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兴亡皆是百姓苦
凡为将者,军功乃是立身之本,都极为看重,不然古代也不会有这么多杀良冒功的事情出现。
更何况杨勇这颗人头,是刚才关羽孤身陷阵,历经艰难险阻方才斩杀,可谓来之不易。
倒不是关羽贪功,只是张恒的要求让他难以理解,倘若是把功劳让给刘备和张飞也就罢了,毕竟是自家兄弟。
可这个新归顺的敌将?
关羽瞥了张辽一眼,他凭什么!
刘备闻言也是面色一滞,随后有些为难的看着张恒。
子毅,你这要求也太……
相比于关羽的不悦,刘备的为难,以及张辽的惶恐,张恒却面色自得,甚至丝毫不觉得尴尬。
“玄德公明鉴,文远身为何进大将军旧部,又是当朝羽林中郎将,如今弃暗投明,总得有个明证才是。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诸侯信服。”
此话一出,三人顿时脸色一变。
你张辽说你弃暗投明,那些关东诸侯就会信?天下人就该信?
别开玩笑了好嘛!
想要别人相信,那就老老实实拿出点干货。
而关羽手上这颗杨勇的人头,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杨勇其人出身西凉军,是董卓的心腹将领,如果对外宣称张辽亲手斩杀杨勇并投靠刘备,这种形式的弃暗投明就顺理成章多了。
因为如此一来,张辽就没了退路,必须得死死绑在刘备的战车上,也自然能取信于关东诸侯。
倒不是张恒不相信刘备,只是世间之事,光相信是不够的。
时移世易,人在不同时候,难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张辽如今是归顺了不错,但想要真正成为刘备的心腹之臣,想要今后能在刘备集团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斩断自己的后路。
他没想到这层,那张恒就帮他一把!
在场三人也都不是蠢人,只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关羽眉头稍稍舒展了些,随手将杨勇首级递了过来,算是表态了。
“云长大度!”
张恒对关羽竖起了大拇指夸道,却让关羽有些无语。
在他看来,君子言而有信,别人既然归顺,那自己这边也该坦诚相待才是,还搞这种小动作,实在算不上光明磊落。
子毅虽然智算通天,但揣测旁人时却总恶意满满,也不知是不是以前吃过大亏才养成这种性格。
“子毅,为今之计,还当如何?”
眼见关羽愿意让出功劳,刘备又开口问了一句。
意思也很简单,投名状已经有了,该怎么用?
“玄德公,咱们不妨让文远带着此贼首级前往酸枣。一者,将文远弃暗投明之心昭示诸侯。二者,咱们此战得胜,更是收编了两千降卒,也该向诸侯报功,同时再讨要些粮草。”
“好,子毅此计甚妙!”
刘备眼睛一亮,扭头向张辽问道:“文远可愿走一趟酸枣?”
闻言,张辽立刻抱拳应道:
“唯!”
刘备当即命张辽率领三百名骑兵,带着此战割下来的董卓军首级回转酸枣,向诸侯邀功讨粮。
临行前,张恒走了过来,将手中的首级递给张辽,同时低声笑道:“方才之事,文远不会怪我吧。”
张辽接过首级,听到这句话后,当场吓得首级都掉在了地上,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
“是不敢,还是不怪?”张恒目光似有深意。
“末将如何能怪罪先生,恰恰相反,末将还要感谢先生教诲。”张辽赶紧解释道,“若非先生刚才仗义执言,末将几乎自误前程。”
若是张辽没有选择归顺,张恒就出手斩断他的后路,那的确是张恒不地道。
可张辽已经归顺,与过去做个告别也是理所应当,不然刘备如何敢放心用他。
闻言,张恒点头一笑。
“看来文远不仅智勇双全,更是深明大义。”
说着,张恒伸出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文远放心,跟着玄德公,绝不会埋没你这一身武艺。我可以向你保证,总有一日,必让你乘风而起,一展雄才!”
“先生教诲,末将记下了。”张辽抱拳垂首道。
这倒不是恭维,而是张辽真的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别看刘备现在兵马不多,但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而眼前这位子毅先生,更是深不可测的大才。有如此人物辅佐,刘备何愁大事不成。
“既如此,文远早去早回,后面还有战事。”
“遵命!”
张辽再度冲张恒一抱拳,捡起地上的首级,翻身上马,直奔酸枣而去。
等张辽离开后,刘备那边也吧降卒整编得差不多了,正一脸愁苦的向张恒走来。
“玄德公为何闷闷不乐?”张恒好奇笑问道。
手中军队大增,你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
“并非闷闷不乐。”刘备苦笑摇头道,“子毅,降卒虽已收编完毕,但眼下却有一桩难事,还望子毅教我。”
经历会盟与刚才的战事,如今张恒在刘备眼中就如同机器猫一样,总能从脑袋中拿出各种奇策妙计,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遇事不决问子毅,已经成为了刘备的习惯。
“玄德公所虑者,可是百姓如何安置?”
没等刘备开口解释,张恒便已经猜出了答案。
“子毅果然聪慧!”刘备叹息道,“投降的董卓军收编完毕,但眼下还有一万多名百姓,咱们该如何处置?”
之前这些百姓就被杨勇凌虐,如今杨勇虽死,但这些百姓还是无根浮萍,如何安置他们,就成了当务之急。
张恒扭头,眺望远处的万余名百姓。
近些天在董卓坚壁清野的策略下,雒阳周边的百姓可谓是遭了老罪。不仅要时刻提防赶来劫掠杀戮的官兵,还得心忧家中所剩无几的粮食够不够吃。
眼看没了生路,百姓们终于下定决心出走世代留守的家园,却还在半路上被杨勇撵上了,最终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好不凄惨。
经历了刚才那番大战,幸存下来的百姓们此刻也是双目无神,神情麻木。皆因他们看不到一丝生的希望。
目之所及,尽是一片破败枯槁。
张恒眼角微微抽动,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胸口好像被一块巨石压住了一般,无比压抑。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的百姓都是最淳朴的,他们从没有过多的奢求和欲望,只想着辛苦种田,能够养活一家老小就够了。
就算碰到天灾人祸,不幸失了田地家园,但只要还能活得下去,他们就不会生事,永远是这般逆来顺受。
可就是如此淳朴善良的百姓,却依旧无法逃离野心家的欲望和掌控,最终落得个路边枯骨的下场。
伤心秦汉行经处,万千宫阙都做了土,兴亡皆是百姓苦!
凭什么啊!
“子毅,子毅,你怎么了?”
见张恒眼色迷离,神情悲伤,刘备不知缘故,便开口轻唤了两声。
“玄德公……”
张恒这才回过神来,伸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晶莹。
“子毅,你方才在想什么?”刘备好奇道。
张恒摇了摇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此地百姓皆我大汉子民,如今却被董贼肆意屠戮,实在令人感伤。”
闻言,刘备的情绪也低落了下来,不过很快便被愤怒取代。
“董贼祸国殃民,备早晚必手刃之!”
“讨贼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安置这些百姓。”
“子毅可有妙计?”
张恒点了点头。
刘备大喜道:“计将安出?”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但具体如何施为,还得玄德公与百姓自行考量。”
“这么多!”
刘备愕然道。
这才短短片刻时间,子毅就想出了计策,而且还是三条……
如此智略,就算留侯在世,恐怕也未必过此!
更何况杨勇这颗人头,是刚才关羽孤身陷阵,历经艰难险阻方才斩杀,可谓来之不易。
倒不是关羽贪功,只是张恒的要求让他难以理解,倘若是把功劳让给刘备和张飞也就罢了,毕竟是自家兄弟。
可这个新归顺的敌将?
关羽瞥了张辽一眼,他凭什么!
刘备闻言也是面色一滞,随后有些为难的看着张恒。
子毅,你这要求也太……
相比于关羽的不悦,刘备的为难,以及张辽的惶恐,张恒却面色自得,甚至丝毫不觉得尴尬。
“玄德公明鉴,文远身为何进大将军旧部,又是当朝羽林中郎将,如今弃暗投明,总得有个明证才是。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诸侯信服。”
此话一出,三人顿时脸色一变。
你张辽说你弃暗投明,那些关东诸侯就会信?天下人就该信?
别开玩笑了好嘛!
想要别人相信,那就老老实实拿出点干货。
而关羽手上这颗杨勇的人头,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杨勇其人出身西凉军,是董卓的心腹将领,如果对外宣称张辽亲手斩杀杨勇并投靠刘备,这种形式的弃暗投明就顺理成章多了。
因为如此一来,张辽就没了退路,必须得死死绑在刘备的战车上,也自然能取信于关东诸侯。
倒不是张恒不相信刘备,只是世间之事,光相信是不够的。
时移世易,人在不同时候,难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张辽如今是归顺了不错,但想要真正成为刘备的心腹之臣,想要今后能在刘备集团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斩断自己的后路。
他没想到这层,那张恒就帮他一把!
在场三人也都不是蠢人,只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关羽眉头稍稍舒展了些,随手将杨勇首级递了过来,算是表态了。
“云长大度!”
张恒对关羽竖起了大拇指夸道,却让关羽有些无语。
在他看来,君子言而有信,别人既然归顺,那自己这边也该坦诚相待才是,还搞这种小动作,实在算不上光明磊落。
子毅虽然智算通天,但揣测旁人时却总恶意满满,也不知是不是以前吃过大亏才养成这种性格。
“子毅,为今之计,还当如何?”
眼见关羽愿意让出功劳,刘备又开口问了一句。
意思也很简单,投名状已经有了,该怎么用?
“玄德公,咱们不妨让文远带着此贼首级前往酸枣。一者,将文远弃暗投明之心昭示诸侯。二者,咱们此战得胜,更是收编了两千降卒,也该向诸侯报功,同时再讨要些粮草。”
“好,子毅此计甚妙!”
刘备眼睛一亮,扭头向张辽问道:“文远可愿走一趟酸枣?”
闻言,张辽立刻抱拳应道:
“唯!”
刘备当即命张辽率领三百名骑兵,带着此战割下来的董卓军首级回转酸枣,向诸侯邀功讨粮。
临行前,张恒走了过来,将手中的首级递给张辽,同时低声笑道:“方才之事,文远不会怪我吧。”
张辽接过首级,听到这句话后,当场吓得首级都掉在了地上,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
“是不敢,还是不怪?”张恒目光似有深意。
“末将如何能怪罪先生,恰恰相反,末将还要感谢先生教诲。”张辽赶紧解释道,“若非先生刚才仗义执言,末将几乎自误前程。”
若是张辽没有选择归顺,张恒就出手斩断他的后路,那的确是张恒不地道。
可张辽已经归顺,与过去做个告别也是理所应当,不然刘备如何敢放心用他。
闻言,张恒点头一笑。
“看来文远不仅智勇双全,更是深明大义。”
说着,张恒伸出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文远放心,跟着玄德公,绝不会埋没你这一身武艺。我可以向你保证,总有一日,必让你乘风而起,一展雄才!”
“先生教诲,末将记下了。”张辽抱拳垂首道。
这倒不是恭维,而是张辽真的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别看刘备现在兵马不多,但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而眼前这位子毅先生,更是深不可测的大才。有如此人物辅佐,刘备何愁大事不成。
“既如此,文远早去早回,后面还有战事。”
“遵命!”
张辽再度冲张恒一抱拳,捡起地上的首级,翻身上马,直奔酸枣而去。
等张辽离开后,刘备那边也吧降卒整编得差不多了,正一脸愁苦的向张恒走来。
“玄德公为何闷闷不乐?”张恒好奇笑问道。
手中军队大增,你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
“并非闷闷不乐。”刘备苦笑摇头道,“子毅,降卒虽已收编完毕,但眼下却有一桩难事,还望子毅教我。”
经历会盟与刚才的战事,如今张恒在刘备眼中就如同机器猫一样,总能从脑袋中拿出各种奇策妙计,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遇事不决问子毅,已经成为了刘备的习惯。
“玄德公所虑者,可是百姓如何安置?”
没等刘备开口解释,张恒便已经猜出了答案。
“子毅果然聪慧!”刘备叹息道,“投降的董卓军收编完毕,但眼下还有一万多名百姓,咱们该如何处置?”
之前这些百姓就被杨勇凌虐,如今杨勇虽死,但这些百姓还是无根浮萍,如何安置他们,就成了当务之急。
张恒扭头,眺望远处的万余名百姓。
近些天在董卓坚壁清野的策略下,雒阳周边的百姓可谓是遭了老罪。不仅要时刻提防赶来劫掠杀戮的官兵,还得心忧家中所剩无几的粮食够不够吃。
眼看没了生路,百姓们终于下定决心出走世代留守的家园,却还在半路上被杨勇撵上了,最终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好不凄惨。
经历了刚才那番大战,幸存下来的百姓们此刻也是双目无神,神情麻木。皆因他们看不到一丝生的希望。
目之所及,尽是一片破败枯槁。
张恒眼角微微抽动,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胸口好像被一块巨石压住了一般,无比压抑。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的百姓都是最淳朴的,他们从没有过多的奢求和欲望,只想着辛苦种田,能够养活一家老小就够了。
就算碰到天灾人祸,不幸失了田地家园,但只要还能活得下去,他们就不会生事,永远是这般逆来顺受。
可就是如此淳朴善良的百姓,却依旧无法逃离野心家的欲望和掌控,最终落得个路边枯骨的下场。
伤心秦汉行经处,万千宫阙都做了土,兴亡皆是百姓苦!
凭什么啊!
“子毅,子毅,你怎么了?”
见张恒眼色迷离,神情悲伤,刘备不知缘故,便开口轻唤了两声。
“玄德公……”
张恒这才回过神来,伸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晶莹。
“子毅,你方才在想什么?”刘备好奇道。
张恒摇了摇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此地百姓皆我大汉子民,如今却被董贼肆意屠戮,实在令人感伤。”
闻言,刘备的情绪也低落了下来,不过很快便被愤怒取代。
“董贼祸国殃民,备早晚必手刃之!”
“讨贼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安置这些百姓。”
“子毅可有妙计?”
张恒点了点头。
刘备大喜道:“计将安出?”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但具体如何施为,还得玄德公与百姓自行考量。”
“这么多!”
刘备愕然道。
这才短短片刻时间,子毅就想出了计策,而且还是三条……
如此智略,就算留侯在世,恐怕也未必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