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府的主政官员们,头顶上方悬挂着政绩考核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方则是无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而身旁更有镇远府那耀眼夺目的发展成果带来的巨大压力,又怎么可能甘愿成为一条毫无上进心的咸鱼呢?

    开辟种植园、吸引富有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些事情看似困难重重,但实际上并非无法实现。柔佛能够做到,镇远能够搞好,我们建宁府同样也可以效仿学习!

    这些商人们来到建宁府后,马不停蹄地考察了许多地方,并不断以各种问题来挑剔和为难地方府县,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种植园经营权的最大优惠。尽管他们的行为令人心生厌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充分表明了他们对于投资建宁府种植园的浓厚兴趣。

    为了确保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地方府县通常会根据经济作物的种类差异来设定不同的租赁期限。拿咖啡种植园来说吧,如果直接把租赁期限定成三十年,那么一旦咖啡树的寿命走到尽头,地方府县岂不是还要额外掏出一笔钱来铲除那些已经失去经济价值的咖啡树?这可太亏了!

    所以呢,建宁府借鉴了镇远府的模式,将咖啡种植园的经营期限确定为二十年。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在后期获得一部分收益,甚至可以通过高价转让来为当地府县和民众谋取一些好处。

    然而,这群商人们显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不仅想要延长种植园的经营期限,而且至少要争取到土地租赁期满后的优先续租权,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另外,我建宁府可以在诸位投资到位后,每二十亩地,附赠一名土人苦力予你们。如此,你等可还满意?”褚云南笑吟吟地说道。

    “南洋土人,还是本地土人?”

    “……呃,自然是本地土人。”

    “本地土人基本上都处于刀耕火种的状况,哪里会种地!”

    “这又有何难?你们可以用鞭子教他们学种地。”褚云南冷笑着说道:“你们想想,一个苦力,最起码可以服务五到八年,使用得当的话,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是可能的。……这得给你们创造出多少财富?”

    在东宋虽然已经承认了土人,但是还是存在鄙视链的,而且土人也不是完全归附,在深山中也有一些土人尚未清理完,因此大多土人被抓到后就会变为苦力。

    侯平等人听了,顿时有些意动。要是圈上一百亩地,那就可以免费获赠五名苦力,一年下来,怎么着也能创造出几百两的收益,十年的话,那可就是好几千两。

    “敢问知府大人,这油棕的特性和经营收益情况又是如何?可否也一并与我等介绍一二?”当众人来到一片油棕种植园附近时,倪超饶有兴致地问道

    “哦?若是各位对咖啡的未来收益存有疑虑的话,其实也不妨考虑经营油棕树。”褚云南说道:“这油棕绝对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一种产油作物。经过初步测算,每公顷油棕树的产油量,年平均为三千到三千五百公斤。要知道,同样的产油作物中,油菜籽为仅为五百公斤,葵花籽大概在四百公斤,大豆更是只有只有三百多公斤。可谓油料作物中的油王。”

    “这棕榈油由棕榈果压榨而得,出油率大概在20%左右。你们瞧,这棕榈果生长在油棕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约2000多个棕榈果,重量20-30公斤。棕榈果成熟收获后,经水煮、碾碎、榨取等工艺后得到初步的棕榈油,然后在经过精炼,去除里面的杂物和气味,就能获得到精炼棕榈油。”

    “你们想想,这油料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用的物资,需求量自然是源源不绝,耗用量也是极大的。我建宁府准备引进数家投资商贾以建立相应的棕榈油加工厂,届时,你们所产棕榈果便可就近售卖于建宁,而不必运回镇远或者本土。如此一来,你们就省下了一笔额外的海上运输费用。”

    “当然,这油棕种植园的经营期限亦为20年,绝对会给诸位带来长期而稳定的超额利益。”

    然而,褚云南并未提及的是由于油棕被移植到东宋的时间相对较短,迄今为止尚未超过 15 年,最初移植和栽种的那批油棕树每年依然在大量结出果实,这使得当地府县坚信这种经济作物就像咖啡树一样,其生长周期将长达 30 年,因此才确定了 20 年的经营期限。

    他们并不知道,每棵油棕树的经济寿命基本上在 20 年左右,不会超过 25 年,而且产量会随着所处树龄结构的范围而产生变化。在移栽之前,油棕树通常需要经历 16-18 个月的育苗期。

    一旦移栽到种植园中,它们需要经过 3-4 年的生长才能开始结果,起初,果串的重量只有 10-15 公斤,但随后会逐年递增,最终稳定在 20-30 公斤,7-14 年后,油棕树将迎来产量高峰期;15-18 年后,产量则会逐渐下降,接着便开始老化并遭到淘汰。

    可以想象,当20年后,自以为占了便宜的地方府县在接收棕榈油种植园,看到大量已经老化败落的油棕树时,一定会心意难平。

    而知道这个情况的褚云南当然不会说出来,“哼!想占朝廷的便宜,你们这些商人还太嫩了!”

    “这边是什么作物?”在返回上远县的途中,一行人留意到附近有一片田地,那里面种着一些长圆叶的植物,外围竟然还有武装乡兵骑马巡视,不由大为好奇。

    “哦,那是三四年前从玄洲(南美)弄来的草种,听说极为珍贵,专门于此精心栽培和养育。”褚云南瞄了一眼,笑着说道:“至于具体用处嘛,暂时尚未得知。听说可以吸食,还可以治病。”

    “治病?中药?”

    “谁知道呢?”

章节目录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玖儿久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玖儿久酒并收藏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