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85年,潘兴已经在广州站住了脚,他把从大明获得的信息源源不断的传回东宋国内。

    蓬莱东宋皇宫

    “李相,看看吧!”赵文海将一打信件交给李应文。

    李应文将那些信件一个个看完,然后惊讶的说道:“陛下这些情报是!”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看完你有什么要说的?”赵文海点头承认并问道。

    “陛下以臣看,现在确实不是北上中原的时候,但是我们可以为以后再做准备。”李应文先是说出不北归中原的观点后又马上补充道。

    “李爱卿难道真没有办法了吗?朕真见不到回归中原的时候了吗?”赵文海见李应文这样说,也是反问道。

    “这……”李应文低着头,他知道自己不能回答这问题。

    “唉!好了,你退下吧,让朕自己独自想想吧!”赵文海见李应文低头不说话也就知道了他是怎么想的,于是说道。

    “臣告退!”李应文跪拜完转身离开。

    赵文海则坐在椅子上沉默了良久,然后自己一人来到祖庙,他看着墙上挂着的赵昺的画像,不自觉的流下了泪,虽然赵文海现在已经七十岁了,但是他在赵昺画像前依旧如小孩般哭着说道:“皇祖父,自您传位于我已有四十三年,虽大宋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孙儿我依旧无法完成您的遗愿,孙儿有愧于您啊!”

    赵文海在太庙待了很长时间,当他离开时,好似换了个人,第二天,赵文海下令:自今日起结束之前关于是否北归中原的讨论,并下令全国上下应将心思放在各自的工作上,为大宋做出各方面的贡献以增强大宋的实力,为以后北归中原做准备。

    经过那一夜的冷静,赵文海重新认定了只有现在不断增强东宋的实力,未来终有一天可以回归中原,所以他才会下这道命令。

    从这条诏令后,东宋被调动起来,因为东宋国内实行的开放的政策,在加上多年来对儒学的稀释,使得东宋国内的百姓不再是之前只认为读书做官是最好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种工艺技术在东宋都被重视和尊重。

    公元1385年年底,天竺战事结束的同一时间,东宋新临安造船厂,经过两年多的建造,东宋第一艘3000吨级的风帆战舰正式下水。

    又经过两个月的试航等准备,这艘3000吨级风帆战舰正式被东宋造船厂交付给东宋海军。

    这艘战舰采用了东宋最先进的排水技术,整个战舰由三层甲板组成,共装有108门火炮,其中的火炮更是装备了东宋现在发明的最先进的32磅(不了解火炮,就用西方的称谓了,请原谅!)的火炮,底层装备有54门32磅重火炮,中层有42门24磅重火炮,上层装有12门12磅重火炮,火力堪世界之最不为过,现在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的上,就算大明也不能。

    在战舰交付海军那天,赵文海亲自登上战船为其剪彩,并将此战舰命名为“蓬莱号”。

    登上战舰的那一刻,赵文海感觉东宋北复中原指日可待。

    他越来越相信只要东宋的技术不断发展,终有一天可以实现北归中原的梦想。

    蓬莱号不仅火力强大,它的速度也丝毫不弱,最快速度可以达到24节每小时,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而在公元1386年上宫饶超彻底占领天竺的消息传回东宋国内,使得东宋国内的百姓越发相信我大宋真是越来越厉害啊,我大宋大下无敌啊!

    公元1386年这一年是东宋彻底占领天竺的一年,也是内阁换人的一年,第一届科举的考生已经完成了六年的试练,结果当然不出预料,皇甫玉林以第一名被选入内阁,而杨秋虽然可以进内阁,但她上书希望留在地方,赵文海见她的奏书很坚定,也就同意她留在地方,后由于她老师南蓬莱巡抚告老,便提拔她为南蓬莱巡抚。

    公元1386年年底,皇甫玉林正式结束在新玉门府的任职,踏上回京入阁的道路,皇甫玉林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终将要到来了。

    而苏云虽没能入阁,但也是以预备阁员的身份调入翰林院当院长。

    公元1387年1月,皇甫玉林来到了他忠实的,未来的舞台新临安。

    皇甫玉林来到京城首先去皇宫拜见皇帝赵文海。

    赵文海见到他很高兴立刻上前扶起他说道:“皇甫爱卿啊,你是我大宋未来的栋梁啊,以后大宋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陛下过誉了,臣会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甫玉林说道。

    “好!朕就喜欢你这样的!”赵文海大笑的说道。

    然后皇甫玉林离开皇宫,直接去拜访了自己的老师李应文。

    “玉林啊,老夫就知道你可以入阁,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李应文高兴的捋着胡子说道。

    “这还是有老师您的栽培,如果没有您,我也不会有现在!”皇甫玉林谦虚的说道。

    “唉!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好了还没有吃饭吧,来在我这里吃吧!”李应文邀请道。

    “谢老师!”皇甫玉林感谢的说道。

    “你我不需要那么客气!”李应文说道。

    皇甫玉林在李应文这里吃完饭,便来到赵文海赏赐的府邸,他在门口见到一个他没有想到的人(猜猜谁!)

    天竺行省

    上宫饶超在平定一些当地叛乱后,稍微使其安稳后,他开始想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控制了天竺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他一直觉得那里是个隐患,但是现在又无力去解释,毕竟天竺太大了,他这些兵力根本控制不过来。

    “看来对天竺当地贵族的拉拢和思想改造要赶快提上日程了!”上官饶超自言自语的说道。

    公元1386年这年欧洲英国为了对付法国与刚崛起的葡萄牙签定了《温莎条约》,奥斯曼帝国已入主巴尔干半岛,东宋彻底征服天竺,而大明也正在准备第六次北伐,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各自的事情!

章节目录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玖儿久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玖儿久酒并收藏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