后,跟李成梁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李如松认为李家未来想要发展应该靠紧皇权,跟万历皇帝站在同一阵线。
而李成梁则觉得还是孝定皇太后的威望更高,有她支持的文官集团能给李家带来更多的利益。
父子两人因这一立场问题,一度产生了严重的隔阂。
一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在出任宣府总兵官期间,自绝于文臣,向万历皇帝缴纳了投名状。
李成梁才不得不默认了李如松的做法,从此开始自污名声。
直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一月,为言官所劾遭到罢免。
免职以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如松就被万历皇帝委以重任,出兵进行了万历三大征的第一战。
此后李家威势在李如松手上再度得到了继承。
原本不出意外的话,李成梁应该就此全力支持自己儿子上位。
但是碧蹄馆之战犹如当头一盆冷水将李成梁给浇清醒了。
为官多年的他自然知道武将不融于文臣的道理。
有皇权保护下的李如松都被人如此设计,而最后万历皇帝竟只能将李如松召回,并同意跟日本议和。
在他的眼中,无异于是皇权在对海商集团的妥协。
这一事件让他感觉到无比心寒。
一方面感叹皇权的势微;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再次回头去抱孝定皇太后的大腿。
而李如松则跟李成梁的想法相反,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跟万历皇帝共同对抗那些暗中作乱的小人。
李成梁离开京城回铁岭养老,其实就是因为父子俩的分歧已经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也正是父子两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最终造成了李如松自尽的悲剧。
李成梁为了配合江南海商将李如松限制在辽东的计划,让卓里克图和土默特联军进入了建州。
就是为了对这四万大军进行保护。
只要这四万大军一直在边关不走,李如松就无法顺利执行万历皇帝的计划。
李如松自觉愧对万历皇帝的嘱托,在跟李成梁协商无果后,只能带兵强攻联军。
而李平胡和张玉都是侍奉了李家两代的老人,面对新旧两主的分歧,他们夹在中间也很难受。
最终因受到李成梁的干扰,未能率军及时跟李如松一起出击。
李如松率三千人马攻打卓里克图和土默特联军。
卓里克图等人自然不是李如松大军的对手,但是别忘了李成梁让他们去建州的目的是保护他们。
能保护他们的人是谁?
是跟李如松一起征战过的李家恶犬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带来阻止李如松动兵的人都是曾经的辽东铁骑。
是李如松归附皇权后清理出家丁队伍的部分女真人。
在面对众多曾经一起征战的兄弟,他简直绝望到了极点。
战,无疑是违背了李成梁的竟志,是大不孝,而且敌人还都是曾经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手足兄弟,他做不到;
退,又愧对万历皇帝的信任,是为大不忠。
万历皇帝如何让他当上这个辽东总兵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现在因为自己的心慈手软,就要辜负他的期待,让他有何脸面再去面对这个对他全力维护的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怎么办?
李如松本来就是个重情义,轻生死的汉子。
在进退都不得的情况之下,绝望之际,他就只好选择了自尽这条不归路。
李如松拔剑自吻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努尔哈赤当时都给吓傻眼了,差点没吓得转头就逃。
而随同李如松一起出征的辽东铁骑也傻了,他们不知道李如松怎么会死,又为什么会死。
他们只知道主将是死在了努尔哈赤的面前,那么这些人就是敌人。
三千人立即发起了亡命攻击。
而努尔哈赤只能联合卓里克图等人将这三千人马全部歼灭。
而随后赶来的李平胡和张玉两人只听说李如松战死,也是发了疯似得攻击联军。
最终也随着李如松一起战死当场。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闯下大祸,带着李如松的尸体就是去铁岭找了李成梁请罪,并说明事情的原委。
李成梁在这一刻老泪纵横,可是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是他亲手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还在李家做客的李进也没想到最后事情最后竟会发展到了这等地步。
原本他来的目的只是想限制一下李如松的行动,不让他轻易离开辽东便可。
结果却是没想到竟硬生生的逼死了万历皇帝的心腹爱将。
唏嘘之余,他也只能回京复命,并将此事的原委告知了万历皇帝和孝定皇太后。
万历皇帝自是不敢对教定皇太后有任何指责,但是对于敢挑起此事的江南海商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一场由榷税税使发起的腥风血雨也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