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追寻+摇滚版国际歌
今晚华艺赛上,林夏登台的时候,对于她在外网上热度增长还一无所知。
第三轮她要唱的是一首主旋律的歌曲《追寻》以及一小段摇滚版的《国际歌》。
《追寻》这首歌是非常典型的主旋律,节奏比较舒缓,却暗藏不屈的力量,极富冲击力。
其中有一段化用了《国际歌》的旋律,正好可以把这两首歌连起来。
唐朝乐队摇滚版本的《国际歌》,在华夏摇滚历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是改编经典歌曲的典范,那叫一个炸场子。
华艺赛作为官方的比赛,评委又大多是行业内的大佬,平均年龄摆在那里,对于选手的选曲肯定会有特定的偏好。
如果妆容夸张模糊性别地上去唱华丽摇滚重金属之类的,对很多老师来说就过于前卫了。
虽然《国际歌》的这个摇滚版本,可能也有一些前卫。
但问题不大,有《追寻》这首歌打底,评委接受度会高一些。
今天的伴奏是电声乐团为主,但是也请了一个小号手,在开头吹出悠扬的旋律。
在键盘的伴奏声中,林夏用具有叙事感的音色开始唱:
“拂去岁月厚厚的封尘,敞开心的世界记忆的闸门。”
《追寻》这首歌非常经典,有很多歌唱家和合唱的版本,除了流行,也很适合美声,可以说是一首典型的主旋律大歌。
美声唱法的《追寻》很厚重,像是过去在负重前行。
而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像是以平时说话的方式去唱歌,更像是现在和未来。
开头的这几句她并没有用很学院派的唱功去唱,而是以一种抒情浪漫的流行唱法,唱出一种时下的烟火气。
有点像是王菲唱《我和我的祖国》的那种唱法,只是没有那么轻盈,更沉稳一些。
【又是一首新歌,期待!】
【感觉林夏声音一出,就有了一种电影感。】
伴着梦幻缥缈像云彩一样的键盘声,林夏唱起了副歌:
“追寻 我生命的那份纯真,
心中 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
这首歌要表达出不断追寻的感觉,情绪就要不断递进。
她的唱法也从最初的柔和开始逐渐变得有力量感,语调逐渐坚定,就像是有什么风暴在酝酿着爆发。
熟悉的旋律让观众有了极强的画面感,好像在哪里反复听到过一样。
【这个旋律好熟悉,我的DNA狠狠动了。】
【这不是……国际歌吗?】
【她好犯规,居然用这个旋律,感觉要泪目了。】
等想起这熟悉的旋律是什么时,直播间的听众都愣住了。
国际歌可以说是流淌在每一个华夏人血液中的旋律,一首激励着无数人前行的经典信念之作。
听出了国际歌的旋律,回过头来再看这首歌的标题“追寻”,只能说是完美对应,他们一瞬间就明白林夏的这首歌在讲什么了。
而外国听众虽然听不懂唱词,但有语言的地方,就有国际歌的旋律,很快也有人用不同语言刷出了这首歌的名字。
【L''Intrnational】
【Th Intrnational!!】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
最好听的国际歌,永远不是在高级的音乐厅,穿着得体礼服,演唱出的旋律。
而是每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发自内心唱出的旋律。
“追寻那永远,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的忠贞……”
唱完副歌之后,林夏直接点题,和电声乐队点了点头,鼓点像是爆发了某种生命力,把这一段变得激情澎湃。
吉他和贝斯的旋律简直像是在跳动,她用相同的旋律唱起了《国际歌》,整个华艺赛的会场被她带的像是音乐节现场。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因为摇滚律动的节奏感很强,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打着节拍一起跟着她唱。
这种全员嗨起来的场面在华艺赛上还是第一次。
弹幕已经傻眼了,这首歌还能这么玩?
【这这这……这是摇滚版的《国际歌》?】
【这首歌一开始我以为是那种正经得不能再正经的主旋律,华艺赛参赛标准曲目的感觉,谁能想到后面接的是摇滚《国际歌》啊?】
【牛啊林夏,居然敢在华艺赛上搞这种创新,但是有一说一,这歌真的好燃啊,鸡皮疙瘩是真起来了!林夏的声音也太有力量感了吧。】
【妈耶,林夏什么时候单独出一下这首歌,以后看恐怖片的时候就放这个!】
鼓的声音不停,只是以一种略微舒缓的方式敲击着,她继续唱着《追寻》的第二段,只是节奏加快了一些。
这首歌从最开始的柔和,到充满力量感的国际歌,再到现在完全的爆发,林夏强大的声压席卷全场。
【为什么《国际歌》只有那一小段啊,搞得我心痒痒的,好想听完整版,那得有多嗨啊。】
【林夏的强混也好能打,哈哈,最后还是忍不住frstyl了一个高音。】
【林夏居然也能写主旋律的歌,感觉这首歌会被上交给国家。】
【好奇等会评委会怎么评这一段。】
事实上,评委们也挺发愁他们点评环节该说点什么。
《追寻》是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很正的歌,几位歌唱家都觉得美声版本会很适合他们唱。
如果林夏只唱这首歌,那简直就是标准的模范优等生。
但偏偏她在里面加了一小段摇滚版的《国际歌》搞创新。燃倒是挺燃的,一看现场的观众,不分年龄都能跟着嗨就知道了。
就连他们自己,很多人也觉得这种改编很新奇,只是……就挺难评的。
字面意义上的难评。
前几天第二轮比赛的时候,林夏那首《左手指月》过于惊艳了,搞得大家夸得都太过了,事后都觉得有点不合适。
本来想今天收着点,结果这歌一唱,他们又不知道该怎么评了。
纠结来纠结去,话筒就递到了李文州手上,谁让他老爱在评委席点歌,存在感实在太强。
这时候他不上谁上?
:..
..。..
第三轮她要唱的是一首主旋律的歌曲《追寻》以及一小段摇滚版的《国际歌》。
《追寻》这首歌是非常典型的主旋律,节奏比较舒缓,却暗藏不屈的力量,极富冲击力。
其中有一段化用了《国际歌》的旋律,正好可以把这两首歌连起来。
唐朝乐队摇滚版本的《国际歌》,在华夏摇滚历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是改编经典歌曲的典范,那叫一个炸场子。
华艺赛作为官方的比赛,评委又大多是行业内的大佬,平均年龄摆在那里,对于选手的选曲肯定会有特定的偏好。
如果妆容夸张模糊性别地上去唱华丽摇滚重金属之类的,对很多老师来说就过于前卫了。
虽然《国际歌》的这个摇滚版本,可能也有一些前卫。
但问题不大,有《追寻》这首歌打底,评委接受度会高一些。
今天的伴奏是电声乐团为主,但是也请了一个小号手,在开头吹出悠扬的旋律。
在键盘的伴奏声中,林夏用具有叙事感的音色开始唱:
“拂去岁月厚厚的封尘,敞开心的世界记忆的闸门。”
《追寻》这首歌非常经典,有很多歌唱家和合唱的版本,除了流行,也很适合美声,可以说是一首典型的主旋律大歌。
美声唱法的《追寻》很厚重,像是过去在负重前行。
而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像是以平时说话的方式去唱歌,更像是现在和未来。
开头的这几句她并没有用很学院派的唱功去唱,而是以一种抒情浪漫的流行唱法,唱出一种时下的烟火气。
有点像是王菲唱《我和我的祖国》的那种唱法,只是没有那么轻盈,更沉稳一些。
【又是一首新歌,期待!】
【感觉林夏声音一出,就有了一种电影感。】
伴着梦幻缥缈像云彩一样的键盘声,林夏唱起了副歌:
“追寻 我生命的那份纯真,
心中 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
这首歌要表达出不断追寻的感觉,情绪就要不断递进。
她的唱法也从最初的柔和开始逐渐变得有力量感,语调逐渐坚定,就像是有什么风暴在酝酿着爆发。
熟悉的旋律让观众有了极强的画面感,好像在哪里反复听到过一样。
【这个旋律好熟悉,我的DNA狠狠动了。】
【这不是……国际歌吗?】
【她好犯规,居然用这个旋律,感觉要泪目了。】
等想起这熟悉的旋律是什么时,直播间的听众都愣住了。
国际歌可以说是流淌在每一个华夏人血液中的旋律,一首激励着无数人前行的经典信念之作。
听出了国际歌的旋律,回过头来再看这首歌的标题“追寻”,只能说是完美对应,他们一瞬间就明白林夏的这首歌在讲什么了。
而外国听众虽然听不懂唱词,但有语言的地方,就有国际歌的旋律,很快也有人用不同语言刷出了这首歌的名字。
【L''Intrnational】
【Th Intrnational!!】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
最好听的国际歌,永远不是在高级的音乐厅,穿着得体礼服,演唱出的旋律。
而是每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发自内心唱出的旋律。
“追寻那永远,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的忠贞……”
唱完副歌之后,林夏直接点题,和电声乐队点了点头,鼓点像是爆发了某种生命力,把这一段变得激情澎湃。
吉他和贝斯的旋律简直像是在跳动,她用相同的旋律唱起了《国际歌》,整个华艺赛的会场被她带的像是音乐节现场。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因为摇滚律动的节奏感很强,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打着节拍一起跟着她唱。
这种全员嗨起来的场面在华艺赛上还是第一次。
弹幕已经傻眼了,这首歌还能这么玩?
【这这这……这是摇滚版的《国际歌》?】
【这首歌一开始我以为是那种正经得不能再正经的主旋律,华艺赛参赛标准曲目的感觉,谁能想到后面接的是摇滚《国际歌》啊?】
【牛啊林夏,居然敢在华艺赛上搞这种创新,但是有一说一,这歌真的好燃啊,鸡皮疙瘩是真起来了!林夏的声音也太有力量感了吧。】
【妈耶,林夏什么时候单独出一下这首歌,以后看恐怖片的时候就放这个!】
鼓的声音不停,只是以一种略微舒缓的方式敲击着,她继续唱着《追寻》的第二段,只是节奏加快了一些。
这首歌从最开始的柔和,到充满力量感的国际歌,再到现在完全的爆发,林夏强大的声压席卷全场。
【为什么《国际歌》只有那一小段啊,搞得我心痒痒的,好想听完整版,那得有多嗨啊。】
【林夏的强混也好能打,哈哈,最后还是忍不住frstyl了一个高音。】
【林夏居然也能写主旋律的歌,感觉这首歌会被上交给国家。】
【好奇等会评委会怎么评这一段。】
事实上,评委们也挺发愁他们点评环节该说点什么。
《追寻》是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很正的歌,几位歌唱家都觉得美声版本会很适合他们唱。
如果林夏只唱这首歌,那简直就是标准的模范优等生。
但偏偏她在里面加了一小段摇滚版的《国际歌》搞创新。燃倒是挺燃的,一看现场的观众,不分年龄都能跟着嗨就知道了。
就连他们自己,很多人也觉得这种改编很新奇,只是……就挺难评的。
字面意义上的难评。
前几天第二轮比赛的时候,林夏那首《左手指月》过于惊艳了,搞得大家夸得都太过了,事后都觉得有点不合适。
本来想今天收着点,结果这歌一唱,他们又不知道该怎么评了。
纠结来纠结去,话筒就递到了李文州手上,谁让他老爱在评委席点歌,存在感实在太强。
这时候他不上谁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