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棘手,怎么回答都不好。

    所以陈景恪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他们分析讲解了中央权力的构成。

    “……票拟可以看做参政议政之权,批红代表的是最终决策权,驳斥代表的其实是执行权。”

    “以前丞相也拥有这样的权力……皇权与相权之争,争的就是这些东西。”

    “陛下废除丞相制,将票拟、批红权尽归己身……”

    “虽然没有对驳斥权做出具体规定,但实际上这个权力下移到了六部等具体的衙门。”

    “各衙门是执行机关,他们拿到陛下的最终决定,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可行。”

    “如果他们觉得有问题,就会提出建议……其实就是在行使驳斥的权力。”

    “只不过他们的驳斥权是经过弱化的,没有强制性……”

    “如果陛下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只能执行您的意志。”

    “丞相府的驳斥权才是完整的,他们对君主的政策不满意,是可以拒绝执行的。”

    为什么驳斥权代表的是执行权呢?

    很简单,因为执不执行这条命令,是掌握了驳斥权的人说了算的。

    具体执行政令的是六部等衙门。

    这也意味着,谁掌握了驳斥权,谁就掌握了六部等衙门。

    如果将这个权力给内阁,那么就意味着六部等衙门,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朱元璋和朱标都恍然大悟,原来中央权力的构成竟然还可以这么分。

    这么一剖析,他们心中生出许多的想法。

    朱元璋说道:“内阁作为幕僚机构,向君主提供建议,其实已经具备了参政议政之权。”

    “只不过没有票拟之权,他们始终有实无名。”

    “给他们票拟之权,就是给了他们参政议政之名。”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给他们票拟权,就等于是为他们正了名。”

    “以前他们的议政权,是陛下借给他们的。”

    “如果给了他们票拟权,那么他们的权力就是律法赋予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官场名义是非常重要的。

    借别人的权,和法律赋予的权力,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朱元璋思索道:“但他们也只有参政权,没有决策权和执行权。”

    “只要不将驳斥权给他们,他们就始终要受制于君主,无法和皇权相争。”

    陈景恪再次点头,进一步分析道:

    “人力有时而穷,君主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需要臣子辅佐才能治理偌大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君主必然要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借给臣子才行。”

    “决策权只能掌握在君主手里,不可假于他人。”

    “那么,能借出去的就只有议政权和执行权。”

    “议政权和执行权表面看是并行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正常来说,掌握了议政权的人掌握了主动,执行权要受制于议政权。”

    很容易理解,议政权掌握了政策的制定,执行人只能被动执行。

    自然是前者更主动。

    “大明当前的局势是,内阁在事实上掌握着议政权,执行权在各个衙门。”

    “按理来说,内阁的权力应当在六部衙门之上,代行丞相之权。”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没有票拟之权的内阁有实无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六部等衙门,不会听命于一群幕僚的。”

    朱雄英说道:“如果给了内阁票拟之权,他们就能盖过六部了是吧。”

    陈景恪摇头道:“不,但就算陛下将票拟权给他们,他们依然压不住六部。”

    “原因很简单,内阁学士才五品,六部尚书都是二品大员。”

    “二品大员怎么会甘心受制于五品官呢?”

    在官场,除了职务品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规定,谁的品级高谁的地位就更尊崇。

    五品和二品之间,更是天差地别。

    再说了,人家熬了半辈子熬到二品大员,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听你一個五品官的?

    朱元璋一拍桌子,说道:“对呀,五品官怎么能命令二品官呢。”

    “而且内阁虽然有议政权,却没有决策权和驳斥权,在法理上是无法直接命令六部各衙门的。”

    “如此一来,内阁和各衙门就会相互不服气,相互看不顺眼。”

    “没有各衙门支持的内阁,犹如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是无法伤人的。”

    还是那句话,名在官场太重要了。

    内阁品级低,没有驳斥权,所能发挥的权力始终是有限的。

    前世张居正在官场骂声一片,为何?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改革,触犯了官僚阶层的利益吗?

    不是的。

    因为他是通过非法途径掌权的。

    霍光等权臣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

    他们掌权在程序上是正义的,是名正言顺的。

    张居正则不然。

    他作为内阁首辅实际上只是个五品官,六部尚书是二品。

    在职务上他可以命令六部尚书,可在地位上又低于六部尚书。

    双方是互相辖制的。

    可是他勾结太监冯宝,掌握了最终决策权。

    彻底压倒了六部各衙门的主官。

    你一个内阁首辅,勾结太监获得了不属于你的权力。

    这已经不是权臣了,而是奸臣。

    张居正的名声差,也与此有关。

    事情分析到这里,朱元璋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票拟之权可以给内阁,不过咱要先给内阁立几个规矩。”

    朱标精神一振,说道:“您说。”

    朱元璋说道:“其一,内阁学士永为五品。”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要让你低品掌权,无法对等的和六部等衙门打交道。

    “其二,不可给予其驳斥权。”

    同样的道理,驳斥权代表着执行权。

    将驳斥权给了他们,就相当于给了他们命令六部等衙门的权力。

    那样的话,内阁就变成第二个丞相府了。

    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

    “其三,内阁学士不可兼任。”

    听到这一条,朱标先是疑惑,继而恍然大悟露出敬佩之意。

    陈景恪也是敬佩不已。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内阁学士可以兼任,那么六部尚书来兼任内阁学士呢?

    六部尚书都二品大员,本就位高权重。

    再让他们兼任内阁学士掌握议政权,那权力可就太大了。

    这一点连陈景恪自己都没有想到,朱元璋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看出来了,还找到解决办法。

    果然不愧是老朱啊,这政治敏锐度是真的可怕

    朱元璋又接连说了好几条规矩,都是限制内阁权力的。

    真要按照他的规矩来,内阁还真就是被关进笼子里的老虎。

    可是陈景恪却知道,他太想当然了。

    你规矩立的再好,也架不住后世子孙有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立铁牌太监不得干政,有用吗?

    陈景恪敢肯定,他立下限制内阁的规矩,未来会被他的后人一条条废除。

    这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

    事实上内阁制度真的没有问题,至少陈景恪认为,它是古代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了。

    内阁掌握议政权,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驳斥权是为了限制皇权而设立,这其实也是朱瞻基的初衷。

    怕后世子孙出昏君,让群臣稍微限制一下皇帝的行为,不至于酿成大祸。

    可以说,从哪里来看这都没有问题。

    即便是让二十一世纪的人来看,也很难想出比这更好的制度了。

    但这并不意味内阁就没有问题,恰恰相反,明朝内阁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

    这个漏洞不是制度本身,而是成员构成上。

    内阁成员全部是文官担任。

    后果是什么历史已经告诉大家了。

    文官集团尾大不掉,甚至让明朝皇帝拥有了易溶于水的特性。

    所以陈景恪认为,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改变成员构成。

    不能让文官彻底掌握内阁。

    设立限制内阁的规矩自然也有必要,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朱元璋显然也察觉到了他有话想说,立即就问道:

    “景恪你可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陈景恪自然不能说,文官会让你的子孙易溶于水,说了他也不一定会信。

    想了想,他说道:“不论内阁的权力有多大,它都是协助君主处理政务的机构。”

    “一国政务千头万绪,包含军事、民生、司法、商业等等方面。”

    “可是现在内阁成员全部来自于读书人,来自于文官,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没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

    朱元璋目光怪异的看向他,没人能全知全能吗?

    别人说这话咱信,你说这话咱只能当伱是谦虚了。

    “能进入内阁的肯定都是大才,可他们也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所以,内阁成员不应该只有文官,而是从各行各业挑选人才进来。”

    “比如,文官出一人,军方出一人,司法官出一人,计官出一人……”

    “如此,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有专业人才以备咨询。”

    “我觉得,这样定然能更好的处理国家大事。”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他的深意,却完全赞同他的这个提议:

    “好好好,这个提议好。”

    “咱以前就觉得,内阁用起来总感觉有点不顺手,只是一直找不到原因。”

    “经你这一说咱才明白问题在哪。”

    “内阁学士全都是读书人出身,处理民生事务他们很擅长。”

    “处理军事、司法等问题,他们总是出纰漏,可不就是不顺手吗”

    陈景恪略微提点道:“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防止一家坐大。”

    “屁股决定脑袋,在党争面前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内阁掌握议政权,如果全有文官担任,那么他们制定的政策必然倾向于文官。”

    “到时军方、司法、计官等都会受到打压,这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如果各方都出一个人,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朱元璋秒懂其中的道理,说道:“说的好,不可使一家独大。”

    “标儿这一点也要写进规矩里,内阁成员要选择不同的官吏担任,不可全用一种家之人。”

    朱标自然也明白事情的轻重,说道:“是,过几日我就从各部挑选一人进入内阁。”

    眼见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同,陈景恪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大明以后会如何,内阁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

    但他敢肯定,必然比前世文官一家独大要强,这就足够了。

    朱元璋又问道:“还有什么建议,一并说了吧。”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内学士拥有票拟之权,就无法时时待在陛下身边以供咨询了。”

    “所以,有必要新设一个类似的职务。”

    “可以在内阁增加一个观政的职务,比如叫内阁行走什么的。”

    “陛下有比较器重的官员,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任命,可以放在内阁当行走。”

    “如此既可以供陛下咨询疑难,也可以让他们就近观摩内阁学士处理政务增长经验。”

    “将来有合适机会,可以直接外放为官。”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这个提议也不错,不过并不重要,你知道咱想听什么。”

    陈景恪摊摊手道:“那我就真的没有什么建议了,内阁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我所能想象到的极限了。”

    朱元璋见此也没有在追问,正如他所说,内阁到这一步确实已经足够完善了。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实践。

    之后几人又一起讨论了一下细节方面的问题。

    比如内阁成员具体选那些人,又如何保证他们不会陷入党争耽误政事等等。

    这种重要的机构制度问题,他们也只能自己讨论,不能交给别人。

    这一讨论就到了半夜,连饭都是端进来凑合着吃的。

    孙福几次过来提醒他们休息,被朱元璋给训斥走了。

    最后还是将马皇后请过来,他们几个大老爷们才意犹未尽的去休息。

    ——

    皇帝、太子召见军方代表,整整开了一天的会,自然是瞒不住人的。

    大家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

    莫非是又要打仗?

    可是太子不是才下令收缩兵力吗?

    这么做简直就是在打自己的脸,不太可能。

    有人脑洞大开,莫非是……退功臣?

    本来只是随便说说,可越来越多的人却觉得,这就是真相。

    大明已经基本扫清四夷,北元也被重创。

    现在皇帝明显有意让位给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功勋集团就成了太子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皇帝在这个时候退功臣,给太子留下一个干净的政治环境,完全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人心都沸腾了。

    尤其是文官集团,简直是欣喜若狂。

    勋贵集团退了,那就该轮到他们上位了啊。

    然后,朱标就给了他们迎头痛击。

    内阁改组。

    内阁学士不再全部由文官担任,而是改成,军方出一人,司法选一人,计官选一人,监察出一人,税务一人,行政官员出二人。

    并且永为定例。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