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鲁肃要去吴县
“不是!陈将军,你乃江东死敌,如我当时公开此事,江东必定大乱,岂不遂了将军的心愿?你便可攻击江东,将军自然希望我当时说出来,可我偏不说。”
陈飚听了朱治的话,心中有些恼怒,这朱治的嘴巴够硬的,明明是为了私利,却一再坚持他是为江东稳定才这么干。
“朱治,孙策死时,我实力尚小,仅能自保,攻什么江东?你心存歹意,可别从我身上找理由。”
“并非如此。孙河刺杀孙权,成功了,那又怎么样?谁来继承江东基业?孙家内部矛盾重重,还难保住这江东基业吗?最终得益的难道不是将军吗?”
“朱治你错了,孙河以同样的手法刺杀孙权,颠覆了孙氏,但他是在尝试纠正一件错误的事情,错的不是他,而是孙权。孙氏丢了基业,也怪不得孙河,是孙权造成的,孙权倒行逆施,就注定了孙氏的败亡。”
“你隐瞒此事,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孙权让周泰杀了两名死士,结果两名死士却先被你掳走,实则相当于你无意中救了那两名死士。”
“想来你必是也想过要杀那两名死士,却又被其逃跑。你和周泰都想杀两名死士而不得,显然他们躲得很隐秘,那么孙河又是怎么找到他们的呢?这或许就是天意吧?上天要亡你,要亡孙权,要亡孙氏基业,谁也救不了。”陈飚是穿越者,自然不相信这天意之说,只是这种说法,却能让朱治相信。
果然,朱治一阵愕然,他无法解释这些,也只能认为这是天意。他的神情一下子颓废了下来。
原本他还想向陈飚求饶的,但却始终开不了口,而且陈飚也似乎没有饶恕他之意。
“将军欲拿我怎么办?杀了我吗?”朱治尝试问了一句。
“杀了你?不,对于我而言,你有更大的用处。”
朱治并没有接着问自己还有什么用,事到如今,他又能有什么好的下场呢?
陈飚问得差不多后,让人把朱治关押回大牢。他找来鲁肃,商量该如何处置朱治。
“主公,我军已占据乌程,局势对我军非常有利。至于朱治,按主公原来的计划,是用来换取孙策旧将的支持,不如将其送到吴县去,交由江东之人自己处治,他们满意了,自然会心向我们。”
“我军就暂时驻兵乌程,一则坐看吴县形势变化,二则切断吴县与会稽之间的联系。主公可以先攻略会稽。”
陈飚想了想,对于鲁肃的建议,他支持,但后面的建议,他觉得有待商榷。
“送朱治去吴县没问题,以朱治所为,江东之人多半不会放过他,到了吴县之后,可以表明我们的态度,就说江东大乱,我们敬重孙策,才攻乌程,目的是为孙策报仇,抓捕朱治。如此,我们占据大义,就会得到一些人支持。”
“至于攻打会稽之事!”陈飚摇了摇头:“会稽郡没有江东兵力,唯有山阴有郡军一两千人,不足为虑。我军要打会稽,随时可拿下,不急于一时。”
“既然要做戏,就得做全套,倒不如把仁义做到底,我军就不攻会稽了,先坐观形势。”
鲁肃想了一下,也没有异议。原本他支持直攻吴县,但陈飚攻破乌程太容易了,让他意识到,或许当初直攻吴县的想法是错误的,攻乌程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现在也改为支持陈飚的想法。
虽然陈飚没采纳他攻击会稽的建议,但他并没有生产。他认为,陈飚乃是在将来会成就大事业之人,自然要有自己的看法。善于纳谏是件好事,但全听手下的意见,那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鲁肃想了一下:“主公,押送吴县之行,请让我去。”
“你去?不行。”陈飚拒绝了:“子敬,以前我们只占据庐江的时候,只有一郡之地,别人不当我们一回事,去哪都行。如今我们已有将近五郡之地,你亦是我的左膀右臂了,可不能再随意去别人的地盘。万一被人所嫉,出了事就后悔莫及了。”
“主公勿忧。”鲁肃解释道:“如若我们只是派一些士兵押送朱治而去,江东之人必会认为我军没有诚意。我去了吴县,可向江东之人传达主公的意思,宣传我主的仁义,能拉拢到更多人的支持。”
“我去吴县,不会有任何危险,江东之内,已是分崩离析,有反对我军的人,亦有支持我军的人,那些支持我军的人,反而会结交于我,保护我的安全。”
陈飚不大想让鲁肃去,但鲁肃仍坚持的想法,时间长了,他只好同意鲁肃作为使者前去吴县。为了保障鲁肃的安全,他让高顺率七百陷阵营保护鲁肃。如此,即便吴县有变,鲁肃也能做出安排,不至于有性命之危。
……
话说吴县,如今已是大乱。
那日,从周瑜家里出来之后,张昭便派人去找孙翊,才孙翊不知去向,没人知道他在哪,连太夫人也不知道儿子所在。
找了几天时间,张昭才想起来,一定是孙河把孙翊给掳走了。他让士兵把孙河给押了上来,当众质问孙河,孙河却说他不知道。
众人显然不相信孙河的话,孙河与孙翊关系极好,肯定是孙河要刺杀孙权,先提前把孙翊给送走,或劫持关押起来。
张昭还能控制自己,孙静就不一样了,他气得眼睛直冒火。孙河此举,显然是想断送他孙氏基业。
“孙河,我要杀了你……”孙静再也忍不住了,拿着剑要杀孙河。他平日总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此刻也露出了狰狞的表情,这让孙河心中大骇。
只听见当的一声,有人用剑挡住了剑,出手的是董袭。
董袭是会稽人,当年孙策入会稽时,他就投了孙策,跟承孙策四处征战,立下战功。
孙策死时,周瑜不在,太夫人对孙权继承江东基业有些考虑,曾找张昭和董袭等一干臣子,询问意见。
陈飚听了朱治的话,心中有些恼怒,这朱治的嘴巴够硬的,明明是为了私利,却一再坚持他是为江东稳定才这么干。
“朱治,孙策死时,我实力尚小,仅能自保,攻什么江东?你心存歹意,可别从我身上找理由。”
“并非如此。孙河刺杀孙权,成功了,那又怎么样?谁来继承江东基业?孙家内部矛盾重重,还难保住这江东基业吗?最终得益的难道不是将军吗?”
“朱治你错了,孙河以同样的手法刺杀孙权,颠覆了孙氏,但他是在尝试纠正一件错误的事情,错的不是他,而是孙权。孙氏丢了基业,也怪不得孙河,是孙权造成的,孙权倒行逆施,就注定了孙氏的败亡。”
“你隐瞒此事,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孙权让周泰杀了两名死士,结果两名死士却先被你掳走,实则相当于你无意中救了那两名死士。”
“想来你必是也想过要杀那两名死士,却又被其逃跑。你和周泰都想杀两名死士而不得,显然他们躲得很隐秘,那么孙河又是怎么找到他们的呢?这或许就是天意吧?上天要亡你,要亡孙权,要亡孙氏基业,谁也救不了。”陈飚是穿越者,自然不相信这天意之说,只是这种说法,却能让朱治相信。
果然,朱治一阵愕然,他无法解释这些,也只能认为这是天意。他的神情一下子颓废了下来。
原本他还想向陈飚求饶的,但却始终开不了口,而且陈飚也似乎没有饶恕他之意。
“将军欲拿我怎么办?杀了我吗?”朱治尝试问了一句。
“杀了你?不,对于我而言,你有更大的用处。”
朱治并没有接着问自己还有什么用,事到如今,他又能有什么好的下场呢?
陈飚问得差不多后,让人把朱治关押回大牢。他找来鲁肃,商量该如何处置朱治。
“主公,我军已占据乌程,局势对我军非常有利。至于朱治,按主公原来的计划,是用来换取孙策旧将的支持,不如将其送到吴县去,交由江东之人自己处治,他们满意了,自然会心向我们。”
“我军就暂时驻兵乌程,一则坐看吴县形势变化,二则切断吴县与会稽之间的联系。主公可以先攻略会稽。”
陈飚想了想,对于鲁肃的建议,他支持,但后面的建议,他觉得有待商榷。
“送朱治去吴县没问题,以朱治所为,江东之人多半不会放过他,到了吴县之后,可以表明我们的态度,就说江东大乱,我们敬重孙策,才攻乌程,目的是为孙策报仇,抓捕朱治。如此,我们占据大义,就会得到一些人支持。”
“至于攻打会稽之事!”陈飚摇了摇头:“会稽郡没有江东兵力,唯有山阴有郡军一两千人,不足为虑。我军要打会稽,随时可拿下,不急于一时。”
“既然要做戏,就得做全套,倒不如把仁义做到底,我军就不攻会稽了,先坐观形势。”
鲁肃想了一下,也没有异议。原本他支持直攻吴县,但陈飚攻破乌程太容易了,让他意识到,或许当初直攻吴县的想法是错误的,攻乌程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现在也改为支持陈飚的想法。
虽然陈飚没采纳他攻击会稽的建议,但他并没有生产。他认为,陈飚乃是在将来会成就大事业之人,自然要有自己的看法。善于纳谏是件好事,但全听手下的意见,那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鲁肃想了一下:“主公,押送吴县之行,请让我去。”
“你去?不行。”陈飚拒绝了:“子敬,以前我们只占据庐江的时候,只有一郡之地,别人不当我们一回事,去哪都行。如今我们已有将近五郡之地,你亦是我的左膀右臂了,可不能再随意去别人的地盘。万一被人所嫉,出了事就后悔莫及了。”
“主公勿忧。”鲁肃解释道:“如若我们只是派一些士兵押送朱治而去,江东之人必会认为我军没有诚意。我去了吴县,可向江东之人传达主公的意思,宣传我主的仁义,能拉拢到更多人的支持。”
“我去吴县,不会有任何危险,江东之内,已是分崩离析,有反对我军的人,亦有支持我军的人,那些支持我军的人,反而会结交于我,保护我的安全。”
陈飚不大想让鲁肃去,但鲁肃仍坚持的想法,时间长了,他只好同意鲁肃作为使者前去吴县。为了保障鲁肃的安全,他让高顺率七百陷阵营保护鲁肃。如此,即便吴县有变,鲁肃也能做出安排,不至于有性命之危。
……
话说吴县,如今已是大乱。
那日,从周瑜家里出来之后,张昭便派人去找孙翊,才孙翊不知去向,没人知道他在哪,连太夫人也不知道儿子所在。
找了几天时间,张昭才想起来,一定是孙河把孙翊给掳走了。他让士兵把孙河给押了上来,当众质问孙河,孙河却说他不知道。
众人显然不相信孙河的话,孙河与孙翊关系极好,肯定是孙河要刺杀孙权,先提前把孙翊给送走,或劫持关押起来。
张昭还能控制自己,孙静就不一样了,他气得眼睛直冒火。孙河此举,显然是想断送他孙氏基业。
“孙河,我要杀了你……”孙静再也忍不住了,拿着剑要杀孙河。他平日总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此刻也露出了狰狞的表情,这让孙河心中大骇。
只听见当的一声,有人用剑挡住了剑,出手的是董袭。
董袭是会稽人,当年孙策入会稽时,他就投了孙策,跟承孙策四处征战,立下战功。
孙策死时,周瑜不在,太夫人对孙权继承江东基业有些考虑,曾找张昭和董袭等一干臣子,询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