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生在长安,长在长安,但也见过许多大汉使者与边疆将士,向他们请教过边疆与西域的事情。”
“我听闻,匈奴屡犯边境时。”
“边疆军民只要听到马蹄声,便会从睡梦中惊醒,边疆的稚子可以因马蹄声止啼,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唯有边疆军民能够体会。”
“我还听闻,我们的使者携带礼物出使西域时。”
“西域诸国非但不以礼相待,还控制水源与食物困渴我们的使者,以比黄金更贵的价格强卖他们,以他们的性命相挟索要财物,稍有不从便刀兵相向。”
“我大汉死在西域的使者,这些年已逾数千之众。”
“区区弹丸小国敢触强汉之威,臭虫萤火敢与日月争辉。”
“你们皆是大汉最骁勇的儿郎,你们曾进入大漠,将匈奴杀的丢盔弃甲,扫清边疆军民骨子里的恐惧。”
“如今西域蚍蜉胆敢撼强汉之树,你们能否答应?!”
话音落下之际,几乎每一名将士心中的热血都不受控制的涌动起来。
民族自豪感是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前些年封狼居胥的漠北之战,是每一个大汉儿郎心中的骄傲与荣耀,每每提起都令人心振奋。
“不答应!”
忽然有人高声对刘据做出了回应。
紧接着竟有无数将士大声符合响应,一声高过一声:
“不答应!”
“不答应!!”
“不答应!!!”
然而不论是谁都未曾意识到,若是换在以往,有人对他们说同样的话,他们其实并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更不会如此慷慨激昂。
“绝不答应!”
就连赵破奴都不自觉的呼喊了起来。
在刘据的话中,他想起了当年跟随霍去病出征的峥嵘岁月,想起了登上狼居胥山时的荣光,想起了杀入匈奴王庭时的恣意。
他曾因此封侯,可自霍去病去世之后,如此荣耀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他刚被夺了爵位,前些日子刘据前往朝鲜半岛,他领兵北出前往匈河策应亦无功而返……没有人比他更渴望一场胜利,没有人比他更怀念霍去病,怀念曾经的荣光。
“死不答应!”
一旁的王恢亦是满脸悲愤,眼睛都红了起来,喊得比谁都用力。
身为曾经出使西域的使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汉使者的困境,也没有人比他更加感同身受!
他很喜欢刘据那句“臭虫萤火敢与日月争辉”。
那些孤陋寡闻的西域小国,他们根本不知大汉究竟有多强大,哪怕匈奴王庭已经被赶去了漠北苟延残喘,他们也依旧执迷不悟,以为大汉鞭长莫及。
这一战,定要让他们看清楚大汉的强大,令他们卑躬屈膝!
“???”
唯有司马迁和苏武面带诧异之色,目光古怪的望着赵破奴和王恢。
他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虽然刘据的话的确带有一定的煽动性,但是应该还不足以让赵破奴和王恢如此激动吧?
毕竟类似的话在出征前的誓师仪式上也曾出现过,似乎就没这么大的反响。
为何这些话换了一个花样,从刘据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呢?
然而他们怎会知道。
满级统御+满级政治+满级魅力的满级人类,究竟会产生如何强大的影响力?
不过同时亦可看得出来,满级属性的确不代表无敌。
至少对于没有相关亲身经历,内心未曾受到真正触动的司马迁和苏武来说,便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否则刘据就真成随意蛊惑人心的魅魔了。
然而下一刻。
“住!”
刘据忽然举起右拳,放声高呼:
“我刘据,此战将带头冲锋!”
“誓悬敌首于蛮夷槀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轰——!
炸了!
完全炸了!
此话一出,原本还十分冷静的司马迁和苏武忽然感觉一股子热血险些冲开天灵盖,一股热浪在脑中疯狂翻腾,浑身犹如过电一般酥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次,竟是这两个家伙率先高呼起来,声音激昂到声嘶力竭。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一句好文案,千军万马来相见!
司马迁只觉得整个人头皮发麻,无法自持的亢奋之余,他还无比确信一件事:
此前的“不斩‘楼兰’终不还”,还有现在这句豪迈之言,刘据已有了必定青史留名的资格,如果这一仗还足够顺利的话,刘据更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刘彻不将他复立恐怕都说不过去,否则恐怕便要背负千古骂名,舍他其谁!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哎呦!”
始终躲在马车帘后的刘细君听到这话,亦是莫名激动起来,起身便用她那略带稚气的声音跟着喊了起来。
结果却是“咚”的一声撞了脑袋,又泛着泪花猫了回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将士们的呐喊很快连成一片,响彻大军上空,惊起了无数飞鸟,甚至冲散了天空中那团太液池形状的云……
“……”
望着这些群情激奋的大汉儿郎,刘据心中竟略微有些意外。
他必须承认,此前除了武力之外,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其余满级属性。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可能根本不需要用“建木立信”去做铺垫,仅凭嘴炮便可以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过同时他也清楚,仅凭嘴炮能影响这些将士一时,却未必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死心塌地。
古有商鞅建木立信。
又有孙武杀戮立威。
再有吴起身先士卒。
还有韩信以谋服人。
这才是他真正立足军中的根本,亦是让这些将士在面临刘彻和自己之间二选一的问题时,做出有利于自己选择的根本……刘据相信,这一刻很快就会到来。
与此同时。
距离大营几里外的地方,几辆马车停靠在路旁。
韩凌登上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岗,眺望着夕阳下越发模糊的汉军大营,柳眉微微蹙起,俏脸浮现些许疑色:
“他们已经赶了好几天路,士气为何还能如此充足,一点都不乏么?”
“我听闻,匈奴屡犯边境时。”
“边疆军民只要听到马蹄声,便会从睡梦中惊醒,边疆的稚子可以因马蹄声止啼,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唯有边疆军民能够体会。”
“我还听闻,我们的使者携带礼物出使西域时。”
“西域诸国非但不以礼相待,还控制水源与食物困渴我们的使者,以比黄金更贵的价格强卖他们,以他们的性命相挟索要财物,稍有不从便刀兵相向。”
“我大汉死在西域的使者,这些年已逾数千之众。”
“区区弹丸小国敢触强汉之威,臭虫萤火敢与日月争辉。”
“你们皆是大汉最骁勇的儿郎,你们曾进入大漠,将匈奴杀的丢盔弃甲,扫清边疆军民骨子里的恐惧。”
“如今西域蚍蜉胆敢撼强汉之树,你们能否答应?!”
话音落下之际,几乎每一名将士心中的热血都不受控制的涌动起来。
民族自豪感是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前些年封狼居胥的漠北之战,是每一个大汉儿郎心中的骄傲与荣耀,每每提起都令人心振奋。
“不答应!”
忽然有人高声对刘据做出了回应。
紧接着竟有无数将士大声符合响应,一声高过一声:
“不答应!”
“不答应!!”
“不答应!!!”
然而不论是谁都未曾意识到,若是换在以往,有人对他们说同样的话,他们其实并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更不会如此慷慨激昂。
“绝不答应!”
就连赵破奴都不自觉的呼喊了起来。
在刘据的话中,他想起了当年跟随霍去病出征的峥嵘岁月,想起了登上狼居胥山时的荣光,想起了杀入匈奴王庭时的恣意。
他曾因此封侯,可自霍去病去世之后,如此荣耀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他刚被夺了爵位,前些日子刘据前往朝鲜半岛,他领兵北出前往匈河策应亦无功而返……没有人比他更渴望一场胜利,没有人比他更怀念霍去病,怀念曾经的荣光。
“死不答应!”
一旁的王恢亦是满脸悲愤,眼睛都红了起来,喊得比谁都用力。
身为曾经出使西域的使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汉使者的困境,也没有人比他更加感同身受!
他很喜欢刘据那句“臭虫萤火敢与日月争辉”。
那些孤陋寡闻的西域小国,他们根本不知大汉究竟有多强大,哪怕匈奴王庭已经被赶去了漠北苟延残喘,他们也依旧执迷不悟,以为大汉鞭长莫及。
这一战,定要让他们看清楚大汉的强大,令他们卑躬屈膝!
“???”
唯有司马迁和苏武面带诧异之色,目光古怪的望着赵破奴和王恢。
他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虽然刘据的话的确带有一定的煽动性,但是应该还不足以让赵破奴和王恢如此激动吧?
毕竟类似的话在出征前的誓师仪式上也曾出现过,似乎就没这么大的反响。
为何这些话换了一个花样,从刘据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呢?
然而他们怎会知道。
满级统御+满级政治+满级魅力的满级人类,究竟会产生如何强大的影响力?
不过同时亦可看得出来,满级属性的确不代表无敌。
至少对于没有相关亲身经历,内心未曾受到真正触动的司马迁和苏武来说,便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否则刘据就真成随意蛊惑人心的魅魔了。
然而下一刻。
“住!”
刘据忽然举起右拳,放声高呼:
“我刘据,此战将带头冲锋!”
“誓悬敌首于蛮夷槀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轰——!
炸了!
完全炸了!
此话一出,原本还十分冷静的司马迁和苏武忽然感觉一股子热血险些冲开天灵盖,一股热浪在脑中疯狂翻腾,浑身犹如过电一般酥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次,竟是这两个家伙率先高呼起来,声音激昂到声嘶力竭。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一句好文案,千军万马来相见!
司马迁只觉得整个人头皮发麻,无法自持的亢奋之余,他还无比确信一件事:
此前的“不斩‘楼兰’终不还”,还有现在这句豪迈之言,刘据已有了必定青史留名的资格,如果这一仗还足够顺利的话,刘据更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刘彻不将他复立恐怕都说不过去,否则恐怕便要背负千古骂名,舍他其谁!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哎呦!”
始终躲在马车帘后的刘细君听到这话,亦是莫名激动起来,起身便用她那略带稚气的声音跟着喊了起来。
结果却是“咚”的一声撞了脑袋,又泛着泪花猫了回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将士们的呐喊很快连成一片,响彻大军上空,惊起了无数飞鸟,甚至冲散了天空中那团太液池形状的云……
“……”
望着这些群情激奋的大汉儿郎,刘据心中竟略微有些意外。
他必须承认,此前除了武力之外,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其余满级属性。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可能根本不需要用“建木立信”去做铺垫,仅凭嘴炮便可以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过同时他也清楚,仅凭嘴炮能影响这些将士一时,却未必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死心塌地。
古有商鞅建木立信。
又有孙武杀戮立威。
再有吴起身先士卒。
还有韩信以谋服人。
这才是他真正立足军中的根本,亦是让这些将士在面临刘彻和自己之间二选一的问题时,做出有利于自己选择的根本……刘据相信,这一刻很快就会到来。
与此同时。
距离大营几里外的地方,几辆马车停靠在路旁。
韩凌登上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岗,眺望着夕阳下越发模糊的汉军大营,柳眉微微蹙起,俏脸浮现些许疑色:
“他们已经赶了好几天路,士气为何还能如此充足,一点都不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