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我们刚得青州、并州,是不是可以大量募兵,以备不时之需?”几人走后,曹操又跟詹雨畅谈起来。
“主公,此乃不智之举,袁绍原有的八十万兵马,该是四州所有的青年壮汉,我军在募兵,只怕会伤及根本,得不偿失啊!”
“天佑所言极是,孤险些犯下大错,那你觉得,我们该当如何?”
詹雨站起身来,气定神闲的观望池中鱼儿,“我们首要任务有三:
第一,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北方,防止公孙康作乱,也防止外族趁虚而入,北地属于边疆,高句丽、匈奴、乌桓等异族时常入侵,我们不得不防;
第二,收拢降军,稳固北方领土,推行科技院的各种制度,最好让糜家、甄家来执行,他们是商人,能更好的跟百姓交谈,只要不违反国法,他们吃点利润,无伤大雅;
第三,休养生息,几年来,我们一直征战,士兵早已疲倦,现在,袁绍已除,正是修养的好时间,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周边城池的防御力,许昌、雁门、北平、合肥都是边缘城市,各路诸侯、外敌环绕,我们必须慎重。”
曹操点点头,很认可詹雨所言,这确实是现在需要做的,“科技院、外交院、农学院,都需要新鲜血液,北方安定后,你跟奉孝商议一下,看看北方才子,有没有能够加入几大院的。”
“沮授、辛评等人,我倒是没意见,他们可以随意选修,但许攸,恕在下难以抉择....”
詹雨可以收任何人,唯独不会收许攸,因为这个家伙,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常常把乌巢之战的功劳,归功于己身,四处炫耀。
“许子远是有些许才能,但为人过于狂傲,你们不必理会,孤会亲自解决。”
“这般也好,我让詹家将跟随沮授出兵,尽快拿下北地;子龙熟悉常山,让他领兵去招降;孟起领一万人,朝云中而去,这样一来,可以加快北方一统的速度。”
“言之有理,孤这就下令,不过主城必须有人把守,你就留在许昌吧!”
“雨,遵命!”
北方如火如荼的时候,宛城也有了新的情况。
“先生,吕布投靠袁术,恐怕会对我们用兵啊!”
城主府,张绣、贾诩对立而坐。
“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诩已经有应对之策。”
“哦?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贾诩轻拍桌案,扭头看向客厅里的地图,“袁绍败亡,北方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曹操大部分兵马都在并州、青州,兖州兵力空虚,要是我们大兵压境兖州,您觉得,会如何?”
“什么?”张绣面色一惊,他没想到贾诩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先生,此举风险太大,要是曹操早有准备,以我们五万人的军队,怕是抵挡不住他的复仇大军!”
“谁说我们要与他为敌的?”
“那您这是?”
“任何君主,都喜欢精兵强将,将军要是不展现才能,入魏国后,只怕难掌兵权,詹家将、虎贲双雄、太史慈、马超、赵云....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将军有把握,比他们还优秀吗?”
张绣低头思考:是啊,曹操手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袁绍死后,那些能人异士,恐怕都会归入曹操帐下,自己想要掌兵,会更加困难。
贾诩看向窗外,神情凝重,事情的发展,大大超出他的预料,没想到,袁绍败的这么快,也没想到,詹家将会舍命一战,让他雪中送炭的计划,无法得以实施。
出兵许昌,也是唯一的办法,他必须展现足够的才能,文臣不比武将,武将只要有一定的功底,就能随军出战,杀敌报国,军功达到一定程度,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文臣就不一样了,你没有“前科”的情况,君王是不会给予厚望的,更别说出谋划策了,曹营的文臣,如星宿一般璀璨,想要发光,必须全力以赴!
“还请先生教我!”张绣沉思过后,觉得贾诩说的很对,直接投降,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整合宛城所有兵马,弃城出击,城中百姓,要是愿意,皆可跟在军队后面,要是不愿,那就无需理会。”
“弃城?先生,这会不会欠妥?要是曹公不愿接纳我等,大军将无所去处啊!”
放弃宛城,袁术的探马肯定会探查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又岂会错过,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座城池,谁不心动。
“想要绝对的成功,必须舍弃现有的一切,否则,只会前功尽弃,我们不像其他势力,有足够的兵源、将领,分兵两地,毫无意义,曹操一旦察觉,会觉得我们不诚心,袁术一旦察觉,定会出动大军讨伐,吕布熟悉宛城,您觉得他会不会跟随前来?夺妻之恨、绑女之仇,您觉得他会释怀吗?”
贾诩这么一分析,张绣冷汗直冒,他只想到不成功的因素,并没有考虑这么多。
“多谢先生提醒,我这就去安排。”
“等等,记得把严氏跟吕玲绮带上。”
“带她们作甚?”
“我自有妙用。”
张绣走后,贾诩看向远方,喃喃道:“天下的局势,也该有所改变了!”
与此同时,北方之战,正式打响!
沮授有詹家将相助,如有神助,晋阳周边的关隘,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短短半日,尽数沦陷。
“仲治,你有什么看法?”
“北方你比我熟,你决定就好,我们听你的!”沮授点点头,原袁绍阵营,也就辛家两兄弟跟他关系还不错。
“我听说逢纪也在晋阳,要是能拉拢他,晋阳唾手可得!”
“那家伙跟我们可不对付,要拉拢他,可不容易啊!”
“今时不同往日,袁公归西,北方一盘散沙,逢纪也是聪明人,他知道该如何选择,跟随公孙康,想必只是权宜之计。”
“你这么一说,倒也是这个理,我没意见。”辛毗表完态,看向辛评,“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是第一次为曹公效力,我们必须慎重,稍有不妥,只怕日后想要领兵,会难上加难!”
降将想要领兵,确实不容易,因此,他们必须把握好这次机会。
“主公,此乃不智之举,袁绍原有的八十万兵马,该是四州所有的青年壮汉,我军在募兵,只怕会伤及根本,得不偿失啊!”
“天佑所言极是,孤险些犯下大错,那你觉得,我们该当如何?”
詹雨站起身来,气定神闲的观望池中鱼儿,“我们首要任务有三:
第一,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北方,防止公孙康作乱,也防止外族趁虚而入,北地属于边疆,高句丽、匈奴、乌桓等异族时常入侵,我们不得不防;
第二,收拢降军,稳固北方领土,推行科技院的各种制度,最好让糜家、甄家来执行,他们是商人,能更好的跟百姓交谈,只要不违反国法,他们吃点利润,无伤大雅;
第三,休养生息,几年来,我们一直征战,士兵早已疲倦,现在,袁绍已除,正是修养的好时间,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周边城池的防御力,许昌、雁门、北平、合肥都是边缘城市,各路诸侯、外敌环绕,我们必须慎重。”
曹操点点头,很认可詹雨所言,这确实是现在需要做的,“科技院、外交院、农学院,都需要新鲜血液,北方安定后,你跟奉孝商议一下,看看北方才子,有没有能够加入几大院的。”
“沮授、辛评等人,我倒是没意见,他们可以随意选修,但许攸,恕在下难以抉择....”
詹雨可以收任何人,唯独不会收许攸,因为这个家伙,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常常把乌巢之战的功劳,归功于己身,四处炫耀。
“许子远是有些许才能,但为人过于狂傲,你们不必理会,孤会亲自解决。”
“这般也好,我让詹家将跟随沮授出兵,尽快拿下北地;子龙熟悉常山,让他领兵去招降;孟起领一万人,朝云中而去,这样一来,可以加快北方一统的速度。”
“言之有理,孤这就下令,不过主城必须有人把守,你就留在许昌吧!”
“雨,遵命!”
北方如火如荼的时候,宛城也有了新的情况。
“先生,吕布投靠袁术,恐怕会对我们用兵啊!”
城主府,张绣、贾诩对立而坐。
“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诩已经有应对之策。”
“哦?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贾诩轻拍桌案,扭头看向客厅里的地图,“袁绍败亡,北方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曹操大部分兵马都在并州、青州,兖州兵力空虚,要是我们大兵压境兖州,您觉得,会如何?”
“什么?”张绣面色一惊,他没想到贾诩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先生,此举风险太大,要是曹操早有准备,以我们五万人的军队,怕是抵挡不住他的复仇大军!”
“谁说我们要与他为敌的?”
“那您这是?”
“任何君主,都喜欢精兵强将,将军要是不展现才能,入魏国后,只怕难掌兵权,詹家将、虎贲双雄、太史慈、马超、赵云....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将军有把握,比他们还优秀吗?”
张绣低头思考:是啊,曹操手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袁绍死后,那些能人异士,恐怕都会归入曹操帐下,自己想要掌兵,会更加困难。
贾诩看向窗外,神情凝重,事情的发展,大大超出他的预料,没想到,袁绍败的这么快,也没想到,詹家将会舍命一战,让他雪中送炭的计划,无法得以实施。
出兵许昌,也是唯一的办法,他必须展现足够的才能,文臣不比武将,武将只要有一定的功底,就能随军出战,杀敌报国,军功达到一定程度,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文臣就不一样了,你没有“前科”的情况,君王是不会给予厚望的,更别说出谋划策了,曹营的文臣,如星宿一般璀璨,想要发光,必须全力以赴!
“还请先生教我!”张绣沉思过后,觉得贾诩说的很对,直接投降,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整合宛城所有兵马,弃城出击,城中百姓,要是愿意,皆可跟在军队后面,要是不愿,那就无需理会。”
“弃城?先生,这会不会欠妥?要是曹公不愿接纳我等,大军将无所去处啊!”
放弃宛城,袁术的探马肯定会探查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又岂会错过,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座城池,谁不心动。
“想要绝对的成功,必须舍弃现有的一切,否则,只会前功尽弃,我们不像其他势力,有足够的兵源、将领,分兵两地,毫无意义,曹操一旦察觉,会觉得我们不诚心,袁术一旦察觉,定会出动大军讨伐,吕布熟悉宛城,您觉得他会不会跟随前来?夺妻之恨、绑女之仇,您觉得他会释怀吗?”
贾诩这么一分析,张绣冷汗直冒,他只想到不成功的因素,并没有考虑这么多。
“多谢先生提醒,我这就去安排。”
“等等,记得把严氏跟吕玲绮带上。”
“带她们作甚?”
“我自有妙用。”
张绣走后,贾诩看向远方,喃喃道:“天下的局势,也该有所改变了!”
与此同时,北方之战,正式打响!
沮授有詹家将相助,如有神助,晋阳周边的关隘,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短短半日,尽数沦陷。
“仲治,你有什么看法?”
“北方你比我熟,你决定就好,我们听你的!”沮授点点头,原袁绍阵营,也就辛家两兄弟跟他关系还不错。
“我听说逢纪也在晋阳,要是能拉拢他,晋阳唾手可得!”
“那家伙跟我们可不对付,要拉拢他,可不容易啊!”
“今时不同往日,袁公归西,北方一盘散沙,逢纪也是聪明人,他知道该如何选择,跟随公孙康,想必只是权宜之计。”
“你这么一说,倒也是这个理,我没意见。”辛毗表完态,看向辛评,“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是第一次为曹公效力,我们必须慎重,稍有不妥,只怕日后想要领兵,会难上加难!”
降将想要领兵,确实不容易,因此,他们必须把握好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