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400 年 4 月 5 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一名神色紧张的士兵匆匆跑进营帐,单膝跪地,向正在与元博商议军情的宗敬禀报:\"报将军!根据前方斥候传来的消息,从杭州方向有一支规模庞大、人数约达万余之众的明军正朝我方疾驰而来。\"

    宗敬微微皱眉,但很快恢复镇定,挥手示意士兵退下,士兵领命离去后,宗敬转头看向元博,语气沉稳地问道:\"明军来袭,你可有应对之策?\"

    元博沉思片刻,分析道:\"依我所见,明军若要抵达宁波,唯有取道余姚,而此路两旁皆为险峻山地,乃绝佳伏兵之地,只要部署得当,必能重创敌军。\"

    然而,宗敬却不以为然,轻轻摇头反驳说:\"不可。我军所持火枪,于山地之中施展不开手脚,威力大减。且那明军将领亦非愚人,岂会轻易落入圈套?故吾以为,当守株宁波,以逸待劳。\"

    元博闻罢,稍作思索,旋即颔首表示赞同:\"也罢,便依你之言行事。\"于是乎,二人决定按兵不动,静待明军到来。

    而此时此刻,明朝军队的统领正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徐达之子——徐辉祖!按原本历史发展轨迹来看,这会儿他本应身负皇命赶赴北方参加白沟河战役,然而世事难料啊,由于东宋猝不及防地大举入侵,一时之间陷入无将可遣尴尬境地的建文帝,无奈之下只得派遣徐辉祖担当此次征剿倭寇的主将。

    说起这位徐辉祖将军呐,其军事才干丝毫不逊色于其父徐达。只见他统率着浩荡大军自余姚路进发,但每行进一步都极其谨慎,先派出侦骑前去探路,确认前方并无敌踪后才下令全军继续前行。

    \"启禀大帅,前方道路并未发现倭寇设伏迹象。\"

    \"再探!不得有任何疏忽大意!\"徐辉祖一脸凝重地吩咐道。

    \"遵命!\"探子领命而去。

    一旁的副将常平见状,忍不住开口劝道:\"大帅是否太过谨慎了些?\"

    徐辉祖横了他一眼,沉声道:\"行军打仗岂能急躁冒进?咱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属下明白了。\"常平心悦诚服地点头称是。

    \"传令下去,大军稳步向前推进。\"徐辉祖大手一挥,下达命令。

    \"是!\"常平高声应诺,转身传达军令去了。

    4 月 7 日上午

    明军历经两日艰苦跋涉,终于抵达宁波城外,众人疲惫不堪,但当他们目睹眼前这座雄伟壮观的城池时,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被其强大的防御工事所震惊。

    这宁波县城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巨型堡垒群!七八座小巧玲珑的碉堡如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主城,彼此间隔仅有二三百米之遥。这些城堡皆由巨大的条形石块精心构筑而成,坚固无比。不仅如此,城头更是密密麻麻地部署了不计其数的火炮,炮口虎视眈眈,仿佛随时准备给予来犯之敌致命一击。

    此外,城池的三面防线设计得极为精妙。除了几座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坚固堡垒外,在距离城墙两百米的范围内,还深挖了两条深邃悠长的壕沟。如此一来,无论敌人从哪个方位发动攻击,都会面临来自多个方向的猛烈还击。

    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御体系,常平不禁面露难色,喃喃自语道:“这……这可比锦州城还要难以攻克啊!这些倭寇怎么可能有如此强大的能力?”

    徐辉祖眉头紧蹙,他虽不知倭寇为什么厉害,但他深知此次艰巨异常。沉默片刻后,他开口问道:“我们的火炮什么时候可以运抵前线?”这个问题关系到战局的胜负。

    常平语气坚定地回答道:“火炮已经在运输途中了,最快两天就能抵达,最慢也不过四天时间而已。”

    徐辉祖目光坚毅,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好!那我们今天就先安营扎寨,养精蓄锐。明天尝试发动一次进攻......哪怕没有火炮助威,我们也定要攻下这座城池!”

    宗敬稳稳地站立在高耸的城墙望楼之上,极目远眺。只见远方的伪明军队如蚂蚁般密集,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搭建营帐、设立防御工事。他心里清楚,今天明朝军队应该不会贸然发动攻势。

    宗敬转身面对贺云,神情严肃地叮嘱道:“今晚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严加防范建奴乘机偷袭城池!此外,从即日起,城内四座城门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接近。若有人胆敢违抗军令,一律格杀勿论!”

    贺云抱拳施礼,高声回应道:“属下领命,将军放心!”

    宗敬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对元博说:“据闻明朝六十万大军此刻正在白沟河与燕军激战正酣,再过几日或许便能分出胜负。若是燕军获胜,于我军而言形势将会大为有利;但倘若燕军落败,我们就得做好撤军的准备了。”

    第二天早上,明军总兵李梁栋率兵来到城下,看着那宁波县南侧一座突前的堡垒,大块条石堆砌而成,虽然方圆百米不到,但高度却有10米多,而且这座城堡修建的甚是古怪,有多段凸出的马墙,小小的一座堡垒上,竟然布设了不下六七门火炮。更让人头疼的是,附近两座稍稍靠后的堡垒距离这里也只有一百步,若是攻城队伍人数太多,展开队形过宽,势必会遭到三个方向堡垒的攻击。

    这尼玛的如何去攻城!小股小股人马冲上去,那不是让城头守军尽情收割人头嘛。但军令难违,若是敢于抗命不遵,总兵李梁栋就能当场将他给砍了。

    在阵前磨蹭了近一个时辰,督阵的甲骑数次来催,明军才强打精神,硬着头皮,扛着云梯,呐喊着朝前面那座堡垒冲去。

    “轰!轰!轰!……”

    明军刚刚进入两百米的范围内,城头的火炮就打响了,在稀疏的进攻队伍中犁出了数道血路,惨呼声不断,冲锋的明军官兵见状立刻就撤了下来。

    \"唉!\"徐辉祖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悲痛和无奈。他紧盯着战场上奋勇拼杀的明军士兵们,心中犹如刀绞一般疼痛。这些勇敢的战士们,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阵,却在敌人强大的火力面前纷纷倒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先让人回来吧……\"徐辉祖喃喃自语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知道,继续这样下去只会造成更多的伤亡,而这无异于无谓的牺牲。然而,作为一名将领,他又怎能忍心看到自己的部下白白送死呢?

    就在这时,身旁的常平下达了命令:\"鸣金!\"

    清脆的锣声响起,如同一道惊雷划破长空。听到这信号,正在攻城的明军们如释重负,纷纷开始撤退,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退回本阵。

    徐辉祖望着宁波城,心情愈发沉重。

章节目录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玖儿久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玖儿久酒并收藏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