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改道,攻打乌程
“张昭有投靠我军之心,可他是文臣,吴县兵力实际掌握在徐盛、董袭等人手中,倘若这两人无意投靠我军,张昭又有何用?我军攻吴县也未必会顺利。”
“秣陵程普、贺齐,以及曲阿潘章、宋谦、吾粲等人均是跟随孙策的老将,乌程朱治就更不用说了。虽他们心未必会向孙家,亦不会向着我军,我军占据吴县之后,仍需不断攻伐,才能占据整个江东之地。”
袁雄潜伏吴县,经常会把江东的兵力部署回传给陈飚,所以陈飚也知道,江东之地,谁镇守哪里,或哪里由谁掌兵等。
“这些孙策的老将,心不向于我,攻打吴县,他们必定会认为我军在趁人之危。对于我军而言,江东约三万兵力,我军得一一讨伐,非几年时间不能搞定。”
“可是,攻打乌程不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吗?”鲁肃有点明白陈飚的想法,可攻打乌程难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不一样。”陈飚否认鲁肃的说法:“朱治之子朱然,参与刺杀孙策,朱治心向孙权,又包庇孙权及其子,这是对孙策的背叛,他必为程普、潘璋等人所憎恨,恨不生啖其肉。”
“我军攻打乌程,讨伐朱治,举为孙策报仇之旗号,虽我与孙策曾多次开战,并趁孙策逝世之时夺豫章、丹阳之地,但毕竟没有私仇。程普、潘璋等对孙策有眷念之人,亦不会怨恨于我,对于我攻乌程之举,他们必会乐见其成,其心亦倾向于我军。”
“攻破乌程后,我军并不需要急进军,就在乌程整顿兵马,坐观江东形势变化,且行仁义之举,届时我军将人心向背,程普等人亦可能会主动投靠。”
听了陈飚的话,鲁肃沉默了,然后低头思考起来。袁雄本是武将出身,以往亦从未出过主意,如今也是沉默不语。
陈飚说了他的看法,虽然他有决定权,但仍需要得到鲁肃的支持。
“主公乃长久之策,若攻吴县,必会引起江东诸将的反感,他们在江东三郡抵抗到底,频繁闹事,我军亦是难以应对。”
“若能收拢江东诸将之心,我军掌控江东会更顺利,也有利于日后对江东的治理。只是,我军是否能如愿,还未必可知。毕竟收获人心,才是难中之难。”
鲁肃没有把话说得太难听,但隐含的意思也很明白,他是担心即便攻打乌程,江东这些人也未必会买账。
“子敬,孙策之勇,乃天下闻名,尤其是在江东之地,仰慕他的人极多,江东之人,视之为英雄。对于孙策之死,江东之人素来持惋惜态度。我与孙策数次交战,如今还夺其地盘,但我亦须尊重孙策。只有尊重孙策,我军才能收获民心,才能掌控江东之地。”
“孙策之死,虽非朱治所为,但其隐瞒事实,包庇其子,更为可恶,我军以为孙策报仇为由,借机讨伐他,亦会收获江东民心。”
鲁肃听陈飚讲了一番道理,心中明白陈飚已打定主意,他反对也没有多大用处。虽然他对攻打乌程能收获多少民心,仍有一定的疑虑。
“好吧!就按主公所言!”
大军已来到阳羡,距离无锡只有约一百八十里,如今却需要调转方向,向东南而去。阳羡距离乌程约一百五十里地。在改道前,陈飚给在合肥的杨弘写了封信。
……
朱治到乌程二十多天了,最近几天他突然感到惶恐不安。终于,他收到了吴县的消息,是他的儿子朱然的人传来的。
吴县已经关闭四门,朱然被抓之后,其手下亲信之人,仍有办法逃了出来,逃到乌程,把吴县的消息告诉朱治。
朱治顿时吓坏了。当初孙策被刺杀时,他觉得孙权疑点重重,便暗中调查,抓住了两名死士,一场严刑逼供下来,那两个不合格的死士招供了出来,是他儿子和孙权干的。
他思考再三,便选择隐瞒了下来,一则孙策已死,就算揭露孙策也不可能复活;二则孙权器重他,也器重他儿子朱然。
他想杀死那两个死士灭口,却惊动了郡兵,反被两人逃跑了。后来,他曾再找这两个人,却没有找着。
现在,儿子的人传来的消息是,此事已败露,孙权被孙河派人刺杀,周泰和朱然已经被抓,吴县可能会派人来乌程,夺他的兵权。
此刻,朱治心中明白,手里这七千大军就是他最后的依仗,绝对不能让别人夺走他的兵权。
然而,吴县的人还没来,陈飚的大军却先到了。陈飚从阳羡到乌程率军花了三天多时间,来到了乌程县境内,他先让大军休息一天时间,然后很快就兵临乌程城下。
朱治吃惊不小,吴县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陈飚趁机发难,乃意料之事。可速度这么快,却是超乎他的想像。
陈飚和甘宁两人在士兵的盾牌保护下,骑马来到城下。
“朱治在吗?”陈飚高声大喊着。
“你就是横江将军陈飚?”朱治也来到城头上。
“不错!正是本将军!朱治,你与孙权居然敢刺杀孙策,杀主之人,天地不容,今日我要替天行道!”陈飚大声骂道。
朱治一听,脸顿时变得铁青,他可没有杀主,只是隐瞒而已。不过,陈飚说这话,目的就是扰他心神,有些事情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
朱治还没说话,他旁边的士兵就先疑惑起来,纷纷看着朱治。朱治感到万分尴尬,也回骂陈飚:“哼!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朱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就别假装不知道了。吴县发生之事,连我都知道了,你还假装不知?你们朱家与孙权勾结,刺杀孙策,还夺孙暠兵权,陷害孙暠,使其被关押在大牢里。这你怎么解释呢?”乌程有不少是孙暠的亲信,陈飚故意提起孙暠之名。
朱治当然明白陈飚的阴谋,又分辩说:“陈飚,你乃我江东死敌,你以为你说的话这里会有人信吗?”
“秣陵程普、贺齐,以及曲阿潘章、宋谦、吾粲等人均是跟随孙策的老将,乌程朱治就更不用说了。虽他们心未必会向孙家,亦不会向着我军,我军占据吴县之后,仍需不断攻伐,才能占据整个江东之地。”
袁雄潜伏吴县,经常会把江东的兵力部署回传给陈飚,所以陈飚也知道,江东之地,谁镇守哪里,或哪里由谁掌兵等。
“这些孙策的老将,心不向于我,攻打吴县,他们必定会认为我军在趁人之危。对于我军而言,江东约三万兵力,我军得一一讨伐,非几年时间不能搞定。”
“可是,攻打乌程不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吗?”鲁肃有点明白陈飚的想法,可攻打乌程难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不一样。”陈飚否认鲁肃的说法:“朱治之子朱然,参与刺杀孙策,朱治心向孙权,又包庇孙权及其子,这是对孙策的背叛,他必为程普、潘璋等人所憎恨,恨不生啖其肉。”
“我军攻打乌程,讨伐朱治,举为孙策报仇之旗号,虽我与孙策曾多次开战,并趁孙策逝世之时夺豫章、丹阳之地,但毕竟没有私仇。程普、潘璋等对孙策有眷念之人,亦不会怨恨于我,对于我攻乌程之举,他们必会乐见其成,其心亦倾向于我军。”
“攻破乌程后,我军并不需要急进军,就在乌程整顿兵马,坐观江东形势变化,且行仁义之举,届时我军将人心向背,程普等人亦可能会主动投靠。”
听了陈飚的话,鲁肃沉默了,然后低头思考起来。袁雄本是武将出身,以往亦从未出过主意,如今也是沉默不语。
陈飚说了他的看法,虽然他有决定权,但仍需要得到鲁肃的支持。
“主公乃长久之策,若攻吴县,必会引起江东诸将的反感,他们在江东三郡抵抗到底,频繁闹事,我军亦是难以应对。”
“若能收拢江东诸将之心,我军掌控江东会更顺利,也有利于日后对江东的治理。只是,我军是否能如愿,还未必可知。毕竟收获人心,才是难中之难。”
鲁肃没有把话说得太难听,但隐含的意思也很明白,他是担心即便攻打乌程,江东这些人也未必会买账。
“子敬,孙策之勇,乃天下闻名,尤其是在江东之地,仰慕他的人极多,江东之人,视之为英雄。对于孙策之死,江东之人素来持惋惜态度。我与孙策数次交战,如今还夺其地盘,但我亦须尊重孙策。只有尊重孙策,我军才能收获民心,才能掌控江东之地。”
“孙策之死,虽非朱治所为,但其隐瞒事实,包庇其子,更为可恶,我军以为孙策报仇为由,借机讨伐他,亦会收获江东民心。”
鲁肃听陈飚讲了一番道理,心中明白陈飚已打定主意,他反对也没有多大用处。虽然他对攻打乌程能收获多少民心,仍有一定的疑虑。
“好吧!就按主公所言!”
大军已来到阳羡,距离无锡只有约一百八十里,如今却需要调转方向,向东南而去。阳羡距离乌程约一百五十里地。在改道前,陈飚给在合肥的杨弘写了封信。
……
朱治到乌程二十多天了,最近几天他突然感到惶恐不安。终于,他收到了吴县的消息,是他的儿子朱然的人传来的。
吴县已经关闭四门,朱然被抓之后,其手下亲信之人,仍有办法逃了出来,逃到乌程,把吴县的消息告诉朱治。
朱治顿时吓坏了。当初孙策被刺杀时,他觉得孙权疑点重重,便暗中调查,抓住了两名死士,一场严刑逼供下来,那两个不合格的死士招供了出来,是他儿子和孙权干的。
他思考再三,便选择隐瞒了下来,一则孙策已死,就算揭露孙策也不可能复活;二则孙权器重他,也器重他儿子朱然。
他想杀死那两个死士灭口,却惊动了郡兵,反被两人逃跑了。后来,他曾再找这两个人,却没有找着。
现在,儿子的人传来的消息是,此事已败露,孙权被孙河派人刺杀,周泰和朱然已经被抓,吴县可能会派人来乌程,夺他的兵权。
此刻,朱治心中明白,手里这七千大军就是他最后的依仗,绝对不能让别人夺走他的兵权。
然而,吴县的人还没来,陈飚的大军却先到了。陈飚从阳羡到乌程率军花了三天多时间,来到了乌程县境内,他先让大军休息一天时间,然后很快就兵临乌程城下。
朱治吃惊不小,吴县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陈飚趁机发难,乃意料之事。可速度这么快,却是超乎他的想像。
陈飚和甘宁两人在士兵的盾牌保护下,骑马来到城下。
“朱治在吗?”陈飚高声大喊着。
“你就是横江将军陈飚?”朱治也来到城头上。
“不错!正是本将军!朱治,你与孙权居然敢刺杀孙策,杀主之人,天地不容,今日我要替天行道!”陈飚大声骂道。
朱治一听,脸顿时变得铁青,他可没有杀主,只是隐瞒而已。不过,陈飚说这话,目的就是扰他心神,有些事情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
朱治还没说话,他旁边的士兵就先疑惑起来,纷纷看着朱治。朱治感到万分尴尬,也回骂陈飚:“哼!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朱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就别假装不知道了。吴县发生之事,连我都知道了,你还假装不知?你们朱家与孙权勾结,刺杀孙策,还夺孙暠兵权,陷害孙暠,使其被关押在大牢里。这你怎么解释呢?”乌程有不少是孙暠的亲信,陈飚故意提起孙暠之名。
朱治当然明白陈飚的阴谋,又分辩说:“陈飚,你乃我江东死敌,你以为你说的话这里会有人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