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文会,定在三月,距离现在,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不过告示李云已经发出去了。

    让治下各州郡先进行一轮初选,只要会读书认字,粗通经书的,都可以来参与这一次文会。

    不过,李云在告示上,并没有写明,这一次文会是为了取士,否则朝廷那里说不过去,同时可能会引来大量的闲杂人等,齐聚金陵。

    他只在告示上写了,为了重续江南文脉,所以要考校江南才子的才学,金陵府将重奖优胜者。

    但是没有写,要如何嘉奖。

    不过,这个时候,如果是足够聪明的读书人,就多少能够瞧出来一些苗头,赶来金陵参加这一次文会。

    而李云需要的,并不是那些两脚书橱,也不是大才子大文豪,正是这些能够看出苗头的,相对机灵一些的聪明人。

    本来,李云是想要杜谦与费宣一起,来负责这一次文会的初筛工作,但是现在,丽正书院一下子来了几十号人,尤其是陶文渊,更是专门搞教育的。

    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了。

    李云亲自将这些人,请进了金陵城里,并且让人准备了酒菜,招待这些不远千里过来投奔的读书人,而他,更是亲自陪同着陶文渊,在金陵城里转了一圈。

    转悠了一圈之后,这位陶先生忍不住感慨连连,对着李云说道:“这金陵城虽然不大,但是在李府公治下,却是生机勃勃。”

    “府公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本事,真是厉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口道:“无怪官正兄,让我们丽正书院到金陵来避难。”

    李云缓缓说道:“金陵城自然没有京城那么大,不过容下一个书院没有任何问题,这几天我亲自去打招呼,给陶先生划出一块地,用来重建书院。”

    他想了想之后,笑着说道:“不止是丽正书院,这几年各地都有动乱,江南也不例外,现在江南各州郡,可以说是文脉微弱,等陶先生办好了丽正书院,能否在江南各州郡,多建一些书院?”

    说着,李云看着陶文渊,正色道:“先生放心,一切花销都由李某人来出。”

    陶文渊看了看李云,犹豫了一下之后,低声叹道:“能够兴办书院,教化万民,自然也是我的心愿,不过李府公,如今天下不太平,京城里闹成了那个样子,动乱随时可能波及到江南,陶某以为,这个时候不是大肆兴办书院的时候。”

    李云微微摇头,很是笃定的说道:“先生放心,我敢说出这种话,自然就有保证一方安宁的把握,江南西道现在还没有办学的条件,但是江南东道,先生大可以放心。”

    “李某人在一天,江南东道便不可能再有大的动乱。”

    陶文渊面露诧异之色,他低头想了想,然后点头道:“若真是如此,陶某自然乐意之至。”

    “对了。”

    他左右看了看,并没有见到杜谦的身影,于是开口问道:“怎么不曾见到杜十一?杜尚书劝陶某到江东来,就是投奔杜十一而来。”

    李云轻声道:“今天迎接丽正书院的众才子们,自然要设宴款待,不过杜兄现在还在家中守孝,戒绝荤腥,因此就不太好一起吃饭,杜兄说了,等明天陶先生安定下来,他再登门拜访先生。”

    陶文渊闻言,长叹了一口气:“官正兄死于敌人之手,陶某也是悲痛万分,今日饮宴,李府公就带着其他学子们去用罢,陶某去杜家,寻杜十一说话。”

    李云很痛快的点头答应,开口道:“杜兄一家,住在金陵府衙的后衙,我带先生过去。”

    陶文渊有些诧异,问道:“听闻府公制霸江东,怎么府公没有去住金陵府衙?”

    “我另有住处。”

    李云淡淡的说道:“杜兄是金陵尹,这府衙自然是该他一家去住。”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到了金陵府衙的后衙,早有人去报了杜谦,两个人刚进后衙,就看到穿着一身粗麻的杜谦,带着一众家人迎了出来。

    他身上穿着最粗糙的麻衣,如果碰到身上,甚至会剌破皮肤。

    这是服丧制度之中最高的一级,叫做服斩衰。

    杜谦看了看陶文渊,然后默默上前,欠身行礼道:“杜谦拜见文渊先生。”

    陶文渊上前,将他搀扶了起来,长叹了一口气:“十一郎节哀顺变。”

    杜谦默默低头,低声道:“多谢先生。”

    他侧过身子,几个儿女也上前,给陶文渊磕头行礼:“拜见先生。”

    这几个孙子辈,也是穿麻衣,但是要相对精致一些,没有杜谦身上的麻衣那般简陋。

    毕竟孙子一辈,就是五服之中的第二等级了。

    一阵行礼之后,杜谦将两个人,请到了后衙的客厅坐下,陶文渊被请到了主位上,李云陪坐次席,杜谦则是坐在二人下首。

    三个人聊了好一会儿京城里的事情,等说的七七八八了之后,陶先生长叹了一口气:“当日之事,若非官正兄一心求死,以京兆杜氏的影响力,韦贼断不敢对官正兄下手。”

    “官正兄仗义死节,以身证道,不愧是天下文宗,我辈书生的楷模。”

    杜谦低头,沉默了许久,才吐出一口浊气,垂泪道:“为人子,不能替父分忧解难,天下之至不肖,莫过于我。”

    陶文渊上前,拍了拍杜谦的肩膀,轻声道:“十一郎切莫作如此想,正是因为十一郎周全,官正兄才能无有后顾之忧。”

    紧接着,这位陶先生有说了不少京城里的情况,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推定。

    “那三个节度使,在京城不会长久了,舆情如此,他们如果强行留在京城,即便能够继续作威作福个一年半载,到时候也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杜公之死,便是天地正气,给了这些祸乱朝纲的邪祟当头一棒。”

    李云与杜谦对视了一眼,杜谦没有说话,李云则是缓缓说道:“就这个情况来看,那三位即便离开京城,离开朝廷,不在朝廷里任职任事。”

    “他们的军队,怕也不会离开关中。”

    陶先生闻言一怔,随即低头喝茶,没有说话了。

    李云眯了眯眼睛,脑子里把关中的局势过了一遍,然后对着陶文渊轻声道:“陶先生,关中局势再如何动荡,也影响不到江南,先生且在金陵休息几天,稍后我便让人与先生重建丽正书院。”

    说到这里,李云想了想,开口道:“下个月,金陵文会就要正式开始了,那时我需要初筛出三百人,继续进行文会。”

    他看着陶文渊,轻声道:“到时候,这初筛的事情,就麻烦杜兄与文渊先生了。”

    陶文渊看了看杜谦,杜谦也看了他一眼,开口道:“先生帮帮忙。”

    “好。”

    陶文渊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之后,三个人又聊了许久,一直到傍晚时分,陶先生就有些疲倦了,杜谦让杜来安,带他到府衙的厢房之中歇息。

    陶文渊离开之后,二人说话就没有什么顾忌了,杜谦低头喝茶,然后看着李云说道:“这位陶先生,到江南来只是避难而已,未必就愿意跟着咱们一起干,毕竟他这种大儒,要周全自己的名声。”

    李云缓缓说道:“这个不碍事,等下个月,杜兄跟他一起做完初筛,到时候他不入伙也入伙了。”

    这个时代的进士,不管是常科制科,一科通常只有二三十人,最多也就是三四十个人,少的时候,甚至可能是个位数。

    因此,陶文渊并没有把李云说的“初筛”放在心上,毕竟三百人的初筛,听起来相当合理。

    这位陶先生当然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科考制度健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一科取的进士,正是两三百人!

    这三百个人,李云统统都是要用的。

    只不过第一轮初筛之后,李云还要分门别类,对他们因材施用。

    但是,这些人的的确确通过陶文渊这个大儒步入江东仕途,到了那个时候,陶文渊便彻底同江东绑定在了一起。

    杜谦默默点头,低头喝了口茶水之后,问道:“京城代王的事情,府公听说了吗?”

    李云闻言,神色古怪,他点头道:“听说了。”

    “听说,那韦大将军直接佩刀进了宫里,差点就要大闹宫廷,吓得天子战战兢兢,要不是另外两位大将军赶到,便难以收场了。”

    “代王一事…”

    “就是皇帝干的。”

    李云眯了眯眼睛,很是笃定。

    杜谦一怔,问道:“何以见得?”

    李某人放下茶杯,笑了笑。

    “这事大约…是我的主意。”

章节目录

贼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漫客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客1并收藏贼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