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人往,孙家也把亲朋好友送走了。

    忙碌了足足五天,终于松了一口气了。

    孙山虽然作为工具人上线,不用怎么干活,但站了五天也好累,此时瘫坐在椅子上,不想说话。

    孙伯民,苏氏,黄氏则不一样,红光满面,还扬言再摆五天还受得了。

    德哥儿挨着黄氏坐,体贴地帮着黄氏打扇子,兴奋地说::“阿奶,这几天,好多人来我们孙家,呵呵,好热闹,我们孙家好久未试过那么热闹呢。”

    孙三叔也挨着黄氏坐,和德哥儿一左一右地帮着黄氏打扇,高兴地说:“阿娘,我们孙家总算出了名了,十里八乡就没有不认识我们孙家的。呵呵,不仅十里八乡,连城里也来不了不少人,阿娘,你以后就是太夫人了。”

    黄氏听到“太夫人”,眼睛都亮起来。

    这五天,熙来攘往,不少人来跟她说话,都喊她太夫人。

    黄开心地睡不着觉,每天早早醒来,早早坐在祠堂那边,等着客人上门,害怕迟去一刻,少听几句“太夫人”。

    黄氏笑着说:“什么太夫人,乡下人哪有这么喊,乡亲们都是喊着玩玩。”

    坐在另一边的二表哥磕着瓜子,立即不同意地说:“外婆,你这话就不对了,山子如今是举人老人,你自然就是太夫人了。呵呵,”

    何书瑜这五天被安排做村长的助理,毕竟何家家族渊源,有经验。

    村长害怕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就“聘请”何书瑜做起特别顾问。

    何书瑜跟着村长忙里忙外,连奀仔都忘记了。

    黄氏听到何书瑜这么说,心里高兴了,嘴上还是说得:“哪里是太夫人,不能乱喊。”

    黄氏很高兴,孙伯民和苏氏也非常高兴,这些天被人喊着老太爷,老夫人,心情跟黄氏一样。

    孙伯民笑容满面地说:“多亏了我们家的山子争气,才有今天的光景。呵呵,这些天又忙又累,辛苦大家了。”

    苏氏搂着小光女,乐呵呵地说:“谁说不是呢,咱们的山子从小就争气。呵呵,想不到成为举人老爷了,孙家可有面子了。”

    孙三婶谄媚地附和道:“阿娘,大哥,大嫂。咱们现在先举办举人宴席,明年就举办进士宴席。呵呵,我们家的山子那么聪明,肯定能考上进士的。”

    孙二叔和孙二婶老实憨厚,这些天跟着忙前忙后,出最多的力,讲最少的话。

    此时也难得说几句拍马屁的话:“是哩,我们家的山子就是文曲星下凡,如今考上举人了,进士也不远了。说不定明年就当官了。呵呵,我们孙家以后就是官宦之家了。”

    说到“当官”,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睛亮得可以亮瞎你的眼睛。

    孙家最大的娃子兜仔急切地喊:“当大官,山叔当大官。”

    兜仔喊完,下面的小弟小妹牛仔,妹猪等孙家娃子也跟着喊:当大官,山叔当大官。

    连苏氏抱着的小光女也脆生生地喊:“小舅舅,当大官。”

    孙家一片欢声笑语。

    孙山摇了摇头,就让他们开心吧。

    至于考不考上进士,当不能当大官,那是以后的事。

    他们有这么一刻钟开心也好的。

    晚上,孙山,苏氏,孙伯民到黄氏的卧室清点这次收到的礼品。

    苏氏撇了撇嘴说:“阿娘,当家的啊,这些东西也敢送,哼,丢了也没人捡呢。”

    苏氏手中拿起一块粗布,一看就是很廉价。是村里人送的。

    黄氏叫孙山看一下登记表,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送的。

    连忙摇头,严厉地说:“他家本来就穷,能送块布过来已经是非常用心的礼了,莫要嫌三嫌四,还有这些话不能说出去,免得败坏我家山子的名声,让别人还以为山子嫌贫爱富呢。”

    苏氏看到黄氏冷着脸,立即不敢作声了。

    孙山连忙打岔地说:“阿奶,阿娘,杨地主竟然送了20两过来。哎呦,真的大手笔。”

    苏氏听到有20两,可高兴了,眼睛转了转地说:“杨地主一直都那么大方。秀才那次就给10两,这次举人竟然翻倍,给20两。”

    苏氏想到有20两进账,乐得找不到东西南北。

    黄氏担心地说:“山子,杨地主给那么多,收不收?会不会有什么事相求?”

    孙山还未回话,苏氏立即说:“阿娘,杨地主哪里有什么事求我们?上次就给10两,这次20两也正常。咱们的山子跟杨地主的小儿子是同窗,也玩得来。当初清北成亲还请我们去喝呢。”

    孙山也认为杨地主送20两。

    一看中自己的举人身份,二是跟杨清北是同窗,三是今日不同往日,孙山正式晋升为乡绅,别说帮助杨地主,不害杨地主已经算“仁慈”了。

    杨地主送20两过来,或许只单纯地示好,让孙山就算“作恶”也不要作在他的头上。

    孙山对着黄氏说:“阿奶,这20两我们收下,我跟清北是同窗好友,收下也没关系。”

    孙伯民也笑着说:“清北这个小子跟山子,德哥儿从小玩到大,杨地主或许看着他们的情谊上封那么多。呵呵,杨地主人不错,话少,但平易近人,很好相处。”

    孙伯民,孙山,苏氏,黄氏继续看礼单。

    最高级别的是县令大人和杨地主的20两,接着就是洪秀才,黄秀才,曾大东家三人的10两。

    剩下的一些至亲比如夏掌柜,郑童生等人的5两,以及同窗好友随的5两,3两等等。

    礼单从头看到尾,孙山得出一个结论:黄阳县果然是偏远山区的十八线小县城,名副其实的贫困县。

    孙山以前听说,只要中举后,附近的乡绅地主会涌向来。

    不是送钱就是送地,又或者送宅子和美女。

    孙山等啊等啊,等得脖子都老长了,等到宴席结束了,别说宅子和美女了,地也没有一块,钱更是少之又少。

    也有不少地主不远百里过来祝贺,但随的礼也就是1,2,3,4,5两。

    最高最高也就是5两,还是传说中的大地主呢。

    随那么少礼,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孙山没有价值。但这个原因很快被孙山否决掉,他是十九岁的少年举人老爷,价值满满当当的,可谓前途无量。只要不是瞎子,都会早点过来巴结他。

    就算以后变得平平无奇,止步于举人身份,但也是黄阳县百年来的第一位举人,加上还有当官的表哥,书香门第的未婚妻,在黄阳县绝对可以横着走。

    所以孙山自我认为非常有价值,

    第二原因只能是黄阳县太穷了,连乡绅地主兜里都没几个钱,所以就算知道孙山是潜力股,也没经济实力支持投资。

    孙山认为除了第二个原因,没有其他原因了。

章节目录

我,孙山,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