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出发凤阳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朱雄英正在熟睡中,突然感觉到有人在叫自己。他迷迷糊糊地听着声音,觉得好像是自己的二叔朱樉在叫自己。
于是,他勉强睁开眼睛,果然看到朱樉站在自己的床边。朱雄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着房间里一片漆黑,疑惑地问道:“二叔,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朱樉压低声音说道:“赶紧起床,换上这身衣服,收拾一下东西,跟我走。”说完,朱樉便把一套衣服塞到了朱雄英的怀里。
朱雄英坐起身来,接过衣服,迅速换好后,跟着朱樉走出了屋子。此刻,外面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院子里传来阵阵蛙叫声和蝉鸣声。
他们俩走到门口时,马和递上了两个布包,朱樉和朱雄英各自背上一个,随后一同前往城门。此时,城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隙,刚好够一个人通过。朱雄英并没有多问要去哪里,只是默默地跟在朱樉的身后,一起出了城。
朱雄英发觉他们走的是南门,走出去五六里路一直是向南前行。
天空的月亮渐渐下去,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地面上,空气沁心不由得让人多吸了两口,朱樉走在前面,淡淡的开口道:“雄英,咱们此去凤阳去查案子,为了隐蔽性,你现在开始姓熊名英,而我是你爹熊二,咱们是辽东人,去凤阳寻亲的,记住了嘛?”
“二叔,呸呸呸,爹,我记住了。”朱雄英赶忙改正道。
两人将口音一改,以朱樉那五大三粗的模样,加上朱雄英长时间在地里风吹日晒的黝黑皮肤,看起来还真有几分辽东人的模样。
此时正值农忙,田地里都是忙碌的农民,朱樉与朱雄英一路上走走看看,走累了往路边田埂一坐,向他们借口水喝,朱雄英时不时的还能跟农民聊几句种地的心得。
白天赶路,晚上运气好就找个老乡家借宿一晚,运气不好就野地里睡一觉,一路的吃食除了朱樉带的能挡刀的大饼,就是朱雄英路上挖点野菜换换口味。
至于什么住店,什么饭馆,朱樉从来不带朱雄英去,两人好似彻底融入进了角色当中,每隔三四天,朱樉会给朱雄英提供一顿肉食,都是朱樉用石子打来的鸟啊,兔子一类的。
让朱樉满意的是,一路上朱雄英铺床挖野菜,没有叫苦叫累,反而任劳任怨。有几家借宿的老乡见朱雄英乖巧懂事,都要将自己家的丫头或者孙女许配给朱雄英,就是倒贴都行,朱樉没有拒绝而朱雄英则是礼貌的婉拒。
朱樉心里暗暗点头,觉得朱雄英这孩子很有骨气,不贪图荣华富贵,也不嫌弃贫贱生活。他想,如果将来朱雄英真的成为了皇帝,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不会被权力和财富迷惑心智,也不会忘记民间的疾苦。
这也是朱樉那日在御书房跟朱标聊了许久的原因,朱标与朱樉都不想让城中富足的样子迷住朱雄英的眼睛,让他认为大明所有的城池百姓都像北平城内的百姓一样。
朱樉一方面要去查凤阳府,另一方面就是要将朱雄英好好锻炼一下。
刚出北平后,朱雄英似乎还有些不适应,一天最多能走个三十里路,脚上被磨出了血泡,朱樉将血泡挑开,第二天朱雄英咬着牙一瘸一拐的继续赶路,从一天三十里,到现在一天能走六十里,朱雄英的脚地板也磨出了一层老茧。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朱樉和朱雄英终于抵达了凤阳府境内的齐眉山脚下。
此时天色已暗,两人决定在山脚下休息一晚,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朱雄英在附近的林子里搜集了一些枯树枝和枯草,他先挖开一个小土坑,然后把捡到的树枝和枯草扔了进去。接着,他拿出一把小刀,将一根相对笔直的树枝前端削尖,然后将枯草撕碎并放在上面。
最后,他用力地转动着手中的树枝,摩擦产生的热量让火苗逐渐燃起。这个方法是朱樉教给他的,朱樉只演示过一次,朱雄英就迅速掌握了要领。
此刻,朱雄英正专注于生火,而朱樉则悠闲地靠在一棵大树下,静静地注视着朱雄英,似乎并没有要帮忙的意思。朱雄英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陶罐,放置在火焰上方,随后将水囊中剩余的水倒入其中。
紧接着,他又拿出了今天在路上采集的新鲜野菜,小心翼翼地放入罐内,并撒入少量盐分。随着火势的不断加热,不一会儿,一道简单却美味的野菜汤便烹制完成。
大饼用力掰开往野菜汤里一泡,这样可以让饼子变得更软一些,方便食用。此时坐在一边的朱樉才发现身后的林子里似乎传来了些许动静。他立刻警觉起来,身子微微后仰,同时向朱雄英靠近了一些。
然而,朱雄英却毫无察觉,还以为朱樉饿了,说道:“爹,饭好了,您先吃吧。”朱樉并没有回应,而是继续倾听着周围的声音,确定来人没有危险之后,才放松下来,轻声道:“你先吃吧,爹不饿。”
正当朱雄英准备享用晚餐时,突然从四面八方冲出一群人,为首之人高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由于天色漆黑,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朱雄英手一抖,陶罐应声落地,他惊恐地向朱樉靠拢。此刻,两人已被这群人团团围住。
借着微弱的火光,朱樉和朱雄英才看清,这些人都是普通农民装扮,手持锄头、镰刀等农具,一脸警惕地盯着他俩。
朱樉连忙装作惶恐的样子,紧紧搂住朱雄英,战战兢兢地回答:“各位好汉!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来这里寻找亲戚,身上并无钱财,请诸位好汉高抬贵手!”
为首之人警惕的向着两人靠近几步,看了看打翻在地的野菜汤,还有朱樉怀里的朱雄英,这才松了一口气,示意众人将锄头放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两位,不好意思,我们将你们当成探子了。你们从哪来?要去往何处?”
于是,他勉强睁开眼睛,果然看到朱樉站在自己的床边。朱雄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着房间里一片漆黑,疑惑地问道:“二叔,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朱樉压低声音说道:“赶紧起床,换上这身衣服,收拾一下东西,跟我走。”说完,朱樉便把一套衣服塞到了朱雄英的怀里。
朱雄英坐起身来,接过衣服,迅速换好后,跟着朱樉走出了屋子。此刻,外面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院子里传来阵阵蛙叫声和蝉鸣声。
他们俩走到门口时,马和递上了两个布包,朱樉和朱雄英各自背上一个,随后一同前往城门。此时,城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隙,刚好够一个人通过。朱雄英并没有多问要去哪里,只是默默地跟在朱樉的身后,一起出了城。
朱雄英发觉他们走的是南门,走出去五六里路一直是向南前行。
天空的月亮渐渐下去,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地面上,空气沁心不由得让人多吸了两口,朱樉走在前面,淡淡的开口道:“雄英,咱们此去凤阳去查案子,为了隐蔽性,你现在开始姓熊名英,而我是你爹熊二,咱们是辽东人,去凤阳寻亲的,记住了嘛?”
“二叔,呸呸呸,爹,我记住了。”朱雄英赶忙改正道。
两人将口音一改,以朱樉那五大三粗的模样,加上朱雄英长时间在地里风吹日晒的黝黑皮肤,看起来还真有几分辽东人的模样。
此时正值农忙,田地里都是忙碌的农民,朱樉与朱雄英一路上走走看看,走累了往路边田埂一坐,向他们借口水喝,朱雄英时不时的还能跟农民聊几句种地的心得。
白天赶路,晚上运气好就找个老乡家借宿一晚,运气不好就野地里睡一觉,一路的吃食除了朱樉带的能挡刀的大饼,就是朱雄英路上挖点野菜换换口味。
至于什么住店,什么饭馆,朱樉从来不带朱雄英去,两人好似彻底融入进了角色当中,每隔三四天,朱樉会给朱雄英提供一顿肉食,都是朱樉用石子打来的鸟啊,兔子一类的。
让朱樉满意的是,一路上朱雄英铺床挖野菜,没有叫苦叫累,反而任劳任怨。有几家借宿的老乡见朱雄英乖巧懂事,都要将自己家的丫头或者孙女许配给朱雄英,就是倒贴都行,朱樉没有拒绝而朱雄英则是礼貌的婉拒。
朱樉心里暗暗点头,觉得朱雄英这孩子很有骨气,不贪图荣华富贵,也不嫌弃贫贱生活。他想,如果将来朱雄英真的成为了皇帝,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不会被权力和财富迷惑心智,也不会忘记民间的疾苦。
这也是朱樉那日在御书房跟朱标聊了许久的原因,朱标与朱樉都不想让城中富足的样子迷住朱雄英的眼睛,让他认为大明所有的城池百姓都像北平城内的百姓一样。
朱樉一方面要去查凤阳府,另一方面就是要将朱雄英好好锻炼一下。
刚出北平后,朱雄英似乎还有些不适应,一天最多能走个三十里路,脚上被磨出了血泡,朱樉将血泡挑开,第二天朱雄英咬着牙一瘸一拐的继续赶路,从一天三十里,到现在一天能走六十里,朱雄英的脚地板也磨出了一层老茧。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朱樉和朱雄英终于抵达了凤阳府境内的齐眉山脚下。
此时天色已暗,两人决定在山脚下休息一晚,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朱雄英在附近的林子里搜集了一些枯树枝和枯草,他先挖开一个小土坑,然后把捡到的树枝和枯草扔了进去。接着,他拿出一把小刀,将一根相对笔直的树枝前端削尖,然后将枯草撕碎并放在上面。
最后,他用力地转动着手中的树枝,摩擦产生的热量让火苗逐渐燃起。这个方法是朱樉教给他的,朱樉只演示过一次,朱雄英就迅速掌握了要领。
此刻,朱雄英正专注于生火,而朱樉则悠闲地靠在一棵大树下,静静地注视着朱雄英,似乎并没有要帮忙的意思。朱雄英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陶罐,放置在火焰上方,随后将水囊中剩余的水倒入其中。
紧接着,他又拿出了今天在路上采集的新鲜野菜,小心翼翼地放入罐内,并撒入少量盐分。随着火势的不断加热,不一会儿,一道简单却美味的野菜汤便烹制完成。
大饼用力掰开往野菜汤里一泡,这样可以让饼子变得更软一些,方便食用。此时坐在一边的朱樉才发现身后的林子里似乎传来了些许动静。他立刻警觉起来,身子微微后仰,同时向朱雄英靠近了一些。
然而,朱雄英却毫无察觉,还以为朱樉饿了,说道:“爹,饭好了,您先吃吧。”朱樉并没有回应,而是继续倾听着周围的声音,确定来人没有危险之后,才放松下来,轻声道:“你先吃吧,爹不饿。”
正当朱雄英准备享用晚餐时,突然从四面八方冲出一群人,为首之人高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由于天色漆黑,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朱雄英手一抖,陶罐应声落地,他惊恐地向朱樉靠拢。此刻,两人已被这群人团团围住。
借着微弱的火光,朱樉和朱雄英才看清,这些人都是普通农民装扮,手持锄头、镰刀等农具,一脸警惕地盯着他俩。
朱樉连忙装作惶恐的样子,紧紧搂住朱雄英,战战兢兢地回答:“各位好汉!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来这里寻找亲戚,身上并无钱财,请诸位好汉高抬贵手!”
为首之人警惕的向着两人靠近几步,看了看打翻在地的野菜汤,还有朱樉怀里的朱雄英,这才松了一口气,示意众人将锄头放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两位,不好意思,我们将你们当成探子了。你们从哪来?要去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