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孙传庭要恢复旧制
孙传庭微微一笑,转身扬长而去。
待走到宫门口,就要跨过那高高的门槛之时,孙传庭又收住了脚步。
他站定身子,转身看向秦王朱宜槵。
“哦,还有一件大事情,忘了告诉秦王。
秦王不是说,天启之前怎么样,下官狂悖,最好下场就是削职为民吗?
下官说的大事情,也是藩王旧制。
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
所谓四民,就是士农工商。
下官没看出来,秦王府有遵循藩王旧制的地方。
下官下一步,会禀告圣上,恢复太祖成祖旧制。
由地方官吏代为管理藩王所有资产,包括田赋,商铺和各种高利贷的收入。
每年由巡抚衙门代收各种王府产业的出息,再转交给王府。
放心,秦王殿下。
到时候每一笔账目都是清清楚楚,下官不是贪官,绝对不会眛了秦王府的一文钱收入。
下官相信,圣上是会非常欣赏,也会非常支持,下官这种维持太祖旧制的做法的。
下官言尽于此。
秦王殿下,下官告辞。”
说完话的孙传庭,一甩袍袖,大步跨出门去。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咚的一声,接着就是咕噜噜,什么重物翻滚落地的声音。
此时孙传庭已经到了广场上,隐约能听到承天宫中乱糟糟,一片慌急的叫喊声。
“殿下,殿下,醒醒!
醒醒啊!”
“王爷,莫要吓老奴啊。”
“嚎什么丧,殿下还活着呢。只是气急攻心,一时晕厥了。
赶紧叫太医!”孙传庭听了一个大概,飒然一笑。
藩王也是一群可怜虫,嗯,特别有钱的可怜虫。
在引路小太监畏惧的眼光中,孙传庭走出了两重宫墙,一道护城河。
······
秦王宫外西门处,一直带着火铳队焦急等着东主的贾汉复,终于看见王宫的大门打开。
一个熟悉的身影漫步,出现在贾汉复的眼前。
“东翁。”
“汉复,别急。
有什么事情,回去慢慢再说。”
孙传庭的脸色如常,没有一点被撵出来的窘迫和愤怒。
那是,他刚刚把秦王给吓晕了,还是气晕了。
孙传庭和贾汉复两人翻身上马,火铳队也是骑马紧紧跟上。
现在的西安府城,无论是在内还是在外。
孙传庭都很惜命,只要出门都是一队火铳手跟着。
他不是真怕死之人。
他是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是多么遭权贵们痛恨。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不共戴天之仇。
这陕西的权贵们,一旦有挑头的,串联起来,一家出十名家丁,就能拼凑个万人以上的军队。
到时候无论是小股部队偷袭,还是大部队直接在西安府城作乱,都能让孙传庭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可惜这些人心不齐,总希望别人冲在前面。
秦王倒霉了,剩下的那些权贵官宦之家,说不定还有幸灾乐祸,暗中支持孙传庭的。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软弱性。
嗯,错了,现在是封建社会,那就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这次孙传庭进入秦王宫,也算是头一次孤身一人。
之所以敢孤身一人,进入这戒备森严,宫禁重重的秦王宫。
那是因为孙传庭敢笃定,秦王没那个胆子,敢杀一个三品朝廷命官,即使他被这个三品朝廷命官,刺激得时时刻刻都想杀人。
秦王早就失去了血勇,唯有那些煊赫的王府建筑,还能有点震慑宵小的作用。
这样的情况,要是换成初代秦王朱樉,就不一定了。
朱樉就是再觉得,他孙传庭是朝廷的栋梁之材,是他标哥的王佐之才。
朱樉也会顶住压力,佯装情绪失控,一刀结果了孙传庭。
……
队伍过了东关正街,已经是车水马龙的闹市。
百姓们见了巡抚的马队,当地人已经熟知自己家的巡抚不喜坐轿子,就喜欢骑马。
百姓们自觉让出一条道路,离队伍近的百姓主动行礼。
离得太远的百姓,还是自行其是,各干各的。
热闹的街市并没有,因为巡抚马队的到来,而出现中断。
这也是孙传庭明文告示的要求。
他这个巡抚是要经常出外巡视的,碰上百姓们就是要他们磕头拜见,实在是太影响秩序和工作了。
眼看着队伍到了城南,离巡抚衙门越来越近了。
孙传庭这才重新开口。
“嘿嘿,汉复啊。
咱这大明朝的藩王都是属貔貅,铁公鸡的。
真是一毛不拔啊。
被本官的话都吓晕了,还是咬牙不肯主动出钱。
非要本官把孔方兄说出口。”
贾汉复看着自家东主神采奕奕,谈笑自若,骑着高头大马,春风得意的样子,他心里升起了一股无力感。
“东翁,学生不知您是说了什么,能把陕西地方上,尊贵至极的亲王给吓晕了?”
孙传庭笑意盈盈的眼神,瞥了一下自己的幕僚,感受到了这个杰出幕僚的一点小怨念。
也知道这个幕僚为什么会有怨念,无非是自己这个东主不听劝。
入主陕西当上封疆大吏之后,已经彻底放飞自我,无拘无束,恣意放荡了。
要是放在平时,孙传庭是不愿意过多解释的。
自己乾纲独断即可,身边人只需一板一眼,忠实执行就是。
可是今天心情高兴,这个贾汉复又是自己很欣赏的一个晚辈。
因此他笑着开口道。
“胶侯,可是对本官生了一点怨怼之情?
觉得本官行事草率随性,不懂得圆滑?”
这是孙传庭第一次,叫贾汉复的字。平时都是汉复,汉复地叫着。
贾汉复顾不上心中的奇怪,连忙在马上拱手说道。
“东翁,言重了。
学生岂敢对东翁有怨怼情绪?
学生只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有些方面实在是猜不透东翁的做法。
常常觉得不能胜任,东翁的这份幕僚工作。
为此而感到沮丧不安,这才让东翁错以为,有了怨怼的情绪。”
“呵呵呵,汉复还是有情绪了。
也罢,以后慢慢来,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明白本官,在陕西为官,为什么和在朝为官有这么大的不同。“
待走到宫门口,就要跨过那高高的门槛之时,孙传庭又收住了脚步。
他站定身子,转身看向秦王朱宜槵。
“哦,还有一件大事情,忘了告诉秦王。
秦王不是说,天启之前怎么样,下官狂悖,最好下场就是削职为民吗?
下官说的大事情,也是藩王旧制。
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
所谓四民,就是士农工商。
下官没看出来,秦王府有遵循藩王旧制的地方。
下官下一步,会禀告圣上,恢复太祖成祖旧制。
由地方官吏代为管理藩王所有资产,包括田赋,商铺和各种高利贷的收入。
每年由巡抚衙门代收各种王府产业的出息,再转交给王府。
放心,秦王殿下。
到时候每一笔账目都是清清楚楚,下官不是贪官,绝对不会眛了秦王府的一文钱收入。
下官相信,圣上是会非常欣赏,也会非常支持,下官这种维持太祖旧制的做法的。
下官言尽于此。
秦王殿下,下官告辞。”
说完话的孙传庭,一甩袍袖,大步跨出门去。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咚的一声,接着就是咕噜噜,什么重物翻滚落地的声音。
此时孙传庭已经到了广场上,隐约能听到承天宫中乱糟糟,一片慌急的叫喊声。
“殿下,殿下,醒醒!
醒醒啊!”
“王爷,莫要吓老奴啊。”
“嚎什么丧,殿下还活着呢。只是气急攻心,一时晕厥了。
赶紧叫太医!”孙传庭听了一个大概,飒然一笑。
藩王也是一群可怜虫,嗯,特别有钱的可怜虫。
在引路小太监畏惧的眼光中,孙传庭走出了两重宫墙,一道护城河。
······
秦王宫外西门处,一直带着火铳队焦急等着东主的贾汉复,终于看见王宫的大门打开。
一个熟悉的身影漫步,出现在贾汉复的眼前。
“东翁。”
“汉复,别急。
有什么事情,回去慢慢再说。”
孙传庭的脸色如常,没有一点被撵出来的窘迫和愤怒。
那是,他刚刚把秦王给吓晕了,还是气晕了。
孙传庭和贾汉复两人翻身上马,火铳队也是骑马紧紧跟上。
现在的西安府城,无论是在内还是在外。
孙传庭都很惜命,只要出门都是一队火铳手跟着。
他不是真怕死之人。
他是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是多么遭权贵们痛恨。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不共戴天之仇。
这陕西的权贵们,一旦有挑头的,串联起来,一家出十名家丁,就能拼凑个万人以上的军队。
到时候无论是小股部队偷袭,还是大部队直接在西安府城作乱,都能让孙传庭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可惜这些人心不齐,总希望别人冲在前面。
秦王倒霉了,剩下的那些权贵官宦之家,说不定还有幸灾乐祸,暗中支持孙传庭的。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软弱性。
嗯,错了,现在是封建社会,那就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这次孙传庭进入秦王宫,也算是头一次孤身一人。
之所以敢孤身一人,进入这戒备森严,宫禁重重的秦王宫。
那是因为孙传庭敢笃定,秦王没那个胆子,敢杀一个三品朝廷命官,即使他被这个三品朝廷命官,刺激得时时刻刻都想杀人。
秦王早就失去了血勇,唯有那些煊赫的王府建筑,还能有点震慑宵小的作用。
这样的情况,要是换成初代秦王朱樉,就不一定了。
朱樉就是再觉得,他孙传庭是朝廷的栋梁之材,是他标哥的王佐之才。
朱樉也会顶住压力,佯装情绪失控,一刀结果了孙传庭。
……
队伍过了东关正街,已经是车水马龙的闹市。
百姓们见了巡抚的马队,当地人已经熟知自己家的巡抚不喜坐轿子,就喜欢骑马。
百姓们自觉让出一条道路,离队伍近的百姓主动行礼。
离得太远的百姓,还是自行其是,各干各的。
热闹的街市并没有,因为巡抚马队的到来,而出现中断。
这也是孙传庭明文告示的要求。
他这个巡抚是要经常出外巡视的,碰上百姓们就是要他们磕头拜见,实在是太影响秩序和工作了。
眼看着队伍到了城南,离巡抚衙门越来越近了。
孙传庭这才重新开口。
“嘿嘿,汉复啊。
咱这大明朝的藩王都是属貔貅,铁公鸡的。
真是一毛不拔啊。
被本官的话都吓晕了,还是咬牙不肯主动出钱。
非要本官把孔方兄说出口。”
贾汉复看着自家东主神采奕奕,谈笑自若,骑着高头大马,春风得意的样子,他心里升起了一股无力感。
“东翁,学生不知您是说了什么,能把陕西地方上,尊贵至极的亲王给吓晕了?”
孙传庭笑意盈盈的眼神,瞥了一下自己的幕僚,感受到了这个杰出幕僚的一点小怨念。
也知道这个幕僚为什么会有怨念,无非是自己这个东主不听劝。
入主陕西当上封疆大吏之后,已经彻底放飞自我,无拘无束,恣意放荡了。
要是放在平时,孙传庭是不愿意过多解释的。
自己乾纲独断即可,身边人只需一板一眼,忠实执行就是。
可是今天心情高兴,这个贾汉复又是自己很欣赏的一个晚辈。
因此他笑着开口道。
“胶侯,可是对本官生了一点怨怼之情?
觉得本官行事草率随性,不懂得圆滑?”
这是孙传庭第一次,叫贾汉复的字。平时都是汉复,汉复地叫着。
贾汉复顾不上心中的奇怪,连忙在马上拱手说道。
“东翁,言重了。
学生岂敢对东翁有怨怼情绪?
学生只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有些方面实在是猜不透东翁的做法。
常常觉得不能胜任,东翁的这份幕僚工作。
为此而感到沮丧不安,这才让东翁错以为,有了怨怼的情绪。”
“呵呵呵,汉复还是有情绪了。
也罢,以后慢慢来,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明白本官,在陕西为官,为什么和在朝为官有这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