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郎还是鼓起胆子说了一句:“但这可能会改变钱的质地。”

    “让你说话了吗!”刘益立刻吼道,“大王说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是不是不想在这里做了,不做就滚!”

    其他人被刘益吓得不敢吱声,那张二郎也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这年头,能在官府下面干活,已经胜过外面大部分人了。

    别看士农工商,农排在工前面,农其实是最辛苦的。

    刘益:张二郎,你也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吧?

    李倓说道:“不要这样说话,他们才是钱监里最重要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钱监。”

    “是是是!大王说的是!”刘益立刻变了一副嘴脸。

    李倓道:“本王说的未必对,但本王想尝试一下,若是造出来的钱质地不行,就还是用老办法,你们看如何?”

    张二郎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没有想到这位郡王如此亲切和蔼。

    但如果他们知道这位郡王前不久当着少府监所有官吏的面,把铸钱监监丞砍了脑袋,不知还会不会这么想。

    张二郎说道:“我们就按照大王所言去试。”

    “母钱够吗?”李倓又问道。

    张二郎说道:“母钱经常不够。”

    母钱是铸钱的模型。

    “如果母钱缺乏,就用钱样代替模型,平时多造一些钱样。”

    “这恐怕……”张二郎又觉得这个提法不妥,怎能用钱样代替呢?

    钱样是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或者铸钱使审核,它不是真正的货币。

    唐代铸钱,一般都是用母钱,不会用钱样。

    但到了宋代,货币需求暴增,钱样大规模使用,并未对货币质量造成影响,反而比唐钱的质地更好。

    “没什么好担心的。”李倓说道,“对了,本王刚才看到炉气、黄白之气,好像还有一点点没有排尽?”

    张二郎顿时一惊,他没想到这位郡王连这个都懂。

    李倓又说道:“还有炉火的问题,炉火不够纯青,这样无法确保这些原料溶液充分融合。”

    “都听到了吗!”刘益大声吼道,“都把大王的话记下来!”

    “是是,大王教诲得是。”众人说道。

    李倓和颜悦色地说道:“那就辛苦诸位了。”

    在隋唐之前,中国采用的是铜范铸造法。

    进入隋唐,铸造货币的技术提升,变成了母钱翻铸法,而且到了天宝年间,技术已经成熟。

    但在大规模应用上却依然缺乏。

    例如母钱的使用,大唐在实际铸钱的时候,非常谨慎。

    但到了大宋,由于日渐繁荣的商业,以及官僚、军队开支,宋朝铸币就大胆突破,准备大量钱样。

    再加上大宋炼铜技术的提升,不算铁钱,一年数百万贯的铜钱挥手而出。

    “本王半个月之后再来,希望能看到新尝试的方法的成效。”

    “一定!”

    李倓带着人离开钱监。

    刘益在旁边说道:“大王放心,下官每天都会来这里监督。”

    “你懂铸钱?”

    “下官……下官不太懂铸钱,但是下官会监督他们。”

    “既然不会铸钱,就不要多管闲事,让他们自己去做。”

    “是是。”刘益连连点头。

    如果能改善铸钱的方法,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提升质地,提高效率。

    大唐是缺钱的,非常缺钱,尤其是战争快来了,丝绸肯定会贬值。

    只有铜钱才能保值,金银在大唐不是货币,商家普遍是不接受的。

    时间转眼就到了四月,颜真卿从绛州回来了。

    他汇报了绛州的情况。

    李倓说道:“竟然比我想象的顺利。”

    颜真卿说道:“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提高了价格,不过我有一个疑惑的地方。”

    “什么疑惑?”

    “绛州大量出铜给我们,必然会影响绛州钱监的产出,长安铸钱监不会有意见么?”

    这是功劳的问题。

    “嗯,你提的这个疑惑,我也在想,我记得你在信中提及过一件事,说陕州刺史王鉷在绛州收集铜矿。”

    “是的,这是李器亲口跟我说。”

    “王鉷这样做,八成是想借鸡生蛋,名义上提绛州的铜一把,让李林甫帮他修饰一番,等圣人怒气消之后,借机让王鉷回长安。”

    颜真卿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不无道理,王鉷是陕州刺史,与绛州并无关联,却在绛州的铜上插了一手。”

    李倓说道:“但现在绛州的铜却很顺利的在往洛阳调运,按照王鉷的手段,这是不正常的。”

    “郎君这是何意?”

    “我在想,我们提升了铜价,王鉷会不会认为我们在亏本铸钱?”

    颜真卿微微一怔,他立刻反应了过来,讶然道:“所以王鉷故意把绛州的铜都让给我们?”

    “很有可能!”

    “但其实我们并没有亏本铸钱,不但没有亏本,我们还赚了差价!”颜真卿忍不住笑起来,“郎君的云秀坊可真是及时,郎君办事,多有谋略,谋定而后动,在下佩服!”

    “那也得是你们把事情办得好才行啊!”李倓感慨道,“行了,不说这些了,我们去喝酒去,庆祝绛州的铜到洛阳!”

    “走!”

    又过了数日,李倓在绛州高价买铜一事,终于传到了李隆基耳朵里。

    李隆基说道:“他高价买铜与否我不干涉,按照以往的预算给他,他给我50万贯,其它的,他爱如何折腾,如何折腾去!”

    既然这事都传到了李隆基耳朵里,自然也很快在长安的朝堂上下传开。

    于是又免不了一群好事之徒议论纷纷,还有一群见风使舵之人开始危言耸听。

    例如京兆尹萧炅就开始嘀咕了:这样下去,会把今年铸钱一事办砸,货币本就关乎到民生,现在朝廷对外用兵,用度紧张,建宁郡王却还如此胆大妄为,事情办砸了,还是得让朝廷来承担后果。

    既然京兆尹发话了,很快不少官员都开始对洛阳少府监的行为有微辞。

    有人甚至开始核算,按照李倓的这种铸钱方法,今年会亏损至少20万贯!

    大唐迟早要完!

章节目录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画凌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凌烟并收藏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