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想阿曰提醒的也对,万一知道的人多了,那都跟来还不得烦死。

    于是苏苏对老人家说:“老人家,谢谢您今晚送来的鱼。

    不过刚才的事不要和别人提起,就你们四个知道,否则我要被你们王上惩罚的。”

    老人家连连点头,四人拍着胸口保证不外传。

    还和阿曰道:“王上,小老儿的大孙子就在门口候着,随时听从王上和各位大人的差遣。”

    等他们出去后,四人边喝水边吃烤鱼,苏苏吐掉鱼刺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还没开口,小五先忍不住了,问道:“姐,脱贫是什么意思?”

    其实阿曰也不知道,但又不好意思问。

    钰萧这么长时间和苏苏在一起,大概有点知晓,应该是从字面的意思上理解。

    苏苏哈哈笑了起来:“贫,你们都知道就是很穷的意思,那脱,就是把鞋子脱掉的脱嘛。

    我们现在是把贫脱掉,不是脱鞋子,合起来就是脱贫。”

    “哦,原来是这样!”小五恍然大悟,也跟着笑起来。

    随后,苏苏就和大家说这么好的地方要好好利用。

    首先选地方圈起来,海水晒盐,苏苏会把新的制盐方法告诉阿曰。

    这些盐要官家直接控制,不能让个人私有,否则百姓还是没盐吃。

    至于具体怎么做,让阿曰自己定。

    另外就是要和那个远古森林联系起来,砍伐掉前面一部分的树木用来造船,然后让渔民出海捕鱼。

    捕鱼是有季节的,不是每个季节都可以捕,特别是在夏天,碰到大风或恶劣的天气就不能出海。

    捕上来的鱼,除了新鲜的吃掉、卖掉,剩下吃不完的就进行腌制、晒干,官府可以对品相好的进行回收。

    然后在舜华国两年一次的贸易交流大会上,作为产品推广出去。

    以前鮏兴国的盐都向舜华国进口,盐的成本那么高,怎么腌得起那些海产品。

    只有自己国内把盐大量生产出来,盐的成本下去了,百姓买的起盐,才可以对多余的海鲜进行腌制。

    腌制过的海产品再经过晒干,就不易坏掉,都能放置一两年之久。

    而且产出来的盐还可以大量出口,供应缺盐的地区和国家。

    阿曰认真地听着,包括钰萧和小五,也听得津津有味。

    苏苏就继续说道,鮏兴国因为特别的地理环境,靠海的城市很多,都可以建成供世人玩耍的旅游景点。

    这么好的沙滩,这么蓝的大海,还有白白的海浪扑打着礁石,多美啊。

    ......

    所有人都傻傻乎乎地看着苏苏。

    钰萧在想,为何苏苏的小脑瓜里,看见什么就能想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点子。

    等苏苏讲得口干舌燥,四人也把两条大烤鱼吃完了。

    看看这里也不方便找床睡,好久没人住的地方,万一被什么虫子咬了,不划算。

    于是晚上四人就这样简单趴在桌上休息。

    半夜时分,阿曰醒来睡不着,看钰萧也不在桌旁,只有苏苏和小五趴在桌上睡得香。

    他就走向门口,出门便看见昨晚和老人家一起来的大孙子,坐在门口靠框熟睡,身上好像是钰萧帮忙盖的一件衣服。

章节目录

夏舜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铜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铜学并收藏夏舜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