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二不上朝
“我要改造大唐~!”
清晨,茅厕里传出了一声怒吼。
今早上茅厕,房俊去老爹的书房里偷了一张宣纸出来。
虽说擦的也不舒服,可总好过用棍儿刮吧?
要加速大唐的改造。。。一定要快点儿弄出合格的卫生纸。。。
今天主要的工作,是要为接下来几天的生产做准备,比如,泡制皂角夹,无患子,比如,活性炭的制作。
陶制的锅不行,易碎,上热也慢,小量制作没问题,但大量制作物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房俊叫着下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在院子里隆起了一个个炉灶,又让人去找铁匠,定制自己所需要的铁锅。
“二少爷,老爷回府了,在书房,让您过去一趟。”
房俊下意识的望了望天,从头顶太阳的角度来看,这也就九点左右的样子,便宜爹今天上朝,这么早就回来了?
平日里,房玄龄能在午饭前回府都是早的,今天这个时间回来,还真让人有些意外。
书房。
“爹这么早就下朝了?”
房俊从桌案上拿起了一块儿糕点,塞进了嘴里。
看样子便宜老爹也是刚回来,不然书房里不会有糕点。
“陛下今日没上早朝,大概是在安排平息朝堂的争论。”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多年,对于李世民的处事风格非常了解,今天李世民没上早朝,肯定是因为昨天自己儿子在皇宫里的那番话,触动了李世民。
至于李世民不上早朝的原因,一是懒得继续听那些大臣的争论,二是在着手安排如何平息朝堂上的争论,如何堵住那些大臣的嘴。
“俊儿,爹问你,把细盐推至与黄金等同的价格,你有多大把握?”房玄龄顿了一下,强调道,“这里就你我父子二人,你得跟爹说实话!”
房俊挠了挠头,他没明白,便宜老爹突然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把细盐推至等同于黄金的价格,应该不难。”房俊想了下说道,“远的不说,咱就说胡椒。”
“胡椒跟盐属于同一类物品,区别在于,细盐属于盐中精品,在不追求极致口感的前提下,粗盐是可以替代细盐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粗盐的口感、味道,都远不如细盐。”
“而胡椒,只是因为产量稀缺,所以价格才会那么高。”
“但从稀缺的角度来说,细盐比胡椒更为稀缺,细盐不光胡人没有,在大唐,也只有咱们手里有!”
在唐朝,胡椒也只是调料的一种,但是,大唐本身并不产胡椒,大唐的胡椒,都是胡商从域外带来的。
胡椒没有进入大唐之前,大唐的调味料以花椒、生姜、茱萸,为主。
但是花椒不够辣,生姜吃多了容易上火,茱萸又略有毒性,所以,胡椒就成了最完美的调味料!
其实,胡椒的产量虽然不高,但远没有达到那么稀缺的程度,之所以在大唐,胡椒贵如黄金,那是因为,胡椒被阿拉伯人垄断式经营所造成的。
这个时候,大唐还没有种植胡椒,所以东西只能靠那些胡商从域外带到大唐。
现在的胡椒,也是被炒作出来的价格。
也因为这个特殊性,在大唐,胡椒甚至能用来直接当钱花。
胡椒价格高的时候,比黄金还要高三成。
有这种东西做比较,把细盐推到等同于黄金的价格,其实并不难,特别是,这事还有李世民的首肯,只要自己略微宣传一下,细盐卖个黄金价儿,那绝对不是问题。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缺有钱人,对于这些人而言,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有价儿,那就一定会有人来买。
房玄龄略微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你既然已有了谋划,那爹就不多言了,不过。。。这份功劳,你不能独享!”
房玄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说道,“俊儿,以你在陛下面前所表现出的才智,只要这件事办的妥当,日后必然会进入官场,在官场上行走,就要有自己的人脉,自己的圈子。”
“眼下,陛下让你督办细盐的事,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房俊立刻明白了老爹的意思。
有提炼细盐的事在前,自己的功劳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自己一个人推高细盐的价格,和多找一些人一起推高细盐的价格,对于自己而言,功劳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但房俊若是拉了其他人一起,那对于后加入的那些人而言,这功劳几乎跟白捡的一样。
这是拉拢旁人最好的时机!
“选哪些人陪你做细盐之事,你自己拿主意,但为父要提醒你一句,大唐以军功为贵!”
远的不说,就说他房玄龄,他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靠的是什么?靠的那也是当年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的战功!
当朝的这些国公爷,哪一人没有战功在身?
所以,在朝堂上,真正说话硬气的那些人,那都是有军功在身的人。
房玄龄也是在提醒自己的儿子,选择的那些人里,应该有一些武将中人。
房俊会意的点了点头,“人情卖给谁都是卖,爹,明日你知会杜伯父一声,让他家老二来咱家找我。”
杜如晦原本就跟房玄龄关系不错,加上,杜如晦家里也好几个儿子,但能袭承给下一代的国公爵位就一个,所以,杜如晦也在为其他几个儿子的前程找出路。
走仕途当然是最好的一条路,但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这个机会,房俊眼下就能给!
“好。”
房玄龄一脸的孺子可教的表情。
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位,又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一,在朝堂上的能量,那也是很大的。
这个时候,自己的儿子拉杜如晦家的儿子一把,他杜如晦必然要记着自己儿子的这份人情。
来日自己的儿子登堂入室,遇事之时,杜如晦无论如何也要扶照一二。
对于房俊的这个处理,房玄龄还是非常满意的。
“剩下的人,我就在平日里玩的好的这些人中挑一挑。”
房玄龄额首。
送一个,那是人情,送多了,人情也就淡了。
而且,这件事的人情,房玄龄只能送一个,送多了,容易被人扣上个结党营私的帽子!
清晨,茅厕里传出了一声怒吼。
今早上茅厕,房俊去老爹的书房里偷了一张宣纸出来。
虽说擦的也不舒服,可总好过用棍儿刮吧?
要加速大唐的改造。。。一定要快点儿弄出合格的卫生纸。。。
今天主要的工作,是要为接下来几天的生产做准备,比如,泡制皂角夹,无患子,比如,活性炭的制作。
陶制的锅不行,易碎,上热也慢,小量制作没问题,但大量制作物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房俊叫着下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在院子里隆起了一个个炉灶,又让人去找铁匠,定制自己所需要的铁锅。
“二少爷,老爷回府了,在书房,让您过去一趟。”
房俊下意识的望了望天,从头顶太阳的角度来看,这也就九点左右的样子,便宜爹今天上朝,这么早就回来了?
平日里,房玄龄能在午饭前回府都是早的,今天这个时间回来,还真让人有些意外。
书房。
“爹这么早就下朝了?”
房俊从桌案上拿起了一块儿糕点,塞进了嘴里。
看样子便宜老爹也是刚回来,不然书房里不会有糕点。
“陛下今日没上早朝,大概是在安排平息朝堂的争论。”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多年,对于李世民的处事风格非常了解,今天李世民没上早朝,肯定是因为昨天自己儿子在皇宫里的那番话,触动了李世民。
至于李世民不上早朝的原因,一是懒得继续听那些大臣的争论,二是在着手安排如何平息朝堂上的争论,如何堵住那些大臣的嘴。
“俊儿,爹问你,把细盐推至与黄金等同的价格,你有多大把握?”房玄龄顿了一下,强调道,“这里就你我父子二人,你得跟爹说实话!”
房俊挠了挠头,他没明白,便宜老爹突然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把细盐推至等同于黄金的价格,应该不难。”房俊想了下说道,“远的不说,咱就说胡椒。”
“胡椒跟盐属于同一类物品,区别在于,细盐属于盐中精品,在不追求极致口感的前提下,粗盐是可以替代细盐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粗盐的口感、味道,都远不如细盐。”
“而胡椒,只是因为产量稀缺,所以价格才会那么高。”
“但从稀缺的角度来说,细盐比胡椒更为稀缺,细盐不光胡人没有,在大唐,也只有咱们手里有!”
在唐朝,胡椒也只是调料的一种,但是,大唐本身并不产胡椒,大唐的胡椒,都是胡商从域外带来的。
胡椒没有进入大唐之前,大唐的调味料以花椒、生姜、茱萸,为主。
但是花椒不够辣,生姜吃多了容易上火,茱萸又略有毒性,所以,胡椒就成了最完美的调味料!
其实,胡椒的产量虽然不高,但远没有达到那么稀缺的程度,之所以在大唐,胡椒贵如黄金,那是因为,胡椒被阿拉伯人垄断式经营所造成的。
这个时候,大唐还没有种植胡椒,所以东西只能靠那些胡商从域外带到大唐。
现在的胡椒,也是被炒作出来的价格。
也因为这个特殊性,在大唐,胡椒甚至能用来直接当钱花。
胡椒价格高的时候,比黄金还要高三成。
有这种东西做比较,把细盐推到等同于黄金的价格,其实并不难,特别是,这事还有李世民的首肯,只要自己略微宣传一下,细盐卖个黄金价儿,那绝对不是问题。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缺有钱人,对于这些人而言,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有价儿,那就一定会有人来买。
房玄龄略微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你既然已有了谋划,那爹就不多言了,不过。。。这份功劳,你不能独享!”
房玄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说道,“俊儿,以你在陛下面前所表现出的才智,只要这件事办的妥当,日后必然会进入官场,在官场上行走,就要有自己的人脉,自己的圈子。”
“眼下,陛下让你督办细盐的事,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房俊立刻明白了老爹的意思。
有提炼细盐的事在前,自己的功劳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自己一个人推高细盐的价格,和多找一些人一起推高细盐的价格,对于自己而言,功劳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但房俊若是拉了其他人一起,那对于后加入的那些人而言,这功劳几乎跟白捡的一样。
这是拉拢旁人最好的时机!
“选哪些人陪你做细盐之事,你自己拿主意,但为父要提醒你一句,大唐以军功为贵!”
远的不说,就说他房玄龄,他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靠的是什么?靠的那也是当年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的战功!
当朝的这些国公爷,哪一人没有战功在身?
所以,在朝堂上,真正说话硬气的那些人,那都是有军功在身的人。
房玄龄也是在提醒自己的儿子,选择的那些人里,应该有一些武将中人。
房俊会意的点了点头,“人情卖给谁都是卖,爹,明日你知会杜伯父一声,让他家老二来咱家找我。”
杜如晦原本就跟房玄龄关系不错,加上,杜如晦家里也好几个儿子,但能袭承给下一代的国公爵位就一个,所以,杜如晦也在为其他几个儿子的前程找出路。
走仕途当然是最好的一条路,但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这个机会,房俊眼下就能给!
“好。”
房玄龄一脸的孺子可教的表情。
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位,又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一,在朝堂上的能量,那也是很大的。
这个时候,自己的儿子拉杜如晦家的儿子一把,他杜如晦必然要记着自己儿子的这份人情。
来日自己的儿子登堂入室,遇事之时,杜如晦无论如何也要扶照一二。
对于房俊的这个处理,房玄龄还是非常满意的。
“剩下的人,我就在平日里玩的好的这些人中挑一挑。”
房玄龄额首。
送一个,那是人情,送多了,人情也就淡了。
而且,这件事的人情,房玄龄只能送一个,送多了,容易被人扣上个结党营私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