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
竟然有这么多家豪商大户被查?
得知具体数据,陈景恪很是惊讶。
上百位官吏被下狱他能理解,毕竟假钞在他们的治下泛滥,这个责任是逃不掉的。
收拾他们,是合乎礼法的。
况且只有这样的霹雳手段,才能震慑其他官吏,为宝钞新政保驾护航。
可这么多家大户被查,就有点夸张了。
要真有这么多家参与造假,假钞的数量至少要翻十倍不止。
所以,这其中必然有无辜之人。
不过陈景恪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他们或许没参与造假钞,但并不意味着在别的方面也是清白的。
更何况,朝廷摆明了在清理地方势力,直接给他们安个造假钞的罪名,省时省力。
再说了,真要仔细算起来,他们和造假钞的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么是姻亲,要么是生意上的伙伴,要么就有别的亲密关系。
也确实很难撇清自己。
朝廷的这次雷霆行动,效果很显著。
首先就是各地方的衙门,对金钞局和新政的重视程度,再次提高了几分。
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都要不打折扣的配合对方的工作。
各地方势力,也都收起了小心思,不敢再轻易的打宝钞的主意。
很多没被查到的造假窝点,更是纷纷销毁证据。
就算他们自己不想收手,也会被盟友逼着收手。
当然,要说彻底消灭,那是不可能的。
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
但已经不足以对宝钞新政造成冲击了。
且随着盐商的入场,市面上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少。
他们弄出来的假钞越来越不好出手,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之后时不时就会有造假钞的人落网,并牵连出一大票的大户富豪和官吏。
朱标成了最忙碌的人,在大局稳定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巡视地方。
路线已经规划好:
从应天府开始,经浙江、湖广、陕西、山西,然后折返去河南、山东,最后回返应天。
其目的只有一个,推行宝钞新政,为下一步新钞发行扫清障碍。
他去的这些地方,全是南北最富裕、最繁华,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只要新钞能在这些地方发行流通,其他地区就不再是问题。
朱标不在京城,可就苦了朱元璋了。
必须要自己批改奏疏,处理大小事务。
虽然有内阁帮忙,但当了几个月甩手掌柜,他已经适应了悠闲生活。
猛地一下加大工作量,他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一天要问好几遍:
太子到哪了?
怎么才走到那啊?
几时能回来啊?
这个不孝子……
然后老朱就将主意打到了朱雄英身上。
这天他拿着厚厚一摞奏疏,来偏殿找到朱雄英,慈祥的道:
“乖孙啊,来皇爷爷教你处理政务吧……就从批阅奏疏开始。”
朱雄英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虽然老朱培养他可谓尽心尽力,处理政务什么的也从不背着他。
可还真的从未正儿八经,教过他批阅奏疏。
所以,他自然是很感兴趣。
于是祖孙和睦的一幕就出现了,老朱手把手教他处理政务,并讲解为何要如此处理。
朱雄英学的很认真,一边学习,还一边和自己所学印证,感觉收获良多。
其实朱元璋也一样,自己单独处理政务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可教孙子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朱雄英学懂一个道理,他就更感到开心。
渐渐的,他的想法也变了。
从原本想找个‘苦力’,到现在喜欢上了这种教学工作。
不过朱雄英年龄毕竟还太小了,见识远远不够,心思也不够成熟,慢慢的就积累了很多疑惑。
老朱确实不是一个好老师,他先是给朱雄英解释,见解释不通就拿出更多同类型的奏疏。
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让朱雄英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些问题,确实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
但有些问题这么做,只会加重疑惑,让他更加的迷茫。
不过还好朱雄英不是闷葫芦性格,有问题就去找陈景恪求教。
陈景恪虽然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作为医生,心理学是必学的。
再加上行医过程中接触的实际病例,网上看到的信息……
他对教育还是了解一些的。
对于朱雄英的很多问题,他都给出了解答。
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释,也会帮他开解。
有句话说的好,解决问题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制造问题。
老朱灌鸭式教学产生的问题,很快就超出了他的解决速度,朱雄英心中积累了大量的疑问。
这些问题,有些无所谓,靠着时间就能找到答案。
有些问题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成长的。
没有办法,陈景恪只能找到老朱,将问题讲了一遍,然后苦口婆心的道:
“陛下,我知道您望孙成龙心切,可太孙才九岁啊。”
“您这样教很容易出问题的……应该循序渐进慢慢教。”
“况且,我以为现在提高他的眼界,培养他的思维方式,比学会批改奏疏更重要。”
“您现在的教育方式,就是在扼杀太孙的自我个性啊。”
朱元璋不确定的道:“咱真的过了?”
陈景恪说道:“您想想,当年是如何培养太子的。”
这一对比,就更明显了。
太子先接触一些简单的奏疏,等十几岁学有所成,逐渐接手部分政务。
到朱雄英这里,步子迈的就有点大了。
朱元璋尴尬的道:“嗐,是咱心急了点,以后会挑一些有特点的奏疏给他。”
说完,老朱心里叹息一声,偷懒计划失败。
之后他没有再如这般教朱雄英,而是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奏疏,拿给朱雄英让他练手。
能不能给出解决方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知道朝廷会遇到这方面问题。
然后让他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
如此一来,效果就出来了。
朱雄英轻松了不少,对国家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这其中陈景恪也出力甚多,经常帮他分析问题。
这天,朱雄英又拿着一份奏疏过来:
“景恪你快来看看这个,是工部拿出的治黄之策,你看看怎么样。”
(本章完)
得知具体数据,陈景恪很是惊讶。
上百位官吏被下狱他能理解,毕竟假钞在他们的治下泛滥,这个责任是逃不掉的。
收拾他们,是合乎礼法的。
况且只有这样的霹雳手段,才能震慑其他官吏,为宝钞新政保驾护航。
可这么多家大户被查,就有点夸张了。
要真有这么多家参与造假,假钞的数量至少要翻十倍不止。
所以,这其中必然有无辜之人。
不过陈景恪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他们或许没参与造假钞,但并不意味着在别的方面也是清白的。
更何况,朝廷摆明了在清理地方势力,直接给他们安个造假钞的罪名,省时省力。
再说了,真要仔细算起来,他们和造假钞的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么是姻亲,要么是生意上的伙伴,要么就有别的亲密关系。
也确实很难撇清自己。
朝廷的这次雷霆行动,效果很显著。
首先就是各地方的衙门,对金钞局和新政的重视程度,再次提高了几分。
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都要不打折扣的配合对方的工作。
各地方势力,也都收起了小心思,不敢再轻易的打宝钞的主意。
很多没被查到的造假窝点,更是纷纷销毁证据。
就算他们自己不想收手,也会被盟友逼着收手。
当然,要说彻底消灭,那是不可能的。
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
但已经不足以对宝钞新政造成冲击了。
且随着盐商的入场,市面上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少。
他们弄出来的假钞越来越不好出手,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之后时不时就会有造假钞的人落网,并牵连出一大票的大户富豪和官吏。
朱标成了最忙碌的人,在大局稳定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巡视地方。
路线已经规划好:
从应天府开始,经浙江、湖广、陕西、山西,然后折返去河南、山东,最后回返应天。
其目的只有一个,推行宝钞新政,为下一步新钞发行扫清障碍。
他去的这些地方,全是南北最富裕、最繁华,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只要新钞能在这些地方发行流通,其他地区就不再是问题。
朱标不在京城,可就苦了朱元璋了。
必须要自己批改奏疏,处理大小事务。
虽然有内阁帮忙,但当了几个月甩手掌柜,他已经适应了悠闲生活。
猛地一下加大工作量,他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一天要问好几遍:
太子到哪了?
怎么才走到那啊?
几时能回来啊?
这个不孝子……
然后老朱就将主意打到了朱雄英身上。
这天他拿着厚厚一摞奏疏,来偏殿找到朱雄英,慈祥的道:
“乖孙啊,来皇爷爷教你处理政务吧……就从批阅奏疏开始。”
朱雄英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虽然老朱培养他可谓尽心尽力,处理政务什么的也从不背着他。
可还真的从未正儿八经,教过他批阅奏疏。
所以,他自然是很感兴趣。
于是祖孙和睦的一幕就出现了,老朱手把手教他处理政务,并讲解为何要如此处理。
朱雄英学的很认真,一边学习,还一边和自己所学印证,感觉收获良多。
其实朱元璋也一样,自己单独处理政务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可教孙子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朱雄英学懂一个道理,他就更感到开心。
渐渐的,他的想法也变了。
从原本想找个‘苦力’,到现在喜欢上了这种教学工作。
不过朱雄英年龄毕竟还太小了,见识远远不够,心思也不够成熟,慢慢的就积累了很多疑惑。
老朱确实不是一个好老师,他先是给朱雄英解释,见解释不通就拿出更多同类型的奏疏。
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让朱雄英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些问题,确实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
但有些问题这么做,只会加重疑惑,让他更加的迷茫。
不过还好朱雄英不是闷葫芦性格,有问题就去找陈景恪求教。
陈景恪虽然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作为医生,心理学是必学的。
再加上行医过程中接触的实际病例,网上看到的信息……
他对教育还是了解一些的。
对于朱雄英的很多问题,他都给出了解答。
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释,也会帮他开解。
有句话说的好,解决问题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制造问题。
老朱灌鸭式教学产生的问题,很快就超出了他的解决速度,朱雄英心中积累了大量的疑问。
这些问题,有些无所谓,靠着时间就能找到答案。
有些问题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成长的。
没有办法,陈景恪只能找到老朱,将问题讲了一遍,然后苦口婆心的道:
“陛下,我知道您望孙成龙心切,可太孙才九岁啊。”
“您这样教很容易出问题的……应该循序渐进慢慢教。”
“况且,我以为现在提高他的眼界,培养他的思维方式,比学会批改奏疏更重要。”
“您现在的教育方式,就是在扼杀太孙的自我个性啊。”
朱元璋不确定的道:“咱真的过了?”
陈景恪说道:“您想想,当年是如何培养太子的。”
这一对比,就更明显了。
太子先接触一些简单的奏疏,等十几岁学有所成,逐渐接手部分政务。
到朱雄英这里,步子迈的就有点大了。
朱元璋尴尬的道:“嗐,是咱心急了点,以后会挑一些有特点的奏疏给他。”
说完,老朱心里叹息一声,偷懒计划失败。
之后他没有再如这般教朱雄英,而是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奏疏,拿给朱雄英让他练手。
能不能给出解决方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知道朝廷会遇到这方面问题。
然后让他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
如此一来,效果就出来了。
朱雄英轻松了不少,对国家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这其中陈景恪也出力甚多,经常帮他分析问题。
这天,朱雄英又拿着一份奏疏过来:
“景恪你快来看看这个,是工部拿出的治黄之策,你看看怎么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