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朕当大将,诸将后盾!
什么?
“陛下说什么?”
房玄龄似乎一时间没有听清楚,双眼仍旧望着李世民,情不自禁的再问了一次。
但是。
他怎么可能没有听清楚?
空旷的大殿内仍旧有余音回荡。
但是,下一瞬间。
“颉利若是真的来了,朕就亲自领兵去与他对阵。”
李世民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不光是房玄龄,就是连边上等候的宫女和卫士们尽皆都听到了这话。
一个个望着李世民的目光之中充满了震撼之色。
难以想象以李世民如今的身份,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竟然要亲自领兵对抗突厥颉利。
颉利仅仅只是个胡人可汗。
可李世民?
他是大唐万民的皇帝啊!
“陛下,胡闹。”房玄龄直接就反对道:“陛下如今何等尊贵的身份,又岂能身临战阵。”
“战阵之上刀枪无眼,陛下如何保证自己完全。”
“此刻,你已经不是曾经的天策上将,而是当今大唐的皇帝陛下。你一人之安危,关系整个大唐天下,如何能这般任性。”
“我绝不允许陛下你上战场。”
房玄龄铿锵有力的声音同样在大殿内回荡,针尖对麦芒一样,两个人眼睛对视着,谁都没有退缩一下。
宛如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在大殿内扩散,四周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喘息一下,眼睛更是眨也不眨的望着两个人。
安静。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李世民望着房玄龄开口说道:“玄龄,朕知道你一片苦心。但是这件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他颉利都敢亲自统兵南下我大唐,难道朕作为大唐皇帝,连迎战的勇气都没了么?”
“天下万民都在翘首以盼,那些流离失所的子民们更是等着朕在给他报仇,给他们出气??”
“你说,这个时候,朕怎么能够龟缩在这城墙后面,龟缩在这皇宫大内?”
“届时,你让这天下,让这万民,如何看待朕?”
最后一句话,李世民几乎是低吼了出来。
此话一出,房玄龄的双眼顿时瞪大,身躯更是震动了起来。
如何看待朕!?
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的敲打在了房玄龄的心口。
虽然李世民并没有完全说明白。
但是,房玄龄却是已经清楚的了解到了李世民话语之中的意思。
玄武门之变。
虽然其中有着诸多的曲折,但是世人是根本就不会明白,也不会知道。
玄武门的一切根源其实并不是在李世民的身上,而是一切都归罪在李元吉的头上。
但如今,李元吉和太子已经作古,太上皇更是隐居幕后。
只有一个李世民摆在了台前。
因此,天下所有人便是理所当然的理解为当今陛下弑兄杀弟。
可想而知。
他在天下万民心中的印象是如?!
若是换了一个皇帝,根本就不会在乎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在那些皇帝的眼中。
百姓?
就跟地上的腐草一样。
但是,李世民却是不同的。
房玄龄清楚的知晓李世民的报复,他想要成为一个明君,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
因此,他格外的重视百姓,曾经更是说出过‘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般的话语。
这一次颉利来势汹汹。
大唐疏忽也好,软弱也罢,颉利大军纵横大唐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李世民无可否认,也不屑于去否认。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击溃颉利的大军,将其彻底的留在大唐境内。
以此来告慰那些枉死的冤魂,战死的英灵,乃至于担惊受怕的天下万民。
他,李世民,有能力保护整个大唐子民的安宁!
一想通了这些,房玄龄的眼眶顿时一热:“陛下……”
但是,上首的李世民却是一摆手道:“不用说了。朕都明白,你既然明白朕的苦心,自然知晓朕的苦衷。”
“这一次,不管多么危险,朕都必须面对。”
他的脸上满是坚定之色,眼中没有丝毫虚伪。
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必将这么做!
铿锵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
房玄龄即便不愿意承认,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的李世民,他们才甘愿为之赴死。
当下,他就猛地跪倒在了地上,声音沙哑的说道:“臣知道陛下的决心,也明白陛下的苦衷。臣也不会在劝陛下,但是臣还是想说……”
说到这里,房玄龄抬起头来,望着李世民说道:“臣只是想说,无论陛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臣都与陛下同进退。”
说完,房玄龄重重的拜倒了下去,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整个人消瘦的脸庞上已经满是坚定。
这一刻,房玄龄看似单薄的身躯,竟然无比的伟岸,宛如城墙一样的厚重。
正此时,一名宦官急匆匆的从殿外奔了进来,双手举着一个封漆的盒子,说道:“禀报陛下,河东有信使送来八百里急报。”
说着边将手中的漆盒呈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侯君集的信?”李世民顺手拿过,旋即就撕开上面的封漆,掏出里面的密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仅仅只是三秒的时间,李世民便是哈哈一笑,扬着手中密信对着房玄龄说道:
“看吧。朕早就说过了,朕的将军们从来都不会让朕失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陛下?”房玄龄疑惑道。
“侯君集率领的三万河东大军已经进入关中,正在昼夜不停的向着长安开拔。截止到发信的时候他所已经抵达了渭南县。”
“渭南?”房玄龄顿时惊喜道:“如此说来,明日侯君集的三万兵马就可抵达长安。”
“没错。”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振奋。
他虽然不惧颉利二十多万的兵马,可是也知道单凭长安城内现在的兵力,几乎很难和颉利大军抗衡。
更何况,他想的不只是击败颉利,也不是击溃颉利,而是彻底的覆灭颉利,让大唐再也不受突厥人的威胁。
这样的威胁,他李世民受了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他绝对不允许大唐子民再被突厥人威胁第二次。
可是长安城里的兵马守城都已经岌岌可危,更不要说出城去击溃颉利大军。
他一直坚持,也是因为坚信,大唐的将军们必定会在最后的时刻赶来支援。
现在,他的判断没有错。
大唐的将军们不光已经来了,更是带来了数量客观的兵马,正在向着长安逼近。
侯君集在密信之中不光说了抵达的时间,更是表示要主动出击突厥人的打算。
“虎将。侯君集是一员虎将。他上奏说不光是要来保卫长安,更是要反击颉利的突厥大军。”
“最好是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一举将颉利消灭在关中,让突厥从此一蹶不振,彻底的臣服在我大唐之下。”
“他的想法简直与朕不谋而合。”
房玄龄刚开始听着的时候还很高兴,但是等到李世民说完了之后,一张脸却是沉了下来,直言道:
“侯君集岂能如此轻敌。颉利二十多万大军,他只有三万大军。且都还是长途跋涉而来,疲敝不堪的大军,如何就能反击突厥人。”
“他简直就是胡闹。陛下万不可与其一起胡闹,置国家大事于儿戏。”
房玄龄跟侯君集也不陌生,更是知晓其人在军事上的天分,几乎可以媲美李靖。
且,他还比李靖要小很多岁。
但是侯君集此人自幼便是狂放不羁,横行乡里,长大之后更是目中无人,骄狂放肆。
房玄龄并不是喜欢背后告状的人,但是现如今情况严峻,他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当即就说道:
“陛下,侯君集此人好大喜功,不恤士卒,此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此番从河东来援长安,数千里之遥,其心可嘉,其罪难恕,以他往日脾性,这一路上定然是昼夜疾驰,士卒定然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侯君集为了个人荣辱,仍旧驰援长安,此非功乃过。”
不是房玄龄喜欢说人罪过,实在是现在情况危急,真的容不得半点疏忽。
侯君集看似带了三万大军前来。
但是河东到长安这里多远的距离,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赶到长安附近,士卒们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若是带三万疲惫至极的士卒前来,还不如固收河东,堵死颉利北归的道路,以逸待劳之下,还能有所收获。
可如今?
不损兵折将就是万幸了。
这些话语,房玄龄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他面前站着的却是李世民,更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人物,自然知晓这些。
但是,他虽然不喜侯君集此人所作所为,可也不得不认可侯君集的能耐。
不过,他也将房玄龄的话语听了下来,沉吟一瞬道:“传朕的旨意,所有来援长安的兵马,尽皆汇聚渭河南岸,不得擅自越过渭河出击。”
当即,就有宦官领命下去传旨。
房玄龄一脸敬佩的望着李世民,他仅仅只是想到了侯君集一人,但是李世民却是已经想到了所有的人。
只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唯独李靖等人。
“陛下,李靖计划奔袭颉利大军,如今既然大军汇聚,这个计划是否就要下旨搁置?”
嗯?
李世民闻言顿时沉吟了起来。
“陛下说什么?”
房玄龄似乎一时间没有听清楚,双眼仍旧望着李世民,情不自禁的再问了一次。
但是。
他怎么可能没有听清楚?
空旷的大殿内仍旧有余音回荡。
但是,下一瞬间。
“颉利若是真的来了,朕就亲自领兵去与他对阵。”
李世民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不光是房玄龄,就是连边上等候的宫女和卫士们尽皆都听到了这话。
一个个望着李世民的目光之中充满了震撼之色。
难以想象以李世民如今的身份,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竟然要亲自领兵对抗突厥颉利。
颉利仅仅只是个胡人可汗。
可李世民?
他是大唐万民的皇帝啊!
“陛下,胡闹。”房玄龄直接就反对道:“陛下如今何等尊贵的身份,又岂能身临战阵。”
“战阵之上刀枪无眼,陛下如何保证自己完全。”
“此刻,你已经不是曾经的天策上将,而是当今大唐的皇帝陛下。你一人之安危,关系整个大唐天下,如何能这般任性。”
“我绝不允许陛下你上战场。”
房玄龄铿锵有力的声音同样在大殿内回荡,针尖对麦芒一样,两个人眼睛对视着,谁都没有退缩一下。
宛如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在大殿内扩散,四周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喘息一下,眼睛更是眨也不眨的望着两个人。
安静。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李世民望着房玄龄开口说道:“玄龄,朕知道你一片苦心。但是这件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他颉利都敢亲自统兵南下我大唐,难道朕作为大唐皇帝,连迎战的勇气都没了么?”
“天下万民都在翘首以盼,那些流离失所的子民们更是等着朕在给他报仇,给他们出气??”
“你说,这个时候,朕怎么能够龟缩在这城墙后面,龟缩在这皇宫大内?”
“届时,你让这天下,让这万民,如何看待朕?”
最后一句话,李世民几乎是低吼了出来。
此话一出,房玄龄的双眼顿时瞪大,身躯更是震动了起来。
如何看待朕!?
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的敲打在了房玄龄的心口。
虽然李世民并没有完全说明白。
但是,房玄龄却是已经清楚的了解到了李世民话语之中的意思。
玄武门之变。
虽然其中有着诸多的曲折,但是世人是根本就不会明白,也不会知道。
玄武门的一切根源其实并不是在李世民的身上,而是一切都归罪在李元吉的头上。
但如今,李元吉和太子已经作古,太上皇更是隐居幕后。
只有一个李世民摆在了台前。
因此,天下所有人便是理所当然的理解为当今陛下弑兄杀弟。
可想而知。
他在天下万民心中的印象是如?!
若是换了一个皇帝,根本就不会在乎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在那些皇帝的眼中。
百姓?
就跟地上的腐草一样。
但是,李世民却是不同的。
房玄龄清楚的知晓李世民的报复,他想要成为一个明君,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
因此,他格外的重视百姓,曾经更是说出过‘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般的话语。
这一次颉利来势汹汹。
大唐疏忽也好,软弱也罢,颉利大军纵横大唐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李世民无可否认,也不屑于去否认。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击溃颉利的大军,将其彻底的留在大唐境内。
以此来告慰那些枉死的冤魂,战死的英灵,乃至于担惊受怕的天下万民。
他,李世民,有能力保护整个大唐子民的安宁!
一想通了这些,房玄龄的眼眶顿时一热:“陛下……”
但是,上首的李世民却是一摆手道:“不用说了。朕都明白,你既然明白朕的苦心,自然知晓朕的苦衷。”
“这一次,不管多么危险,朕都必须面对。”
他的脸上满是坚定之色,眼中没有丝毫虚伪。
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必将这么做!
铿锵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
房玄龄即便不愿意承认,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的李世民,他们才甘愿为之赴死。
当下,他就猛地跪倒在了地上,声音沙哑的说道:“臣知道陛下的决心,也明白陛下的苦衷。臣也不会在劝陛下,但是臣还是想说……”
说到这里,房玄龄抬起头来,望着李世民说道:“臣只是想说,无论陛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臣都与陛下同进退。”
说完,房玄龄重重的拜倒了下去,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整个人消瘦的脸庞上已经满是坚定。
这一刻,房玄龄看似单薄的身躯,竟然无比的伟岸,宛如城墙一样的厚重。
正此时,一名宦官急匆匆的从殿外奔了进来,双手举着一个封漆的盒子,说道:“禀报陛下,河东有信使送来八百里急报。”
说着边将手中的漆盒呈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侯君集的信?”李世民顺手拿过,旋即就撕开上面的封漆,掏出里面的密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仅仅只是三秒的时间,李世民便是哈哈一笑,扬着手中密信对着房玄龄说道:
“看吧。朕早就说过了,朕的将军们从来都不会让朕失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陛下?”房玄龄疑惑道。
“侯君集率领的三万河东大军已经进入关中,正在昼夜不停的向着长安开拔。截止到发信的时候他所已经抵达了渭南县。”
“渭南?”房玄龄顿时惊喜道:“如此说来,明日侯君集的三万兵马就可抵达长安。”
“没错。”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振奋。
他虽然不惧颉利二十多万的兵马,可是也知道单凭长安城内现在的兵力,几乎很难和颉利大军抗衡。
更何况,他想的不只是击败颉利,也不是击溃颉利,而是彻底的覆灭颉利,让大唐再也不受突厥人的威胁。
这样的威胁,他李世民受了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他绝对不允许大唐子民再被突厥人威胁第二次。
可是长安城里的兵马守城都已经岌岌可危,更不要说出城去击溃颉利大军。
他一直坚持,也是因为坚信,大唐的将军们必定会在最后的时刻赶来支援。
现在,他的判断没有错。
大唐的将军们不光已经来了,更是带来了数量客观的兵马,正在向着长安逼近。
侯君集在密信之中不光说了抵达的时间,更是表示要主动出击突厥人的打算。
“虎将。侯君集是一员虎将。他上奏说不光是要来保卫长安,更是要反击颉利的突厥大军。”
“最好是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一举将颉利消灭在关中,让突厥从此一蹶不振,彻底的臣服在我大唐之下。”
“他的想法简直与朕不谋而合。”
房玄龄刚开始听着的时候还很高兴,但是等到李世民说完了之后,一张脸却是沉了下来,直言道:
“侯君集岂能如此轻敌。颉利二十多万大军,他只有三万大军。且都还是长途跋涉而来,疲敝不堪的大军,如何就能反击突厥人。”
“他简直就是胡闹。陛下万不可与其一起胡闹,置国家大事于儿戏。”
房玄龄跟侯君集也不陌生,更是知晓其人在军事上的天分,几乎可以媲美李靖。
且,他还比李靖要小很多岁。
但是侯君集此人自幼便是狂放不羁,横行乡里,长大之后更是目中无人,骄狂放肆。
房玄龄并不是喜欢背后告状的人,但是现如今情况严峻,他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当即就说道:
“陛下,侯君集此人好大喜功,不恤士卒,此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此番从河东来援长安,数千里之遥,其心可嘉,其罪难恕,以他往日脾性,这一路上定然是昼夜疾驰,士卒定然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侯君集为了个人荣辱,仍旧驰援长安,此非功乃过。”
不是房玄龄喜欢说人罪过,实在是现在情况危急,真的容不得半点疏忽。
侯君集看似带了三万大军前来。
但是河东到长安这里多远的距离,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赶到长安附近,士卒们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若是带三万疲惫至极的士卒前来,还不如固收河东,堵死颉利北归的道路,以逸待劳之下,还能有所收获。
可如今?
不损兵折将就是万幸了。
这些话语,房玄龄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他面前站着的却是李世民,更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人物,自然知晓这些。
但是,他虽然不喜侯君集此人所作所为,可也不得不认可侯君集的能耐。
不过,他也将房玄龄的话语听了下来,沉吟一瞬道:“传朕的旨意,所有来援长安的兵马,尽皆汇聚渭河南岸,不得擅自越过渭河出击。”
当即,就有宦官领命下去传旨。
房玄龄一脸敬佩的望着李世民,他仅仅只是想到了侯君集一人,但是李世民却是已经想到了所有的人。
只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唯独李靖等人。
“陛下,李靖计划奔袭颉利大军,如今既然大军汇聚,这个计划是否就要下旨搁置?”
嗯?
李世民闻言顿时沉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