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在金銮殿上,除了谷一丞相脸上有微露一丝笑意,众大臣都是面露焦虑、担心之色。</p>

    剀明王问,锦萧既已带兵到城下,众爱卿有何妙计。</p>

    众大臣你一句我一句,各持各的观点,其中最多的想法是求和。</p>

    史尚书出列道:“启禀陛下,三殿下此次起兵,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p>

    或许说清楚其中缘由,三殿下就会退兵了。”</p>

    历尚书则针锋相对:“启禀陛下,不管有何理由,作为臣子怎么可以起兵谋反。</p>

    更何况是王子,罪不可赦。”</p>

    史尚书反驳道:“历尚书,你不要这么早下结论,说什么谋反二字,现在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p>

    谷一丞相道:“禀陛下,史尚书所言非虚,三殿下一直以来争强好胜。</p>

    或许他是听信小人之言,担忧父王母后的安危,才出此下策。”</p>

    涂大夫则出列斥责:“谷丞相,你别信口雌黄好吧!</p>

    剀锦萧打着二王子和四王子联合谋反篡位的名义起兵,说什么两人囚禁王上,贬王后入冷宫。</p>

    声称三王子现在替天行道,助王上重竖朝纲。</p>

    你睁大眼睛看看,陛下好端端坐在这里,哪有什么囚禁。</p>

    二王子根本不在国内,况且是重病,都不知是否还活着。</p>

    四王子是陛下亲封的太子,名正言顺,何来的篡位谋反之说?</p>

    只有卓王后被打入冷宫是真的,但那也是她咎由自取,怎可颠倒黑白。”</p>

    众大臣都在朝堂之上,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怼着,剀明王也不知如何是好。</p>

    换作以前,剀明王早就提剑上马,直奔战场。</p>

    可现在多年安逸,自己也上了年纪,哪还有以前纵马疆场的本事。</p>

    再说外面的也是自己儿子,总不好兵刃相向,这可怎么办?</p>

    也许真的是误会,或许儿子远在疆外,京城的消息被小人故作放大,让儿子担心自己母后安危,才出此险招。</p>

    谷一察言观色,见剀明王表情有些犹豫,便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试出三殿下是误会还是真谋逆。”</p>

    要知道自从卓王后被打入冷宫后,谷丞相一直在找机会,想把王后解救出来。</p>

    他一直感恩卓王后在剀明王前面推荐自己,让自己有机会成为现在的丞相。</p>

    所以想趁此机会,让剀明王放了卓嬛。</p>

    想了想对王上说道:“陛下,既然三殿下口口声声说是来救您和他母后的。</p>

    那只要您和娘娘同时出现在城头上,让三殿下看到您和娘娘平安无事,应该就会退兵。”</p>

    这时,大臣中几个以前和三王子关系好的,也趁机帮着说话。</p>

    涂大夫连忙阻止:“陛下,千万别听信此话。</p>

    现在外面那么多兵力,还有鮏兴国的入侵,难道和锦萧没有关系吗?</p>

    或许他们已然勾结,也不是不可能。</p>

    时间点正好对上,绝对有所牵连,还请陛下三思!”</p>

    历尚书也跟着阻止道:“陛下,您去城头上是非常危险的事,请三思!”</p>

    “请陛下三思!”</p>

    “请陛下三思!”</p>

    “请陛下三思!”</p>

章节目录

夏舜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铜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铜学并收藏夏舜传最新章节