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大唐理工天才?
长安的反应非常快,尤其是杨国忠的动作。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杨国忠在御史台一连弹劾了二十几名官员。
其中包括了清河的五名县令,三名县尉,还有邢州刺史、洺州刺史,以及邢州、洺州、魏州各六名县令。
另外,赵州、冀州、博州、相州,也有官员上榜。
这些都是在禁卫军审崔家的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来的泥。
如果你仔细看看这几个州的位置,就会发现,它们彼此相邻,而且全部是河北大平原的精华之地。
所谓的精华之地,肯定不是搞工业的地方,而是河道密布、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
这在农业时代,就是肥美的宝地。
例如魏州,河北道之所,开元天宝年间,人口都在一百万以上。
例如相州,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是鼎鼎大名的邺城所在之处。
这些地方的官员,这一次都有上榜,为什么?
因为近、土地资源好、秩序崩坏,官员之间能短时间内悄悄勾结在一起,通过隐藏手段,快速获取土地。
更重要的是,战争时代,粮食就是贵,更何况是朝廷埋单,拿到多少田,就等于拿到多少钱。
众所周知,在古代,官场上混是离不开钱的,有了钱,官运就可以通达。
官运通达了,就会有更多钱。
对于河北的百姓来说,现在是崩坏的时期,苦不堪言。
但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明显就是搞钱、升官的机会啊!
但谁料到,这一次皇帝居然亲征,而且直接到了河北腹地清河,还恰好查到了田亩这件事。
查到这件事还不算什么,在大唐,偶尔有几个造假再正常不过了。
只需要找几个替死鬼出来,上报上去,等事情过去了,再把这几个替死鬼重新提拔出来就行了。
反正大唐的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但这一次似乎不一样啊,皇帝他居然一查到底!
八月下旬,长安的御史急匆匆赶到清河。
而且来的还是侍御史,是杨国忠的心腹之一的崔光远。
崔光远左脚刚迈入清河地界,就对身边的人说:“本官是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无关,还是我们博陵崔氏忠于大唐啊!”
当然,崔光远急着到清河,是为了还能见圣人一面。
见圣人一面也不是为了汇报工作,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清河崔氏以及各州涉事官员无耻行径的愤怒。
顺便舔几下圣人。
但奈何崔光远终究还是错过了,他前脚到清河城,李倓后脚就已经离开了清河。
舔狗计划落空,崔光远恼羞成怒,只好把一腔怒火都撒在等待御史复查的那些个官员身上。
崔光远:哼!都怪你们!如果你们再多几个贪污的,圣人不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了吗!害得人家见不到圣人了!你们的错!打死你们!
总体来说,对河北道诸州做审查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没有出现阻碍。
无论是禁卫军的初审,还是御史台派人来复审,都相对顺利。
当然,按照规矩,这些官员还要被押送到京师,由大理寺再审,最后刑部复核,提报所有的审核结果。
转眼已经到了九月初,李倓在某天的清晨,从白马渡口南渡黄河。
此时,黄河南岸村落的炊烟袅袅升起。
村头的狗叫声中,家里的男人带着农具,往田野里赶去。
天已经明显凉了下来,田野间的树林,在朝阳中,仿佛燃烧的火焰一样,随着秋风,飘得满天都是。
李倓引了一碗热汤,吃完几个饼,打算继续赶路。
今年冬天,吐蕃人一定不会安定的。
河北的局势暂时稳定,但陇右的局面却未必啊!
“圣人。”李泌骑着马急匆匆赶来,“杜子美的奏疏。”
李倓接过来。
杜甫啊!
感觉有点时间没见面了,也不知道他这个淮南道采访使做得如何。
“嗯,子美说从扬州大学再抽调了五百名学生到河北诸州,人生够吗?”李倓颇有些惊诧。
李泌道:“人数是够的,几个月前,子美就跟我写信,说现在扬州大学的人数已经到了五千三百二十人。”
“都这么多人了!”
李泌不由得也感慨:“子美在教学方面的才能,还真没几个人比得过呀!”
李倓心里嘀咕着,难怪杜甫给后世留了那么多要背诵的!
“工科的学生是大多数,还有数学和理学方面的。”李泌道,“圣人请过目。”
说着,李泌又取出一份文牒。
李倓打开看后,大吃一惊:“这是城建图纸?”
“是的,是一个叫白季庚的人作的。”
“白季庚?”
李倓心头微微一动,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又没有什么印象。
“这个人是关中华州人,原本苦读走科举之路,后来您在扬州设立扬州大学,名声大噪,扬州大学又广招明才,且无门第之见,有些有志之士,便跋山涉水过去。这个白季庚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扬州大学读了三年,无论是数学,还是理学,都是第一。”
李倓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翻看。
好家伙,这图纸旁边还备注了大量的几何知识。
他记得自己当初只是给扬州大学提供了比较基础的几何知识。
最多也就到线与线的关系描述。
但白季庚标注的这些,明显已经在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
他做到了球面几何和射影几何了。
这对于建筑学来说,是非常大的一步。
而且这个人还在最基础的力学上,做了一些阐述,并利用力学和几何学,画出了一栋高大的房子的雏形。
李倓快速翻了几页。
果然,这个人还论述了当年洛阳明堂的建筑特点。
看来是个理科天才啊!
“这个人要重点保护起来。”李倓说道。
“臣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为了增加安全,应该给一个官,引起他人的重视。”
“给翰林学士!”
“直接给翰林学士吗?”李泌略有诧异,“翰林学士读的都是圣贤,臣担心翰林院那边会有意见。”
“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朕,这个人一定要给到翰林学士。”
翰林院是李隆基时代才设立的。
但这个时代的翰林学士,还不是后来的翰林学士。
这个时代的翰林学士,还是皇帝的近臣顾问,专掌内命,也就是一些极端机密。
例如宰相的任命和罢免。
宰相是大唐百官之首,是国家大事。
宰相的任命和罢免,皇帝一般都需要提前计划、权衡。
当皇帝决定之后,不能直接跟宰相候选人谈,而是让翰林去宣布。
翰林是从文学侍从中选拔出来的。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杨国忠在御史台一连弹劾了二十几名官员。
其中包括了清河的五名县令,三名县尉,还有邢州刺史、洺州刺史,以及邢州、洺州、魏州各六名县令。
另外,赵州、冀州、博州、相州,也有官员上榜。
这些都是在禁卫军审崔家的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来的泥。
如果你仔细看看这几个州的位置,就会发现,它们彼此相邻,而且全部是河北大平原的精华之地。
所谓的精华之地,肯定不是搞工业的地方,而是河道密布、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
这在农业时代,就是肥美的宝地。
例如魏州,河北道之所,开元天宝年间,人口都在一百万以上。
例如相州,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是鼎鼎大名的邺城所在之处。
这些地方的官员,这一次都有上榜,为什么?
因为近、土地资源好、秩序崩坏,官员之间能短时间内悄悄勾结在一起,通过隐藏手段,快速获取土地。
更重要的是,战争时代,粮食就是贵,更何况是朝廷埋单,拿到多少田,就等于拿到多少钱。
众所周知,在古代,官场上混是离不开钱的,有了钱,官运就可以通达。
官运通达了,就会有更多钱。
对于河北的百姓来说,现在是崩坏的时期,苦不堪言。
但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明显就是搞钱、升官的机会啊!
但谁料到,这一次皇帝居然亲征,而且直接到了河北腹地清河,还恰好查到了田亩这件事。
查到这件事还不算什么,在大唐,偶尔有几个造假再正常不过了。
只需要找几个替死鬼出来,上报上去,等事情过去了,再把这几个替死鬼重新提拔出来就行了。
反正大唐的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但这一次似乎不一样啊,皇帝他居然一查到底!
八月下旬,长安的御史急匆匆赶到清河。
而且来的还是侍御史,是杨国忠的心腹之一的崔光远。
崔光远左脚刚迈入清河地界,就对身边的人说:“本官是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无关,还是我们博陵崔氏忠于大唐啊!”
当然,崔光远急着到清河,是为了还能见圣人一面。
见圣人一面也不是为了汇报工作,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清河崔氏以及各州涉事官员无耻行径的愤怒。
顺便舔几下圣人。
但奈何崔光远终究还是错过了,他前脚到清河城,李倓后脚就已经离开了清河。
舔狗计划落空,崔光远恼羞成怒,只好把一腔怒火都撒在等待御史复查的那些个官员身上。
崔光远:哼!都怪你们!如果你们再多几个贪污的,圣人不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了吗!害得人家见不到圣人了!你们的错!打死你们!
总体来说,对河北道诸州做审查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没有出现阻碍。
无论是禁卫军的初审,还是御史台派人来复审,都相对顺利。
当然,按照规矩,这些官员还要被押送到京师,由大理寺再审,最后刑部复核,提报所有的审核结果。
转眼已经到了九月初,李倓在某天的清晨,从白马渡口南渡黄河。
此时,黄河南岸村落的炊烟袅袅升起。
村头的狗叫声中,家里的男人带着农具,往田野里赶去。
天已经明显凉了下来,田野间的树林,在朝阳中,仿佛燃烧的火焰一样,随着秋风,飘得满天都是。
李倓引了一碗热汤,吃完几个饼,打算继续赶路。
今年冬天,吐蕃人一定不会安定的。
河北的局势暂时稳定,但陇右的局面却未必啊!
“圣人。”李泌骑着马急匆匆赶来,“杜子美的奏疏。”
李倓接过来。
杜甫啊!
感觉有点时间没见面了,也不知道他这个淮南道采访使做得如何。
“嗯,子美说从扬州大学再抽调了五百名学生到河北诸州,人生够吗?”李倓颇有些惊诧。
李泌道:“人数是够的,几个月前,子美就跟我写信,说现在扬州大学的人数已经到了五千三百二十人。”
“都这么多人了!”
李泌不由得也感慨:“子美在教学方面的才能,还真没几个人比得过呀!”
李倓心里嘀咕着,难怪杜甫给后世留了那么多要背诵的!
“工科的学生是大多数,还有数学和理学方面的。”李泌道,“圣人请过目。”
说着,李泌又取出一份文牒。
李倓打开看后,大吃一惊:“这是城建图纸?”
“是的,是一个叫白季庚的人作的。”
“白季庚?”
李倓心头微微一动,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又没有什么印象。
“这个人是关中华州人,原本苦读走科举之路,后来您在扬州设立扬州大学,名声大噪,扬州大学又广招明才,且无门第之见,有些有志之士,便跋山涉水过去。这个白季庚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扬州大学读了三年,无论是数学,还是理学,都是第一。”
李倓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翻看。
好家伙,这图纸旁边还备注了大量的几何知识。
他记得自己当初只是给扬州大学提供了比较基础的几何知识。
最多也就到线与线的关系描述。
但白季庚标注的这些,明显已经在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
他做到了球面几何和射影几何了。
这对于建筑学来说,是非常大的一步。
而且这个人还在最基础的力学上,做了一些阐述,并利用力学和几何学,画出了一栋高大的房子的雏形。
李倓快速翻了几页。
果然,这个人还论述了当年洛阳明堂的建筑特点。
看来是个理科天才啊!
“这个人要重点保护起来。”李倓说道。
“臣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为了增加安全,应该给一个官,引起他人的重视。”
“给翰林学士!”
“直接给翰林学士吗?”李泌略有诧异,“翰林学士读的都是圣贤,臣担心翰林院那边会有意见。”
“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朕,这个人一定要给到翰林学士。”
翰林院是李隆基时代才设立的。
但这个时代的翰林学士,还不是后来的翰林学士。
这个时代的翰林学士,还是皇帝的近臣顾问,专掌内命,也就是一些极端机密。
例如宰相的任命和罢免。
宰相是大唐百官之首,是国家大事。
宰相的任命和罢免,皇帝一般都需要提前计划、权衡。
当皇帝决定之后,不能直接跟宰相候选人谈,而是让翰林去宣布。
翰林是从文学侍从中选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