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士族的力量
“还有,将军是否知道,周瑜已是重病在床,江东无人,如何抵挡将军大军?”
“什么?公……周瑜病了?”鲁肃听说周瑜病了,比陈飚都激动,好在他脑袋快,改公瑾为周瑜。
张允看了一下鲁肃:“莫非这位是东城鲁子敬?”
“正是,周瑜为何会病呢?”
“兴许是战败之后,过于忧愤所致。”张允把他听到的关于周瑜的事情说了出来。
鲁肃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没有再问什么,因为他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反而会引起张允的疑心。
“张先生,话虽这么说,但我大军连年征战,已是疲惫不堪,真的无力再攻江东。先生既然认为孙权非人主,可自行在孙氏中选择恰当之人辅佐,本将军就不去参与了。”
“在下亦知今日贸然来访,将军必有疑心,无妨,将军可派人去调查一下我张家的情况,如何?将军与孙氏为敌已久,想必已在江东布下耳目,我张家在吴县乃至整个江东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将军打探清楚,再做决定不迟。”
陈飚心中大惊,莫非这张允知道袁雄潜伏于江东之事?他面上仍是不露声色,笑道:“看来张先生颇有自信,那本将军肯定会调查一番。只是……张先生既然说了要助本将军入主江东,本将军倒是很想知道,张先生想如何助我呢?”
张允一听,知道陈飚心动了,他心中一喜:“张家在吴县扎根已有上百年,可谓是根深蒂固,人脉极广,江东军中有我张家之人和张家之兵,江东诸臣,亦有我张家之臣,倘若将军攻江东之时,张家之人投靠将军,助将军一把,将军必事半功倍,减少损失,拿下江东,何乐而不为?”
张允说得很直接,陈飚便明白,江东三郡之下,必有很多官吏、将士,甚至士兵是张家之人。只需要张允一声令下,这些人便会反水。
这时,陈飚才真正感受到张家在江东的实力之大,足以颠覆江东孙氏政权。
“不仅如此,日后治理江东,张家亦可出一份力,助将军清剿盗贼,稳定地方,资助将军征战天下。”看来这张允野心可不小。
“那这对于张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张氏只有两点要求?”
“哦?哪两点?”
“一是张家之人立功,还请将军论功行赏;二是希望江东之地和平稳定。”
“立功了,论功行赏,那是应当的。如此说来,你就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希望江东之地平稳,看上去竟如此美好。
“是的,张家有百年传承,我们认为江东之地平稳而没有战事,对家族才是最有利的,反之,战争只会带来灾难,破坏了张家的根基。正因如此,在下才会找到将军,希望助将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江东之地。”
“看来,张家在江东势力不小,那张先生可否想过,干脆你们张家自己夺取江东不就行了吗?”陈飚突然说道。
这把张允吓了一跳,他连忙解释:“我们张家之人,一向性格寡淡,不喜争斗,亦有自知之明,只做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敢逾越。”
陈飚又问了些细节之事,张允也是一一回答,他就把张允先打发回去。
张允走后,陈飚才问鲁肃:“子敬,这事你怎么看?”
“传闻江东之地,以吴郡顾、陆、朱、张四姓较为显赫,今日看张允,果真如此,如张允所说属实,那张家必定在江东掌握不小的势力,主公若用之,必能轻易拿下江东,只是……”
鲁肃停了一下:“只是借助张允的实力,拿下江东,则张家势力亦随之进入我军,他日会不会成为我军隐患?”
陈飚感叹了一下:“这亦是我的忧虑之处,那张允过来,看似想投靠于我,可又何尝不是威胁于我呢?如我不借助其力,夺取江东,日后他必将成为我的敌人。再者,我今日用他,他日我危难之时,他亦会投靠别人,颠覆于我。”
“主公所言极是,今日不用他们,他日得到江东,不能留吴郡张氏之人。只是,如今我军尚弱,当图图徐之,不宜过猛。”
“主公,还有一事,就是……”
“公瑾生病之事吧?”陈飚自然也猜道:“公瑾过于执着了,胜仗乃兵家常事,何至于如此忧郁。”
“公瑾对孙策忠心耿耿,前日之败,使他产生愧疚之感,是以才会病倒。如今江东之人不待见他,病亦无所医,恐生事端,还请……”
“子敬你放心,我让吴普潜入吴县,为他看病吧!”
吴普,广陵人,年约四十,是神医华佗的弟子。华佗来了庐江之后,没过多久,吴普也跟着来了,他听说师傅和张仲景神医搞了个急救术,正在推广,就随军过来,查看成效,如今正在宛陵。
“主公放心。”吴普听说是陈飚想让他去一趟吴县,没有多想便同意了。严格上讲,吴普并不算是陈飚的手下,无须叫主公,但在宛陵,所有人都叫主公,就他一人不叫,显得格格不入。后来,他想开了,便也叫陈飚主公,算是投在陈飚门下。
几天后,陈飚主动召见张允,表达了自己无意攻略江东之意,恐怕要辜负张允的一片好心。
张允明明知道陈飚在找理由推脱,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先回去。
……
九江,合肥。
陈飚在合肥筑城已经一年多了,先是修筑防御性的城墙,在击败孙权大军后,又逐步扩大筑城,收拢百姓,如今的合肥城已初具规模。
张辽、张勋、杨弘三人驻军合肥。张辽和张勋负责军事,平日主要训练士兵,打击盗匪,维持治安,拱卫合肥的安全。
本来合肥驻军只有八千人,结果经过张辽一年的打击盗匪,反收拢了不少降兵,军队人数越打越多,已突破万人。
然而,在合肥最得意的人恐怕就是杨弘了。他自接替刘馥来合肥之后,尽心尽力收拢百姓,配合国渊组织百姓屯田生产,成绩也很显着。
“什么?公……周瑜病了?”鲁肃听说周瑜病了,比陈飚都激动,好在他脑袋快,改公瑾为周瑜。
张允看了一下鲁肃:“莫非这位是东城鲁子敬?”
“正是,周瑜为何会病呢?”
“兴许是战败之后,过于忧愤所致。”张允把他听到的关于周瑜的事情说了出来。
鲁肃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没有再问什么,因为他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反而会引起张允的疑心。
“张先生,话虽这么说,但我大军连年征战,已是疲惫不堪,真的无力再攻江东。先生既然认为孙权非人主,可自行在孙氏中选择恰当之人辅佐,本将军就不去参与了。”
“在下亦知今日贸然来访,将军必有疑心,无妨,将军可派人去调查一下我张家的情况,如何?将军与孙氏为敌已久,想必已在江东布下耳目,我张家在吴县乃至整个江东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将军打探清楚,再做决定不迟。”
陈飚心中大惊,莫非这张允知道袁雄潜伏于江东之事?他面上仍是不露声色,笑道:“看来张先生颇有自信,那本将军肯定会调查一番。只是……张先生既然说了要助本将军入主江东,本将军倒是很想知道,张先生想如何助我呢?”
张允一听,知道陈飚心动了,他心中一喜:“张家在吴县扎根已有上百年,可谓是根深蒂固,人脉极广,江东军中有我张家之人和张家之兵,江东诸臣,亦有我张家之臣,倘若将军攻江东之时,张家之人投靠将军,助将军一把,将军必事半功倍,减少损失,拿下江东,何乐而不为?”
张允说得很直接,陈飚便明白,江东三郡之下,必有很多官吏、将士,甚至士兵是张家之人。只需要张允一声令下,这些人便会反水。
这时,陈飚才真正感受到张家在江东的实力之大,足以颠覆江东孙氏政权。
“不仅如此,日后治理江东,张家亦可出一份力,助将军清剿盗贼,稳定地方,资助将军征战天下。”看来这张允野心可不小。
“那这对于张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张氏只有两点要求?”
“哦?哪两点?”
“一是张家之人立功,还请将军论功行赏;二是希望江东之地和平稳定。”
“立功了,论功行赏,那是应当的。如此说来,你就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希望江东之地平稳,看上去竟如此美好。
“是的,张家有百年传承,我们认为江东之地平稳而没有战事,对家族才是最有利的,反之,战争只会带来灾难,破坏了张家的根基。正因如此,在下才会找到将军,希望助将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江东之地。”
“看来,张家在江东势力不小,那张先生可否想过,干脆你们张家自己夺取江东不就行了吗?”陈飚突然说道。
这把张允吓了一跳,他连忙解释:“我们张家之人,一向性格寡淡,不喜争斗,亦有自知之明,只做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敢逾越。”
陈飚又问了些细节之事,张允也是一一回答,他就把张允先打发回去。
张允走后,陈飚才问鲁肃:“子敬,这事你怎么看?”
“传闻江东之地,以吴郡顾、陆、朱、张四姓较为显赫,今日看张允,果真如此,如张允所说属实,那张家必定在江东掌握不小的势力,主公若用之,必能轻易拿下江东,只是……”
鲁肃停了一下:“只是借助张允的实力,拿下江东,则张家势力亦随之进入我军,他日会不会成为我军隐患?”
陈飚感叹了一下:“这亦是我的忧虑之处,那张允过来,看似想投靠于我,可又何尝不是威胁于我呢?如我不借助其力,夺取江东,日后他必将成为我的敌人。再者,我今日用他,他日我危难之时,他亦会投靠别人,颠覆于我。”
“主公所言极是,今日不用他们,他日得到江东,不能留吴郡张氏之人。只是,如今我军尚弱,当图图徐之,不宜过猛。”
“主公,还有一事,就是……”
“公瑾生病之事吧?”陈飚自然也猜道:“公瑾过于执着了,胜仗乃兵家常事,何至于如此忧郁。”
“公瑾对孙策忠心耿耿,前日之败,使他产生愧疚之感,是以才会病倒。如今江东之人不待见他,病亦无所医,恐生事端,还请……”
“子敬你放心,我让吴普潜入吴县,为他看病吧!”
吴普,广陵人,年约四十,是神医华佗的弟子。华佗来了庐江之后,没过多久,吴普也跟着来了,他听说师傅和张仲景神医搞了个急救术,正在推广,就随军过来,查看成效,如今正在宛陵。
“主公放心。”吴普听说是陈飚想让他去一趟吴县,没有多想便同意了。严格上讲,吴普并不算是陈飚的手下,无须叫主公,但在宛陵,所有人都叫主公,就他一人不叫,显得格格不入。后来,他想开了,便也叫陈飚主公,算是投在陈飚门下。
几天后,陈飚主动召见张允,表达了自己无意攻略江东之意,恐怕要辜负张允的一片好心。
张允明明知道陈飚在找理由推脱,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先回去。
……
九江,合肥。
陈飚在合肥筑城已经一年多了,先是修筑防御性的城墙,在击败孙权大军后,又逐步扩大筑城,收拢百姓,如今的合肥城已初具规模。
张辽、张勋、杨弘三人驻军合肥。张辽和张勋负责军事,平日主要训练士兵,打击盗匪,维持治安,拱卫合肥的安全。
本来合肥驻军只有八千人,结果经过张辽一年的打击盗匪,反收拢了不少降兵,军队人数越打越多,已突破万人。
然而,在合肥最得意的人恐怕就是杨弘了。他自接替刘馥来合肥之后,尽心尽力收拢百姓,配合国渊组织百姓屯田生产,成绩也很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