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董其昌还是高兴得太早了,因为他身上的事情,很快就会多起来。
二月二十五日,会试进士科的名次,已经草拟出来。
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朱由检却拿到了草榜。
看到刘理顺榜上无名,他已经皱起了眉头,待到让锦衣卫统计司统计一下后,他更是大怒起来:
『上榜贡士,大多是官宦之后。』
『祖上三代没有出过官宦的,只有两三成人。』
『这样还如何体现科举的作用,缓和社会矛盾?』
对科举的作用认识得很清楚,朱由检知道除了用相对公平的方法录用人材外,科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各个阶层流通,缓和社会矛盾。
“如果都不认可,那就黜入副榜。”
昔年南北榜案,就是因为南方士人完全不给北方人机会,才让太祖大怒,发起一场大案。并且影响到之后的科举,定下南北中三卷。
所以祖上三代白身的进士越来越少,远远不如以前。
所以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改变科举内容的想法,用更多的客观题,代替主观评判。
群臣之中消息灵通的,大多知道了皇帝下令重新阅卷的事,也猜到这件事可能有后续。
如果这个作用丧失了,阶级就会固化,矛盾也会增多,加剧社会动荡。
他们有的有子侄参加这一科的会试,觉得皇帝扩招是好事。
只要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存在,很多下层就始终抱着希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暴力反抗。
朱由检这次就是把正榜副榜打乱,让三位考官重新评判。
但是更多的臣子,却对此不发一言。
“如果重新阅卷,会耽搁不少时间。”
“袁卿、郭卿,你们能抽出时间去阅卷吗?”
皇帝这个做法,明显是他对他评出来的贡士名单不满意。所以让袁可立、郭允厚加入,重新进行阅卷。
有的则知道皇帝的想法拦不住,还不如对此默认。
可以说,大明的人对科举认识得非常清楚,知道这不完全是看才学,更多的是治理天下的手段。
所以恩科的事情,很快获得通过。然后朱由检才以恩科这个名义,把参加的资格限定在四十岁以上的举人,或者祖上三代白身的举人——
对朱由检来说,就是上下层流通的渠道,缩小到只有以前的一半。
这意味着科举缓和矛盾的作用在降低,远远不如以前。
如果这件事通不过,他就会在报纸上造声势,那些落榜的举人,一定会闹起来。
“更何况会试定在四月初二举行,现在才二月二十五日,不用那么着急。”
这些门道,可能是家族里面传的,也可能是书院老师教的。形成了一种风格,能让阅卷的人看出来。
更有的想到京城的数千名举子,知道皇帝举办恩科的想法传出后,一定会引来他们的支持。如果朝堂上的大臣不通过,说不定就会被落榜举人打成奸臣。
所以重新阅卷的事情,毫无疑问获得通过。施凤来即使心里面有意见,也只能自己憋回去。
如今看到祖上三代白身的贡士只有两三成,相比嘉靖、隆庆年间的四五成只有一半。朱由检顿时勃然大怒,对现在的科举考试很是不满:
这还不止,朱由检为了增加平民进士的录取人数,也为了减少刘理顺这样多次不中的举人,决定以登极为名,再开一场恩科。让年纪大的、祖上三代白身的举人参与,仿照宋朝的特奏名进士,给他们个出身。
“袁卿和郭卿虽然是主持明法科和明算科,但是对进士科也不能完全不管。”
是要这样认了,还是重新评卷?
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朱由检想了很久,召来主持会试的施凤来、袁可立、郭允厚道:
“为了避免有人滥竽充数,也为了避免遗漏人才,这次的会试阅卷要谨慎点。”
“你们三个把正榜副榜的试卷全部糊名重新评判。”
“明法科、明算科那边,同样需要阅卷。”
没有受过熏陶的平民后代写的文章,在这些人看来就有所谓的“穷酸之气”。被考官们排斥,降低录取机会。
袁可立和郭允厚当然愿意,因为这代表着进士科的贡士,也是他们录取的。他们会真正成为这些人的座师,定下师生名分。
这个理由,没有改变朱由检的决定,他说道:
“正因为有明法科、明算科,所以今年放榜可以晚一点。”
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情况是,这一科的会试上榜名单,需要他做决断。
这么多的进士,朝廷有那么多空缺的官位吗?
一些人想到年前有关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争论,就拿出冗官的理由,劝皇帝收回想法。
这个想法,在二月二十六的常朝上,被朱由检向群臣道了出来。
『看来科场之上,有很多分辨的门道啊!』
相信这样录取的人员,要比之前更公正点。
施凤来自然听得出这样的好处,但这对他的威信来说,却是一大损害。
『明明是糊名的,却能精准地录用很多官宦之后。』
所以他怀着小心,说道:
“按照惯例,会试就要放榜了。”
“被录为贡士的举子,至少要有两位卿家认可。”
乡试会试考试,都是有正榜副榜的。用以在正榜录取的人出现问题时,及时递补人员。
不过他们对阶层流通的认识还是不及朱由检,在举行会试的时候,朱由检就给刚组建不久的锦衣卫统计司下令,让他们统计之前各科进士,把这些进士的上榜年龄、出身、履历等等,全部统计出来。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皇帝要仿照宋朝的特奏名进士,再开一场恩科。这让很多人都感到牙疼,觉得皇帝太大方了点:
一次录取六百名进士还不够,还要再录取些。
让这些多年不第,或者地位不高的举人,感受到皇帝的洪恩。
所以大学士、九卿等高级官员,对此事都很谨慎。他们就算对皇帝说的恩科不赞同,也不敢公然反对。
眼看反对的人寥寥,朱由检祭出举手表决之后,很快通过了此议——
“只有一位卿家认可的,要进行再审。”
他敢提出这点,就是吃准了现在举人汇集,顾忌名声的朝臣不敢反对。
这个决定,显然让很多官员的想法落空。因为他们的子弟,很显然不是祖上白身。至于四十岁以上倒有可能,但是大明的举人为了在考取进士后有资格去考庶吉士,很多人都把官方年龄报小,说成四十岁以下——
大明进士的官年,现在已经普遍比实际年龄小十岁。很多在官方履历上三四十岁的人,其实已经四五十岁。
所以前面这一条,符合的举人并不多。后面的祖上三代白身这一条,更加被人关心。本章完
:..00
..。..
二月二十五日,会试进士科的名次,已经草拟出来。
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朱由检却拿到了草榜。
看到刘理顺榜上无名,他已经皱起了眉头,待到让锦衣卫统计司统计一下后,他更是大怒起来:
『上榜贡士,大多是官宦之后。』
『祖上三代没有出过官宦的,只有两三成人。』
『这样还如何体现科举的作用,缓和社会矛盾?』
对科举的作用认识得很清楚,朱由检知道除了用相对公平的方法录用人材外,科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各个阶层流通,缓和社会矛盾。
“如果都不认可,那就黜入副榜。”
昔年南北榜案,就是因为南方士人完全不给北方人机会,才让太祖大怒,发起一场大案。并且影响到之后的科举,定下南北中三卷。
所以祖上三代白身的进士越来越少,远远不如以前。
所以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改变科举内容的想法,用更多的客观题,代替主观评判。
群臣之中消息灵通的,大多知道了皇帝下令重新阅卷的事,也猜到这件事可能有后续。
如果这个作用丧失了,阶级就会固化,矛盾也会增多,加剧社会动荡。
他们有的有子侄参加这一科的会试,觉得皇帝扩招是好事。
只要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存在,很多下层就始终抱着希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暴力反抗。
朱由检这次就是把正榜副榜打乱,让三位考官重新评判。
但是更多的臣子,却对此不发一言。
“如果重新阅卷,会耽搁不少时间。”
“袁卿、郭卿,你们能抽出时间去阅卷吗?”
皇帝这个做法,明显是他对他评出来的贡士名单不满意。所以让袁可立、郭允厚加入,重新进行阅卷。
有的则知道皇帝的想法拦不住,还不如对此默认。
可以说,大明的人对科举认识得非常清楚,知道这不完全是看才学,更多的是治理天下的手段。
所以恩科的事情,很快获得通过。然后朱由检才以恩科这个名义,把参加的资格限定在四十岁以上的举人,或者祖上三代白身的举人——
对朱由检来说,就是上下层流通的渠道,缩小到只有以前的一半。
这意味着科举缓和矛盾的作用在降低,远远不如以前。
如果这件事通不过,他就会在报纸上造声势,那些落榜的举人,一定会闹起来。
“更何况会试定在四月初二举行,现在才二月二十五日,不用那么着急。”
这些门道,可能是家族里面传的,也可能是书院老师教的。形成了一种风格,能让阅卷的人看出来。
更有的想到京城的数千名举子,知道皇帝举办恩科的想法传出后,一定会引来他们的支持。如果朝堂上的大臣不通过,说不定就会被落榜举人打成奸臣。
所以重新阅卷的事情,毫无疑问获得通过。施凤来即使心里面有意见,也只能自己憋回去。
如今看到祖上三代白身的贡士只有两三成,相比嘉靖、隆庆年间的四五成只有一半。朱由检顿时勃然大怒,对现在的科举考试很是不满:
这还不止,朱由检为了增加平民进士的录取人数,也为了减少刘理顺这样多次不中的举人,决定以登极为名,再开一场恩科。让年纪大的、祖上三代白身的举人参与,仿照宋朝的特奏名进士,给他们个出身。
“袁卿和郭卿虽然是主持明法科和明算科,但是对进士科也不能完全不管。”
是要这样认了,还是重新评卷?
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朱由检想了很久,召来主持会试的施凤来、袁可立、郭允厚道:
“为了避免有人滥竽充数,也为了避免遗漏人才,这次的会试阅卷要谨慎点。”
“你们三个把正榜副榜的试卷全部糊名重新评判。”
“明法科、明算科那边,同样需要阅卷。”
没有受过熏陶的平民后代写的文章,在这些人看来就有所谓的“穷酸之气”。被考官们排斥,降低录取机会。
袁可立和郭允厚当然愿意,因为这代表着进士科的贡士,也是他们录取的。他们会真正成为这些人的座师,定下师生名分。
这个理由,没有改变朱由检的决定,他说道:
“正因为有明法科、明算科,所以今年放榜可以晚一点。”
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情况是,这一科的会试上榜名单,需要他做决断。
这么多的进士,朝廷有那么多空缺的官位吗?
一些人想到年前有关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争论,就拿出冗官的理由,劝皇帝收回想法。
这个想法,在二月二十六的常朝上,被朱由检向群臣道了出来。
『看来科场之上,有很多分辨的门道啊!』
相信这样录取的人员,要比之前更公正点。
施凤来自然听得出这样的好处,但这对他的威信来说,却是一大损害。
『明明是糊名的,却能精准地录用很多官宦之后。』
所以他怀着小心,说道:
“按照惯例,会试就要放榜了。”
“被录为贡士的举子,至少要有两位卿家认可。”
乡试会试考试,都是有正榜副榜的。用以在正榜录取的人出现问题时,及时递补人员。
不过他们对阶层流通的认识还是不及朱由检,在举行会试的时候,朱由检就给刚组建不久的锦衣卫统计司下令,让他们统计之前各科进士,把这些进士的上榜年龄、出身、履历等等,全部统计出来。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皇帝要仿照宋朝的特奏名进士,再开一场恩科。这让很多人都感到牙疼,觉得皇帝太大方了点:
一次录取六百名进士还不够,还要再录取些。
让这些多年不第,或者地位不高的举人,感受到皇帝的洪恩。
所以大学士、九卿等高级官员,对此事都很谨慎。他们就算对皇帝说的恩科不赞同,也不敢公然反对。
眼看反对的人寥寥,朱由检祭出举手表决之后,很快通过了此议——
“只有一位卿家认可的,要进行再审。”
他敢提出这点,就是吃准了现在举人汇集,顾忌名声的朝臣不敢反对。
这个决定,显然让很多官员的想法落空。因为他们的子弟,很显然不是祖上白身。至于四十岁以上倒有可能,但是大明的举人为了在考取进士后有资格去考庶吉士,很多人都把官方年龄报小,说成四十岁以下——
大明进士的官年,现在已经普遍比实际年龄小十岁。很多在官方履历上三四十岁的人,其实已经四五十岁。
所以前面这一条,符合的举人并不多。后面的祖上三代白身这一条,更加被人关心。本章完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