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宋篷莱东部海域。

    蒙向枫身形挺拔如松,稳稳地站立于风帆船高耸入云的桅杆之巅。他手中紧握着那架精致的单筒望远镜,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透过镜片严密扫视着辽阔无垠、波涛汹涌的海平面。

    炽热而耀眼的阳光无情地洒落在他身上,长时间的凝视让他双眼感到阵阵刺痛。然而,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只是微微眯起眼,轻轻揉搓几下后便立刻重新投入到对海面的搜寻之中,生怕错过任何一丝有关鲸鱼出没的蛛丝马迹。

    别看蒙向枫年仅十八岁,却已拥有多年出海捕鲸的经验。自两年前踏入这片海洋领域以来,他历经无数次惊涛骇浪与生死考验,凭借着顽强毅力和卓越技巧,一次次成功捕获巨大鲸鱼,逐渐崭露头角并证明了自己非凡的能力。

    蒙向枫出生于东蓬莱行省莱州府(现今位于澳大利亚班德堡市),其家族世世代代都以捕鱼为生,并经常往返于海陆之间。

    近年来,由于东蓬莱政府积极推动海洋捕捞业发展,不仅极力倡导渔民们为本地区人民驾船捕鱼,而且还主动为他们供应渔船等设备和资源支持。

    大约两年之前,一批来自北方临安城的西洋夷人(实际上就是西亚人)抵达这里。据说这些人是受雇于遥远西方某个国家,专程前来传授当地人如何捕猎海中巨兽——鲸鱼的技巧。

    由于蒙向枫年纪尚轻且头脑灵活聪慧过人,所以他成功地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一员,并与其他一百多位同伴一同随这些西洋夷人出海猎鲸。

    当他们第一次与这些夷人通力协作,于浩渺深邃的大海之中成功猎捕到一头如房屋般庞大的鲸鱼之时,在场众人皆瞠目结舌,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如此体型硕大的鱼类,恐怕就算有成千上万之人共同享用,也难以将其一餐而尽吧!

    然而此时此刻,船上那群来自异域他乡的夷人们以及几位从临安城中天机学院而来的工匠师傅们,却对他们这样天真幼稚的念头嗤之以鼻,并报以阵阵嘲笑声。这些见多识广之人纷纷表示道:“鲸鱼真正宝贵之处并不在于其数量惊人的鱼肉本身,而在于它身躯之上所蕴藏着的那一腔鲸油!此乃一种极为关键且不可或缺的工业用油脂啊!不仅能够应用于皮革制造工艺流程当中,同时亦可在回火浴(即炼钢所需)以及各类高精尖器械润滑处理等领域发挥举足轻重之作用呢。待得经过加氢处理之后,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制作美食以及生产肥皂、蜡烛等生活用品必不可少之原材料哟!”

    另外, 鲸鱼无论是骨、皮、肉(并不好吃, 吃起来像有鱼腥味的兽肉)、须, 还是油、奶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即使利用后的渣滓,也可用来作肥料。鲸鱼的全身都可以为人所用,鲸肉可以研成粗粉当做饲料,制造人造纤维,鲸皮还可以用来做衣服和皮包,鲸骨可以制成肥料,内脏可以提取药物。鲸须可以制成很多物品,如刷子、妇女的胸衣,还有伞骨。

    如今,在莱州府城(今澳洲班德堡市),当地官府已经兴建了两家鲸鱼加工场,处理捕获的鲸鱼,将鲸肉、鲸油、鲸骨、鲸须等各个部位进行加工,考虑到捕获鲸鱼再返回岸边加工,可能会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该地区知府官府已经向新临安造船厂提交了一种新型捕鲸船的需求,即设计建造可直接在海上处理部分鲸鱼的特种船只,以节约捕鲸船的往返时间。

    “前方发现一头鲸鱼!”蒙向枫突然挺直了腰杆,大声地喊道:“左前方有一头巨大的鲸鱼!”

    船上的众多水手听到喊声,精神一振,全都朝蒙向枫伸手指的方向望去,但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却什么也看不到。有些人不由怀疑桅杆上的了望手是不是看花了眼睛,产生了错觉。

    “所有人全速划桨!”帆船上的临时船长维利亚·奥亚大声说道,同时朝附近的另外一艘帆船发出信号,让其快速跟上来。对于桅杆上年轻人的发现,他是选择了无条件的信任,左前方一定有鲸鱼出没,此时看不到,可能是又潜入了水底。

    两艘捕鲸船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距离莱州城东南约一百多公里的海面上,也是处于南大东洋(又称太平洋)比较死寂的一带洋面上,仅有微弱的风力,使得船上的几面风帆显得有些毫无用处。水手们不得不抓起船桨,奋力地划动,朝了望手指示的方向驶去。

    捕鲸船只划行了不到半刻钟,船上的人们便兴奋起来,一头巨大的鲸鱼露出了海面。虽然在船只快要靠近它之前,它又沉入到了水底,但总算寻到它的踪迹了。

    两艘捕鲸船相距不到两百米,凭着了望手和雇佣而来的西亚船长的指示,不断地搜寻鲸鱼的游动轨迹,并试图向它靠近。

    根据以往的经验,若是这头鲸鱼正在觅食,那么它就会在大约二三十分钟后于附近重新浮上海面,那个时候,就是捕鲸船上的水手们对它发动进攻的最好时机。但是,若它因为有捕鲸船的接近而径直逃走了,那么,当它再次浮出海面呼吸空气以前,它至少能游出十几公里远,然后脱离捕鲸船的视线范围之内。

    “左前方!那头鲸在左前方!”蒙向枫大声地给船上的同伴指明鲸鱼出没的方向,“看呀,它在那里换气!”

    在帆船一号的左前方七百多米的海面上,一头巨大的鲸鱼浮出了水面,正在向外喷出巨大的水柱,显然,它正在海面上呼吸空气。当它两个肺在充满空气之前,是暂时不会再潜入水底。而此时,就是捕鲸船的最好机会。

    两艘捕鲸船慢慢的接近了这头鲸鱼,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背峰露出海面两三米高,懒洋洋的,安静地呼吸着。这头巨大的鲸鱼,像一座漂浮的黑色小岛,时沉时浮,随着轻柔的海涛轻轻地左右翻动着。

    帆船一号轻轻地又靠近了一些距离,像小船一般大小的尾巴在水底缓缓地摆动着。水手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了这头鲸鱼呼出的腥臭雾气,这个距离已经进入到可攻击范围之内了。

    蒙向枫早已经从桅杆上的了望架上爬了下来,此时,他和几个同伴都举着一把锋利的鱼叉,等待鲸鱼完全露出水面。

    随着鲸鱼慢慢的划动,头和身体之间的部位上升到了海面之上,水手们的攻击开始了。

    三柄鱼叉狠狠地扎进了厚厚的鲸脂当中,并且明显的插到了底部。鲸鱼由于受到冲击而颤动了一下,巨大的鱼尾开始摆动。

    “划桨!划桨!……快退后!”维利亚?奥亚大声地命令道。

    当捕鲸船飞快地撤离由被激怒的鲸鱼引起的大旋涡时,每个水手似乎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鲸鱼那巨大的尾巴抬出水面五六米高,然后使足力气又重重的将它摔下来,巨大的浪花汹涌地涌向捕鲸船,将水手们浇地满头满脸都是海水。

    片刻功夫,受伤的鲸鱼已经潜入水中,连接鱼叉的绳索快速地滑动着,随着鲸鱼的下潜,绳索也是跟着深入到水中。一个负责绳索绞盘水手,根据鲸鱼的下潜速度,努力地调节着绳索的拖力,时紧时松,偶尔,又使劲地搬动绞盘,将绳索又往回拉一段距离。

    鲸鱼巨大的拖力,使得这艘三百多吨的捕鲸船的船头有些往向下沉去,船长此时则会大声地命令负责绞盘的水手,再松一些力道,莫要将船只弄倾覆了。

    可能是在水下挣扎地太激烈,这头鲸鱼又再次上浮至海面,连接鱼叉的绳索快速地收紧,并将船只驶近鲸鱼的附近。

    一几个水手又举起鱼叉和木矛,准备刺入鲸鱼的心脏或者肺部,在这两个部位,分布着鲸鱼密集而粗大的大动脉管,被称为鲸鱼的生命区。当然,若是无法击中这个部位,就可能会再次激怒鲸鱼,对船上的人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还好,几柄鱼叉和木矛准确地击中了鲸鱼的主动脉并穿透了气管,鲸鱼的肺部几乎立刻就血如潮涌,染红了附近的海上。

    这头受到致命一击的鲸鱼在水中稍稍沉没了一下,又浮了上来,向空中喷出粉红色的血雾。经历了大约七八分钟后,它便翻了白肚,漂浮在海面上。

    水手们欢呼一阵后,分出一艘小船来到鲸鱼的尾部,然后切开一个洞并穿上几股结实的铁丝,将其拴到捕鲸船尾部。

    船长和大副慷慨地拿出了蜜酒和水果罐头,分享给船上众多的水手,以庆祝今天的收获,并再次赞扬了他们的勇敢和无畏。

章节目录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玖儿久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玖儿久酒并收藏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