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席之后,二姑奶奶公孙婉言看了老夫人一眼,让丫头留下知会一声,就跟着李清懿往东院那边去,从半路叫住了她。
李清懿见她追上来,并不意外,行礼道:“姑母。”
公孙婉言有些难为情。
上回在敬云堂,母亲说什么也不肯松口去求秦增,她失望而回,过后母亲叫人送了银钱给她,可又有什么用,现在想要送银子,都不知道要送给谁!
她看着李清懿,斟酌了一下言词,说道:“侄媳妇,上回在敬云堂说的那事儿,不知道臻哥儿有没有跟你透露过什么?”
“姑母,有些事情咱们女子费劲力气也弄不明白,搁在男人身上兴许就是几句话的事儿,这会儿臻哥儿就在东院儿,您跟我回去稍坐,我让他回来一趟问问就是了,何必如此烦恼?”
李清懿当然知道公孙婉言为什么怕秦增,因为当初老夫人刁难先王妃的时候,大姑奶奶帮这长嫂说话,二姑奶奶却跟老夫人一个鼻孔出气,自然心虚。
但李清懿这会儿神色自然,仿佛真的只是姑姑去询问侄儿一件小事儿。
公孙婉言也是被逼得没辙了,咬咬牙答应下来。
二人一路往东院儿去,天气炎热李清懿额头见汗,公孙婉言更是汗流浃背。
蘅芜替她们掀了帘子,边说:“这天儿委实太热了些,奴婢先去打水给二姑奶奶和大奶奶净净面。”
公孙婉言暗道李清懿的丫头真是有眼力见,她也不想这么狼狈的见自己那个侄子。
李清懿瞧着她的神色,知道她是真的害怕秦增的威名。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了解秦增的几个亲近人,又有谁不惧怕他的威名?
不一会儿,蘅芜打了水,又让人多端了两只冰盆过来。
等二人消了汗,李清懿才说道:“长阑,你去问问大爷那边可否有空,若有空,让他回后院来一趟。”
“是,奴婢这就去。”
公孙婉言坐立不安地等了一会儿,就听外面传来一个不同于丫头的脚步声。
她立即紧张起来。
李清懿起身迎上去,“爷。”
有外人在,秦增淡淡地“嗯”了一声,没说别的。
公孙婉言再三犹豫,还是站了起来,犹豫着喊了句“臻哥儿”。
秦增朝她点点头,到一旁落座。
李清懿也拉着公孙婉言坐了回去,主动开口替她问道:“听姑母说,姑母因为吏部调任的事情,在家等了许久也没什么消息,不知道吏部那边可有什么信儿了?”
秦增看了公孙婉言一眼,公孙婉言瞬间心脏一紧。
但秦增并没有多说别的,直截了当地将答案告诉了她,“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调任吏部尚书,眼下正逐步接手吏部一应事宜,想必姑父的任命很快就会有着落。”
“当真?”
公孙婉言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秦增看着她,淡然点头。
李清懿却非常惊讶。
都察院属于最清流的机构之一,当家人为左都御史,此外还有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和13道御史,负责监察、考核和监督。
从表面来看,都察院的权力不如六部实在。因为六部尚书们管的是实实在在的差事,御史却管得比较虚,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御史们的监察至于范围,基本上不受限制。从大臣多娶了几个小妾,到皇帝的行为,都在都察院的监督范围之内。
都察院属于朝廷清流官员的大本营,基本上不怕打击报复。如果某一位官员,报复了都察院的御史。第二天,几百封弹劾奏折能够一起上报到内阁。
所谓“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即使朝廷阁老、六部尚书,对监察御史们的弹劾也非常头疼。
因此都察院与六部,实力几乎是持平的。
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六部尚书一起,被称为“大七卿”,但六部也分三六九等,左都御史如果调任刑部、工部尚书,地位便不如之前,但调任吏部,就是妥妥的升迁。
何况是左“副”都御使调任吏部尚书,几乎是连升三级。
显然,皇上这一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眼下,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生怕穆家的风刮到自己身上。
李清懿几乎可以肯定,这位新任吏部尚书是皇上培养了许久的人,这么一来,都察院和六部,几乎都掌握在了皇上手里,看来魏世成进入内阁,也并非全无好处。
皇上果然够精明。
这边公孙婉言听了这个消息,反应就直接多了,她纠结地勾着手指踱了几步,小心问道:“那……我们用不用做什么?要不要……”
“不必,我看过姑父的考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你只管放心回去等着。”
秦增这话无疑是一记定心丸,公孙婉言顿时胸也不闷了,气也喘匀了,“臻哥儿,姑母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秦增道:“倒也不必,姑母帮我多照顾着些清清即可。”
公孙婉言顿了顿,秦增的话说得不明白,却又很明白,他留意此事,还特意去看了宋振和的考评,是看李清懿的面子上。
她为人妇多年,经的多了,早不是从前任性的闺阁女子,闻言十分识趣地说道:“臻哥儿放心,侄媳妇这孩子别提多招人疼了,你就是不说,我也会处处爱护着她。”
秦增闻言态度松动了几分,“既然如此,姑母再多坐片刻,我还有事要忙,先去书房处理公务。”
时间不早,要不是家中有事要求到娘家,公孙婉言也不会这么晚还不回去,她得了好消息本是要回去报信儿,这会儿听秦增让她再坐坐,屁股不由自主的又挪了回去。
“你自去忙,我再跟侄媳妇说一会儿话。”
秦增去了前院书房,李清懿又招呼菘蓝那些果子点心来,“方才姑母似乎没吃什么东西,不如用些点心。”
公孙婉言有些惊讶李清懿如此细心,方才饭桌上乱哄哄的,她还留意到了自己。
李清懿见她追上来,并不意外,行礼道:“姑母。”
公孙婉言有些难为情。
上回在敬云堂,母亲说什么也不肯松口去求秦增,她失望而回,过后母亲叫人送了银钱给她,可又有什么用,现在想要送银子,都不知道要送给谁!
她看着李清懿,斟酌了一下言词,说道:“侄媳妇,上回在敬云堂说的那事儿,不知道臻哥儿有没有跟你透露过什么?”
“姑母,有些事情咱们女子费劲力气也弄不明白,搁在男人身上兴许就是几句话的事儿,这会儿臻哥儿就在东院儿,您跟我回去稍坐,我让他回来一趟问问就是了,何必如此烦恼?”
李清懿当然知道公孙婉言为什么怕秦增,因为当初老夫人刁难先王妃的时候,大姑奶奶帮这长嫂说话,二姑奶奶却跟老夫人一个鼻孔出气,自然心虚。
但李清懿这会儿神色自然,仿佛真的只是姑姑去询问侄儿一件小事儿。
公孙婉言也是被逼得没辙了,咬咬牙答应下来。
二人一路往东院儿去,天气炎热李清懿额头见汗,公孙婉言更是汗流浃背。
蘅芜替她们掀了帘子,边说:“这天儿委实太热了些,奴婢先去打水给二姑奶奶和大奶奶净净面。”
公孙婉言暗道李清懿的丫头真是有眼力见,她也不想这么狼狈的见自己那个侄子。
李清懿瞧着她的神色,知道她是真的害怕秦增的威名。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了解秦增的几个亲近人,又有谁不惧怕他的威名?
不一会儿,蘅芜打了水,又让人多端了两只冰盆过来。
等二人消了汗,李清懿才说道:“长阑,你去问问大爷那边可否有空,若有空,让他回后院来一趟。”
“是,奴婢这就去。”
公孙婉言坐立不安地等了一会儿,就听外面传来一个不同于丫头的脚步声。
她立即紧张起来。
李清懿起身迎上去,“爷。”
有外人在,秦增淡淡地“嗯”了一声,没说别的。
公孙婉言再三犹豫,还是站了起来,犹豫着喊了句“臻哥儿”。
秦增朝她点点头,到一旁落座。
李清懿也拉着公孙婉言坐了回去,主动开口替她问道:“听姑母说,姑母因为吏部调任的事情,在家等了许久也没什么消息,不知道吏部那边可有什么信儿了?”
秦增看了公孙婉言一眼,公孙婉言瞬间心脏一紧。
但秦增并没有多说别的,直截了当地将答案告诉了她,“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调任吏部尚书,眼下正逐步接手吏部一应事宜,想必姑父的任命很快就会有着落。”
“当真?”
公孙婉言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秦增看着她,淡然点头。
李清懿却非常惊讶。
都察院属于最清流的机构之一,当家人为左都御史,此外还有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和13道御史,负责监察、考核和监督。
从表面来看,都察院的权力不如六部实在。因为六部尚书们管的是实实在在的差事,御史却管得比较虚,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御史们的监察至于范围,基本上不受限制。从大臣多娶了几个小妾,到皇帝的行为,都在都察院的监督范围之内。
都察院属于朝廷清流官员的大本营,基本上不怕打击报复。如果某一位官员,报复了都察院的御史。第二天,几百封弹劾奏折能够一起上报到内阁。
所谓“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即使朝廷阁老、六部尚书,对监察御史们的弹劾也非常头疼。
因此都察院与六部,实力几乎是持平的。
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六部尚书一起,被称为“大七卿”,但六部也分三六九等,左都御史如果调任刑部、工部尚书,地位便不如之前,但调任吏部,就是妥妥的升迁。
何况是左“副”都御使调任吏部尚书,几乎是连升三级。
显然,皇上这一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眼下,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生怕穆家的风刮到自己身上。
李清懿几乎可以肯定,这位新任吏部尚书是皇上培养了许久的人,这么一来,都察院和六部,几乎都掌握在了皇上手里,看来魏世成进入内阁,也并非全无好处。
皇上果然够精明。
这边公孙婉言听了这个消息,反应就直接多了,她纠结地勾着手指踱了几步,小心问道:“那……我们用不用做什么?要不要……”
“不必,我看过姑父的考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你只管放心回去等着。”
秦增这话无疑是一记定心丸,公孙婉言顿时胸也不闷了,气也喘匀了,“臻哥儿,姑母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秦增道:“倒也不必,姑母帮我多照顾着些清清即可。”
公孙婉言顿了顿,秦增的话说得不明白,却又很明白,他留意此事,还特意去看了宋振和的考评,是看李清懿的面子上。
她为人妇多年,经的多了,早不是从前任性的闺阁女子,闻言十分识趣地说道:“臻哥儿放心,侄媳妇这孩子别提多招人疼了,你就是不说,我也会处处爱护着她。”
秦增闻言态度松动了几分,“既然如此,姑母再多坐片刻,我还有事要忙,先去书房处理公务。”
时间不早,要不是家中有事要求到娘家,公孙婉言也不会这么晚还不回去,她得了好消息本是要回去报信儿,这会儿听秦增让她再坐坐,屁股不由自主的又挪了回去。
“你自去忙,我再跟侄媳妇说一会儿话。”
秦增去了前院书房,李清懿又招呼菘蓝那些果子点心来,“方才姑母似乎没吃什么东西,不如用些点心。”
公孙婉言有些惊讶李清懿如此细心,方才饭桌上乱哄哄的,她还留意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