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众矢之的
杨国忠在洛阳的行为很快震惊朝野。
但谁都知道杨国忠是怎么上位的,没有人敢得罪杨国忠。
平时连李林甫都让杨国忠三分。
就像一个公司的总裁,看到董事长的大舅子了,不是想开除就开除的。
但搞人的办法千千万,就看你会不会用。
大佬搞人,从来不亲自上场。
第一个跳出来指责杨国忠的人是大理寺少卿刘壁。
刘壁给杨国忠扣了几个罪名:擅权、结党、排除异己。
最后总结下来,杨国忠这是要谋反啊!
接下来,同为大理寺少卿的汪缘也站了出来。
刑部侍郎李献和张离也都站了出来。
他们向李隆基上书,表示杨国忠发回长安的这些文书,漏洞百出,大理寺和刑部根本无法根据朝廷的纲常进行审理。
一句话:这他妈的不合理!
接下来,声讨杨国忠的声音,快速在长安放大。
御史台的继位侍御史,例如吉温、卢铉,还有下面几位监察御史纷纷对杨国忠展开了弹劾。
连御史中丞杨慎矜,也对杨国忠的行为表示愤怒。
甚至洛阳令杨慎名也向长安呈递了奏疏,表示杨国忠在洛阳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朝堂纲纪、律法。
数日之后,更多大臣加入进来,声讨杨国忠的声音如同山洪海啸一样,席卷起来。
大唐不是大明,大唐的权力结构相对简单。
这种相对简单的权力结构,对皇权的制约是更大的。
例如大宋,对宰相的权力是进行了多份切割的,在官僚集团内部也加强了权力制衡。
大明在官僚集团内部的制衡结构上,算是继承了大宋。
甚至直接将宰相剥夺了,军国大事的批阅,一律大明皇帝亲自来,没有大明皇帝的批红,只能干着急。
地方上权力结构分割得更彻底,司法、行政、军政和财政,大多进行了切割。
但大唐还没有完全得这么细,甚至在玄宗一朝,有开倒车的现象。
地方做大,朝廷群相制度被废除,政事堂被搁置,中书令职位被确实,李林甫可独断朝纲。
这些都是天宝年间权力失衡的表现。
这让李隆基个人很舒服,但李隆基也必须遵照一点:权力妥协。
例如李隆基不会随意否定李林甫的意见,因为他在治国方面已经过分依赖李林甫。
换做以前群相制时代,李隆基看那个宰相不爽,可以直接开怼,因为还有其他宰相撑场面。
所以,这就叫你得到了安乐的生活,却也必须让出一些东西来。
现在突然出现那么多人声讨杨国忠,绝不仅仅只是杨国忠真的在洛阳把规矩给坏了,而是权倾朝野的右相在背后发力了。
右相不是摆设,更不是谁都可以踩几脚的。
当然,如果只是右相发力,还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波澜。
像杨慎矜这种不依附于右相的人,这一次也站出来了,那杨慎矜的人,自然也会站出来。
也就是说,杨国忠把右相得罪了,把朝堂上那些真正正直的大臣也全部得罪了。
倒不是说洛阳那群人是冤枉的,而是杨国忠办案的程序简直是一股咆哮的泥石流。
如果放任不管,他回长安之后,是不是可以在长安朝堂随意扣帽子?
那我们岂不是都得完蛋?
这种众怒,这就让李隆基头疼了。
按照惯例,头疼的事,一律交给李林甫去处理。
可问题又来了,万一李林甫把杨国忠给撤了,贵妃闹脾气怎么办?
李隆基唯一的软肋就是杨玉环。
这一日李隆基眉宇间的愁容都写在脸上了,高力士问道:“三郎因何事而发愁呢?”
“你难道还不知道吗?”李隆基感慨道,“这个杨国忠,他去洛阳把事情办成了这般模样,让朕如何处理?这不是给朕找麻烦吗!”
高力士说道:“右相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这显然是准备把事情往李林甫甩。
李隆基说道:“宣十郎觐见。”
半个时辰后,李林甫到了南薰殿。
“十郎,我问你,杨国忠这件事,现在闹得满朝风雨,你怎么看这件事?”
“启禀圣人,臣觉得若洛阳真的有问题,杨国忠没有做错。”
“没有做错还会引来满朝文武百官的讨伐?”
“百官之所以讨伐杨国忠,是因为他在洛阳坏了章程。”
“那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臣觉得,交给杨慎矜处理最好,他刚正不阿。”
“嗯,你说得对。”
三日之后,杨国忠回了长安。
回来之后,杨国忠立刻就知道长安满朝文武居然对自己在洛阳的正义行为有不小的成见!
杨国忠:建宁郡王是个好人呐!他没说错,看来人还是不能立太大的功劳,不然会引起周围人的嫉妒!
作为钦差,杨国忠第一件事当然是进宫复命。
见到杨国忠,李隆基不客气地说道:“杨卿,你办的事不行,现在满朝上下都对你有意见,你让朕如何处理?”
“圣人,那些人的指责,是对臣的污蔑!您先看看这些!”
杨国忠也不是没有准备,见到李隆基之后,他一口气拿出了诸多文书,一并呈递上去。
李隆基顿时疑惑起来,想不到杨国忠还有后手。
他接过来简单看了一眼,越看面色越难看。
“这些都是真的?”
“这是少府监的账目,这些是少府监贿赂御史台的口供,这是崔眘的签字画押,还有这些,是东京留守司的账目。另外,东京留台御史中丞郭度家中查出10万贯铜钱,还有一万匹绵帛!”
10万贯铜钱是什么概念?
大唐每年的税收现钱是200万贯。
李隆基一看到10万贯,心头一颤,再看了看其他的文书,还有其他官员的各种烂事。
这人若是只听,对一件具体的事务会没什么概念,但如果亲眼看见,而且看见详细的细节,感官就完全不同了。
李隆基此时就是如此,他明显被刺激到了,脑瓜子一嗡,将那些文书全部扔了出去。
“洛阳竟糜烂至此!御史中丞带头贪污朝廷的钱!那是朕的钱!他们拿了朕的钱!”
但谁都知道杨国忠是怎么上位的,没有人敢得罪杨国忠。
平时连李林甫都让杨国忠三分。
就像一个公司的总裁,看到董事长的大舅子了,不是想开除就开除的。
但搞人的办法千千万,就看你会不会用。
大佬搞人,从来不亲自上场。
第一个跳出来指责杨国忠的人是大理寺少卿刘壁。
刘壁给杨国忠扣了几个罪名:擅权、结党、排除异己。
最后总结下来,杨国忠这是要谋反啊!
接下来,同为大理寺少卿的汪缘也站了出来。
刑部侍郎李献和张离也都站了出来。
他们向李隆基上书,表示杨国忠发回长安的这些文书,漏洞百出,大理寺和刑部根本无法根据朝廷的纲常进行审理。
一句话:这他妈的不合理!
接下来,声讨杨国忠的声音,快速在长安放大。
御史台的继位侍御史,例如吉温、卢铉,还有下面几位监察御史纷纷对杨国忠展开了弹劾。
连御史中丞杨慎矜,也对杨国忠的行为表示愤怒。
甚至洛阳令杨慎名也向长安呈递了奏疏,表示杨国忠在洛阳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朝堂纲纪、律法。
数日之后,更多大臣加入进来,声讨杨国忠的声音如同山洪海啸一样,席卷起来。
大唐不是大明,大唐的权力结构相对简单。
这种相对简单的权力结构,对皇权的制约是更大的。
例如大宋,对宰相的权力是进行了多份切割的,在官僚集团内部也加强了权力制衡。
大明在官僚集团内部的制衡结构上,算是继承了大宋。
甚至直接将宰相剥夺了,军国大事的批阅,一律大明皇帝亲自来,没有大明皇帝的批红,只能干着急。
地方上权力结构分割得更彻底,司法、行政、军政和财政,大多进行了切割。
但大唐还没有完全得这么细,甚至在玄宗一朝,有开倒车的现象。
地方做大,朝廷群相制度被废除,政事堂被搁置,中书令职位被确实,李林甫可独断朝纲。
这些都是天宝年间权力失衡的表现。
这让李隆基个人很舒服,但李隆基也必须遵照一点:权力妥协。
例如李隆基不会随意否定李林甫的意见,因为他在治国方面已经过分依赖李林甫。
换做以前群相制时代,李隆基看那个宰相不爽,可以直接开怼,因为还有其他宰相撑场面。
所以,这就叫你得到了安乐的生活,却也必须让出一些东西来。
现在突然出现那么多人声讨杨国忠,绝不仅仅只是杨国忠真的在洛阳把规矩给坏了,而是权倾朝野的右相在背后发力了。
右相不是摆设,更不是谁都可以踩几脚的。
当然,如果只是右相发力,还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波澜。
像杨慎矜这种不依附于右相的人,这一次也站出来了,那杨慎矜的人,自然也会站出来。
也就是说,杨国忠把右相得罪了,把朝堂上那些真正正直的大臣也全部得罪了。
倒不是说洛阳那群人是冤枉的,而是杨国忠办案的程序简直是一股咆哮的泥石流。
如果放任不管,他回长安之后,是不是可以在长安朝堂随意扣帽子?
那我们岂不是都得完蛋?
这种众怒,这就让李隆基头疼了。
按照惯例,头疼的事,一律交给李林甫去处理。
可问题又来了,万一李林甫把杨国忠给撤了,贵妃闹脾气怎么办?
李隆基唯一的软肋就是杨玉环。
这一日李隆基眉宇间的愁容都写在脸上了,高力士问道:“三郎因何事而发愁呢?”
“你难道还不知道吗?”李隆基感慨道,“这个杨国忠,他去洛阳把事情办成了这般模样,让朕如何处理?这不是给朕找麻烦吗!”
高力士说道:“右相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这显然是准备把事情往李林甫甩。
李隆基说道:“宣十郎觐见。”
半个时辰后,李林甫到了南薰殿。
“十郎,我问你,杨国忠这件事,现在闹得满朝风雨,你怎么看这件事?”
“启禀圣人,臣觉得若洛阳真的有问题,杨国忠没有做错。”
“没有做错还会引来满朝文武百官的讨伐?”
“百官之所以讨伐杨国忠,是因为他在洛阳坏了章程。”
“那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臣觉得,交给杨慎矜处理最好,他刚正不阿。”
“嗯,你说得对。”
三日之后,杨国忠回了长安。
回来之后,杨国忠立刻就知道长安满朝文武居然对自己在洛阳的正义行为有不小的成见!
杨国忠:建宁郡王是个好人呐!他没说错,看来人还是不能立太大的功劳,不然会引起周围人的嫉妒!
作为钦差,杨国忠第一件事当然是进宫复命。
见到杨国忠,李隆基不客气地说道:“杨卿,你办的事不行,现在满朝上下都对你有意见,你让朕如何处理?”
“圣人,那些人的指责,是对臣的污蔑!您先看看这些!”
杨国忠也不是没有准备,见到李隆基之后,他一口气拿出了诸多文书,一并呈递上去。
李隆基顿时疑惑起来,想不到杨国忠还有后手。
他接过来简单看了一眼,越看面色越难看。
“这些都是真的?”
“这是少府监的账目,这些是少府监贿赂御史台的口供,这是崔眘的签字画押,还有这些,是东京留守司的账目。另外,东京留台御史中丞郭度家中查出10万贯铜钱,还有一万匹绵帛!”
10万贯铜钱是什么概念?
大唐每年的税收现钱是200万贯。
李隆基一看到10万贯,心头一颤,再看了看其他的文书,还有其他官员的各种烂事。
这人若是只听,对一件具体的事务会没什么概念,但如果亲眼看见,而且看见详细的细节,感官就完全不同了。
李隆基此时就是如此,他明显被刺激到了,脑瓜子一嗡,将那些文书全部扔了出去。
“洛阳竟糜烂至此!御史中丞带头贪污朝廷的钱!那是朕的钱!他们拿了朕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