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您一定要救救我们
<b>最新网址:</b>“萧爷爷呢?”宋琬清主动问道。
萧爷爷是她认识的年纪最大的军医,认真负责,极爱钻研,一生没有婚娶生子,是个医痴,总能让宋琬清想到外祖父,因此她一直很敬重萧爷爷。
几位军医闻言神色都有些悲伤,有人叹了口气道,“萧老爷子为了更好治好那些被感染的人,故意让自己染病,结果……”
另外一个人拿了一个小本子递给宋琬清,“萧老爷子发病特别快,可能是年纪太大了吧,他染病三天就去了,这是他当时留下来的,或许对你有帮助。”
宋琬清鼻子一酸,没想到萧爷爷已经不在了,她接过册子,跟所有人保证道,“我一定尽我所能,尽快找到治疗瘟疫的办法。”
“我们相信你,宋医女,你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全力配合!”
“对,宋医女你放手做吧,我们相信你!”
所有人都用坚定的目光看着宋琬清,他们在战场上看见过这丫头的勇气和医术,宋琬清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老国医了。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送走了众人之后,宋琬清便查看了萧爷爷记录的东西,虽然老人家记录的东西很有限,但也给了她一些有用的消息。
她仔细看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将小册子收好。
“怎么样?”萧九安端了吃的进来,“萧老留下的东西有用吗?”
“恩,很有用,不过萧爷爷记录的只是他一个人的情况,我得多看几个病人。”宋琬清赶紧吃饭,想尽快去看看那些病人。
“行,吃完了本王跟你一起去。”萧九安笑了笑道,“从今天开始,本王就是你的副手。”
“九王爷,”宋琬清有些担忧,“您不用寸步不离的跟着我,您来了就是定心丸,可跟着我太危险了……”
“如果本王也怕被传染,那还当什么定心丸?”萧九安很坚持,“好了,放心吧,本王心里有数。”
没办法,宋琬清只能听之任之。
两人简单的吃过饭之后,便离开了营帐,找到了一个军医带路去看感染的病人。
军医名叫孙思策,萧老离世之后,就是他带领大家一起抗疫。
三个人都用面巾遮住了口鼻,一路上,孙思策详细的说了一些情况。
宋琬清注意到有些营帐附近在洒醋,有的在烧艾草,甚至有的在求神拜佛,显然大部分士兵都在用自己的办法跟瘟疫作斗争。
很快,孙思策停在了一个仓房门口,“九王爷,宋医女,目前发现的已经染病的士兵都在里面,你们进去之后要小心。”
“好,麻烦孙军医了。”宋琬清看了萧九安一眼,才率先推开门进去了。
一进入仓房,两人的脸色都变了变,没想到小小的仓房里竟然装了几十人,大部分病人都病恹恹的,没精打采的样子。
有人认出了萧九安和宋医女,瞬间有了些精神。
“九王爷来了?还有宋医女,他们是来救我们的吗?”
众人听到九王爷三个字,瞬间体内都涌起一股力量,起身跪在了地上。
“九王爷,您一定要救救我们,一定要救救我们。”
萧九安抬了抬手,“大家免礼,本王和宋医女既然来了,就不会不管大家,也希望大家别轻易放弃,我们好不容易活着从战场回来了,家里人还等着我们回去团聚呢,我们一定要活下去。”
“活下去,活下去。”仓房里响起了久违的嘹亮口号。
“我给大家摸脉检查一下,大家安静躺着就好。”宋琬清回头看了眼萧九安,萧九安便拿出纸笔,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于是,宋琬清每检查一个人,萧九安便会记录下对方的姓名,感染时间还有脉象和症状。
这项工作虽然不难,但是复杂繁琐,两人佩戴的绢布面巾并不透气,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出去待一会儿,好在忙到半夜的时候,所有病人都记录好了。
大家都满怀期待的看着宋琬清,显然想听到她说些什么。
此时宋琬清完成了所有人的摸脉,心中确实对此次瘟疫有了些新的了解,这些人的脉象异状几乎都集中在肺部,从而引发出来的症状却不尽相同。
她想了想才缓缓开口,“大家稍安勿躁,你们的脉案已经有了,以后我会每天让军医替你们把脉记录在册,我也会尽快给大家开一些对症的药,至少先缓解大家的症状,我觉得这次的瘟疫并不复杂,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打败它。”
“打败它,打败它!”病人听到宋琬清这么说,再次精神昂扬了起来。
宋琬清和萧九安一起回到了营帐,两人仔细的清洗了手,换了衣服,又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才睡下了。
特殊时期,他们的营帐里放了两张床,中间拉了帘子。
“睡了吗?”躺了一会儿,萧九安忽然开口。
“没有。”宋琬清在黑暗中睁着眼睛,她根本毫无睡意。
今天在仓房里,她撒谎了,通过脉象,她可以看出那些病人中恐怕有三分之一熬不过去了,而剩下的也不过是看运气,这次的仗不好打。
“有几成把握?”萧九安再次开口,显然也看出了宋琬清当时没有说实话。
“两成?或者三成?”宋琬清说不准,“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还是太少了,明天把脉案给孙思策,对症下药他们也可以做,我想再去看看别的。”
“好。”萧九安知道此事急不得,也没有催促宋琬清、给她压力,反而柔声道,“清儿,好好睡一觉吧,既然知道这个仗不好打,我们就更得保护好自己了。”
“我明白。”宋琬清闭上眼,“九王爷,睡吧!”
两人都没再说话,闭上眼哪怕睡不着也能休息一下,他们决不能倒下。
第二天,宋琬清找来了孙思策,将脉案交给他,又交代了一些事儿,最后才说道,“对了,我想见见最先发病的人。”
“这个……”孙思策明显很为难,“宋医女,第一个发病的人早就死了。”
萧爷爷是她认识的年纪最大的军医,认真负责,极爱钻研,一生没有婚娶生子,是个医痴,总能让宋琬清想到外祖父,因此她一直很敬重萧爷爷。
几位军医闻言神色都有些悲伤,有人叹了口气道,“萧老爷子为了更好治好那些被感染的人,故意让自己染病,结果……”
另外一个人拿了一个小本子递给宋琬清,“萧老爷子发病特别快,可能是年纪太大了吧,他染病三天就去了,这是他当时留下来的,或许对你有帮助。”
宋琬清鼻子一酸,没想到萧爷爷已经不在了,她接过册子,跟所有人保证道,“我一定尽我所能,尽快找到治疗瘟疫的办法。”
“我们相信你,宋医女,你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全力配合!”
“对,宋医女你放手做吧,我们相信你!”
所有人都用坚定的目光看着宋琬清,他们在战场上看见过这丫头的勇气和医术,宋琬清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老国医了。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送走了众人之后,宋琬清便查看了萧爷爷记录的东西,虽然老人家记录的东西很有限,但也给了她一些有用的消息。
她仔细看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将小册子收好。
“怎么样?”萧九安端了吃的进来,“萧老留下的东西有用吗?”
“恩,很有用,不过萧爷爷记录的只是他一个人的情况,我得多看几个病人。”宋琬清赶紧吃饭,想尽快去看看那些病人。
“行,吃完了本王跟你一起去。”萧九安笑了笑道,“从今天开始,本王就是你的副手。”
“九王爷,”宋琬清有些担忧,“您不用寸步不离的跟着我,您来了就是定心丸,可跟着我太危险了……”
“如果本王也怕被传染,那还当什么定心丸?”萧九安很坚持,“好了,放心吧,本王心里有数。”
没办法,宋琬清只能听之任之。
两人简单的吃过饭之后,便离开了营帐,找到了一个军医带路去看感染的病人。
军医名叫孙思策,萧老离世之后,就是他带领大家一起抗疫。
三个人都用面巾遮住了口鼻,一路上,孙思策详细的说了一些情况。
宋琬清注意到有些营帐附近在洒醋,有的在烧艾草,甚至有的在求神拜佛,显然大部分士兵都在用自己的办法跟瘟疫作斗争。
很快,孙思策停在了一个仓房门口,“九王爷,宋医女,目前发现的已经染病的士兵都在里面,你们进去之后要小心。”
“好,麻烦孙军医了。”宋琬清看了萧九安一眼,才率先推开门进去了。
一进入仓房,两人的脸色都变了变,没想到小小的仓房里竟然装了几十人,大部分病人都病恹恹的,没精打采的样子。
有人认出了萧九安和宋医女,瞬间有了些精神。
“九王爷来了?还有宋医女,他们是来救我们的吗?”
众人听到九王爷三个字,瞬间体内都涌起一股力量,起身跪在了地上。
“九王爷,您一定要救救我们,一定要救救我们。”
萧九安抬了抬手,“大家免礼,本王和宋医女既然来了,就不会不管大家,也希望大家别轻易放弃,我们好不容易活着从战场回来了,家里人还等着我们回去团聚呢,我们一定要活下去。”
“活下去,活下去。”仓房里响起了久违的嘹亮口号。
“我给大家摸脉检查一下,大家安静躺着就好。”宋琬清回头看了眼萧九安,萧九安便拿出纸笔,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于是,宋琬清每检查一个人,萧九安便会记录下对方的姓名,感染时间还有脉象和症状。
这项工作虽然不难,但是复杂繁琐,两人佩戴的绢布面巾并不透气,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出去待一会儿,好在忙到半夜的时候,所有病人都记录好了。
大家都满怀期待的看着宋琬清,显然想听到她说些什么。
此时宋琬清完成了所有人的摸脉,心中确实对此次瘟疫有了些新的了解,这些人的脉象异状几乎都集中在肺部,从而引发出来的症状却不尽相同。
她想了想才缓缓开口,“大家稍安勿躁,你们的脉案已经有了,以后我会每天让军医替你们把脉记录在册,我也会尽快给大家开一些对症的药,至少先缓解大家的症状,我觉得这次的瘟疫并不复杂,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打败它。”
“打败它,打败它!”病人听到宋琬清这么说,再次精神昂扬了起来。
宋琬清和萧九安一起回到了营帐,两人仔细的清洗了手,换了衣服,又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才睡下了。
特殊时期,他们的营帐里放了两张床,中间拉了帘子。
“睡了吗?”躺了一会儿,萧九安忽然开口。
“没有。”宋琬清在黑暗中睁着眼睛,她根本毫无睡意。
今天在仓房里,她撒谎了,通过脉象,她可以看出那些病人中恐怕有三分之一熬不过去了,而剩下的也不过是看运气,这次的仗不好打。
“有几成把握?”萧九安再次开口,显然也看出了宋琬清当时没有说实话。
“两成?或者三成?”宋琬清说不准,“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还是太少了,明天把脉案给孙思策,对症下药他们也可以做,我想再去看看别的。”
“好。”萧九安知道此事急不得,也没有催促宋琬清、给她压力,反而柔声道,“清儿,好好睡一觉吧,既然知道这个仗不好打,我们就更得保护好自己了。”
“我明白。”宋琬清闭上眼,“九王爷,睡吧!”
两人都没再说话,闭上眼哪怕睡不着也能休息一下,他们决不能倒下。
第二天,宋琬清找来了孙思策,将脉案交给他,又交代了一些事儿,最后才说道,“对了,我想见见最先发病的人。”
“这个……”孙思策明显很为难,“宋医女,第一个发病的人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