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林庆业
“好,非常好!”王永吉站起身来到高一功面前,拍着对方的肩膀鼓励道:“拿下松山,我给你记功!”
“多谢总督大人!”高一功高兴地笑了。
“不是...”吴三桂听着他们的对话,脑子有点蒙。
他捂着自己的脑袋痛苦地说道:“等等!有点乱,让我捋捋!”
王永吉点点头,没说话。
过了一会吴三桂抬起头,红着眼睛问道:“也就是说...总督大人您攻城是假,挖地道炸城墙才是真?”
“非也,”王永吉否认,“在攻城之初我就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攻城,一边挖地道!能攻进松山城最好,若是攻不进就在地道里埋火药,炸塌城墙!”
“可是...”吴三桂戴上了痛苦面具:“挖地道炸城墙才是损失最小的上上策啊!您为何要强行攻城?此战关宁军不但白白损失了千余精锐,还浪费了大量的物资,尤其是弹丸和火药!”
“建奴不是蠢货,”王永吉淡淡说道:“攻城的方法无非两种,要么登城,要么挖掘地道!如果不攻城,建奴就会猜出我军正在挖掘地道!一旦被他们找到地道的方位往里面灌水,我军所做的一切都将成为徒劳。不但攻不下松山,还会迫使大军停滞不前,白白浪费粮草!”
“可是...”吴三桂还想说些什么,但理智让他闭上了嘴。
王永吉是平辽总督,官职在他之上。
更何况有尚方宝剑在手,多说无益。
“放心,”王永吉开始安慰:“攻下松山,本督也给你记功!”
“多谢总督大人!”王永吉无奈地回答道。
“总督大人打算什么时候炸城墙?”高一功问。
“明日寅时造饭,卯时集结攻城!至于什么时候炸城墙,需要看情况。”王永吉回答。
高一功不敢多问,领命离开。
吴三桂也跟着离开。
入夜后不久,王永吉接连得到了两个消息。
“报,东线的小凌河下游一带发现两万敌军。他们打着朝鲜的旗号,似乎是朝鲜兵,正与我军东线的主力对峙。”
“西线的女儿红一带也发现了万余八旗兵,他们在河水的北岸扎营,与我军西线的主力对峙。”
王永吉皱了下眉。
出现在西线的八旗兵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松山城的战场宽度有限,无法容纳太多兵力。
在西线布置兵力既可以开辟第二战场,又可以牵制对方的主力。
只是...他没料到东线竟然出现了朝鲜兵。
如此一来,这个消息对即将结束的松山之战影响不大,对即将到来的锦州之战影响很大。
松山与锦州之间有一座南山。
山虽不高,进攻时也需要仰面进攻。
对明军非常不利。
若想拿下南山,需要大量的兵力。
也就是说,他得从东线或者西线抽调兵马。
和东线明军对峙的两万朝鲜兵战力虽然一般,却也不能无视。
想了一会后,王永吉问道:“东线朝鲜兵的将领是谁?”
“只知道对方姓李,其他的尚未查清。”
“本督知道了,”王永吉拿出纸笔快速写了一封信,“把这封信交给正在笔架山驻防的水师总兵黄蜚。”
“另外,把冰糖给各部发下去,明日开战后要保证每个士兵手里至少有三块糖!”
“是!”传令官匆匆离开。
“总督大人有令,各部立刻派人去辎重营领取冰糖!逾期不领者,视为违抗军令!”传令官将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各营。
冰糖大约起源于唐朝,当时人们把把这种冰晶块状的糖称作“糖霜”或“糖冰”。
到了明朝。
由于白砂糖的出现,再把冰糖称作糖霜就有些不合适了,于是统一称之为糖冰。
后来因为拗口的原因改为冰糖。
平辽大军各部听闻要发冰糖,立刻兴奋地赶着骡马和牛车来到辎重营。
在当时。
一斤白砂糖的价格大约是米价的三到五倍,一斤冰糖的价格大约是白砂糖的两倍。
看似不贵,却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耗得起的。
辽东是战场的最前线,士兵们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
军需官根据各营在册的士兵数量,开始发放冰糖。
他们一边发一遍嘱咐:“明日有一场血战,冰糖是留给关键时刻吃的。”
“领完之后逐级往下发,暂时由各级将领保管,不能发到士兵手里,否则会被士兵提前吃掉。”
“到时候每人至少发三块,可以多不能少,违令者军法从事!”
当天深夜。
王永吉的另一道命令被送到了笔架山。
笔架山是一座距离海岸只有三里的海岛。
海岛南北长,东西短。
岛上山有三座山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
海水落潮后,会出现一条通往笔架山的天然砂石路,被当地人称为天桥。
笔架山上,大明关辽登津水师总兵黄蜚已经熟睡。
“总兵大人,王总督命人送来消息,说在小凌河下游发现了两万朝鲜兵。”亲兵在门外喊道。
黄蜚腾的一下坐了起来。
他眨了下眼睛说道:“让副总兵林庆业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是。”
不多时。
一个体型瘦弱,脸颊修长,头须发白的五旬将领走了进来。
他走进黄蜚的军帐后深施一礼:“林庆业参见总兵大人。”
“免礼,”黄蜚挥挥手,示意对方坐到自己身旁。
“多谢总兵大人。”林庆业道谢后落座。
黄蜚亲手给林庆业倒了一杯:“你在我军中效力七年有余,大明的习俗可还习惯?”
“习惯思密达!”林庆业回答。
思密达在朝鲜语中是语气助词,一般当做句子的后缀,表示尊敬,并没有其他实际意义。
“朝鲜兵来辽东了,”黄蜚直接说道。
不等林庆业反应过来,黄蜚又补充道:“人数两万左右,是来帮建奴打咱们的。”
“什么?”林庆业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大人可知对方领兵者是何许人也人?”
“只知道姓李,其他的暂时还不清楚。”黄蜚不露声色的回答。
“反了,简直是反了天了!”林庆业倒背着双手,在军帐内来回踱步,“朝鲜乃神宗皇帝再造之国,朝鲜百姓亦是神宗皇帝所活之民,岂可
帮助建奴攻打天朝大军?”
“林副总兵莫慌,还没打起来呢。”
“打起来就晚了!”林庆业朝着黄蜚深施一礼:“请总兵大人允许属下离开笔架山,前往小凌河平息战事。”
“也好,”黄蜚点头,“不过...不能平息战事。”
“不平息战事?”林庆业怔了怔,“总兵大人的意思是?”
黄蜚笑了笑,将王永吉给他的信拿了出来。
林庆业看完信后准备了一番,天还未亮便驾船离开。
“多谢总督大人!”高一功高兴地笑了。
“不是...”吴三桂听着他们的对话,脑子有点蒙。
他捂着自己的脑袋痛苦地说道:“等等!有点乱,让我捋捋!”
王永吉点点头,没说话。
过了一会吴三桂抬起头,红着眼睛问道:“也就是说...总督大人您攻城是假,挖地道炸城墙才是真?”
“非也,”王永吉否认,“在攻城之初我就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攻城,一边挖地道!能攻进松山城最好,若是攻不进就在地道里埋火药,炸塌城墙!”
“可是...”吴三桂戴上了痛苦面具:“挖地道炸城墙才是损失最小的上上策啊!您为何要强行攻城?此战关宁军不但白白损失了千余精锐,还浪费了大量的物资,尤其是弹丸和火药!”
“建奴不是蠢货,”王永吉淡淡说道:“攻城的方法无非两种,要么登城,要么挖掘地道!如果不攻城,建奴就会猜出我军正在挖掘地道!一旦被他们找到地道的方位往里面灌水,我军所做的一切都将成为徒劳。不但攻不下松山,还会迫使大军停滞不前,白白浪费粮草!”
“可是...”吴三桂还想说些什么,但理智让他闭上了嘴。
王永吉是平辽总督,官职在他之上。
更何况有尚方宝剑在手,多说无益。
“放心,”王永吉开始安慰:“攻下松山,本督也给你记功!”
“多谢总督大人!”王永吉无奈地回答道。
“总督大人打算什么时候炸城墙?”高一功问。
“明日寅时造饭,卯时集结攻城!至于什么时候炸城墙,需要看情况。”王永吉回答。
高一功不敢多问,领命离开。
吴三桂也跟着离开。
入夜后不久,王永吉接连得到了两个消息。
“报,东线的小凌河下游一带发现两万敌军。他们打着朝鲜的旗号,似乎是朝鲜兵,正与我军东线的主力对峙。”
“西线的女儿红一带也发现了万余八旗兵,他们在河水的北岸扎营,与我军西线的主力对峙。”
王永吉皱了下眉。
出现在西线的八旗兵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松山城的战场宽度有限,无法容纳太多兵力。
在西线布置兵力既可以开辟第二战场,又可以牵制对方的主力。
只是...他没料到东线竟然出现了朝鲜兵。
如此一来,这个消息对即将结束的松山之战影响不大,对即将到来的锦州之战影响很大。
松山与锦州之间有一座南山。
山虽不高,进攻时也需要仰面进攻。
对明军非常不利。
若想拿下南山,需要大量的兵力。
也就是说,他得从东线或者西线抽调兵马。
和东线明军对峙的两万朝鲜兵战力虽然一般,却也不能无视。
想了一会后,王永吉问道:“东线朝鲜兵的将领是谁?”
“只知道对方姓李,其他的尚未查清。”
“本督知道了,”王永吉拿出纸笔快速写了一封信,“把这封信交给正在笔架山驻防的水师总兵黄蜚。”
“另外,把冰糖给各部发下去,明日开战后要保证每个士兵手里至少有三块糖!”
“是!”传令官匆匆离开。
“总督大人有令,各部立刻派人去辎重营领取冰糖!逾期不领者,视为违抗军令!”传令官将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各营。
冰糖大约起源于唐朝,当时人们把把这种冰晶块状的糖称作“糖霜”或“糖冰”。
到了明朝。
由于白砂糖的出现,再把冰糖称作糖霜就有些不合适了,于是统一称之为糖冰。
后来因为拗口的原因改为冰糖。
平辽大军各部听闻要发冰糖,立刻兴奋地赶着骡马和牛车来到辎重营。
在当时。
一斤白砂糖的价格大约是米价的三到五倍,一斤冰糖的价格大约是白砂糖的两倍。
看似不贵,却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耗得起的。
辽东是战场的最前线,士兵们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
军需官根据各营在册的士兵数量,开始发放冰糖。
他们一边发一遍嘱咐:“明日有一场血战,冰糖是留给关键时刻吃的。”
“领完之后逐级往下发,暂时由各级将领保管,不能发到士兵手里,否则会被士兵提前吃掉。”
“到时候每人至少发三块,可以多不能少,违令者军法从事!”
当天深夜。
王永吉的另一道命令被送到了笔架山。
笔架山是一座距离海岸只有三里的海岛。
海岛南北长,东西短。
岛上山有三座山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
海水落潮后,会出现一条通往笔架山的天然砂石路,被当地人称为天桥。
笔架山上,大明关辽登津水师总兵黄蜚已经熟睡。
“总兵大人,王总督命人送来消息,说在小凌河下游发现了两万朝鲜兵。”亲兵在门外喊道。
黄蜚腾的一下坐了起来。
他眨了下眼睛说道:“让副总兵林庆业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是。”
不多时。
一个体型瘦弱,脸颊修长,头须发白的五旬将领走了进来。
他走进黄蜚的军帐后深施一礼:“林庆业参见总兵大人。”
“免礼,”黄蜚挥挥手,示意对方坐到自己身旁。
“多谢总兵大人。”林庆业道谢后落座。
黄蜚亲手给林庆业倒了一杯:“你在我军中效力七年有余,大明的习俗可还习惯?”
“习惯思密达!”林庆业回答。
思密达在朝鲜语中是语气助词,一般当做句子的后缀,表示尊敬,并没有其他实际意义。
“朝鲜兵来辽东了,”黄蜚直接说道。
不等林庆业反应过来,黄蜚又补充道:“人数两万左右,是来帮建奴打咱们的。”
“什么?”林庆业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大人可知对方领兵者是何许人也人?”
“只知道姓李,其他的暂时还不清楚。”黄蜚不露声色的回答。
“反了,简直是反了天了!”林庆业倒背着双手,在军帐内来回踱步,“朝鲜乃神宗皇帝再造之国,朝鲜百姓亦是神宗皇帝所活之民,岂可
帮助建奴攻打天朝大军?”
“林副总兵莫慌,还没打起来呢。”
“打起来就晚了!”林庆业朝着黄蜚深施一礼:“请总兵大人允许属下离开笔架山,前往小凌河平息战事。”
“也好,”黄蜚点头,“不过...不能平息战事。”
“不平息战事?”林庆业怔了怔,“总兵大人的意思是?”
黄蜚笑了笑,将王永吉给他的信拿了出来。
林庆业看完信后准备了一番,天还未亮便驾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